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郑攀:志在巅峰 乐在攀登

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郑攀:志在巅峰 乐在攀登

郑攀,微泰医疗器械(杭州)有限公司董事长,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

相似的系统构架,相同的芯片技术,雷军“架”了根天线,把它们拼成了手机,而郑攀把它做成了智能胰岛素泵的便携式控制器。

同一年“下海”创业,两条完全迥异的“泳道”。7年后,“小米”市场估值已达数百亿美元,而郑攀仍在为一座厂房奔波忙碌。

是对市场判断有误还是错失起飞的“风口”?郑攀笑着摇摇头,登山者无所谓谁先到达顶峰,攀登的最大乐趣在于挑战生命极致后的征服感。

抉择:多重角色多彩人生

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优胜美地国家公园的Half Dome(半圆顶)是全球最大的花岗岩,高达1600多米,这是郑攀登过的最高的岩石,“创业能有多难,大概不过如此?”

平均每天工作超过12个小时,已是郑攀的生活常态。回到实验室,戴上黑框眼镜,摆弄起桌上散落的各种零件,又回归一个学者的模样。

科学家、创客、董事长、“工头”,哪个才是主角?“说不上来,一人分饰多角吧!”郑攀笑着说。

浙大研究生毕业,考上省级机关公务员,两年后又以全额奖学金赴美求学。2004年获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FSU)机械工程博士学位,进入硅谷一家世界500强企业。如果不折腾,生活可以继续安逸下去。

“如果30多岁的时候就能看到自己70岁的样子,这样的人生还有什么乐趣?”这颗躁动的心,注定他的抉择不一般。

2011年,郑攀碰上浙江团赴美引才,一听杭州的创业政策,他觉得机会到了。“国内医疗器械市场很广阔。”郑攀找到自己的老板DORE MARK先生,给他看西湖的照片,一顿“海侃”,把老板也说得“心痒痒”,融到200多万美元初创资金后,两人一起登上飞往杭州的航班。云端之上,他们尽情畅想未来。杭州城西未来科技城,成为他们攀登高峰的新起点。

创业:7年耕耘终有收获

郑攀的自信来自于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

郑攀很不“服气”,回国前他想好了:创业的主攻方向就是研发生产微型胰岛素泵,打破欧美医疗器械巨头在这一领域的垄断,让大家都能用得起高性价比的产品。

做医疗器械并不容易,要将机械、材料、电子等等综合起来,“什么都得会,像个‘杂家’。”郑攀说,一套微型胰岛素泵要把数百个零部件组合在一起,确保它们绝对安全运行。

三年研发,两年临床试验。相比国外同类产品,郑攀团队自主研发的智能胰岛素泵,体积更小,与普通火柴盒一般大,重量更轻而且无导管,可直接贴敷于皮肤,再加上独创的智能控制器,能够使糖尿病人血糖控制达到最佳化,价格仅为进口产品的1/3。去年,这一产品正式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局批准,允许在国内上市。7年耕耘,终有收获。

憧憬:做全球的“领跑者”

前不久,郑攀在“朋友圈”里晒出了一张创业团队的“全家福”:站在新厂房的奠基石前,一群朝气蓬勃的年轻人,迎着朝阳,眺望远方。他在照片下感慨道:未来科技城的人才政策和大力扶持,使我们克服创业初期的困难,满怀信心地开始进入快速成长期。

郑攀和他的企业,是浙江倾力创造人才生态最优省的直接受益者。他至今还记得2011年登记注册企业时,杭州下了一场大雪,杭州未来科技城园区专门派人陪他走绿色通道,一次性办好全部手续。研发产品需要厂房,工作人员陪着他四处选厂房,一直到满意为止。“还有像扶持政策兑现、人才公寓安排等方方面面,政府给我们办了很多实事。”郑攀一直心存感激,“扶上马,送一程,卸下了沉重的包袱,攀登路上我们轻松多了。”

如今,微泰医疗器械正处在发展关键期,原先3000多平方米的厂房已经满足不了市场需求,产品生产急需扩大规模。这个时候,余杭区又为他争取到12亩土地,建设2万多平方米厂房。

对于回国创业,郑攀从来没有后悔。“尽管国外在一些机制方面比较成熟、规范,但国内的优势在于空白领域多,市场大,资金比较好找,尤其是有着良好的创业环境,综合机会更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