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与痴,从韩剧《迷雾》中我们可以学到哪些爱情守则?

执与痴,从韩剧《迷雾》中我们可以学到哪些爱情守则?

1

拖拖拉拉看完了韩剧《迷雾》,没赶上大女主气场八米的好评,也错过了关于烂尾的声讨,反倒能安安静静地沉浸在自己的节奏里。

在我看来,《迷雾》与其说分在悬疑类里,不如说是一个爱情故事——女主角高惠兰和老公姜太昱、前任凯文李以及初恋河明宇之间的恩怨纠葛。

无论其中的哪一段,都可以说是忽明忽暗,举步维艰。有爱,又不止是爱,夹杂了虚荣、怨恨、责任、痴缠。

随着《迷雾》的剧情推进,我常常想起你们问我的高频问题:爱上一个人,无比痛苦又舍不得放弃,该怎么办?我对他那么好,为什么他还是没法好好爱我?为什么他只爱自己,从来不考虑我的感受?

高惠兰的执念和姜太昱的痴情,给出了最准确的答案。也许答案令人唏嘘,可至少不是毫无痕迹。爱过痛过的人,好歹有机会明白:我们的爱若是错误,愿你我没有白白受苦。

2

执与痴,从韩剧《迷雾》中我们可以学到哪些爱情守则?

姜太昱的关键词是痴。

出身政法世家的姜太昱堪称天之骄子,有门第,有才华,年纪轻轻就奔向光明的未来。可高惠兰出现在他的生命里,构成了重要的转折。

他情难自禁地爱上她,向她求婚,铁了心娶她。哪怕高惠兰从一开始就强调彼此的差距,强调心意的动摇,姜太昱无怨无悔,又自信满满。他像太阳融化冰川,水滴洞穿顽石一样,去爱一个人,并且认定这是爱的真谛。

确实,他们相爱着。只是,姜太昱的痴,无法改变高惠兰的自我。为了女主播的位置,她选择打掉两人的孩子。当高惠兰陷入和凯文李的案件,旧情慢慢像芒刺一样展露在姜太昱面前,他默默承受,默默流泪,默默发泄,然后选择站在高惠兰身边,成为她的辩护人,担任她的守护者。

为了高惠兰,或者说为了爱,姜太昱违背了父母的意愿,得罪了权势与前辈,甚至放低了自尊与原则,一心护爱人周全。

身为旁观者,很容易被这样的痴情打动。谁不希望有一个人,对自己一往情深。可跳脱出幻想,我说过无数次,痴情并不是最好的爱。

你以为自己在无条件付出,隐隐也暗含着对回报的期许。做了越大的牺牲和妥协,就越希望对方同等对待。这种情感倾向到后来,容易发展成某种绑架。不是说痴情不好,但放错位置的痴情,往往会变成缠绵的伤口。

比起这种可能,更要不得的是因为痴情而自我感动,觉得我付出了那么多,我在爱情里很伟大。爱情这件小事,从来不需要什么伟人。你三头六臂,不比别人两手一牵。你金光闪闪,不比别人暗自甜蜜。

感情不是真心就会有结果,努力爱一个人,往往和幸福没有关联。在爱这条险路上,处处都可能是“此路不通”,痴情从来不是万能钥匙。

这是痴情最好的结局。但别以为所有的痴情,都有这样的幸运。

3

执与痴,从韩剧《迷雾》中我们可以学到哪些爱情守则?

高惠兰的关键词是执。或者说我执。

有人江河泛滥,就有人涓滴细流,有人付出为乐,就有人习惯克制。每个人在爱里都有在乎自己的方式,这没有高下之分,高惠兰刚好是最直白的那种:我坦诚地告诉全世界,我就是最爱自己,如果你不接受,你大可以不用爱我。反正爱之于我,也不过是生活的皮毛。

河明宇在高惠兰年轻无助的时候给了她陪伴和保护,甚至为她杀了人,吃了19年的牢饭。这种惨烈的成全,当然是高惠兰永远难忘的记忆。可当时间推移,心里的伤痛固然无法抹平,但高惠兰从不会停止前行。

凯文李是高惠兰的前任,曾经有过一段浓烈的恋情。可当感情转淡,高惠兰毅然选择退出,不惜以“坏女人”的身份,向一个“穷小子”告别。

当凯文李苦练高尔夫一朝翻身之后,他选择回到高惠兰的身边,是旧情难忘,也是“复仇”心切。他迫切地想证明高惠兰当初的选择是多么错误,这恰恰说明他并不了解高惠兰。在高惠兰这样自我的人心里,当初无论是对是错,压根都不再重要。现在,以及未来,才和自我的可能有关。

至于姜太昱,高惠兰犹豫过、排斥过、接受之后依然把很多无从沟通的秘密藏在心里。如果不是因缘际会,她永远不会和姜太昱聊起河明宇和凯文李,因为这是我自己的事,你知道我爱你就足够了。

自我不是问题,秘密也不是罪过,如果你要的是毫无保留,别去找高惠兰才是唯一的解决之道。

爱情之不成立,并不在于怎么努力也没有结果。或许从你想要“无中生有”,强行适应的那一刻,就已经写好了结尾。

回到开头的问题:爱上一个人,无比痛苦又舍不得放弃,该怎么办?我对他那么好,为什么他还是没法好好爱我?为什么他只爱自己,从来不考虑我的感受?

一句话:确认过眼神,但愿你能分辨对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