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海安商贸物流园:赋能提质“专业路” 奋力攻坚“双过半”

今年以来,商贸物流园区围绕功能品位“赋能提质”、平台运营“增量扩容”的发展目标,不断积聚适运性货源,充分彰显专业性品质,聚力锻造竞争性优势,全力以赴推进全省区域性物流中心建设。

1至5月份,园区项目招引成效显著,签约亿元项目8个,新开工戴尔苏中中转仓、农垦海润中转仓、中外运长航中转库、博创金属库等项目4个。平台业务有效拓展,铁路到发量28.16万吨,较去年同期增长61%,凤山码头集装箱吞吐量2451标箱,是去年同期的4倍,有色金属、塑料原料现货交易量、期货交割量增幅均在40%以上。保税物流中心封关运营,签约入驻国际贸易企业12家,累计16票货品进入中心,进口额58.16万美元。园区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实现开票销售127.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2.8%。

“下一阶段,园区将在推进高质量发展和服务全市枢纽经济发展上做文章,通过产业集聚融合、平台内涵提升、机制创新优化等组合举措,精彩打好全年工作‘上半场’,完美通过年度目标‘期中考’。”海安商贸物流园管委会主任吴建华表示,园区将以“大讨论”活动和全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为契机,激活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扭住重大项目招引、专业平台运营、特色功能申报等关键环节,坚守“专业化”初心,延循“产业化”路径,实现“品牌化”跃升,聚力营造人来人往、车来车往、物来物往的繁荣场景。

把高质量产业项目“招”进来。按照物流园区落户项目“高大上”的总体要求,重点围绕1亿美元或10亿元人民币以上重特大和行业内有影响的项目开展招商,确定重点跟踪对接项目。加大对园区在建和拟建项目的全方位服务力度,继续跟进园区今年4个新开工项目的建设进度,同时推进苏宁菜鸟、康联板材等项目开工,并紧盯中冷、中农冷、易商红木、天玺、俄品多京东云仓等较大项目,争取尽早签约落户。为确保后续签约项目的落户空间,加快推进核心区东区房屋征收和建设规划论证工作。

把高质量跨境企业“请”进来。将保税业务拓展作为园区年度“一号工程”,坚持错位发展及打造龙头产品的运营方向,赴湖北襄阳保税物流中心和宁波综合保税区等运营质态好、发展特色明的保税中心(区),考察学习保税业务和金融供应链融合发展经验。举办亚欧大陆桥铁路联盟成员单位“海安行”活动。加大已签约合作国际货代公司、贸易公司的进出口单品进入保税物流中心的推进力度。研究探索对接中亚、南亚地区的国际物流路径。新招引跨境电商企业不少于3家,就跨境电子商务业务的拓展事项与海关等部门进行操作层面上的深度对接。

把高质量合作伙伴“融”进来。与园区建设指挥部办公室、平台运营企业“三方联动”,继续走访、巩固、拓展市内外“万吨级”“亿元级”大企业,扩展辐射边界,增强用户粘性,实现全产业链企业信息、资源、贸易、物流“四通联”,将市场“变量”转化为合作“恒量”,新增市内外合作客户不少于65家(其中市外企业不少于15家)。重点论证戴南不锈钢协会、大丰港区集团、亚欧铁路运输联盟、霍尔果斯博报进出口物流中心合作可行性。铁路到发量、码头吞吐量和有色金属、塑料原料、纺织材料现货交易、期货交割量稳步提升。

把高质量功能平台“聚”进来。铁路海关监管场站投入运营。配合铜产品贸易商,拜访海安及周边地区铜产品生产企业,了解铜板、铜杆、铜材等规格品类、采购渠道和需求总量,不断开拓“客户群”,加大铜产品现货仓储、交易量。逐一拜访上交所、大商所、郑商所以及省市金融办、海关、交通等部门,推进铜、棉花、橡胶等交割品种及码头和进口肉类口岸资质的审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