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奧運會很多國家都不願意辦,而足球世界盃都搶著辦?

近水樓臺_

錢!都是讓錢鬧的,奧運會誰辦誰虧,而且是血虧!世界盃誰辦誰賺,而且是大賺!誰願意費力不討好乾賠錢的買賣呢?


奧運會接待困難,安保費用多

世界盃有32支球隊,每支球隊有23名球員,就算加上工作人員、隊醫、教練組等人員,也不會超過50人。

32支球隊加起來也就1500人,東道主接待和安保、後勤都簡單的多。

而奧運會參賽運動員和工作人員多達上萬人,對於東道主來說,壓力大的多,安保費用也要多很多。

奧運會項目多,修建比賽場館耗資巨大

奧運會有大小項300多個比賽項目,需要修建太多比賽場館,主辦奧運會的國家大部分費用都用在修建比賽場館,但一旦奧運會結束,這些場館的後期維護還需要大量費用,有的國家在奧運會結束後乾脆一拆了事。

世界盃的比賽場地,分散在十多個城市中,世界盃結束後仍然可以使用。

奧運會項目太雜,不利於粉絲觀看

比如你是女排、乒乓球、跳水、體操、籃球、足球愛好者,那麼很可能你喜歡的球隊或者運動員在同一天比賽,而你分身無術,卻只能觀看一個項目的比賽,這樣就使得一些比賽上座率不高,也影響贊助商熱情。

世界盃都是精準粉絲,比如你喜歡巴西隊,巴西隊比賽當天,巴西球迷和對手球迷就可以坐滿體育場,而其他國家的比賽,也同樣如此,因此贊助商也熱情,願意投入贊助。

足球是世界第一運動,世界盃越辦越好,奧運會越辦越爛

每屆奧運會都是醜聞不斷,不公正的現象屢屢發生,奧委會並沒有採取多少有利措施避免醜聞。

而世界盃卻是越辦越好,本屆世界盃又引進了視頻裁判技術,無論效果如何,起碼國際足聯希望有個公平的環境公正的比賽。

所以,雖然是同樣四年一屆的大型賽事,奧運會已經呈現頹勢,世界盃卻越來越紅也就不奇怪了。


逸飛嶺伯爵

最近2018年世界盃在朋友圈不斷被刷屏,似乎小夥伴們今年夏天的熱情全部被帶動起來,這場盛會似乎足以和同樣四年一屆的奧運會相媲美了。但是真的比較起來,似乎奧運會可能並沒有世界盃這麼受歡迎。

2024年的奧運會和2028年的奧運會都無城市競選,國際奧委會沒有辦法,只有將這兩屆奧運會唯一的兩個申辦城市巴黎和洛杉磯叫到一塊,乾脆讓他們各自認領一屆奧運會舉辦權,就這樣兩個城市沒有一個競爭對手,巴黎獲得2024年奧運會的舉辦權,洛杉磯獲得2028年的奧運會舉辦權。

但是世界盃各個國家可都是爭著搶著舉辦呢,就拿今年的俄羅斯世界盃來看,就有將近八個國家競選,荷蘭、比利時、墨西哥、西班牙、葡萄牙、英格蘭都是爭著搶著舉辦。美國、加拿大、墨西哥三國也聯合申請舉辦世界盃。

造成這一熱一冷的局面最根本的原因還是錢。世界盃的賺錢能力可絕非奧運會能相比的。法國舉辦世界盃直接拉動GDP增長4%,日韓舉辦世界盃韓國經濟增長3%;巴西世界盃為巴西帶來了140多億美元的經濟增長。但是奧運會就比較困難了,雅典奧運會總支出100多億歐元,超過了自己的預算,當即造成國家財政赤字;巴西舉辦奧運會,花費了40多億美元,直到今天還揹負4000多萬美元外債。

還有就是收視率,收視率意味著廣告收入,世界盃的收視率是奧運會的一倍左右,同時觀眾的入場率世界盃幾乎是常常爆滿,而奧運會的一些冷門項目觀眾甚少。

儘管奧運會和世界盃存在著種種差異,但是他們都對舉辦國和舉辦城市的國際影響力的提升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同時他們也都對世界文化的傳承和擴散有著積極的不可磨滅的左右。


環球網

目前世界盃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吸引了全世界球迷的目光,有多少人不遠萬里也要去俄羅斯給自己喜歡的球隊的加油助威,而對於世界盃的主辦權更是競爭理解,想要舉辦世界盃非常難。而比世界盃規模更大的賽事奧運會就冷淡多了,很多國家明確表示不想辦奧運會,這是為什麼呢?

奧運會遭到冷遇的原因。

奧運會曾經也是各國的寵兒,當年中國為了能獲得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舉辦權真是用盡了全力,當薩馬蘭奇在2001年宣佈北京成功的時候幾乎全部中國人民的沸騰了,可是如今卻遭到冷遇,歸根結底的原因是兩點。

第一,辦奧運會已經成為賠錢的事。洛杉磯因為舉辦1984年奧運會而賺的盆滿缽滿,韓國因為舉辦了1988年漢城奧運會而促進了國民經濟,甚至幫助韓國度過了經濟困難時期。可是如今不同了,現在奧運會的項目越來越多,需要的場館越來越多,而有的項目根本就沒有觀眾,而對於傳統的受人歡迎的項目也失去了吸引力,比如奧運會上的足球一直就比較尷尬,以前還有人關注,現在看的人都沒有了。這就導致了辦奧運會的成本越來越高,而收入越來越少,所以就賠錢了。而奧運會之後的場館怎麼辦?有的城市比較小,要那麼多比賽場地一點用都沒有,拆了可以,不拆有佔用這空間,所以各國政府也很頭疼。



第二,奧運會的影響力在下降。之前舉辦奧運會還有重要原因就是展示國家的強大實力及魅力。比如中國通過2008年北京奧運會就向世界展示了大國風采,世界人民更瞭解了中國。這一點比掙多少錢更加重要。可是現在互聯網時代已經來臨,網絡越來越發達,不用通過重大活動別的國家也能瞭解你。以前運動可以進行外交,比如乒乓外交,排球外交。現在視頻通話有時候都可以外交了。奧運會也是輸給了這個變化太快的時代。

世界盃為何如此受歡迎?

第一,舉辦世界盃成本低,還可以掙非常多的錢。一些足球場地比較好的國家甚至連場地費都省了,而大部分城市也只需要改善場地,增加觀眾席,進行一些擴建和基礎設施建設就可以辦世界盃了。這個成本比較低。而世界盃是全世界最火爆的項目,可以吸引億萬球迷來關注,可以有門票收入,吃飯和住宿收入,世界盃周邊收入,以及電視轉播收入等等。總之只要舉辦世界盃就意味著掙錢。



第二,可以給弱隊參加世界盃的機會,可以給強隊提高成績,這對於本國足球的發展有太大的好處。東道主球隊可以直接參加世界盃,所以中國隊想要再次參加世界盃最好的方法就是舉辦世界盃,而裁判優勢,主場優勢等優勢又可以讓東道主球隊取得好成績,比如2002年世界盃韓國進了四強,這是與它的實力不匹配的。


希望中國能夠儘快的舉辦世界盃,這樣不僅可以讓國足有參加世界盃的機會,也可以促進中國的足球發展,實在是一件好事。


銳理體育觀

利益決定!簡單一算就明白。世界盃是幾個城市,甚至幾個國家辦一足球賽事,投資少見效快。奧運會大都由一個城市主辦,幾乎囊括所有體育項目,需要大量資金投入建設場館、酒店、運動員村、交通等基礎設施,而且不像世界盃能場場爆滿,很多的冷門項目,和許多項目的預賽,上座率很低。奧運結束後,太多閒置的體育場館是一個沉重的負擔,太多的酒店也嚴重影響入住率。舉辦奧運會,賺錢很難,後遺症很多,財力跟不上的,消費市場不夠大的,無力舉辦。


漂飄12

國足看後大笑:贏球這方面,贏球是不可能贏球的,這輩子不可能贏球的。要天賦、技術和勤奮又全沒有,就是靠遮掩紋身、痰水飛濺、停球十米、迷之傳接、單刀飛天、搬運足球、眼神防守、癱軟在地、咒罵天氣、抱怨場地才維持的了比賽這樣子,輸球感覺像回家一樣,在家吹空調看世界盃的感覺比在現場踢感覺好多了!隊裡個個都是人才,球技爛如渣,走位亂如麻,射門軟如蝦,臉皮厚逾牆,推諉快如電,脾氣爆如火,玩樂猛如虎,鈔票多如山,我超喜歡在隊裡的!


喬治恐龍

我覺得,奧運會需要建的場館和設施太多,成本太高,而來的觀眾不多且分散。世界盃需要的場館不多,且分攤到不同的城市,成本和安保壓力分散,且受眾比較集中,來看比賽的外國遊客多,收益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