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珅這麼聰明,爲什麼不在乾隆沒死之前擁立太子找到靠山呢?

用戶63018535325


和珅自然是十分的聰明,很多人覺得,既然和珅能夠深得乾隆的寵信,那麼也同樣獲得嘉慶帝的寵信呀,可是事實上,和珅完全沒有機會了。

那為什麼嘉慶帝一定要殺和珅呢,總結起來有四大理由。

第一,和珅深得乾隆的寵信,同樣的,和珅也同樣得罪了很多的大臣,這些大臣在乾隆朝的時候,自然拿和珅沒有辦法,但是乾隆帝一死,那麼他們自然會彈劾和珅,而嘉慶帝殺和珅,自然可以籠絡很多大臣。

第二,和珅的權力實在太大,而且與和珅有關係的人實在太多,和珅的存在,對於剛繼位的嘉慶帝來說,確實威脅太大,和珅先後擔任吏部尚書,戶部尚書,刑部尚書,內務府總管,領侍衛內大臣,步軍統領,文華殿大學士,一等忠襄公。

第三,和珅斂財實在太多,乾隆死的時候,大清的國庫是十分空虛的,那麼和珅的財產自然要被拿進國庫了,而且和珅也是罪有應得。

第四,和珅和嘉慶帝是有矛盾的。主要體現在兩個事情上,第一,在乾隆八十歲的時候,嘉慶帝的老師朱玉圭也剛好六十歲,嘉慶就寫了一首封向自己的老師慶祝,將朱玉圭與乾隆連在一起,還說等朝廷還會重用朱玉圭。

這首詩被和珅發現了,不久後,乾隆打算讓朱玉圭擔任大學士,和珅擔心這樣會危及到自己的地位,就把這首詩給乾隆帝看,還說朱玉圭與嘉慶的關係不一般,還要嘉慶寫詩來誇自己,野心實在不小。

乾隆帝十分生氣,就將朱玉圭降職了,如果不是有其他人求情,嘉慶也要受到處罰。

第二,乾隆禪讓給嘉慶帝,但朝政還是在乾隆手裡,而乾隆年事已高,只有和珅在乾隆的身邊,也只有和珅才能聽見乾隆的話,到底是乾隆的意思,還是和珅的意思,就不得而已了,而嘉慶帝雖然是皇帝,也得聽和珅的。

正是以上幾個原因,和珅已經沒有任何機會了,嘉慶帝是一定要殺和珅的。


歷史簡單說


這個問題有點too羊too森破了。

畢竟這麼簡單的答案您都知道,何況精明過人的和珅乎?

今天老豬坐在和珅家裡講講這段故事的來回過往吧。

和珅,到底多精明多強幹,咱從他在乾隆朝擔任的領導職務就能看出來,我這裡大概羅列一下和珅頭上的名頭:首先頭上閃爍著一等忠襄公和文華殿大學士的稱號,其次政府的領導職務有內閣首席大學士,領班軍機大臣(軍委副主席),吏部尚書(人事部長)、戶部尚書(內政部長兼財政部長)、刑部尚書(公安部部長)、理藩院尚書(外交部長),還兼任內務府總管(清朝管理皇家大小事務總裁)、翰林院掌院學士(中國社科院院長)、《四庫全書》總纂官、領侍衛內大臣(皇帝貼身警衛的指揮、調度人)、步軍統領(京城九門正陽門、崇文門、宣武門、安定門、德勝門、東直門、西直門、朝陽門、阜成門的安防總督)等數十個重要職務。

你說,這樣一個人精,能不明白找靠山,給自己家族續命這麼重要的事兒麼。

歷史上的史實是,和珅不但找了靠山,而且還積極的發展下一代靠山,但是失敗而已。

乾隆朝,眾所周知,和珅的大靠山就是乾隆皇帝,這個大靠山已經是穩穩的矗立了整個乾隆朝,其中,和珅還給自己兒子豐紳殷德找了一個強有力的靠山,就是乾隆之女十公主固倫和孝公主,直接讓兒子娶了乾隆的寶貝閨女,自己成為了皇親國戚,這裡面有個小插曲,和珅本人你們也看到了,長的非常英俊,所以兒子自然也遺傳了老爹的長相,也一樣的英俊美貌小鮮肉,乾隆某日看到了和珅的兒子,你們也知道乾隆是外貌協會的就喜歡漂亮長相,自然愛屋及烏也喜歡這豐紳殷德,當即就恩賜給和珅兒子“豐紳殷德”的名字,乖乖,這名字可是御賜啊,豐紳在滿語中是福裕的意思,乾隆真是好丈人,同時也把自己最為寵愛的小女兒嫁給了和珅之子。這是天大的恩賜。事後證明正是由於這個舉動,才沒讓和珅斷種,才沒有讓禍事株連到自己兒子身上,不然沒有這個兒媳婦靠山,和珅應該是被一鍋端了。

第二個問題來了,下一個給自己續命的靠山怎麼失敗了?

先看看乾隆的孩子嬉戲圖

為什麼和珅最後沒壓對寶。他不是沒壓,是人算不如天算。

下一任皇帝這個謎底沒解開之前,誰也不知道謎底,因為嘉慶當皇帝實屬意料之外。因為乾隆最開始是按照慣例立過太子的,而且還不止一位,第一個太子是乾隆嫡皇后孝賢純皇后富察氏所生的二皇子永鏈,乾隆對這個孩子那是相當的喜愛,非常重視並加以培養希望他以後做一個好的接班人,結果永鏈在九歲的時候就死掉了,乾隆的心境可謂悲涼至極。但幸好兒子多,乾隆又立了皇后的二子永琮為太子,準備靜下心來好好培養他,但晴天霹靂,永琮在兩歲的時候被天花奪取了生命,其實和珅在這些兒子身上都做了不小的政治投資。當這兩個太子死後,禍不單行,乾隆的愛妻孝賢純皇后也在某次的東巡中病死了,乾隆傷心欲絕,把這事遷怒到了大皇子永璜身上,竟然直接把這個最有希望繼位的大皇子永璜給嚇死了,所以在立太子的這個事兒上讓乾隆急白了頭,在乾隆38年的時候,沒有辦法只能在接著選,但這個時候,乾隆的眾多的兒子們只剩下6個還活著了,但都很平庸無才,最後只能是矬子裡找大個,秘密立儲了今後的嘉慶皇帝。但這個事兒和珅並不知道,清代的這個立儲制度是十分保密的,和珅最後猜到的時候已經晚了,但是他沒有放棄努力,在嘉慶給和珅的二十大罪裡面第一條就是關於和珅討好的大罪:“朕於乾隆六十年九月初三日,蒙皇考冊封皇太子,尚未宣佈諭旨,而和珅於初二日即在朕前先遞如意,漏洩機密,居然以擁戴為功,其大罪一!所以這個時候和珅已經無力迴天了,因為嘉慶府上的智囊團們,已經把和珅作為嘉慶皇帝上臺殺雞儆猴的犧牲品了!

所以在會算計,也躲不過天算,老天爺說治你,你跑不掉的。

乾隆帝死後十五天,嘉慶帝賜和珅自盡, 和珅死時年僅49歲。


老豬的碎碎念


其實無論和珅多麼聰明都逃不過乾隆和嘉慶爺倆設下的的這個局,換言之,是乾隆和嘉慶父子二人把聰明的和珅“玩”了,以至於和珅臨死前寫了“絕命詩”,不惜一切禍害大清,可見和珅覺得自己死的冤。

真冤還是不冤呢?為什麼不巴結嘉慶進而“脫禍”呢?這還得好好分析下。

和珅死後,民間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和珅跌倒,嘉慶吃飽”這句話說明他貪汙的銀子富可敵國。據說和珅所聚斂的財富,約值八億兩至十一億兩白銀,所擁有的黃金和白銀加上其他古玩、珍寶,超過了清朝政府十五年財政收入的總和。這是什麼概念呢?形象的比喻就是十個馬雲和五個強東的財產加在一起。

Δ乾隆

問題來了,和珅貪汙的銀子富可敵國,這些銀子是存到瑞士銀行了嗎?顯然沒有,那麼和珅總不至於傻到放在家裡了吧,這些來路不明的東西是燙手的山芋。根據反腐案例推測,莫非和珅行賄官員的錢也算到裡面了嗎?答案是否定的,和珅有乾隆一個老上級,乾隆又很寵他,和珅一人幾乎把肥缺佔完了,“黨政軍”一把抓,不存在著賄賂別的官員,反之別的官員要賄賂他。也就是我,財產都是具體數字,想想要佔多大地方啊!

和珅貪汙很多,自己又沒有轉移財產,能動他財產的只有乾隆和嘉慶父子倆,這不擺明乾隆為兒子留下的遺產嗎?和珅為人作嫁,白白做了一次“銀行保管員”。


Δ和珅

從平時貪汙的手段來看,和珅絕對是聰明透頂的人,難道乾隆皇帝是個愚蠢的皇帝?他身邊有個大蛀蟲居然半個世紀以來渾然不覺,他自己不覺察也就罷了,大清朝的“紀檢委”難道都是吃乾飯的?紀檢委的紀大煙袋紀曉嵐可不是貪官,他肯定會向上反應的。可和珅始終沒人敢動他,30多年來仕途通暢,這是不是很奇怪?

只有一個原因,乾隆肯定知道和珅貪汙,和珅的一舉一動逃不過聰明的乾隆,所有的一切,都是乾隆默許的。

想想就明白了,乾隆六下江南的開銷和風流泡妞的錢都是和珅一手操辦的,只要乾隆手頭緊,和珅就送上“孝敬”。和珅就是乾隆的銀行。別以為當皇帝就可以隨便花錢,皇帝也設有監督機構,好多皇帝官員不批准,皇帝報不了帳。

和珅和乾隆是一個戰壕的戰友,不過乾隆比和珅聰明,和珅有點走火入魔,他以為乾隆能長生不老,他以為乾隆和他一條心,和珅其實很崇拜和忠於乾隆的,這就造成和珅被殺後覺得自己很冤的結果。


Δ和珅

乾隆剛死,他的兒子嘉慶就殺雞儆猴,實在是太不給面子了,其實和珅太“愚忠”乾隆皇帝了,但是和珅不“愚忠”乾隆又不行,因為和珅平時高高在上,目中無人,沒有培值自己死黨和小集團,愚蠢到把把所有的雞蛋放到了一個藍子裡了,一但籃子打破,和珅一無所有。從這一點來看,和珅又是愚蠢的人。

和珅能否像題主所言,在乾隆晚年巴結嘉慶擁立嘉慶為帝?如此這樣不就逃過一劫了嗎?

其實是題主低估了乾隆的能力了,乾隆在80歲了還垂簾聽政,乾隆都看不清人、說不出話的時候,和珅做了乾隆的“同聲翻譯”來表達皇帝的意思,也就是通過猜乾隆的口型來傳達聖旨,也只有和珅能勝任此項工作,這也從側面反映出他倆早已“合二為一”。和珅和乾隆“心有靈犀一點通”。要命的是和珅不知道乾隆和兒子嘉慶的佈局。

從和珅做乾隆的“同聲翻譯”這事來看,乾隆是沒有牙的老虎,不吃人也嚇人,這叫虎老雄風在,和珅不敢和太子結黨,況且那麼多的對手都虎視眈眈的看著他,和珅只能“愚忠”乾隆一個人,其他的心思不敢有非分之想。

等老上級一死,靠山沒了,和珅發現了大事不妙,和珅對新帝沒有恩,加上嘉慶還很嫉妒和珅,和珅做同聲翻譯時,嘉慶名義上是新皇帝,但老爸遲遲不放權,“老而不死”的垂簾聽政,朝中稱“同聲翻譯”的和珅為“二皇帝”。這讓嘉慶這個二把手很尷尬,這也是嘉慶恨和珅的原因,所有這些,加上父子二人默契的算計和珅,和珅不死都難啊!

有道是:“愛之深,恨之切,”乾隆父子如此算計自己,和珅發誓死後也不放過大清,於是臨死前寫下了“絕命詩”

嘉慶四年正月十八日,嘉慶派人“賞賜”他白練一條,令其自盡。此時和珅一看到白練,知道死期已至。

和珅想到自己辛辛苦苦為乾隆著想,乾隆為什麼不給自己留下“免死金牌”呢?

想想自己到頭來落得個如此悲慘下場,百感交集,不禁萬分慨嘆。這一次自己鋃鐺入獄,身陷囹圄,嚐到了淒涼、冷清、飢餓、刑罰、痛苦等滋味。正在胡思亂想,突然嘉慶命人送給他,乾隆臨死寫給他的遺詔。和珅心內狂喜,心想老上級真夠意思,終於沒忘了給自己“免死令”,和珅激動的雙手發抖,哆哆嗦嗦的撕開密封的遺詔,展開來看,三個大字“賜全屍”。和珅像洩了氣的皮球一下癱坐了下來,他口中喃喃自語道:“明白了,明白了,謝主隆恩,謝主隆恩”和珅萬念俱灰。

“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新君要立威,國家要富強,我不下地獄誰下地獄?”

和珅拿起筆來,憤而寫下了絕命詩:“五十年來夢幻真,今朝撒手謝紅塵。他日水泛含龍日,認取香菸是後身。”

詩的大致意思是:想我和珅活了50年,就跟做夢似的,但這次我真的是要掛了。馬上撒手人寰,不過別急,等到“水泛含龍”的時候,就是我和珅迴歸的日子。到時有你好瞧的,你等著!

Δ慈禧

賦詩完畢,和珅拿起白練套在自己的脖子上,懸樑自盡,結束了自己的一生,終年50歲。

若干年後,淮北大水氾濫,一個女娃哇哇……降生,慈禧正好出生了,“水泛含龍”這句應驗了,後來慈禧一步步往上爬,最終站上了清朝的最高寶座,並且最終毀掉了大清江山。



我是秉燭讀春秋,歡迎加關注,感謝點贊和留言評論。


秉燭讀春秋


和珅的情況與嘉靖時期的嚴嵩很像,都遭遇了新老主子交替的兩難選擇。和珅比嚴嵩要幸運一點,乾隆死後才被嘉慶清算;而嚴嵩就倒黴多了,嘉靖還沒死就把他清算了。用嚴嵩的話來說:在這個世上,只有皇上能呼風喚雨,也只有皇帝能遮風擋雨。做臣子的,哪有什麼選擇權?


皇帝只有一個,只要乾隆一天沒死,權力就必須牢牢的掌握在他手上。和珅伺候了乾隆二十幾年,這點帝王之道他是很清楚的!離乾隆太近,也就意味著離新嘉慶太遠。他是乾隆的心腹,乾隆不死,他不可能成為嘉慶的臣子。即便他想接近嘉慶,乾隆也不會允許。離嘉慶走的近,乾隆會弄死他。一朝天子一朝臣,和珅對自己定位很清晰。但是和珅的悲哀之處,也在於此。

劉墉和紀曉嵐可以拍嘉慶的馬屁,是因為他們並不是乾隆的心腹,頂多只能算比較信任的高官而已。嘉慶畢竟是儲君,乾隆也必須為他鋪平道路,默認他的小圈子,讓嘉慶的心腹逐漸進入核心圈。如若不然,嘉慶登基後該如何坐穩皇位?所以,劉墉可以親近嘉慶,紀曉嵐也可以接近嘉慶,很多人都可以,因為他們本來就不在乾隆的權力核心圈之內。

但是和珅不同,乾隆離不開和珅。和珅倒向了嘉慶,就意味乾隆的權威受到了挑戰。從某種意義上說,和珅也被乾隆綁架了。和珅最後的慘死,乾隆要負一半的責任。


記得在《宰相劉羅鍋》裡面有一個情節。和珅想偷偷的巴結嘉慶,又是送金銀財寶,又是送女人。嘉慶表面不說什麼,其實內心裡面很想笑。我本來就是儲君,天下遲早都是我的。只不過老爺子還在,暫時屈居於人下而已。你一個奴才,居然拿財寶和美女賄賂,你當儲君是七品縣太爺?用這點小恩小惠就能打發的?真是可笑至極。



皇帝不是大臣想巴結,就能巴結的了的。嘉慶已經有心腹了,留著和珅有何用?和珅為了幫乾隆搞錢,名聲臭乎乎的,任何人登基後遲早都要收拾他的。不管他和珅怎麼朝嘉慶靠,嘉慶也不會容他。

所以和珅要想死的不那麼難看,只能盡職盡責的做好他拍乾隆馬屁的工作。不能讓朝廷的俗務煩到乾隆,滿足乾隆無休無止的慾望。這一點,和珅比明朝的嚴嵩幸運。嚴嵩老了,被嘉靖當做老狗一腳踢開。和珅更年輕,一直服侍到了乾隆駕崩。




乾隆駕崩後,和珅失去了任何利用價值。嘉慶有一萬個理由殺他。國庫沒錢,而和珅家裡有錢,就憑這一點也能讓他死十回。

總結:和珅是乾隆扶上位的,註定了他只能效忠乾隆,儘量不得罪嘉慶。靠近嘉慶?不存在的。所以和珅的倒臺,是必然結果,無非就是時間問題。歷史是驚人相似的,和珅的悲哀並不是他一個人悲哀。任何封建王朝的帝王心腹,都要有這種被新君清算的心理準備。


Mer86


清代立儲與其他朝代不同,康熙朝因為儲君問題引發諸多問題。雍正帝鑑於立儲的弊端,創造性的發明了“秘密立儲”制度,一是杜絕了大臣站隊儲君,二是防止了諸子爭儲。實在高明。
而且擁立太子是皇帝的大忌諱,和珅不會不知。

實際上乾隆帝曾先後立過三個皇太子,第一個皇太子是孝賢純皇后富察氏所生的皇次子永璉。乾隆認為“永璉乃皇后所生,朕之嫡子,聰明貴重,氣宇不凡”。乾隆即位後,親書密旨立永璉為皇太子,藏在乾清宮“正大光明”匾額之後,但永璉九歲時死去。第二位皇太子是永琮。乾隆在永璉病故後,又立皇七子永琮,但他兩歲時又因痘症早殤。

和珅進入乾隆視線是在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當時年僅23歲的和珅在乾隆面前偶爾機緣巧合的展示一下自己的才學,被乾隆帝看中。此後二十年間恩寵無比,躋身高位,可以說是真正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同年乾隆帝從成年皇子中選了顒琰作為皇位繼承人。

和珅也不是不想籠絡新君,嘉慶帝后來給和珅的二十大罪裡面第一條就是關於和珅向他討好:“朕於乾隆六十年九月初三日,蒙皇考冊封皇太子,尚未宣佈諭旨,而和珅於初二日即在朕前先遞如意,漏洩機密,居然以擁戴為功,其大罪一!

一朝天子一朝臣,而且和珅在前任皇帝這邊等於二皇帝。和珅權大欺主之程度,英國使臣馬戛爾尼曾在回憶錄寫道:“許多中國人私下稱和珅為二皇帝”。乾隆晚年上朝,兩邊一個是嘉慶帝,一個就是和珅。而且晚年的乾隆帝說話大多聽不清,唯有和珅能知其意,基本成了皇帝代言人。而嘉慶帝基本就是個擺設,他內心深恨和珅可想而知。

嘉慶帝只能與之虛與委蛇。為迷惑和珅,嘉慶帝借和珅贈玉如意一事,特寫下《詠玉如意》數首,故意扔給太監小德子。小德子便將《詠玉如意》獻給和珅,和珅看後即笑道:“此兒不足以與我鬥智!”不僅如此,嘉慶還下令和珅除公開場合外,不需行三跪九叩之禮。又稱賜和珅良田美宅,奴僕婢女,對和珅加以籠絡,以至於和珅自覺門生故吏滿朝,兒子又娶了公主,並沒發覺死亡危機。

嘉慶四年(1799年)正月,太上皇乾隆駕崩,嘉慶帝不顧朝議,立即對和珅動手。正月十三日,嘉慶帝宣佈和珅的二十條大罪,下旨抄家。正月十八日,廷議凌遲。但由於和珅兒媳固倫和孝公主求情和大臣劉墉等人建議,改賜獄中自盡。其長子豐紳殷德因系駙馬,有公主這個靠山,得免連坐,不然下場也很不妙。

這些發生在乾隆帝死後僅半個月時間內,和珅死時年僅49歲。


趙燕雲


和珅是一位在做人處事上面都非常精明的一位人物,一生中貪汙幾億兩白銀,而且深受乾隆皇帝喜愛。生前曾經任職文華大學士,內閣大學士等重要官職,除此之外還有軍機大臣,內務府的總管,甚至還涉及吏部、戶部、刑部等重要職位,可以說生前享盡了榮華富貴。如此一個精明的人,為什麼沒有給自己留一條後路,沒有去巴結好下一位皇帝哪?

如此精明能幹的和珅,怎麼可能沒有為自己留下後路,只不過人算不如天算,所有的準備都鬥不過帝王之道。

傳宗接代

和珅總共犯了二十條罪,可以說每條罪過拉出來,都可以到了滿門抄斬的地步,但是和珅兒子豐紳殷德卻還好好的活著,而且在朝中一直任職。這算是不幸中的萬幸,也是和珅唯一成功的一條後手。


整個乾隆年間,和珅憑藉乾隆的喜愛,大肆斂財並且官運亨通。和珅生的是相貌堂堂,自己兒子也不能落了下風。和珅在一次宴會之中,將兒子豐紳殷德引薦給了乾隆皇帝。乾隆皇帝看到豐紳殷德生的一副好面孔,而且有著一身好本領。乾隆大喜,將自己最寵愛的十公主固倫和孝公主許配給了豐紳殷德。

一直到了後來和珅事發,豐紳殷德雖然罪不至死,但是也受到了牽連,貶為了貧民,但是保留體制上的爵位,也就是拿空響。一直到了嘉慶十年左右,又重新啟用豐紳殷德,因為有的貴族對於豐紳殷德拿空響的事情不滿。不幸的是,豐紳殷德與固倫和孝公主並沒有育有子嗣,後來將和琳的一個孫子過繼給了豐紳殷德。雖然樹倒猢猻散,除了經常受到別人下井石外,家族沒有垮掉已經很好了。

寶壓多了

乾隆皇帝在確認嘉慶皇帝為太子之前,曾經選了好幾位太子。第一位太子是孝賢純皇后富蔡士的二皇子永璉,乾隆對這位皇子甚是喜愛,準備花大力氣培養他為接班人,但是到了九歲就去世了。後來又立皇后的二皇子永琮為太子,但是才兩歲的時候就患天花去世。


自己的最喜愛的妃子富蔡氏在東巡中病死,乾隆傷心欲絕,將這件事情怪罪到大皇子永璜身上,這位弱不經風的大皇子很快就嚇死了。乾隆38年,年事已高的乾隆皇帝只好從剩下的皇子裡面挑選嘉慶為下一任皇帝,但是這件事情非常保密。

和珅為了給自己留後路,廣撒網撈大魚,無論是哪位皇子都保持著比較好的關係,反正有的是錢嘛。也恰恰是因為這個原因,和珅的二十項大罪裡面就多了一條:

朕於乾隆六十年九月初三日,蒙皇考冊封太子,尚未宣佈御紙。而和珅於初二先朕前遞如意,洩露機密,竟然以擁戴為功,其大罪一!

乾隆本來是想在九月初三宣佈這個消息,但是和珅竟然在九月初二就把這個消息透漏給了嘉慶,這是罪狀之一。


除此之外,類似的罪狀還有很多,大多都是莫須有的罪狀。但是君讓臣死,臣不得不死。和珅所作所為,都沒有多大的問題,每個朝代都有貪官,和珅貪得再多都是乾隆默許的。

Δ和珅二十條罪狀



但是一朝天子一朝臣,乾隆一是害怕嘉慶制服不了和珅,二是自己在位喜愛折騰,國庫裡面還有多少錢,乾隆很清楚。乾隆實際是為了嘉慶國力著想,可能很早之前就養著和珅了,要不然和珅自己貪汙不了幾億兩白銀。民間不是就流傳著:“和珅倒,嘉慶飽”的說法嘛?帝王之道,也只有帝王知道。


和珅死的倒底冤不冤?究竟是不是嘉慶殺雞儆猴?請在評論區留下你的觀點


史之策


和珅這個人能夠在歷史上留下如此大名,足見其不簡單了。我們都能夠瞬間想到,在乾隆死之前就找到一個靠山,和珅怎麼可能想不到呢?和珅到底有多聰明,我想不用過多的描述了,如果不聰明他也混不到這麼厲害,也不會在歷史上留下大名。

和珅的靠山是誰呢?當然是乾隆了,他做的這些事情皇帝都看在眼裡,只是不說罷了。乾隆死之前曾經給和珅留下一道密信讓他在緊急時刻打開,和珅在死之前打開信後上面寫了三個大字,留全屍。所以說乾隆不糊塗,啥都知道,他也知道自己駕崩之後和珅也得跟著去,新皇帝登基也需要殺一個和珅這樣的人來立威,同時和珅那麼多的錢,全部抄了,對新皇帝來說可是一件喜事。

和珅也知道乾隆死後自己很危險,他當然知道給自己找靠山,他先給自己的兒子豐紳殷德留了一條退路,豐紳殷德娶了乾隆的女兒,瞬間就成了皇親國戚,事實也證明,後來他的兒子因此活了下來。和珅自己的退路也只能是找靠山,在他這個級別找靠山能找誰呢?只能是皇帝了。

有趣的是,清朝的時候雍正發明了秘密立儲,顧名思義儲君身份是保密的,沒有人知道下一個皇帝是誰,這也是杜絕了大臣們和儲君私下勾結,同時也避免了兒子們互相殘殺,雍正本人也是踏著兄弟們的鮮血坐上皇位。雍正這個發明真的非常聰明,這樣實現了政權的平穩交接,而且儲君是誰只有他知道,他也隨時可以換,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煩。

乾隆也是實行的秘密立儲,有專家猜測他還換了兩次儲君,很明顯和珅並沒有猜中誰是下一任皇帝,而且當時的嘉慶的確是不顯眼,和珅沒想到是他,嘉慶登基之後,他只有死路一條,其實換了其他人做皇帝,和珅下場也不會太好,畢竟乾隆都預測到他的死了。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以史為鏡可以知興衰 喜歡歷史的讀者們不妨關注歷史雜貨鋪,如果有不對的地方歡迎指出,請多包涵。


歷史雜貨鋪


和珅宦海沉浮幾十載,對官場的那一套可謂是爛熟於心,他從一個普通的侍衛起家,用了不到二十年的時間就做到了當朝宰輔。在和珅巔峰時期,他被封為一等忠襄公,官拜文華殿大學士(常委),又任內閣首席大學士(總理)、領班軍機大臣(國防部部長)、吏部尚書(組織部部長)、戶部尚書(財政部部長)、刑部尚書(最高檢與最高法負責人)、理藩院尚書(外交部部長),還兼任內務府總管(辦公廳主任)、翰林院掌院學士(科學院院長)、《四庫全書》總纂官(社科院院長)、領侍衛內大臣(8341部隊首長)、步軍統領(北京軍區司令)等數十個重要職務。

和珅內政外交大權集於一身,可謂是乾隆朝的“二皇帝”,而且其與乾隆關係非常親密,是乾隆最寵愛的大臣。他難道就不知道一定要在乾隆百年之後再找一個新靠山嗎,他當然知道。因為“高處不勝寒”,和珅後半生的榮辱將全繫於新的皇帝。

可是乾隆帝陷入了一個挑選繼位人的怪圈,他對自己父親那套密詔立儲君的方法非常不屑,於是早早就立了嫡長子永璉為皇太子,可是永璉九歲的時候就去世了。乾隆仍不死心,又立了嫡次子永琮為太子,無奈其兩歲的時候就去世了。後來一些有才能的阿哥有的被乾隆過繼了出去,有的則被乾隆嚇死了,最後能供乾隆選擇的兒子只剩下幾個無能之輩了。

所以和珅雖然想立下這擁戴之功,可無奈乾隆一直沒有透露自己選的繼位人是誰,這讓和珅非常心急。轉眼就到了乾隆六十年,因乾隆曾經發過誓,說自己在位時間一定不會超過聖祖六十一年的記錄。自己如果能做六十年的皇帝,到時候就一定退位為太上皇,傳位於自己的兒子。

皇帝的話一言九鼎,乾隆只得定於某一日在乾清宮宣佈繼位人,並在前一日把繼位人是誰告訴了和珅。和珅不聽說還好,一聽說之後頓覺自己擁戴的時機到了,於是巴巴的找到嘉慶,遞給其如意,以示忠誠。

按理說,和珅讓嘉慶早一日就知道了自己是欽點的皇太子,且和珅又進如意,以為擁戴,那麼為何嘉慶在乾隆剛死的時候就殺了和珅呢?

電視劇《雍正王朝》中有一個細節,那就是康熙在晏駕之前,將張廷玉、馬齊等一干大員紛紛黜落,並將胤禛、胤祀等阿哥紛紛罷了差事。胤禛大為不解,以為康熙要把皇位傳給十四阿哥,惟有鄔思道洞若觀火,將康熙的帝王心術剖析的井井有條:

凡黜落的都是能員幹吏,這些人囿陷於黨爭,於將來的朝局不利。這輔錯了人,新主登基,難免大開殺戒,輔對了人呢,又容易恃功驕主,難以駕馭。所以現在,統統將他們監押保護了,新主登基,一紙赦書,他們就成了新皇帝得用的臣子。哎,皇上這一計,雖苦,也算是菩薩心腸了。

可是乾隆帝就沒有這樣的菩薩心腸,他不僅在自己做太上皇之後繼續把握著朝政,而且還繼續重用和珅。讓嘉慶做兒皇帝,卻讓和珅做二皇帝,換誰做皇帝,也忍不了這個權臣。更何況這個位高權重的權臣還試圖擁戴自己,那麼日後和珅將難以駕馭,不如先殺之。所以說,和珅這次搞的擁戴(遞如意)不僅沒有讓他繼續風光下去,反而成為了他二十條大罪中的第一款大罪:

“朕於乾隆六十年九月初三日,蒙皇考冊封皇太子,尚未宣佈諭旨,而和珅於初二日即在朕前先遞如意,漏洩機密,居然以擁戴為功,其大罪一。”

一個二皇帝試圖擁立新皇帝,新皇帝成功之後拿什麼謝二皇帝呢,我想只有一條死路。所以害死和珅的不是嘉慶,而是那個放縱和珅做大的乾隆。最後嘉慶賞賜和珅白綾一條,令他自盡。和珅看到白綾後,憤然提筆寫下了一首絕命詩:“五十年來夢幻真,今朝撒手謝紅塵。他日水泛含龍日,認取香菸是後身。”和珅依命自盡,年僅四十九歲。

以上。


逆流時代


向敬之

和珅並非沒有對嘉慶示過好。乾隆帝死後,嘉慶帝給和珅弄了二十款罪狀,第一款就是:“朕於乾隆六十年九月初三日,蒙皇考冊封皇太子,尚未宣佈,和珅於初二日在朕前先遞如意,以擁戴自居。”

嘉慶與和珅劇照

和珅示好,想以擁戴之功博得後繼之君的好感,但嘉慶帝並不領情。嘉慶帝還是嘉親王時,被乾隆帝命陪侍在身邊聽政時,每天上朝滿朝文武三跪九叩後,和珅就等同攝政,滿朝文武上奏什麼,他就“聽取”乾隆說話,自己下判斷,把持朝政,儼然“二皇帝”。

真正的大權仍在乾隆與和珅的手中。乾隆同和珅一唱一和,弄得嘉親王只是一個擺設,很是不滿。《清史稿·和珅傳》說:“仁宗自在潛邸知其奸,及即位,以高宗春秋高,不欲遽發,仍優容之。”乾隆做太上皇后,仍操控朝廷實權,而和珅是跑得最勤的,可以說是乾隆帝的傳話筒。

張鐵林版乾隆和王剛版和珅劇照

和珅為文華殿大學士,兼管吏部、戶部、刑部等,是內閣首席大學士和軍機領班大臣。乾隆在世時,格外恩寵和珅,委以重任,自然也不希望他提前找嘉親王或嘉慶帝做靠山。和珅也忘乎所以,恃寵驕縱,認為自己權勢煊赫且很有能力,即便嘉慶帝上臺親政後也離不了他。如此一來,二人明爭暗鬥,也為和珅最後在乾隆死後的宿命埋下了禍根。乾隆駕崩的第五天,嘉慶帝擬了一道太上皇遺詔:“革大學士和珅職,下獄治罪”(《清史稿·和珅傳》),並組織王大臣會同查案。七天後,元宵節,嘉慶帝下詔,公佈和珅二十大罪,三日後處死。

嘉慶帝之所以這樣迅速地處死和珅,一是不想讓和珅繼續坐大擅權,二是不想活在乾隆帝退位不退權的陰影了。和珅作為乾隆帝的影子,即便是對嘉慶帝卑躬屈膝,也難逃一死。


以禮觀書


這件事情如果要怪,必須要怪乾隆,事情真正原因出在乾隆身上。

當時嘉慶皇帝剛剛登基,這個時候和珅,感覺事情有點不大對勁,為什麼?

和珅幾乎是最早的一個,除了乾隆以外,知道下一任太子是嘉慶的一個人,因此,他高高興興地捧著一個禮物去拜見嘉慶,這本來是一件高興的事情,但是和珅這個人過於圓滑,他選擇在潛龍的每一個孩子身上都投入了一點資金,而且這件事情做的可以說是明目張膽的。

他把這個禮物送給嘉慶以後乾隆打算退位,這個時候皇帝位子空出來讓給嘉慶去做,和珅這個時候才想起來這麼一茬。

他著急忙慌跑到乾隆那兒,我們不知道它到底說了什麼,反正乾隆做了一個決定,(今日頭條漩渦鳴人yy首發於悟空問答)不傳玉璽!這像一個什麼樣子,當時和珅在朝堂之上宣佈這個命令的時候,所有人都感覺大吃一驚。與此同時,無論和珅對乾隆到底說了什麼,所有人都把這個屎盆子扣在和珅頭上,就是你這個小人說三道四,最後讓太上皇做了這麼一個昏庸的命令,沒有人把這個罪責怪在乾隆頭上。

在這批人裡面就包括了未來可以繼承皇位的嘉慶,嘉慶當然這個時候臉上笑呵呵,心裡媽賣皮,最後在一幫能幹的大臣的主持之下,玉璽還是要了回來,不過這件事情還是在嘉慶的心裡面留下了一個疙瘩,叫你給我弄小動作,我記著呢。

並且我們要說乾隆之所以能夠心甘情願的去當太上皇,其中還有一個重要原因,他想改變整個政治風氣,乾隆這個人我們都知道鋪張浪費,而且好大喜功,在他當政期間,可以說整個國庫都快被掏空了,本來雍正時期國庫還有幾百萬的結餘,這個時候不欠債就已經算是謝天謝地了。

乾隆想要改變,所以這個時候找了嘉慶,看看自己這個兒子能否改變這個現狀,但是乾隆一直掌管著最高權力,整個社會鋪張浪費的情況仍然沒有得到改善。

等到他真的死了,嘉慶就上臺了,這個時候他面對的是一攤亂局,他的手裡面是一屁股外債啊,怎麼辦國庫要錢但是這個時候其他地方沒錢他把目光投向了和珅,或許在他登基之前,他就已經想清楚一件事情,要想解決現如今國庫虧空的這個情況,必須拿和珅開刀,所以乾隆前腳剛一蹬腿,他後頭就把和珅給辦了。

與此同時,乾隆在位的時候,和珅掌管著軍機處,可以說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這個人在朝廷裡面培養了多少黨羽,或者說其他的人跟他有多少關係?嘉慶都心裡沒數,如果說自己這個新皇帝未來得罪了這個集團,那麼是應該向這個集團忍讓的,還是應該主動出擊,讓他們誠服呢?嘉慶選擇了後者。

怎樣解決這個集團很簡單,槍打出頭鳥,把領頭的那個人給宰了,其他人進若寒蟬,絕對不敢說另外一句假話。

所以,和珅他的死亡在嘉慶已經確定登上皇位的那一刻就已經決定了,任何人都沒有辦法阻止。當然,我們得說。乾隆之所以敢把大半個國家的庫銀交給和珅,證明他對這個人是放心的,認為他不會跑路,銀子存在你這兒我放心,將來也方便我的兒子把它取出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