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TOP ICT服務商財務狀況分析

近期,電信、互聯網、軟件行業科技巨頭們的2017年財報悉數出爐,下面就來盤點看看成績單中有哪些亮點。

2017年TOP ICT服務商財務狀況分析

注:如遇財年與自然年衝突情況,按公司最近4個財季統計

電信運營商——領先企業收入增速下滑,盈利水平有所提高

美國2017年底推出“減稅與就業法案”(Tax Cuts and Jobs Act),企業所得稅率從35%降至21%,並對在海外獲利部分進行徵稅。受此影響,美國四大運營商2017年的淨利潤提升均超過100%,AT&T已承諾2018年追加10億美元用於基礎設施投資。從具體財報來看,AT&T全年總收入1605億美元,同比下滑2.0%,旗下僅國際業務保持增長。佔比最大的企業收入(43%)部分同比下滑2.2%,主要受到了傳統話音和數據服務的影響。55%的網絡實現了SDN轉型,共節省7.23億美元的運營費用。Verizon去年收入1260億美元,與2016年基本持平,主要是由於收購雅虎帶來的收入增長,抵消了之前出售三個州的固網資產以及數據中心帶來的收入下滑影響。近期,T-Mobile與Sprint終於達成合並計劃,雙方在5G頻譜以及其他資產上實現互補整合,並加大投資5G網絡和部署新業務。另外考慮到FCC 2017年底廢除網絡中立性原則,以及對運營商利好的稅改法案,這些都將幫助美國在下一代網絡部署方面處於領先地位。

日本運營商依然維持著行業領先的盈利水平,更關注前沿科技的應用。NTT集團2017財年收入11.8萬億日元,同比增長3.6%,淨利潤增長14%。系統集成部分收入佔比29%,幾乎貢獻了全部的收入增長。NTT將現有的所有人工智能相關業務進行了整合,推出新的AI業務品牌——corevo®。軟銀2017財年收入9.2萬億日元,同比增長2.9%。去年5月成立了軟銀願景基金(SVF),多關注於人工智能、醫療健康、工業互聯網等領域前沿技術公司,目前已投入297億美元。旗下Sprint實現了11年來的第一次盈利,但集團投資過於頻繁,整體利潤相比於2016年下滑27.1%。

中國三家運營商在2017年全部實現了營收利潤雙增長。中國移動全年收入7405億元,略高於另兩家公司收入之和,而淨利潤卻是另外兩家總和的6倍之多。中國移動固定寬帶用戶數達到1.13億,已實現三分天下有其一的目標。中國聯通在推進混改的過程中推出了很多業務層面的創新舉措,如率先推出不限流量的“冰淇淋套餐”,與BAT等互聯網公司合作專屬流量卡等,去年4G用戶增7000萬,DOU也高達4.5GB,集團淨利潤率雖然僅有0.7%,但比2016年高出兩倍。中國電信依然保持穩健的發展水平,主要依靠手機上網和新興ICT業務(IDC、雲計算、大數據等業務)驅動收入增長。

互聯網巨頭——積極向多領域拓寬

軟件服務商——融合AI、區塊鏈的雲解決方案驅動增長

微軟、IBM、Oracle等公司在2017年四季度支出了數十億甚至上百億美元的稅款,以把在海外的鉅額資金轉移回美國,整體盈利水平相比於2016年表現不佳。

雲端加速遷移、人工智能和區塊鏈技術的滲入都是軟件巨頭們的戰略部署重點,也是未來將持續很長時間的收入增長點。微軟智能雲Azure連續11季度收入增長超90%,IBM在雲服務、安全等領域的戰略轉型初見成效,基於雲、人工智能的整體解決方案的配套硬件拉動2017年四季度整體收入上漲,結束了IBM22個季度的收入下滑態勢。Oracle雲服務收入佔比達到16%,同比增長4個百分點,應用程序雲端遷移普及率目前只有15%,預計未來SaaS業務規模將翻番。

總結

從總體來看,電信運營商領先企業收入增速放緩,集中精力於縮減成本及5G、光網部署上;互聯網巨頭盈利能力進一步提升,提早部署的人工智能不斷湧現顯著創新性技術產品,行業積極向文娛、內容、新零售等多領域切入;軟件行業加速向雲端遷移,融合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技術的整體解決方案驅動市場增長。

雖然還無法確定稅改法案最終能為美國帶來多少基礎設施投資,對於在美科技公司的發展也需時間來考量,但在未來幾年勢必會為美國帶來一定經濟增長。

王雪梅,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數據研究中心數據分析師,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理學碩士,主要研究方向有通信行業市場、寬帶接入與業務、虛擬運營商等。

聯繫方式:[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