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女孩一生中最美麗的情結——刺繡

江南女孩一生中最美麗的情結——刺繡

江南女孩一生中最美麗的情結——刺繡

網絡圖片

刺繡,是江南女孩一生中最美麗的情結。那些繡花用的繃布、繃架、繡花針、花線,它們依戀的目光永遠不會離開心靈手巧的江南女孩,刺繡對江南女孩是天荒地老般的愛情,女紅之巧,十指春風。

江南女孩一生中最美麗的情結——刺繡

網絡圖片

江南土地肥沃,氣候溫和,蠶桑發達,盛產絲綢,自古以來就是錦繡之鄉。優越的地理環境,絢麗豐富的錦緞,五光十色的花線,為刺繡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據史料記載,早在2000多年前的春秋時期,吳國已將刺繡用於服飾。吳王孫權曾命趙達丞相之妹繡《列國圖》。據《清秘藏》敘述,“宋人之繡,針線細密,用線一二線,用針如發細者為之。設色精妙,光彩射目”。到了明代,江南已成為絲織手工業中心。在繪畫方面出現了以唐伯虎、沈周為代表的吳門畫派,推動了刺繡的發展,刺繡藝人結合繪畫作品進行再製作,所繡佳作栩栩如生,筆墨韻味淋漓盡致,有“以針作畫”“巧奪天工”之稱。清代是蘇繡的全盛時期,流派繁衍,名手競秀,題材廣闊,皇室享用的刺繡品幾乎全出於蘇繡藝人之手。蘇州城相繼出現繡線巷、滾繡坊、錦秀坊、繡花弄等街巷,可見蘇州刺繡之興盛。平民百姓以刺繡為生,大家閨秀則以此消遣時日,陶冶性情,“民間繡”“閨閣繡”“宮廷繡”由此得名。

江南女孩一生中最美麗的情結——刺繡

網絡圖片

蘇繡作為漢族優秀的民族傳統工藝之一,根植於蘇州,遍衍揚州、無錫、常州宿遷、東臺等地,逐步形成了格調高雅、雅逸傳神的揚繡、錫繡、亂針繡、發繡。揚繡取自於歷代諸多名家的優秀山水、人物之作,畫稿意境深邃,構圖層次清晰,色彩雅緻柔和,並以此開創了富有詩情畫意的仿古山水繡和神韻天然的水墨寫意繡,它追隨優秀中國畫的文化內涵和筆墨情趣,在繡壇獨樹一幟。錫繡與蘇繡一脈相承,經過幾千年的沉澱,錫繡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體系,單面繡、切馬鬃繡、堆紗繡、戳紗繡、發繡、盤金繡、雙面精微繡等繡法異彩紛呈,其中切馬鬃繡是錫繡特有的傳統繡法,而雙面精微繡是錫繡另種特色針法,更使失傳千年的中華絕技再次重放異彩。亂針繡源於蘇繡又超越蘇繡,上世紀三十年代,常州武進人楊守玉女士窮一生心血,自成一格,結成了這朵藝術奇葩,被譽為中國五大名繡。亂針繡一改蘇繡“密接其針,排比其線”的傳統技法,亂而不雜,密而不堆,運用於不同的表現形式,立體感很強,頗有西洋油畫的效果。

江南女孩一生中最美麗的情結——刺繡

網絡圖片

堪稱蘇繡藝術界“黑馬”的沈德龍先生,畢業於中國美術學院油畫系的他,用大男人的“粗手”做刺繡的細活,竟然超越數萬繡娘,成為著名的蘇繡藝術大師、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沈德龍的作品運用“平、齊、和、光、順、勻”的繡技,不僅圖案秀麗、構思巧妙,而且繡工細緻、針法活潑、色彩清雅。刺繡版《蒙娜麗莎的微笑》堪稱他的心力之作,一個五大三粗的男人,捨得花八年時間繡出一副精妙絕倫的蘇繡作品,簡直是顛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