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嵩徐良汪蘇瀧:他們真的是非主流嗎?

作為一個95後,如果你問我,在我最青春的中學時代最流行什麼歌,除了一個叫做周杰倫的名字,我還會告訴你三個人,那就是傳說中的QQ音樂三巨頭——

許嵩,徐良,汪蘇瀧。

但說真的啊,我可能要反應一會兒,因為確實,我已經很久很久不聽他們的歌了。

不過每次偶然聽到的時候,我還是能脫口而出他們的歌詞,畢竟,我曾經也是一個混過許嵩貼吧的“嵩鼠”啊,一個對許嵩的歌詞如數家珍的小孩啊。

今天突然想起寫他們,是因為最近許嵩出新歌了。

許嵩徐良汪蘇瀧:他們真的是非主流嗎?

聽說發佈的時候因為人太多甚至造成了服務器卡頓,看來雖然看似許嵩的人氣不如當年了,還是有很多死忠粉為他守候的。

於是,我把他們的歌又拿出來聽了聽。

先來說說他們當時有多火吧。

可以這麼說,如果在95後、00后里面去找沒聽過他們歌的人,真的很難。

就算再不濟,也聽過許嵩的《素顏》、《灰色頭像》,徐良的《犯賤》、《紅妝》,汪蘇瀧的《三國殺》、《不分手的戀愛》……

大概七八年前,那時候我讀初中,智能手機還沒有普及(莫名感覺真的很久遠了……),學校有元旦聯歡和藝術節之類的活動,絕對有人唱他們的歌。

那時候年紀很小,也不懂什麼民謠搖滾爵士,就是什麼好聽聽什麼,於是,在QQ音樂,這三個年輕人崛起了。

許嵩徐良汪蘇瀧:他們真的是非主流嗎?

那時候提起《後會無期》,大家的反應可能不是鄧紫棋那首,而是徐良和汪蘇瀧還聯手唱的那首,當年也是颳起了一股旋風。

我現在還記得在KTV,我同桌女生在我旁邊抱著麥克風唱“你帶走我的思念,卻沒說抱歉”的樣子,其實那時候戀愛都沒談過,哪懂什麼傷感情歌啊,就是瞎唱,就是覺得好聽。

我前排那個皮膚很白的妹子喜歡汪蘇瀧,我喜歡許嵩,我們曾經還因為這個問題爭執不休。

我說,許嵩的作詞功力好。

她說,汪蘇瀧的唱功更勝一籌。

我說,許嵩個子比汪蘇瀧高。

他說,汪蘇瀧長得更帥。

當然,我肯定是不服氣的,畢竟在自己眼裡,肯定自家偶像更好啦。

不過那時候還不流行什麼飯圈撕逼,也就是說著玩玩,不會真的吵起來。

許嵩徐良汪蘇瀧:他們真的是非主流嗎?

不過,許嵩的迷妹迷弟是真的多。

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次,當年的我還比較中二,課間在班裡哼哼:大家好,我是vae,這是我即將發表的首張獨創專輯《自定義》裡面的一首推薦曲目,詞曲編曲都是我自己……

結果,我身邊幾個同學竟然一起跟著rap了起來,大家可以想象一下那個畫面……

我唱的那段話,是許嵩第一張專輯裡大火的《有何不可》前奏的一段推薦語(現在找不到那個版本了),不過因為聽了太多遍,早都爛熟於心了……

我那時候最喜歡在週末去補習班的時候聽這首歌,因為一聽這首歌,就會覺得特別開心。

除了沒事哼唱許嵩的歌,也會在書本上寫上許嵩的應援語,音樂純粹,愛V絕對!

徐良和汪蘇瀧也有應援語,徐良的是“徐徐動聽 唯愛良音”,汪蘇瀧的是“蘇音唯美 愛瀧不悔”,我們那時候還真的是有趣啊哈哈。

我現在寫這些的時候,腦海裡湧出的回憶只寫出來了十分之一,多的不想贅述,大家都懂。

後來呢,大家也都知道了,許嵩繼續發行著專輯做著他的音樂。

他對外界說,有人說我融不進娛樂圈,其實只是我不想被娛樂。

他對歌迷說,有朋友跟我說,你總是埋頭在寫歌、創作、發專輯,也不去融入娛樂圈,娛樂一下,光靠純粹的做音樂是沒有出路的。但是今晚你看這萬人體育館座無虛席,你們就幫我證明了,就光是埋頭寫歌,做音樂一樣很有出路。

許嵩徐良汪蘇瀧:他們真的是非主流嗎?

慶幸的是,十年過去,那個自定義裡低著頭的內斂少年依然勿忘初心。

汪蘇瀧呢,成為了OST小王子,給很多熱門影視劇寫歌。

(我真的好喜歡這首 很青春)

比如大家熟知的:

《夏至未至》的《那個男孩》

《微微一笑很傾城》的《一笑傾城》

《花千骨》的《年輪》

……

至於徐良,也在音樂道路上前行著,前一陣還和李玉剛合作了新歌。

看到他們還在默默地奮鬥著,只想說,真好。

其實這些年,他們身上的標籤不算少,說他們歌“非主流”的聲音一直不絕於耳。即使是當年徹夜聽他們歌的95後、00後也急於“證明清白”,不願去承認曾經對他們的喜歡。

為了寫這篇文章,我今天下午把他們的熱門歌翻出來又聽了一遍,說真的,我還是覺得挺好聽的。

單說許嵩,我現在依然為他的才華所歎服,就說那張我最愛的專輯《蘇格拉沒有底》吧。

許嵩徐良汪蘇瀧:他們真的是非主流嗎?

《拆東牆》通過一個唐代小酒館老闆的一生以小見大,影射當下社會。

《微博控》講述了人們著通過手機交流卻忘記生活本質。

《毀人不倦》隱晦的唱了青少年的對性行為的窺探。

(編曲太贊)

《醫生》傾訴了一個感情中備胎的心聲。

《敬酒不吃》放大社會現象,暢談酒桌文化。

連《雙人旁》這首外人眼中的情歌,許嵩後來解釋說講述的兩岸關係

……

而這些,都是當時年僅25歲的許嵩寫出來唱出來的歌。

就說這個思想深度,也著實令人歎服。

儘管現在我們這群曾經對他們歌如數家珍的人開始跑去聽民謠黯然神傷,開始暢談不知名的小眾樂隊,但必須承認的是,他們三個人,的確非常優秀。

之前看過徐良對非主流的回應:

許嵩徐良汪蘇瀧:他們真的是非主流嗎?

而汪蘇瀧曾經也在另一位女歌手離開的時候(為表尊重,不提名字了),也曾說過自己有關非主流的看法:

許嵩徐良汪蘇瀧:他們真的是非主流嗎?

他說:大學時期,一群愛好音樂的朋友,用同學們玩QQ空間,網絡遊戲的時間,做著自己喜歡的音樂,那些歌曲陪伴了好多人的學生時代,幾年後,卻被統一叫做非主流。

說的是別人,也是他自己。

確實啊,不過是幾個年輕人,寫一些簡單的歌,剛好對了當年簡簡單單的我們的胃口,卻在後來,被人說成“low”的代名詞。

其實作為一個曾經聽他們歌長大的人來說,我明白,很多的我們,否定自己曾經的偏愛的同時,就是在試圖擺脫那個中二的自己和那些傻X的青春。

但其實,聽歌不就是聽個開心嘛。

你聽古典樂得到精神享受,我聽“QQ音樂三巨頭”回憶青春,都是一樣的,開心就好嘛。

再說了,許嵩、徐良、汪蘇瀧每個人單拎出來,就衝創作才華,每個人絕對是稱得上才子的。

從許嵩第一張專輯發佈算起,已經過去了快十年。

十年過去,當年的中二少年都長大了,有的上了大學、有的已經參加了工作。

中二少年們喜歡過的少年們也都步入而立之年了,寫得歌越來越有深度,唱作才華也在穩步上升。

我們的青春,從聽歌這個層面來說,也算是有了完滿的大結局了。

中二的歲月總會過去,但至少那些歌留了下來,不信,你《玫瑰花的葬禮》,聽《壞女孩》,聽《小星星》,是不是一下子就覺得穿越回去了呢?

雖然已經快要忘記曾經的熱愛,

但是最後我還是想說——謝謝那些歌,在那些中二且傻X的日子裡,陪著那個中二且傻X的我。

再見啦,曾經的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