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七雄中,為什麼佔據地理優勢的齊國沒有統一天下?

弋2016

作為一個臨淄人,在戰國七雄中,對齊國的感情那自然是槓槓的。對於歷史上的齊國的遭遇,我只想說感到痛心,但是也不意外,作為當初周武王分封的天下諸侯國之首,齊國可謂是人傑地靈,稷下學宮網羅天下之名士,淄河齊河流域又是良田沃野,自從東夷文化開始,就齊國這塊地來說,論科技和人口都是要勝於其他諸侯國的,但就是佔據了這麼多先天優勢,齊國卻為何還是無法統一天下呢?

根本原因:封建根基太深

齊國曆史悠久,說起來是一件值得誇耀的事,但實際上壞就壞在它的這個歷史悠久上。作為最初的一批諸侯國,齊國的封建勢力可謂是深入骨髓,比其他國家最甚。三晉因為分裂了一個大晉國,所以是一個內部很新穎的新生國家,這也就是為什麼魏國會率先變法,然後稱霸戰國早期,如果不是窮兵黷武,魏國興許還能再多得瑟好幾十年;而趙國也能胡服騎射,走向自強。楚國原不屬於華夏文化圈,是一個自立的王國,之所以名列諸侯完全是自己硬擠進去的,它雖然也是內部問題很多,但是總的來說不算周文化體系,因此不能和齊國相提並論。燕國自身太弱小,如果不是太靠邊,估計也是早就被滅了。再者就是秦國了,三晉好歹還有晉國在西周時的根基,但是赳赳老秦完全是春秋時期才有的國家,是一個全新的國家。齊國的封建貴族也就是卿和士大夫(不同於帝制時期的士大夫)勢力太大,難以動搖,想想為什麼姜氏會被田氏取代。所以任何中央集權制的變法改革都難以實施到底,就像西歐的英格蘭王國國王約翰想集權,卻被貴族們弄出了一個《大憲章》。因為改革不會徹底,生產力又在發展,社會形勢與生產力發生脫節,導致國力不能充分發揮,最終會被打敗。

直接原因:五國伐齊

其實齊國到了齊閔王初期,是戰國七雄中實力最為強大的,人口充沛,兵源充足,糧草豐盛。先是奪了楚國的淮北之地,又把秦國趕回了函谷關,將領土版圖闊到了齊國曆史的巔峰。然而這個時候齊閔王就有點飄了,先是趁兄弟之國燕國內亂的時候打了一波劫,從此兄弟變仇人。然後趕走了孟嘗君,五國伐秦之際背棄盟約,自己獨吞了宋國。從此稱為諸侯國眼中的眾矢之的,於是以樂毅為大元帥的五國聯軍組成,兩路夾擊齊國,經過齊閔王的一波胡亂指揮,齊軍終於是兵敗如山倒,幾代齊王勵精圖治的成果毀於一旦,燕軍借勢深入齊國腹地,拿下了臨淄,將齊國打得就剩下莒縣和即墨兩座孤城。而楚君也趁火打劫,要回了被齊國攻佔的淮北,雖然後來又田單復國,但是齊國元氣大傷,已經再也沒有機會站起來了。


火器工坊

戰國七雄之中,齊國地理優勢很好,和秦國有的一拼,齊閔王曾經和秦昭襄王並稱東西二帝,但是他不但沒有一統天下,卻反而差點在把齊國弄亡國了。

商紂王帝辛寵愛妃子妲己,酒池肉林、荒淫無道、殘害忠良,以至於眾叛親離,最後被周武王姬發趕下王位。

武王滅掉商朝建立周朝,後來又東征,取得勝利,為周王朝的延續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天下大勢一定,周朝採取分封制,開始將各地分封給王室子弟和開國功臣,各諸侯國就此而起。封神榜裡面那個大名鼎鼎的牛人姜子牙(呂尚、姜尚)因為有功,被封在了齊地,也就成了齊國的開國之君。

今天我們要說的故事主角就是出自齊國。齊國本來姓姜,但是後來到了春秋後期被田氏子孫取而代之,齊國從此改姓成了田氏。

齊國傳到齊閔王田遂這裡的時候已經到了戰國時期,雖然還有不少小的諸侯國存在但是總體上已經基本上形成七雄爭霸的激烈局面了,這時候的齊國實力已經比較強大了。齊閔王即位初期,還算比較賢明,勵精圖治,重用堂兄孟嘗君田文,齊國實力蒸蒸日上。

孟嘗君田文是個厲害的人物,曾經入秦為相,後來又回到齊國為相,但是被齊閔王猜忌,被迫逃往魏國,結果又被魏國國君重用為相。足見此人厲害之處,但是齊閔王卻沒有把他用好,後來國破身亡也和孟嘗君有很大的關係。

有強大實力做後盾,齊閔王就想做番豐功偉績。繼位初期就率領齊、魏、韓三國聯軍將強勢的楚軍打敗。也曾聯合韓國、魏國大敗秦國,把秦國打回函谷關。

齊國一躍成為東方的霸主,本來齊國是有機會問鼎天下的,但是這時的齊閔王已經自我感覺良好,覺得自己功高蓋世,開始胡作非為,對內把國家搞的烏煙瘴氣,對外輕大義重小利,拉仇恨。

齊國本來和燕國關係挺好,但是卻趁燕國內訌之際趁火打劫,派兵攻打燕國,還差點把燕國給滅了,後來在別的諸侯國干預的情況下給燕國留了口氣,從此好好的朋友成了死敵。

公元前288年,齊閔王又和秦國的秦昭王相約玩起稱帝的遊戲來了,一個在東一個在西,如此桀驁不馴,自以為是,完全把周天子無視了,在周朝禮樂還沒徹底崩壞的時候,這在大義上是站不住腳的,已可謂無道。

本來哥倆說的好好的,但是齊國一看不妙,立馬又放棄稱帝,然後聯合趙、魏、韓、燕攻秦。這在互相攻伐的戰國時期,也算是常事,齊國這次也算是腦子轉的快,要不然被攻擊的就是他了,可是拿了一副好牌卻打的很臭的齊國在五國伐秦的時候,又動起了歪腦筋,背棄盟約轉頭滅了自己的鄰國宋國。

宋國雖說實力不如別的諸侯國強大,但是作為商朝後裔而存的國家,富得流油。獨吞了宋國的齊國,沒給周邊國家好處,引起了公憤,導致五國同盟土崩瓦解,各諸侯國都認為齊國過河拆橋的行徑太過無恥。

這時齊國的死敵燕國看準時機聯絡了秦、趙、韓,孟嘗君田文也鼓動魏加入聯軍,並授樂毅上將軍一職,率領聯軍攻齊。而此時的楚國名義上雖然和齊國是盟國,未加入聯軍,但也已把軍隊駐紮在淮南,等待機會撈一把。

所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齊國的所作所為終於招到報應了。燕軍為報差點滅國之仇,同仇敵愾,連下齊國七十多座城池,並一口氣把齊都臨淄都給攻下來了,這時的齊國已經大勢已去只有莒城和即墨兩座城池在那裡苟延殘喘。真是一報還一報,來得真夠快的。

齊閔王被迫逃竄,竟然還執迷不悟。他先逃到衛國,卻依然擺足架子覺得自己是天子而非一般的王。衛國國君都把他住的地方都讓出來給他住,這已經很夠意思了,可他還覺得接待的規格太低。難不成得按照天子的規格再給他造一座宮殿嗎?侍候不起,不侍候還不行嘛!結果齊閔王被衛國給攆出來了,然後他跑到魯國和鄒國,人家一看你一來就是擺出天子的架子,接待不起啊,最後齊閔王只好逃到莒城,就是現在山東日照的莒縣。

後來,楚將淖齒以救援的名義,趁齊閔王毫無防備的時候抓住了他,抽了筋,扒了皮,在房梁之上吊著,硬生生的把他給痛死了,本來有可能君臨天下的齊閔王卻落得個如此悲慘的下場!


地圖帝

經歷了春秋時期的大篩選,在弱肉強食的混戰中,數量眾多的諸侯國減少到了個位數。一直到了戰國時期,僅僅是剩下了7個諸侯國,他們並稱為戰國七雄,分別是齊國,楚國,趙國,韓國,魏國,燕國和秦國。戰國初期的時候,戰國七雄的實力排名是魏國,楚國,齊國,韓國,趙國,燕國和秦國。

魏國採用的增強國力的方法是採用李悝和吳起兩位重臣的變法方略,在魏國進行一系列的改革,農業上興修水利工程,而且唯才是用,對於在農業上和戰績上有所貢獻的人進行獎勵。

楚國本身自然條件優越,土地肥沃,糧食充足,不用為溫飽擔心。所以楚國的子民都是比較爭勇好鬥,士兵總體來說比較兇悍,在和其他國家的交戰中一般可以取得勝利。

齊國有一個特產就是鹽,所以齊國比較富裕,同時也是一個文化中心,人才濟濟。但是相比經濟實力,齊國的軍事實力就差很多,士兵總體不夠剽悍。

韓國是七國裡面的弱國,只有在韓昭侯在位執政時期,國家兵力比起以前,有所增強,當時一段時間也沒有侵略者。

秦國是七國裡面實力排序最後的一個國家,是因為當時嬴政的祖先只是因為養馬養得好,所以得到了封賞,可是他的地位僅僅是一個大夫。後來因為祖先保護周平王獲得了很大的功勞和獎賞,所以才被封為了諸侯。當時初期的秦國地理壞境比較偏僻,實力不高,相對來說比較落後。

戰國七雄地理位置誰更有優勢?

戰國時期經歷了從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然後在中原這片土地上的戰國七雄分別是燕國、齊國、楚國、秦國、趙國、魏國和韓國。齊國的地理位置是在山東省的北部,它的都城是臨淄,經濟水平是當時最高的。它的勢力範圍是從河北省的中部然後到泰山,然後西邊是經過河南省的東部。

楚國的地域面積是七國之中最大的諸侯國,它涉及了湖北省和湖南省的大部分,以及雲南省,貴州省和江西省的一小部分,分佈範圍很廣泛。楚國發現最好的時期還包括了在長江中下游一些區域和河南省陝西市的一小部分。

燕國實力是相對來說比較弱小,大體區域是處在河北省的北部區域和在遼寧省的南部方位,它的都城是稱作薊,也就是北京古時候的稱呼。所以燕國範圍也包含了津京地區。

韓國地理位置是在河南省的西部和中部區域,同時還包括了山西省的東南部。

趙國地理位置是在河北省的南部和北部地域,另外再加上山西省的部分地區,趙國的都城是邯鄲。

魏國地理位置是現今的山西省南部地域,河南省的北部和中部偏東地區。魏國的都城就是如今的開封,在當時都城被叫做大梁。

秦國在當時的軍事實力是最為強勁的,後來秦始皇完全統一了中國,建立了秦王朝,秦國地理位置主要在關中地區,也就是今天我們的陝西省和甘肅省一帶,它的都城是在咸陽。


小雨點生活

春秋戰國時期,齊國佔據了地理優勢,國力強大,但齊國只是“稱霸一方”,卻不能統一天下!主要有幾點原因:

第一,缺乏“王天下”的壯志雄心!

齊國是東方大國,地理位置優越,國泰民安,自然條件有很大的優勢,正是這些優勢導致齊國國君的思想就是“稱霸一方”足矣!這種安逸的想法就造成了齊國沒有遠大的志向,因為國家富裕不缺什麼,就“偏隅而安”,導致齊國一直就是“躑躅不前”!

反觀秦國,一直被壓制在函谷關以西,被歧視的對待,而秦國一直就想著走出函谷關!所以每代國君都有明確的想法,特別是“商鞅變法”以後,“堅持法制,代有明君”!國君一直就想著“王天下”,而不是“稱霸一方”!這種明確的方向讓秦國每代國君都勵精圖治,奮發圖強!經過六世就統一六國!



第二,齊國只想“富國”而不想著“強兵”!

身處戰國時代,雖然齊國的自然條件得天獨厚,國家國泰民安,但齊國的軍隊並沒有很強的戰鬥力,在軍事上取得的成績少之又少!

《孫子兵法》創始人偉大的軍事家孫武本是齊國人,而在齊國卻得不到重用,只好到吳國施展自己的才能!強大的齊桓公時期,面對囂張跋扈的楚國,居然避而不戰!面對小小的魯國,卻一敗再敗,讓人大跌眼鏡!有不世名將孫臏,齊威王對魏國打了兩個勝仗就滿足,卻不想著去“開疆闢土”,簡直是浪費了孫臏的軍事大才!齊國作為赫赫有名的大國,歷史上著名的戰役相比其他六國而言,簡直乏善可陳!




第三,齊國對人才任用非常排外!

號稱天下第一的“稷下學宮”也就是一些附庸風雅的文士天天論戰的地方,並沒有給齊國帶來改變國力的人才!並且,齊國任用的人才都是本國人士,導致齊國錯過太多的人才!

再看秦國統一能力就是任用人才,而秦國的人才都是其他國家的,像衛國衛鞅,魏國張儀,楚國魏冉,還有范雎,呂不韋,李斯等等都是別國人士,正是這些“外國”人才讓秦國更加強盛,最終統一六國!

第四,齊國君主驕傲自大,苟且偷安!

齊國先輩打下牢固殷實的江山,讓後代國君都不思進取,都一直啃老本!齊國很富裕,所以齊國人也只想著舒舒服服過日子,不想打仗,沒有呀“尚武精神”,並且對其於五國不管不問,漠不關心!反正秦國那麼遠,他打誰也打不到我,至於其餘五國的死活與我無關!正是這樣的心態斷送了齊人的前程!而後來齊王驕傲自大,在蘇秦的慫恿下打這個惹那個,敗光人品,把六國都得罪了,合縱本來是為了對抗秦國,最後卻讓矛頭一轉對付齊國,釀成“五國聯軍”攻擊齊國的慘劇,差點滅國,國力從此不復昔日盛況!

而秦國“遠交近攻”,目標明確,低調務實,在自身足夠強大以後,對周邊國家“鯨吞蠶食”,一步步擴大自己的影響力!最終能夠一統天下!


所以,秦國統一六國是必然,而齊國的所作所為真是把一手好牌打的稀爛,怪不得別人,只怪齊國沒有統一天下的遠大志向和明確戰略!註定是失敗!





忠肝義膽嶽老三

這個問題包括兩個小問題:一是齊國佔據地理優勢;二是齊國為何沒有能夠一統天下。

先來說第一個問題:齊國佔據地理優勢。

題主的意思可能是想表達齊國背靠海的優勢,但齊國除了東部的海不需要防禦之外,西、南、北都面臨強敵:南邊的楚、宋,西邊的魏國,北部的趙國,齊國很想吞併燕國,只是其他國家不答應——兩次滅燕都因為魏趙等國的干涉而不得不吐出燕國土地。

相比秦國的四周山河的天然屏障,齊國的三面基本都是平原,並沒有山脈、河流來阻擋。為此齊國不得不在戰國時期修建長城阻攔趙國、魏國的攻勢。

在戰國七國中,齊國和魏國差不多,都處於四周都面臨強敵的境地。齊國在地理上並不佔優勢。


第二個問題:齊國為什麼不能一統天下。

齊國可能比秦國更早顯露出一統天下的野心。

在策略上,齊國在北部一心想要滅燕以擴大齊國面積,削弱趙國在北部的威脅;在西部,齊國通過桂陵之戰和馬陵之戰擊敗了魏國,接觸了西部的隱憂;在南部,齊國曾經想要和越國結盟來牽制楚國,結果越國和齊國雙雙被楚國擊敗,楚國更吞併了越國,讓齊國在南部無能為力。

因此在戰國的早中期,齊國只能用遙遠的秦國,通過合縱抗秦的方式調動各國來實現齊國利益的最大化。


垂沙之戰,齊秦等國合縱擊敗楚國,讓楚國失去霸主地位。

齊國通過和趙國的交易(齊國支持趙國滅中山,趙國支持齊國滅宋國)拔除了齊國南下和西進的障礙——宋國。

在滅宋後,齊國展示出了一統天下的跡象。《史記 田完世家》如此記載:

“齊南割楚之淮北,西侵三晉,欲以並周室,為天子。”

在戰國時期唯一能夠和齊國能夠比肩、毫不掩飾自己一統天下野心的只有秦國的秦武王。

在秦國和趙國的強力運轉下,以樂毅為的五國合縱伐齊,成功殘破齊國,讓齊國不再強勢,失去了一統的資格。


秦國能夠一統天下並非完全由於秦國的強大,還在於對手所犯的戰略錯誤。戰國時期,霸主順序分別是:魏——齊——楚——齊秦——秦趙——秦。

從來都非常擅長合縱的趙國,在長平之戰時,沒有發起合縱抗秦,這就是趙國所犯的最大錯誤。在長平之戰後,楚國還能和秦國一拼,但後期楚國由於國君年幼,有無大臣輔助,國內一盤散沙,只能看著秦滅六國。

因此,齊國不是沒有一統六國的機會,而是因為趙國背棄了和齊國的約盟,轉而發動合縱破齊,讓齊國失去了一統天下的機會。山東六國都沒有秦國獨特的天然山河屏障,在面對其他六國合縱攻打時,只能被擊敗。秦國能夠一統,也就在於秦國的地形保障了秦國不被攻破。

最後最讓人奇怪的是:燕國和趙國從來都是世仇,趙國存燕可以是認為是為了遏制齊國的壯大,但趙國從來沒有滅燕的野心。這真的很奇怪。趙國完全可以和齊國共同瓜分燕國,如此不是更好——畢竟燕國除了和趙齊接境之外,和其他國家並不接境,也無力遠征救援。

歡迎關注歷史哨聲——為您提供有價值的觀點,多元化解讀歷史!謝謝您的閱讀!

歷史哨聲

若論地理優勢,無疑秦國的地理位置是最好的。中國地理西高東低的特點,關中平原的肥沃,函谷關的天險,這些都是有目共睹的。

齊國也不錯,不像魏趙韓的四戰之地,靠海,國家富裕。

但地理優勢畢竟不是絕對的,函谷關再險也有攻破的時候。

齊國的國力一度強到和秦並稱東西二帝,所以近世有人認為齊國也是有機會統一的,還不在少數。不過個人認為齊國有一個先天性的缺陷,導致齊國的機會不大(還是別說的太死,因為畢竟沒法重來一次)。

我們先不說齊國的缺陷,先說幾個人。

一個是商鞅,商鞅是衛國人,去魏國謀發展,不得志,最後在秦國大展拳腳。

第二個是範睢,原是魏國中大夫須賈的門客,因被懷疑通齊,差點被魏相魏齊打死,輾轉來到秦國。提出了著名的“遠交近攻”的策略。

第三個是白起,原來只是一名士兵,被穰侯魏冉提拔,成為戰國四大名將之一。

這三個人,兩個不是秦國人,一個發跡於底層。都為秦國的統一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這裡我們就要引出齊國的缺陷,也是秦國的優勢 --人才。

秦國雖然地理位置高,但卻是人才的低窪地。各國人才只要有本事,就能在秦國立足。

那齊國為什麼不行呢?熙熙攘攘的稷下學宮,可是遠近聞名!

為什麼又說齊國的這個缺陷是先天的呢?

相信對歷史稍微瞭解的小夥伴們已經得出了自己的結論了吧。

三家分晉的時候,齊國也經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史稱“田氏代齊”。

齊國始祖是大名鼎鼎的姜太公姜子牙,史稱姜齊。齊桓公時,陳國內亂,公子完避難齊國,被桓公封為工正,改稱田氏。田完的後代在齊國安家,經過幾百年的發展,驅逐了正卿國氏、高氏,大權獨攬,最終取代了姜氏齊國,建立田氏齊國。

所以,戰國時代的齊國和春秋時代的齊國是沒什麼關係的。而通過這種非常手段竊取齊國的田氏,自然吸取教訓,國政多任用田氏宗親,外來客卿在齊國很難立足(不單單是齊國),稷下學宮再熱鬧,也僅限於學者之間的學術討論而已!


探微閣主

首先放上戰國時期各國地理位置圖:

可見齊國的地理優勢主要有:1.三面臨海,商業貿易發達,交通便利。2.位於山東半島,屬暖溫帶溼潤季風氣候,降水豐富,且地形多為丘陵較平坦,利於農作物生長,可見自然條件要比後來統一中原的秦國好太多。3.戰略地位優勢:商鞅變法之後,秦國實力猛增,控制範圍迅速擴大可與楚國相抗衡,儼然已成戰國七雄中最大的威脅。然而齊國與秦國之間隔著趙、魏、韓、楚,從地理位置上是最安全的。


齊國最終滅亡的原因有如下幾點:

1.齊國經濟發達且地理位置好,幾十年處於和平時期,因此雖然軍隊數量不少但是實戰經驗不行導致軍隊戰鬥力不行。這與明末軍隊的狀態是一個道理,明朝軍隊數量雖多,但是戰鬥力強的只有關寧鐵騎等區區幾隻部隊,大部分城內軍隊實力與皇太極麾下邊塞的軍隊是無法抗衡的。

2.齊國國君軟弱無能決策失誤,聽信了秦國遠交近攻的政策,貪圖一時的安逸,與秦國交好。史記中秦國當時日夜攻打三晉,燕、楚、五國各自相救,而秦國不救造成了被動局面。

3.秦國用大量金銀財寶賄賂後勝,在秦國攻打魏國的時候後勝勸齊王不要與魏國共同抵抗秦國以免引火燒身,軟弱的齊王聽信了後勝的話,最終魏國被滅亡。

最後附上《六國論》中的一段話我想可以總結此題的答案:齊人未嘗賂秦,終繼五國遷滅,何哉?與贏而不助五國也。五國既喪,齊亦不免矣。燕、趙之君,始有遠略,能守其土,義不賂秦。是故燕雖小國而後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荊卿為計,始速禍焉。趙嘗五戰於秦,二敗而三勝。後秦擊趙者再,李牧連卻之;洎牧以讒誅,邯鄲為郡,惜其用武而不終也。且燕、趙處秦革滅殆盡之際,可謂智力孤危,戰敗而亡,誠不得已。向使三國各愛其地,齊人勿附於秦,刺客不行,良將猶在,則勝負之數,存亡之理,當與秦相較,或未易量。

嗚呼!以賂秦之地封天下之謀臣;以事秦之心禮天下之奇才;併力西向,則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嚥也。悲夫!有如此之勢,而為秦人積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趨於亡。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哉!


...

齊國是春秋時代的第一個霸主,一度在“尊王攘夷”的口號下稱霸諸侯,在戰國時代,齊國也曾今一度與秦國東西對峙,成為影響力很大的強國,但是齊國最終沒能統一天下。

要說齊國的地理優勢無非就是背靠大海,北臨黃河,相比燕國和趙國北有匈奴,而楚國東有越國,南有南越,韓魏兩國地處四戰之地,秦國西有義渠來說,似乎齊國的地理位置是最好的。但是齊國只有稱霸的條件,但是缺乏統一的條件。

首先,齊國國土面積小,且面臨三晉與楚國,無險可守。

戰國時代,只要強國肆意擴張,弱國就會自發的合縱抵抗。秦國是如此,東方任何一個諸侯國都不例外,誰一家做大了,都會引起其他諸侯的戒心,進而合縱討伐,與秦國不同的是,秦國有崤函之固,可以抵擋中原諸侯,而齊國雖然西有黃河,一定程度上可以阻擋三晉的討伐,但是位於華北平原上的齊國地形上無險可守,秦國是不能比的,甚至不如任何一個大國。

其次,齊國的內政相對混亂。齊國自春秋時代齊桓公之後,諸子爭位,內政就比較混亂,田氏代齊後,雖有大國之名,但是依舊內政部穩定。

第三,齊國的封建化改革並不徹底,雖然一度稱霸,但是終究沒有徹底崛起。


與戰國時代的其他國家相比,秦有商鞅變法,楚有吳起變法,魏有李悝變法,趙有趙烈侯和武靈王變革,軍事改革或者經濟改革成效都比較明顯,而齊國雖然在齊威王時代,也曾經一度也有一番作為,但是僅僅是不徹底的變革。在鄒忌,田忌與孫斌等人輔佐下,齊國雖然在馬陵之戰後一度取代魏國成為東方的霸主,終究只是曇花一現。

第四,外交策略的失策,引來滅頂之災。齊國與秦國在戰國中期一度一東一西強勢崛起,但是齊國並沒有秦國的崤函之固,也沒有秦國的關中平原與巴蜀的成都平原,實力上相差還是很大的,不過齊國的君王對自己的實力沒有清晰的認知,面對著遠交近攻的秦國,齊國自以為安全,在伐秦和伐楚的問題上左右搖晃。並且在公元前286年,自以為是的滅掉了宋國,徹底引起了三晉和楚國的反感,引來了五國伐齊,招致滅頂之災。雖然最終齊國在田單的帶領下,收復失地,轉危為安,但是由於損失慘重,從此一蹶不振。

總的來說,齊國雖然看似地理位置不錯,但是其實並沒有看上去的那麼好,加上齊國自身的努力不夠,以及外交的失策,造成了齊國雖然一度有稱霸之心,也有稱霸之勢,但是最終走向衰敗。戰國後期,齊國對於六國的合縱伐秦也不怎麼上心,僅僅只試圖保住自己的疆土,不過隨著秦國的統一戰爭,齊國最終不戰而降,成為最後一個被秦滅亡的大國。


耗盡繁華

戰國中的齊國並沒有絕對的地理優勢,齊國以泰山為屏障,北部與燕國相近,西部與趙、魏爭鋒,南部又與楚國為鄰。齊國與秦國相比,秦國一旦東部戰況不利,就可以退回函谷關和武關以內,敵人若想從漢水進軍漢中更容易有去無回。所以秦國無論打了多少敗仗,被各國合縱多次,都依舊能保留根基。齊國若要爭霸,領土就比如跨出泰山之外,大軍西出向魏國、韓國進行蠶食。

從地理討論,齊國與燕國的界限也僅僅只是黃河,問題卻又是齊國有大片領土在黃河以北,趙國、魏國又完全可以從黃河南岸進攻齊國,所以齊國怎麼樣不如秦國耐打。充其量是相對魏、韓、趙的地理位置更好而已。齊國只因為燕國一次合縱進攻,就被打的幾乎滅國。

但齊國在戰國中期確實很強,實力曾一度與秦國平起平坐,那時的秦國已經進行商鞅變法。齊國所處地理位置,憑藉海鹽之利,成為一個經濟強國,與商鞅的重農抑商不一樣,齊國的經濟特色是著重工商業發展。在商鞅變法以前,齊國的實力也確實在秦國之上。

齊國的巔峰和沒落都在齊閔王時期,秦昭襄王與齊閔王東西共帝,本已奠定霸主之位。但齊閔王在戰略上過於短視,滅掉宋國以後實力大增,卻形成齊國威脅論,使得原本針對秦國的合縱輿論轉向齊國。正因為齊國富有的較早,在戰國中期沒有變法的強烈需求,以致缺乏足夠的危機意識。

秦齊爭霸之際,齊國亦曾以匡章為主將,聯合被秦欺凌多年的韓、魏連年攻秦,一度攻入函谷關,迫使秦國求和。但也僅此而已,要深入關中之地作戰,降服那些秦人,還很難做到。但齊國的擴張戰略過於暴露,強勢之時直接威逼三晉,妄圖控制二週,又南凌楚國,再加上秦國積極配合各國弱齊,齊國頓時成為眾敵。

秦國的大度大規模膨脹是楚國所賦予,楚懷王時期與秦國交戰連連失利,再到楚頃襄王時期遭到秦國猛攻,被白起攻破首都郢城,盡得楚國的經濟重心地帶,若非楚國領土夠大,那已足稱的上滅國了。楚國的失利本就是因為楚懷王棄齊投秦,與虎謀皮被咬所導致。

但秦國的強大真不是世人所理解那樣只是依靠虎狼之師,秦國通過武力壓迫,再通過柔性的外交去麻痺敵人,通過炫耀武力來獲得割地賠款,所獲得的利益更加便利。對付各國合縱富有經驗,拆散齊、楚聯盟一事,就是秦國走向巔峰的妙招之一。相反,齊國本就沒有秦國的地理優勢,一旦惹怒二個國家就會遭到夾擊,除去魏、韓以外,齊國對燕國、趙國、楚國是沒有天然屏障的。

在外交方面齊國和楚國一樣愚蠢,齊宣王曾因憎恨楚國與自己反目,曾連秦弱楚,最終齊楚相爭,秦國得利。齊閔王為人有暴戾之名,無法採納兩言,他執政時期就與群臣多有矛盾,導致眾多人才流失。因沒有明確的外交目標,與燕國本為宿仇也能夠理解,可是老是欺凌三晉同時又得罪楚國就等於完全失去了戰略方向。直到燕國率四國聯軍攻齊,齊閔王才發現原來強大的齊國是那麼不堪一擊。所謂的盟友楚國在南部為援,實則亦不過為了趁亂行事。

齊國和楚國衰落的一個重要原因都是與秦國謀皮,遭到算計,缺乏更遠大的戰略觀。另一方面,是政治體制沒有進行改革,齊國原本擁有稷下宮府這個強大的人才市場,卻因齊閔王的執政流失人才,正體現出一個強國是如何膨脹到極限而自取滅亡,儘管秦國後來也走了這個老路,卻還有很多年時間。


蘇沉船

說齊國的地理位置好的要看從哪方面來分析,如果從經濟商業的角度來說,那地理位置肯定是很好的,看看現在的山東經濟大省就知道了。齊國在山東半島三面環海,雖然當時海運不發達,但是臨近海洋發展海洋經濟那時候已經開始了,比如海水煮鹽,臨近海洋使齊國發展成為當時最富有的國家。大家都知道打仗是需要糧草軍餉的,有強大的國家經濟來作為後盾肯定是最有優勢的,所以戰國中前期齊國也發展成為超級大國,在當時可以說是東方一霸。


如果從戰略位置上來看齊國的地理位置其實不是很好,三面環海沒有地方發展,向北是燕國,齊國確實比燕國強大很多,也差點滅了燕國,但是還是沒有佔領燕國,向南是楚國,楚國在戰國後期以前都是大國,雖然沒有戰國後期秦趙那麼強大,但是楚國帶甲百萬就知道楚國不是弱國了,齊國想佔領楚國一點地盤還可以,真正吞併楚國那是不可能的。向東就是海洋了。向西就是三晉了。戰國初期魏國是沒有人可以打敗的,魏武卒天下無敵。而且齊國西邊沒有天險可受,三面環海。一旦有人來攻,便可以長驅直入,所以齊國只能向外發展,一旦失敗被人打到老家那就完了,樂毅帶領五國伐齊,打的齊國只剩下兩座城池就是最好的證明。


但是這些都是外界條件,不能改變的,我覺得齊國最大的問題就是君主的問題,無論是姜氏齊國還是田氏齊國都沒有出過比較有眼光的君主。比如春秋霸主小白用管仲,使齊國強大了,但是不重視禮儀法制,到了晏嬰的時候又放棄了管仲的這一套。到戰國的時候呢,作為東方大國,搖擺不定,在秦國和東方其餘五國之間搖擺不定,今天合縱,明天連橫,沒有一點大國風範,也不確定自己的利益在哪裡是什麼!其次做為君王沒有統一天下的雄心壯志,齊國的君王一直只限於稱霸,沒有統一的思想。然後就是富國但是不發展軍隊,不重視強兵。孫武去吳國就是最好的證明。還有就是齊國太自負,當時齊國確實很強大,經濟發達。但是太自負,四處樹敵。基本上得罪了周邊所有的鄰國,本來和燕國的關係很好,但是卻趁燕國內亂,發兵差點滅了燕國,向南又佔領楚國淮北之地,本來相約五國伐秦,自己去偷偷的滅了宋國,導致五國攻齊,雖然沒有滅了齊國,但是自此之後齊國一蹶不振。再也沒有能力爭霸統一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