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服用阿司匹林成為潮流, 該如何選擇——吃或不吃?

當服用阿司匹林成為潮流, 該如何選擇——吃或不吃?

同時,阿司匹林還能影響血小板的聚集和抗血栓形成,可用於防止血栓形成。所以,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吃阿司匹林來預防心肌梗死和腦血栓形成,降低梗塞率和短暫性腦缺血的發生率。一方面,是因為阿司匹林確實有這方面的作用,療效確切。另一方面,是因為阿司匹林便宜,吃得起。

當服用阿司匹林成為潮流, 該如何選擇——吃或不吃?

那到底該不該吃呢?盲從還是慎重選擇?

阿司匹林在有心肌梗死史和卒中史的高危患者可以有效降低動脈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在一項研究中,結果顯示阿司匹林可以顯著降低嚴重血管事件風險19%和冠狀動脈事件風險20%,降低缺血性卒中風險22%和全部卒中風險19%,但輕度增加出血性卒中,明顯增加顱外大出血發生率。

所以,阿司匹林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作用是有的,但主要不良反應是消化道出血增加。

《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

在糖尿病伴心血管高危人群的阿司匹林應用方法:對於阿司匹林一級預防的推薦:年齡(男性和女性)≥50歲,並有至少另外1項主要危險因素(早發動脈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家族史,高血壓,血脂異常,吸菸,或慢性腎臟病/蛋白尿),且無出血高風險。

當服用阿司匹林成為潮流, 該如何選擇——吃或不吃?

阿司匹林在糖尿病低危和中危人群的應用:阿司匹林不推薦在動脈硬化性心血管疾病低危患者(如50歲以下的男性和女性,糖尿病不伴有主要動脈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危險因素)中應用,因為其獲益有限可能會被出血風險沖淡。

中危患者(非老年患者伴1個或多個危險因素,或老年患者不伴危險因素)是否應用需要臨床具體判斷。

患者是否願意長期應用阿司匹林也應當考慮。

年齡≥80歲或<30歲的人群和無症狀的外周動脈粥樣硬化(狹窄程度<50%)人群,目前證據尚不足以作出一級預防推薦,需個體化評估。

當服用阿司匹林成為潮流, 該如何選擇——吃或不吃?

阿司匹林應用的合適劑量:在包括糖尿病患者的大多數臨床研究中,阿司匹林的平均劑量為50~650 mg/d,但集中在100~325 mg/d範圍。鮮有證據支持某一個劑量,但用最低劑量會有助於減少不良反應。阿司匹林的合適劑量是75~150 mg/d。

阿司匹林過敏患者,需要應用氯吡格雷(75 mg/d)作為二級預防。

當服用阿司匹林成為潮流, 該如何選擇——吃或不吃?

《國家基層高血壓防治管理指南·2017版》

《國家基層高血壓防治管理指南·2017版》中指出,高血壓患者選擇降壓藥物時應綜合考慮伴隨的合併症,對於已患心血管疾病患者及具有某些危險因素的患者,應考慮給予阿司匹林及他汀等藥物,以降低心血管疾病再發及死亡風險。

當服用阿司匹林成為潮流, 該如何選擇——吃或不吃?

已患冠心病、缺血性卒中、外周動脈粥樣硬化病的高血壓患者,血壓穩定控制在150/90mmHg以下建議服用:阿司匹林75~100mg,每日1次(活動性胃潰瘍或消化道出血、過敏者禁用)。

因此,為預防心腦血管疾病,是否應該服用阿司匹林還應因人而異,切莫私自服用,遵醫囑為重。

當服用阿司匹林成為潮流, 該如何選擇——吃或不吃?

但是,提醒一點,小劑量(50~100mg/d)的阿司匹林才有顯著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這是因為大劑量的阿司匹林也可抑制血管內皮細胞的環氧化酶活性,導致前列環素PGI2的合成減少,而前列環素PGI2是血栓烷TXA2的生理對抗物質,其合成減少可能促進凝血和血栓形成,會適得其反。

阿司匹林有五種製劑:

阿司匹林片、阿司匹林腸溶片、阿司匹林腸溶膠囊、阿司匹林泡騰片、阿司匹林栓,可根據個人需要合理選擇藥物製劑類型。

當服用阿司匹林成為潮流, 該如何選擇——吃或不吃?

關於阿司匹林的用藥知識分享就到這,您如果還有疑問,可留言或評論!


當服用阿司匹林成為潮流, 該如何選擇——吃或不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