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您認識吸菸與間質性肺疾病

吸菸與健康密切相關,我國是全球菸草生產和消費大國。吸菸人群逾3億,7.4億不吸菸人群遭受二手菸的危害,每年因吸菸相關疾病所致死亡人數超過100萬,如對吸菸流行狀況不加以控制,至2050年每年死亡人數將突破300萬。香菸煙霧中含有4000多種有害的化學物質,可作用於整個呼吸道,造成氣道、肺實質和肺間質的損害,引起多種呼吸系統疾病,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和肺癌外,也會導致間質性肺疾病(ILD)。吸菸相關性間質性肺疾病(SR-ILD)主要包括以下幾種。

1.呼吸性細支氣管炎伴間質性肺疾病(RB-ILD)

呼吸性細支氣管炎(RB)幾乎見於所有的吸菸者,是煙塵顆粒刺激導致呼吸性細支氣管發生的炎症反應,又稱為“吸菸者細支氣管炎”。RB-ILD的病變較RB擴展,範圍達到肺泡和肺間質,主要發生於重度吸菸者,吸菸30包年或以上,暴露於二手煙的非吸菸者也可罹患RB-ILD。RB-ILD隱匿起病,可出現一些非特異性症狀,如勞力性呼吸困難、喘息、咳嗽,少數患者出現較為廣泛的肺間質改變,發生嚴重呼吸困難和低氧血癥。HRCT(高分辨率CT)特徵性表現為磨玻璃影和小葉中央性磨玻璃結節。肺功能提示一氧化碳總彌散量(DLco)輕到中度降低,較重患者伴有混合性通氣障礙。組織病理學可見呼吸性細支氣管和肺泡腔聚集胞漿含有棕色煙塵顆粒的巨噬細胞。

带您认识吸烟与间质性肺疾病

2.脫屑性間質性肺炎(DIP)

带您认识吸烟与间质性肺疾病

3.肺朗格漢斯細胞組織細胞增生症(PLCH)

PLCH是以肺內CD1樹突狀細胞多克隆性聚集為特徵的瀰漫性實質性肺疾病,超過90%均有吸菸史。20~40歲發病,臨床表現包括呼吸困難、乾咳、胸痛,也可以出現全身症狀,如發熱、精神萎靡、體重下降,少數以反覆的自發性氣胸起病。晚期繼發肺動脈高壓(PH),出現運動受限。咯血少見,若以咯血起病應當考慮合併肺癌。10%出現肺外器官受累,如皮膚、淋巴結、骨骼和下丘腦。PLCH與肺癌、肺外腫瘤和淋巴瘤的發生有關,特別是霍奇金淋巴瘤。

HRCT表現具有診斷價值,在年輕、嚴重吸菸的男性患者中出現以中上肺葉為主的多形性結節、空洞性結節和囊腔樣改變而下肺基底部很少受累時首先考慮此病。肺功能改變主要與不同的病變階段有關,早期以限制性通氣障礙為主,晚期則以阻塞性為主。

带您认识吸烟与间质性肺疾病

4.吸菸相關性肺間質纖維化(SRIF)

SRIF不是一種獨立的疾病,臨床症狀、胸部影像學及肺功能改變缺乏特徵性表現,病理改變具有特異性,顯微鏡下可見瀰漫性肺間質纖維化,肺泡間隔顯著增厚,嗜酸性膠原沉積伴增生的平滑肌束,在胸膜下肺實質區域更明顯,與肺氣腫混合存在,肺泡腔內可見吸菸者巨噬細胞。在臨床工作中,SRIF的診斷是一個難題,多數患者臨床症狀較輕,缺乏肺臟病理,目前研究發現微小RNAs(核糖核酸)未來可能成為SRIF潛在的生物學標誌物。

5.肺纖維化合併肺氣腫綜合徵(CPFE)

CPFE是一種以上肺葉發生肺氣腫、下肺葉發生纖維化病變為特徵的臨床綜合徵。在IIPs分類中,CPFE被認為是IPF的一種特殊類型,常發生於60歲以上的男性患者,吸菸史超過40包年。患者常出現嚴重的呼吸困難、氣體交換障礙以及肺容積保留效應,其它少見的表現包括咳嗽、咳痰、胸痛、喘息。

診斷主要依靠HRCT,上肺以肺氣腫為主,而下肺以纖維化為主,常呈普通型間質性肺炎型(UIP型)。研究發現HRCT中最常見病變是蜂窩影(95%),其次為小葉內網格影(87%)和牽拉性支氣管擴張(73%)。肺功能通常提示用力肺活量、第1秒用力呼氣容積(FEV1)、肺總量正常,稱為“肺容積保留效應”;而由於肺氣腫和纖維化病變的雙重影響DLco可顯著下降。

带您认识吸烟与间质性肺疾病

6.特發性肺纖維化(IPF)

带您认识吸烟与间质性肺疾病

總之,菸草對肺臟的危害不容忽視,遠離菸草可以避免或大大降低吸菸相關性間質性肺疾病的發生,因此我們必須主動戒菸,同時也應積極勸導周圍人群戒菸避免被動吸菸。一旦發現吸菸相關的間質性肺疾病,及時戒菸可以“亡羊補牢”,阻止病情進展。讓我們遠離菸草,輕鬆呼吸,擁抱健康。

參考文獻:略

本文已發表於中國實用內科雜誌,2017,37(8):82-86.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