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德風水師毆陽輝

缺德風水師毆陽輝

毆陽輝是賀州家喻戶曉的缺德風水師,據傳毆陽輝是廣東人,是明朝萬曆年間的賀州縣令,酷愛風水,走火入魔,心狠毒辣。

毆陽輝凡發現好的風水龍穴,必設法謀之,謀之而不可得者,必設法破壞之。其中被破壞最嚴重最家喻戶曉者就是“賀縣紫頂”,賀縣紫頂,坐鎮臨賀故城(現賀街鎮)西部,屬大桂山龍系,天氣好時,在賀州市的大部分地區的遠處都能望得見,屬風水學上的紫氣木星,拔地衝雲,如擎天大柱,勢特而崔嵬,明師一望便知賀州因有此星,賀州必結大地,必出國之良才,故賀州地鈐有云“紫氣星一柱,芝麻官一斗”之譽。“紫氣星一柱”者,言賀縣紫頂也;“芝麻官一斗”者,言孕育國之良才當如一斗芝麻之眾也。

毆陽輝因非本地方人,故極力欲破壞之,於是,秘令部下於夜間登上紫頂散埋碎金,然後散佈傳言,說賀縣紫頂上有金礦,於是,賀州百姓聞言,便不約而同地登上紫頂採挖金礦了,對賀州的貴氣造成了破壞,歐陽輝也因此種下了孽障。

歐陽輝因學易不明,治易不先治德,所以越學越脫離正軌,當了縣令,還想當皇帝,所以一旦發現真龍正穴,仗著他是縣令,強行霸道,必設法得之。因無祖骸可葬,便異想天開的葬“生基”,所謂葬生基者,即是自己還未死,就把“自己”葬之,入土為安,因身體不能葬,故別出心裁,把自己的衣冠、血液、頭髮、手足趾甲等物放入金壇,然後葬入穴場,以望化解災難,以望榮華富貴,以望修仙成道。此葬“生基”之法,絕對未見於“郭、楊、曾、廖、賴”諸祖師之經傳,後有好事之輩,當不了官,發不了財,睡不著覺,海市蜃樓,突發奇想,遂產生了“生基”之妄!為迎合好吃懶不做之人的心裡,又冠以“郭、楊、曾、廖、賴”秘傳之美名,於是,便名正言順地號召世人都來做“生基”,近幾十年來,最先盛行者,蓋臺灣也,今天,大陸有公然興起之勢,搞得沸沸揚揚,好像唯有“生基”,才是濟世法寶,岌岌可危,大德明鑑。欲得好祖墳,必先種大德!豈能不種德,就異想天開葬“生基”?天底下哪有如是便宜的大好事?祖宗父母尚未葬好,就去葬自己,如此拋去祖宗父母而奸謀私利,已經證明了該人的大逆不孝!祖宗父母神佛共鑑,如何看待該人呢?山川有主,惟德居之,大地有鬼神呵護,葬“生基”者,十穴難求一穴吉也!幸望學者好自為之,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毆陽輝不但葬“生基”、葬自己,葬得飄飄欲仙,而且進一步突發奇想而為母親葬“生基”,葬母親,以盡“孝道”。

陸地的好穴葬盡了,他便尋找水底怪穴。他經多次地乘船沿賀江南下考察,終於找到了賀江水底的二個生龍口大穴,於是欣喜若狂,預算吉日良辰而生葬母親身體於賀江中!

吉日到,毆陽輝便瞞騙母親乘船回廣東,船行至連塘鎮的銅鑼洲,這是一個生龍口,毆陽輝便叫母親出艙來觀光,母親預感到了兒子的逆行,不願出來,毆陽輝無奈之下,惱羞成怒,便拿來一面用作鳴鑼開道的銅鑼拋下江中,以望自欺欺人而卡死生龍口,以望這條龍再也不能蔭佑當地人,當地人為記恨之,故定名為“銅鑼洲”,至今仍沿用此名,至今家喻戶曉於此恨。

銅鑼洲這穴既不可得,便又沿江南下,行到賀街鎮,“龍回頭”一帶,又是一個生龍口,毆陽輝仍然百般騙求母親出艙觀光,母親仍然千呼萬喚不肯出。這可是毆陽輝“輝煌騰達”的最後一個機會最後一個良辰,毆陽輝“心知肚明”過了這座山就沒有這個廟了,毆陽輝豈肯讓多年的風水之學、多年的艱辛考察毀於一旦?於是,在這個關鍵的“吉日良辰”裡,泯滅了人性,喪盡了天良,為了實現其壯志,終於下定了決心,將自己的親生母親強拉硬扯地拋下了江中!這一拋,驚天動地,霎時間,天昏地暗,巨雷轟鳴,電閃交加,傾盆大雨,大風大浪,將毆陽輝及其家屬一齊翻沒於江底!葬身於生龍口中!這一帶,至今名為官潭,代代相傳,家喻戶曉,以記恨這個昏官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