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考研-二战考生备考规划(研路学堂)

备考前要解决的问题

第一、摆正心态、继续出战

有的同学第一次考研失败以后,惶惶不可终日,整天想着如果自己再考不上怎么办?但是这样有用吗?如果光凭想象和担心就能考上大家都不用复习了。与其杞人忧天,不如脚踏实地。实际上我们比起“菜鸟”们更有优势,至少我们拥有他们没有的经历和经验。“二战”同学首先要克服的就是心理障碍,很多这类同学心理脆弱,越到最后,心理压力越大,甚至放弃。

第二、既选之、则安之

有的同学想的很天真,我能不能一边工作一边考研。首先能好的公司一定不会有你学习的时间,第二即便找到一个比较空闲的工作你也不可能集中精力去学习,其结果必然是钱没赚多少,研也没考上。最后一无所获。

第三、找出失误、调整战略

“永远不要在同一个地方跌倒”。一定要深刻分析自己失败原因,是方法的原因还是懒惰的原因?是初试还是复试?如果是初试,那么是公共课还是专业课?如果是公共课是英语还是数学?如果不做出一个分析,很有可能还是白忙活一年。考研是对考生综合能力的考查,除了基本知识掌握好之外,还需要有强大的心理素质,要具体分析导致失败的原因。而对于管理类联考的考生而言,考试出问题可能就有以下原因:

  通过了报考院校的初试,但是复试却被刷。该类考生的复试主要包含专业课笔试、专业课面试、英语口语和听力、政治笔试,需要仔细分析到底是哪个方面出了问题。如果是因为专业课没发挥好,需要在平时准备初试科目时,留出一定的时间给专业课,这个时间在初试之前不用太多,保证每天有一至两个小时即可,特别是对于跨专业的学生,专业课学习不容忽视。

  基础知识没问题,平时学习成绩也挺好,考出来的成绩却不理想,以至于没通过初试。此类考生属于心理素质方面的问题,尤其是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测试,不仅要求学生的基础知识扎实,还要有很好的处理试卷的能力。数学基础、逻辑、写作三科一起考试,一旦一科的做题时间掌控不好,将会影响整套试卷的发挥。考生在二战复习时,一定要注意提高整套试卷的处理能力。就拿数学基础来说,一个小时需要做25个题目,时间非常紧张,因此在平时练习时就用1小时做27个题目,习惯了这种做题的紧张程度,考场上就不会慌乱了。

  基础知识不好,导致考试成绩不理想。一般这类考生原来的基础就不好,在初次复习的时候可能由于学习方法不当,复习时完全照自己的想法来,没有一个系统完整的复习计划,导致学习成绩无明显提高,因此在二战时需要纠正自己的学习方法,对于数学来说,题量是必须要有所保证,但同时也要注意归纳总结,真题一定要熟练再熟练,结合真题中涉及的方法和技巧来进行有规划的学习。也有些考生由于自制力不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本来基础知识就不牢固,再加上没有好的自控能力,到考前甚至都没把该学的知识点学完,建议这类考生在二战复习时报一个全日制的培训班,让老师来帮助你顺利完成复习计划,以保证学习质量

复习计划

二战考生的复习建议分四个阶段:基础、强化、冲刺、模考。以管综数学基础为例。

  真题阶段(2-4月)。首先搜集到所有的真题,从头到尾先做一遍,保证每个题目都弄的非常清楚无死角,一个衡量的方式是:随便给一个题目,能够识别出是否是真题,并且能够写出正确的详解。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搜集自己的错题,分门别类,找出重难点。阶段结束后能够非常清楚自己的弱项在哪里。

  大纲阶段(5-8月)。首先把考试大纲要求的基本知识点从头到尾遍历,结合真题的分析结果,每个知识点做到掌握透彻无死角。这个过程中需要考生做大量不同难度的题目,以保证每个知识点的复习效果。

  冲刺阶段(9-11月)。这个阶段两个重要任务:真题、单科模拟。真题需要成套限时测试,以保证自己跟考试的贴近度。单科模拟,复习和查漏补缺。建议数学模拟方式是1小时27个题目,以保持做题的紧张感,锻炼应试能力。

  模考阶段(11-12月)。这个阶段的重要任务的提高应试能力。每周进行一次全科模拟,养成良好的做题习惯,保证考场顺利发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