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2013年找到了“跳一跳”的宿命

“跳一跳”,上线3天玩家破4亿,被称为“弱智小游戏”。即便称呼比较难听,但是并不妨碍“跳一跳”的火爆。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由此引发无数企业和个人开发者涌入小程序,想要争取到小程序时代到来之后最大的那一块蛋糕。但是今天想要说的并非跳一跳如何辉煌的故事,而是想窥探一下“跳一跳”的未来命运几何。

我在2013年找到了“跳一跳”的宿命

谈未来之前,先来讲点历史吧。遥想2008年,中国网游市场火热,各种网游层出不穷。敢于生猛的进入页游这个情势不明朗市场的公司不多,然而总会有一些小公司为了生存以身犯险,“五分钟”这个公司就是其中的一个。说起“五分钟”这个大家可能不太熟悉,但是“开心农场”大家一定知道,没错,这个就是“开心农场”的开发公司。

我在2013年找到了“跳一跳”的宿命

和“跳一跳”一样,对比其他比较流行的大型网络游戏,“开心农场”只是个非常小的网页游戏。他的不小不仅是体现在网页上面能跑得动,更多的是游戏的内容也比较简单,就是“种菜”、“收菜”、“偷菜”三个部分组成。这个对比“跳一跳”可能要复杂一些,但是对比当时的游戏来说,可以说是简单小游戏。

2008年11月在校内网(人人网,在当时的大学生群体中比较流行)上线时,仅用一周的时间就进入人人网插件应用的前10名,一个月后日活跃达到了100W,这时候被大佬腾讯看到了,在2009年4月份的时候直接花了几百万把“开心农场”引入QQ变成了QQ农场,最高日活跃1500W-1700W之间。腾讯QQ的流量可想而知,后续的情况就是这款小游戏直接引爆全国市场,几乎你所知道的每个人年轻人都在玩,和跳一跳的火热场景极其相似。

我在2013年找到了“跳一跳”的宿命

接着有人分析了“开心农场”的成功原因,其一、互动性,主要是熟人朋友在网上的互动。在那时候把这款小游戏归结为“社交游戏”,小游戏主要存在于公众社交网络社区里面,比如QQ空间、校内网、51.com、开心网等网络社区。其二、游戏足够简单,又不会占用大量时间,只需要定时的去“种菜”、“收菜”、“偷菜”即可,这样才能够极易去推广。其三、创意足够新鲜,在当时的环境大多数玩这个游戏年轻人并未体验过真正的“种菜”、“收菜”。这种感觉放到当时都是“打怪”“升级”的主流环境当中,可以说是一股清流。

我在2013年找到了“跳一跳”的宿命

我在2013年找到了“跳一跳”的宿命

几乎相同的原因造就了两款不同时代小游戏的成功。不过两款游戏终究还是有不同点,比如“跳一跳”有更强的竞技性,“开心农场”则是纯休闲性质,用现在的话来说,更接近养成放置类游戏。因此两款游戏在后续的内容更新上面有了不同的选择方向,一个是是不停的吸引人去对战,甚至举办“跳一跳大师赛”这样的竞技赛事。另一个则是不断丰富游戏里面的养成物品,让玩家花费更多时间去培养自己喜欢的东西。

我们先看下“开心农场”的结局吧,随着各个社交网络社区的衰败,各个农场不断传出关闭服务器的信息,校内网(人人网)的“开心农场”在2013年8月关闭,坟头草已经长了5年多了。唯一幸存的是“QQ农场”,依靠着QQ强大的流量苟延残喘。QQ不关闭这个游戏的唯一原因恐怕是:留着吧,也花不了几个钱,养得起。

我在2013年找到了“跳一跳”的宿命

我在2013年找到了“跳一跳”的宿命

我在2013年找到了“跳一跳”的宿命

半年左右过去了,回看一眼身边的朋友,看看他们是否还有在玩“跳一跳”。我确实是2013年随着开心农场的倒闭,看到了“跳一跳”无法摆脱的宿命,和“开心农场”不同的是,不像“开心农场”那样只是追求活着却不幸死去,她只是战略上的一个棋子,所以现在她死的可能更加快,更加残酷,更加没有的选择。

我在2013年找到了“跳一跳”的宿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