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月吸金1235億元,互金風口方興未艾?

兩個月吸金1235億元,互金風口方興未艾?

中國經濟週刊官方網站:經濟網 www.ceweekly.cn

(本文刊發於《中國經濟週刊》2018年第24期)

根據網貸之家提供的數據,2017年全年互金行業融資金額約307.04億元。2018年一季度總融資金額僅72.37億元。也就是說,近兩個多月(4月1日至6月13日)互金領域的融資額度,已經是去年全年的近4倍,相比一季度更是增長超過15倍。

從業務類型上看,互金的各細分領域出現冰火兩重天的局面: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成為新寵兒,借貸行業則“門前冷落”,僅有12家企業獲得融資,且基本集中在C輪和D輪。

互金行業告別“資本寒冬期”:兩個多月68家企業融資約1235億元

互金自誕生起,就備受資本青睞。在行業蓬勃發展的2015年和2016年,融資事件曾到達頂峰。2017年開始,國內針對互金行業展開專項整治,P2P網貸、現金貸、數字貨幣交易所、ICO等行業在強監管下迅速遇冷,相應的融資事件和額度隨之下滑。

網貸之家數據顯示,互金行業的融資2013年及以前共有119例,吸引了42.88億元資金;2014年有167例,吸引了85.36億元資金。2015年和2016年,融資次數分別猛增到339例和277例,融資額分別達485.93億元和826.27億元。

但從2017年起,行業融資速度放緩,177例融資總金額約307.04億元。從當年監管細則密集下發的第四季度看,下滑更明顯。2017年10月,互金相關領域融資9例,總金額為9.24億元;11月、12月稍有回升,但融資額也僅分別為31.4億元、62.4億元。2017年也因此被業內稱為“資本寒冬期”。

2018年一季度,雖然融資額度依然不高,但是融資次數增加較多,除春節所在的2月只有9例融資外,1月和3月分別有31例和44例融資。

加上一季度的72.37億元融資,2018年上半年還未過去,互金行業已發生152 次融資,總融資金額約為1307.61億元。單從金額上看,僅螞蟻金服一家就獲得140億美元(約897億元)融資,佔全行業總融資額的近70%。即便剔除螞蟻金服的融資額,2018年至今互金行業融資額也達410.61億元,超過去年全年。

兩個月吸金1235億元,互金風口方興未艾?

網貸之家研究院院長於百程認為,2018年二季度,綜合金融服務、消費金融、網絡借貸等領域也都有融資發生,金額比較大,顯示出,互金領域雖然仍處於嚴格監管的背景下,但未來的前景依然被機構看好。在行業處在調整的過程中,其估值對機構來說也更加具有吸引力。而對融資方來說,在目前市場環境下,儲備充足的資金將在行業優勝劣汰中獲得更多發展優勢。

借貸領域仍處“寒冬”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互金整個行業融資有回暖跡象,但細分領域的表現各不相同。其中,自2013年起融資熱度較高的借貸行業,仍處於“寒冬”狀態。

進入二季度,借貸行業延續一季度“融資寒冬”的情況,但略有好轉,共獲得12筆融資,總金額約38億元。其中,4月、5月、6月分別獲得近10億元、4.2億元、23.8億元的融資。

值得注意的是,借貸行業的融資以C輪居多。

儘管如此,專家和投資機構卻表示仍看好國內借貸領域。蘇寧金融研究院互金中心主任薛洪言認為,借貸是金融行業最基礎的業務形式之一,屬於社會剛性需求,且具有百萬億級的市場空間,因此規範的借貸企業會受到資本的青睞。

大數據、區塊鏈吸金能力強

在借貸行業融資筆數、額度下滑的趨勢下,互金的另外兩大細分領域——外圍服務(大數據、徵信、技術服務、金融科技)及區塊鏈卻異常火爆,吸金能力強大。

在外圍服務領域,自去年開始,多家互金平臺宣佈轉型為金融科技企業,從to C延伸到to B,賦能金融機構和合作夥伴。部分企業甚至將兩端剝離,自謀發展。

這種路徑也受到了資本方的追捧。數據顯示,4月1日至今,外圍服務獲得13例融資,總金額約 143.75億元,僅商湯科技一家就在C輪獲得6億美元、C+輪獲6.2億美元。在第一季度,外圍服務行業共獲得融資31筆,總金額約為27.4億元。從輪次上看,外圍服務領域獲得的融資Pre-A和A輪較多。

薛洪言分析說,金融科技等新技術受到市場追捧,大致可歸結為三大原因:一是新技術的應用可以提升金融服務效率,降低普惠金融的門檻,金融機構佈局新技術,可以直接獲得經營層面的回報;二是新技術拓展了金融服務的邊界,創造出了新的金融服務模式,使得互金機構可以實現差異化發展和錯位競爭;三是移動互聯網的時代背景下,金融消費者的金融產品消費習慣和需求正在發生根本性變化,如用戶的注意力越來越稀缺,對金融服務便捷性、時效性要求越來越高等,金融機構唯有通過新技術武裝自己,才能更好地應對時代的挑戰,實現可持續發展。

而區塊鏈無疑是當下最火爆的風口。據不完全統計,4月1日至今,區塊鏈行業獲得31筆融資,總金額約22.77億元。一季度區塊鏈共獲得融資20筆融資,融資額約5.6億元。融資輪次集中在A輪和天使輪。

兩個月吸金1235億元,互金風口方興未艾?

合規運營是成獨角獸的基礎

對於創業企業而言,大部分都躲不過“C輪死”的命運。僅借貸這一領域,短短三四年間就從鼎盛期的4000家銳減到今年5月底的1872家,登陸資本市場或擬登陸的平臺則不足20家。對創業企業而言,要從數千家平臺中脫穎而出成為“獨角獸”並獲得資本市場青睞,需要做的還很多。

對此,於百程、張翊欽給這些希望成為“獨角獸”的企業支了招。

於百程認為,網絡借貸領域要成為獨角獸,首先企業的業務市場空間要大,才能容納獨角獸公司生存;其次,獨角獸公司需要有很強的業務獲取能力、風險控制能力,才能在競爭中持續發展;再次,獨角獸公司在業務合規上要符合監管要求。對於區塊鏈行業,於百程說:“區塊鏈前景非常大,但目前的行業格局、業務模式、領先公司,都還不明顯,比較難以判斷哪些公司會最終勝出。目前的公司中,可能有99家最終死掉,但有一家會成長勝出,並做得非常大。”

張翊欽重點強調了合規運營,“互金歸根到底還是金融,屬於重監管領域。創新一直跑得比監管快一點,但是監管的學習速度明顯在近幾年內迅速加快,這對紅線內創新更加有利,只有真正有競爭力的互金企業才能最後勝出。”

兩個月吸金1235億元,互金風口方興未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