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健身健美隊教練王嚴:一句“為國爭光”,我用了近40年

從業餘健身迷、健身房經營者到成為中國健身健美國家隊主教練,親自見證世界健體賽場升起的五星紅旗,59歲的王嚴整整用了近40年。

既不是專業運動員也非體院科班出身的王嚴,清晰地記得,上世紀80年代的北京,一個體弱多病的年輕大學生為了改善體質和內斂的性格而健美,老師給他寫了四個字:為國爭光。能讓中國人在世界級的健身健美舞臺上發光發亮,成了王嚴人生追求的最大夢想。

今年5月,王嚴和三獲世界健身錦標賽冠軍的愛徒鄭少忠一起,再次獲得了國家體育總局頒發的體育界最高榮譽——“體育運動榮譽獎章”。

2015年冬,匈牙利布達佩斯,世界健身錦標賽男子健體比賽上,中國選手鄭少忠獲得男子健體172cm級別組金牌,實現了中國在世界健身錦標賽上冠軍零的突破。

並非“高大壯”的教練員

當賽場上國歌響起,五星紅旗冉冉升起,淚水一次又一次模糊了鄭少忠的教練、已年過五十的北京人王嚴的眼睛。

59歲,身高1米65,體重130斤,黑髮,一對招風耳,目光精幹。初見王嚴的人,會覺得他像一個鍛鍊有道的普通街頭大叔,很難想象他是一個健身教練,還培養了出了中國的世錦賽冠軍。實際上,王嚴不僅是中國健身健美國家隊教練、中國健美協會教練委員會副主任,自己還多次蟬聯北京市健身冠軍。

如果用武俠的比喻,徒弟世界健身先生鄭少忠像大俠喬峰,身形並非“高大壯”的王嚴更像深藏不露的掃地僧。

健身健美在國內屬於“冷門”,既非奧運項目,也非亞運必選項目。健身健美國家隊從隊員到教練員平日都各有工作,只在比賽前召集入隊訓練。

2015年,在北京開了十多年健身房的王嚴第一次進入國家健身健美隊做教練。從那時起陪徒弟出國比賽,他也要自費幾萬元在交通、住宿。而背後,則是家裡人從父親到妻子、女兒對他的支持。

2015年鄭少忠奪冠後,有人說是中國人的運氣好,王嚴不服。

第二年,在波蘭舉行的國際健美聯合會(IFBB)世界健身錦標賽男子健體比賽中,鄭少忠獲得男子健體174CM以下級冠軍和全場冠軍。也是中國人第一次在世界健身錦標賽中獲得的全場冠軍。

全場冠軍,通俗說,就是在賽場上“冠軍裡的冠軍”。

2017年,王嚴帶著比賽的鄭少忠又第三次獲得世錦賽冠軍。

“俗話說,事不過三。我就是想證明給別人看,我有這個實力,三次冠軍並非偶然。”王嚴說。

國家健身健美隊教練王嚴:一句“為國爭光”,我用了近40年

王嚴

體弱少年的健身路

從上世紀80年代,北京街頭最早的一批健身愛好者到成為幫助中國人在國際健身賽場實現零的突破,王嚴的一切來之不易。

王嚴笑說自己從事健身健美,卻是因為一個最老套的原因:體弱多病,在班級受欺負,想通過運動改變體質。

他是地道的北京人,從小在北京理工大學的大院裡長大。父親是醫生,母校也是大學職工,家裡除了他,還有一個弟弟。他卻自小體弱多病,腸胃不好,僅小學二年級前,就得過兩次黃疸性肝炎。因為瘦小得病,小學裡總是受到“歧視”。

由此,父親帶著他和弟弟一起運動,開始跑步、滑冰、武術、體操、爬山等運動。當時,北京理工大學來了不少工農兵大學生,來自五湖四海,各行各業,健身運動風氣特濃。

1978年第一次夏季高考,王嚴被北京理工大學自動化專業錄取。為了強身健體,王嚴他把鍛鍊成為終身運動。上世紀80年代,北京地壇開了一個健身班,20歲出頭的王嚴抱著好奇心參加。每月5元錢的健身費在當時也算不少的開銷。雖然在民國時期,就有中國人參加健美比賽。但在當時,健美對普通中國人還是一個陌生概念。

“第一次訓練課後,整個胳膊感覺粗了一圈,充血腫脹,挪動起來好像不是自己的。”王嚴說。除了帶來的身體的變化,還有心理上的。當時來練健美的人,都是男性,還沒有女性。各個年齡,職業、層次都有。一句“哥們,練呢”,當時的健身班裡打招呼的話讓原本性格內斂的瘦弱書生王嚴,因為健身反而變得與人開始了交流的話匣子。

國家健身健美隊教練王嚴:一句“為國爭光”,我用了近40年

王嚴在教人健身

創造獨特健身訓練法

曾維祺還送了王嚴多本著作,扉頁上寫著寄語,“為國爭光”。希望王嚴有朝一日能代表國家取得榮譽。

由此,王嚴對健身更有動力,更熱血。

上世紀80年代,自動化控制專業畢業的大學生王嚴,開始了在國企一邊工作,一邊健身的十年。他在工廠裡開健美班,當“健身老師”。他工作到哪,就把健身帶到哪。

從1990年開始,王嚴曾四次取得了北京市健美冠軍。他甚至找到了一家體育健身器材的銷售工作。這個決定雖然遭到了家裡人的勸阻,但王嚴的父母和妻子最終還是尊重了他的決定。直到2001年,40歲的王嚴湊錢在北京開了一家自己的健身房,堅持到如今已經18年。

早在1997年,王嚴作為“草根”健身教練就開始免費為健身學員做體質測試以及訓練計劃,詳細記錄包括身高、體重、體圍、體能水平等第一手數據。還給他們免費出訓練計劃,進而得出更多動態數據,比如:訓練一個月臂圍最多長多少、腰圍最多能減多少公分、最大臥推重量能長多少公斤……

他在這些真實的一手數據中,找到健身規律,創造了自己獨特的高級健身訓練法。

2015年,既非“學院派”也非“實踐派”的王嚴開始入選健身健美國家隊教練,他帶出的徒弟創造了中國健身健美的多個第一:亞錦賽、世錦賽第一個全場冠軍、世錦賽冠軍零的突破。

國家健身健美隊教練王嚴:一句“為國爭光”,我用了近40年

樣科學健身健美

對健身的人,如果吃、睡、練三項總分是十分的話,王嚴說睡和練佔三分,吃佔四分。“一個人的狀態就是他吃的食物的外在表現。”

他說,一個人想要健康的話,最重要的是食物要雜,各種食物要均衡。但王嚴自己不太吃豬肉、牛肉等紅肉,而是吃雞蛋,偶爾吃海鮮。他透露在比賽前一個月,他的隊員就不會吃肉,而是吃雞蛋,比如,一頓吃6個雞蛋的蛋清。

隨著越來越多的普通人開始健身健身,王嚴也感概很多健身教練並不真正懂得健美,或者說是缺乏審美的眼光。比如說在健身房中常見的“蜜桃臀”,王嚴說,這就不是一個標準的健身概念,而且“蜜桃臀”實際上是脂肪臀,一點都不美。

很多普通人對健身健美也有另一個概念,就是健身運動員過度勞力,是否會不長壽?

王嚴說,只要不用藥,健身健美應該是體育運動中最健康的運動。他見過的最長壽的健身運動員已經超過了一百歲。而且在北京,他的一些健身老前輩,80多歲舉鐵110多斤的也大有人在。

對於自己步入60歲後的生活,作為中國健身健美國家隊主教練的王嚴說他從沒想過退休,健身健美是一輩子最求的夢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