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老话说:端午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你怎么看?


刚刚过完端午,其实除了包粽子、插艾叶、菖蒲、戴香包等习俗还流传着一种特别的端午传统习俗:“驱五毒”。但有些地方也不一定有。

小编老家有句俗话说:善正月、恶五月。到农历五月份,天气变热,雨水也比较密集,闷热潮湿就容易滋生病害昆虫。所以在五月份人们容易受到毒虫的侵扰。这其中最出名的就是“五毒”。

老人们说的五毒一般认为是蛇、蝎、蜈蚣、壁虎、蟾蜍。其他的还好,但是为什么壁虎也在其中小编有点摸不着头脑。

还有一种说法是:端午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所以一般端午要喝雄黄酒、插艾叶桃枝、缠彩色四线等,这都是为了驱邪、避灾。

图上是民间艺人用五色彩线和彩布缝制的各式荷包,内装香料佩在胸前,香气扑鼻,有驱虫的功效。

有些人还用硬纸条叠成菱形“粽子” ,缠上五彩丝线,戴在身上, 通称“续命缕”,到了五月初五午时之后摘下来,扔到门外,叫“扔灾”。

节日期间,人们要喝雄黄酒,大人还在小孩头上用雄黄画“王” 字,有的还用雄黄涂小孩的耳鼻孔,说是夏日能避蜈蚣等毒虫钻到耳鼻孔中去。关于五月的这些说法,你怎么看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