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广州各村龙舟走亲戚历史悠久,龙舟都“有名有姓”


“探亲”是每年广州各村扒龙舟的重要活动,农历五月初一至初五,广州珠江两岸和河涌边龙舟竞渡,节日气氛浓厚。

广州究竟有多少条龙舟?这个问题没有答案,因为实在是太多了。再穷的村,只要有“扒龙船”的传统,都会拥有一两条龙船,甚至四条以上。事实上龙舟除了用作竞渡外,还有“探亲”的作用。

按照传统习俗,每年农历四月底,在“龙船坞”沉睡了一整年的龙舟们开始逐渐浮出水面,俗称“起龙”,洗刷一新,打磨上油,接受村民跪拜邀请,即完成“采青”仪式后,各村就会向其他村发出龙舟邀请飞柬,就进入“探亲模式”,一连数日,广州一些村的村民会扒着龙舟来相会。

“兄弟村扒船来到,先上岸向本村长老递柬,长老接柬,然后再恭恭敬敬回柬。”王阿坤说,这套程序必不可少,回柬又称作“飞龙之敬”,赞扬兄弟村的龙船像飞龙一样快。吃过村里人起早准备的龙舟饭,又一年端午狂欢,过去了,情谊却是更深。

百余艘龙舟激起层层水浪,水面鼓声阵阵,喜庆的爆竹声此起彼伏,划手们吼声震天,挥浆奋勇竞渡。“加油,加油,划得真快呀!”车陂涌两旁及桥上人山人海,人群中不时发出欢呼声、叫好声,为龙舟手加油鼓劲。

请龙舟前来是“招景”,龙舟应邀而来聚会叫“应景”,人们来看龙舟叫“趁景”,实质是村与村、宗族与宗族之间一次走亲戚活动,同时它也是一次展示各村实力和风采的表演。水,贯通了村与村之间的民俗与文化,而龙舟,无疑在其中担当了“社交工具”的角色,让联系变得更紧密。

来自周边各乡村数十条传统龙舟在河涌穿梭游行,到各村拜访“探亲”。村民在广场设龙船饼、茶点蔬果等招待各村龙舟友好乡邻,凡是有龙舟经过,村民都会擂鼓欢迎、齐鸣鞭炮、送旗喝彩,村民和游客在河涌两岸观看龙舟“探亲”盛会游龙表演,欢呼声、雀跃声彼起此落,把游龙“探亲”盛会活动推向高潮。


邀请各村龙舟到某个村落“走亲戚”叫做“招景”;发出回柬的龙舟按照约定时间过来叫做“应景”;村民过来看龙船景叫做趁龙舟墟,又称“趁景”。

车陂村的龙舟招景日。来自员村、石牌、棠下、冼村等“老表村”的200余艘龙舟一大早便前来拜访探亲,吸引周围“七里八乡”市民游客达10万人次以上。

车陂村的龙舟招景日。来自员村、石牌、棠下、冼村等“老表村”的200余艘龙舟一大早便前来拜访探亲,吸引周围“七里八乡”市民游客达10万人次以上。

龙舟文化在广州的鼎盛,与这里水网密布的地理环境有关,因此,自然水环境对龙舟文化的发展,至关重要。

90后龙舟队员不少,真正彰显龙舟独特魅力的,更在于其同心协力、奋勇争先、团结协作、拼搏进取、挑战自我的“龙舟精神”。

扒龙舟和造龙舟一样,是“体力活”,需要大量的青壮年,早年有言论提出部分村子龙舟上的艄公呈现中老年化倾向的担忧,但小洲村龙舟队队员杰仔说:每年参加龙舟竞渡或探亲的时候,还是可以见到很多像他这样的90后来扒龙舟的。

龙舟文化在广州扎根已深,事实上在我国其他地区也有此风俗。据悉在提到龙舟竞渡的方志中,总共多达两百二十七种有这种风俗的记载,总体来说以我国中部及南部地方为主,但流行仍然十分普遍。图为小洲村妇女在村里做龙舟饭。

龙舟竞渡在广州至少有上千年的历史,同为“水乡”,在广州周边的顺德,目前所能见到的关于顺德龙舟活动的最早记载,距今也已有400多年了。但对比广州“一年一度”的端午龙舟盛会,顺德的龙舟竞渡不限于端午节,国庆、中秋、春节等重大节假日也经常举行,在顺德水乡,大部分的村民甚至一些半大的孩子都会划龙舟,村中的男丁都以有机会划龙舟而自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