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美國特朗普的治理下,一邊是媒體的普遍不看好,一邊經濟上卻出現了良好的發展?

兮小牛_Max445

媒體評價不佳和經濟表現良好,充分說明了目前特朗普政府在美國國內得到的兩極化評價。這兩者之間看似勢如水火,毫無聯繫,但從未來前景看,似乎存在著一定的聯動關係,甚至經濟發展的良好表現也完全存在停滯的可能性。

一方面,媒體不看好,其實主要是一些傳統媒體特別是自由派媒體不看好,保守派媒體比如福克斯新聞網仍舊是力挺特朗普的。傳統媒體不看好的原因,是他們往往代表著所謂的“建制派”勢力,而且對於特朗普長期懟媒體的做法不滿意,進而也就對特朗普持有不好評價。自由派媒體不看好當然就是因為在明顯的黨爭傾向之下對共和黨總統的徹底反對了。在這些不看好特朗普的媒體嚴重,目前美國經濟在數據上的良好發展,是金融危機以來美國經濟週期性復甦的結果,特別是奧巴馬政府執政8年總一系列刺激經濟復甦政策的積極效果,而並不是特朗普上臺後才實現的。進而,即便媒體並不否認經濟良好表現,但仍舊不看好特朗普政府。

另一方面,美國經濟的確出現了良好發展態勢,但這種態勢似乎更多是在經濟指標意義上,而不是美國公眾普遍有感的積極變化。甚至,很多在金融危機之前,可以在單位時間內獲得較好收入的群體目前雖然重新獲得了就業,但單位時間收入卻明顯下降了。這也是藍領中下層白人為什麼支持特朗普的原因。但也正是因為民眾的負面感受並沒有因為特朗普的當選而明顯好轉,因而也就出現了經濟指標較好,但媒體評價負面的情況。

同時,值得密切關注的是,目前已經出現了很多對2020年前後美國經濟進入新一個危機或者衰敗週期的預測,其原因可能是週期性的,但特朗普政府上臺之後在金融領域放鬆監管的做法、減稅與增加軍費開支同步進行而導致鉅額赤字的做法等等的確正在加劇這種負面預期。在這個意義上,媒體的不看好其實也不是沒有道理,甚至媒體不看好的某些經濟政策完全可能拖累美國經濟的持續復甦。

總之,媒體不看好的原因有黨爭因素、有特朗普個人因素,但也反映出了足以影響目前經濟走向的隱憂。


刁大明

特朗普的聲望不好,甚至說是醜聞纏身,但是特朗普的美國的經濟卻非常不錯,失業率達到十幾年來最低,股市不斷上漲,美聯儲退出量化寬鬆,美國大規模的基建等等。
特朗普的名聲什麼時候好過呢?要知道,在競選的時候,只有兩家媒體是支持他的,而五六十家主流媒體都是支持希拉里的,特朗普與主流媒體之間的關係從沒有好過,那些媒體都被特朗普稱為“fake news”,上任第一次記者會就跟媒體開撕。如果這些主流媒體能夠說特朗普的好話,倒是咄咄怪事了。
從新聞本身來說,沒有理由,也不能為特朗普進行宣傳,而是天天盯著特朗普,讓他不開心,這叫做監督吧,所謂的第四權力。特朗普喜歡的媒體叫福克斯新聞,重大的問題的時候接受福克斯的專訪,幫助提高收視率,即便如此,特朗普還是沒有得到主流媒體的青睞。
特朗普一開始就是另類的政客,大嘴巴、不靠譜的印象已經深入人心了,而且很多媒體編譯美國媒體的新聞和觀點的時候,進一步加工和裁剪,特朗普就更加不靠譜了。媒體中的特朗普和現實中的特朗普之間越來越是兩個人,而且很多人願意看到特朗普的新聞。
經濟增長與媒體之間並存在什麼必然聯繫,口碑好的領導人並不一定懂得怎麼搞好經濟,畢竟經濟增長還是一個系統的工程,跟個人好惡關係不大。特朗普認為原先那一套全球化的做法並不利於美國經濟的發展,美國讓步太多,用學名來說,就是美國提供公共產品,但是這套公共產品的成本比較大。全球化帶來的結果就是美國的去工業化,金融化過度,中產階級衰落,貧富差距擴大等等一系列問題。
特朗普的套路就是重新平衡美國與外部世界的經濟關係,也就是從多邊主義的約束中退出來,通過雙邊談判,確立美國的主導權,進一步說,特朗普不是不要全球化,而是要一個有利於美國的全球化,以美國利益為核心的全球化。
經濟要實現增長其實合理配置資源要素,減少交易成本就可以實現,特朗普的很多做法其實還是在一國之內資源的有效配置,以美國利益為優先。當然,過去幾十年的全球化,是全球市場的不斷擴大和深化,美國的跨國公司、華爾街精英都是獲益者。同時,為了戰略利益,美國也做出了不對等的開放, 現在要求對等和公平貿易,其實是進一步迫使其他國家開放市場,為美國的企業和資本創造機會。
特朗普是個商人,他有清晰和明確的成本-收益觀念,當然知道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成本,為了更大的政治與經濟利益,可以賭上眼前的成本。從這一點來說,特朗普在實現美國與世界之間收益的重新洗牌。這個過程中,當然很多或者越來越多的人罵他,但是美國經濟未必會隨著罵聲而下行。

孫興傑

這種現象的確是事實,更反映了一些深層次問題。

說媒體不看好有些絕對,但確卻是一個主流趨勢。從美國以外的媒體看,就憑特朗普的“美國優先”,對盟友強徵關稅,就得罪了一大片,肯定對他是很氣憤,當然不會宣揚美國經濟的好。

從美國國內媒體看,也還要有一個區分。美國傳統主流媒體和特朗普那可是“世仇”。FOX、布萊特巴特等媒體相對積極很多。

筆者印象最深的一個場景是,2016年11月的美國大選。特朗普贏了佛羅里達州基本就奠定了勝利趨勢。到最後,當特朗普團隊宣佈勝利的時候,FOX電視臺一片歡呼雀躍。但CNN這邊還不願意播報結果,主持人一味地評述,足足過了半個小時後,才不情願地播報特朗普勝選。

特朗普勝選後,CNN、華爾街日報等傳統主流媒體仍更多渲染特朗普“通俄門”、“封口門”、團隊內部分歧、行政效率低下等新聞。導致特朗普更加倚重推特等社交媒體宣傳自己主張,時不時就抨擊“Fake news”。

特朗普上臺,代表的不是傳統建制派,而是普通“白人藍領”的意願,甚至藉助極右翼勢力鞏固執政基礎。所以代表傳統建制派觀點的所謂主流媒體當然不願意宣傳特朗普執政的積極面。

同時,筆者認為,特朗普執政後把美國經濟“打理”的相當不錯,這是客觀事實。

第一,特朗普2017年底推動了美國曆史上近30年最大規模的稅改,而且目前對經濟的積極作用已經開始出現;第二,特朗普2018年5月推動了放鬆金融監管,中小銀行不再經受壓力測試、可以不受“沃克爾規則”約束,金融業活力再現;第三,能源產業強勁增長。特朗普一系列釋放能源活力、增加能源開採和出口的政策,成為支撐美國當前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之一;第四,基建計劃仍在積極推進。2018年2月,白宮公佈具體基建計劃細節,未來有望進一步推動。為美國經濟長期增長奠定基礎。

正是由於特朗普一系列“對路子”的經濟政策,美國經濟才重新找到了活力,美國股市等資本市場的繁榮是有實體經濟支撐的,不是虛高!

但是,這些所謂的主流媒體卻稱,稅改將加重美國債務負擔、基建計劃的PPP模式是在讓民眾買單、釋放能源政策是在將資源拱手送人、放鬆金融監管是在醞釀下一輪危機……他們更多宣傳的是悲觀的一面,對積極的作用吝惜溢美之詞。

綜上可見,美國的新聞輿論自由也是有很強的導向性的。就美國經濟的客觀表現看,特朗普政府功不可沒,做的還算不錯(刨除貿易保護以外)。


經韜

可以這樣說,特朗普之前的多數總統,都是搞政治、玩企業的,而特朗普是搞企業、玩政治的。

搞政治、玩企業,首先想到的是政治利益,亦即一項政策的出臺,一個措施的實施,包括說的每一句話,都要先考慮政治影響,考慮政治平衡,考慮各方面的利益關係。也正因為如此,包括奧巴馬在內的前幾任美國總統,在出臺政策、制定措施、發展與其他國家關係時,都會把政治利益放在最重要位置,並從政治利益最大化中實現個人利益最大化。象奧巴馬,剛剛卸任美國總統,就能到處演講,就能財富嘩嘩而來。而在他們擔任總統期間,曾經為他們搖旗吶喊的企業,1則可以按照美國法律,給予相應的利益傾斜。很顯然,在這些總統的眼裡,政治利益永遠是大於經濟利益的,他們可以為了政治需要,置企業利益於不顧,大玩特玩企業。所不同的是,他們對企業的玩耍,沒有市場競爭那麼明顯,而是用權力暗的明的一起玩。所以,搞政治的總統更加心狠手辣,是殺人不見血的那種。在他們的任期內,一般情況下經濟既不會太好,也不會太差,說得過去就行。但政治一定要玩到極致。而一旦經濟出現問題,還可以用經濟手段、軍事手段等挽救。

對特朗普來說,由於長期堅持做企業,對企業的酸甜苦辣都十分清楚,對政治給企業的捉弄也是心有狠意。所以,當他出任美國總統以後,很明顯的把搞企業放在了更加重要的位置,而對政治則淡然視之,用近乎玩耍的手段,把政治邊緣化了。所以,他所出臺的一系列政策措施,都是如何有利於企業發展,有利於經濟發展,有利於美國利益。也就是說,他把美國也當作了一個企業,而不是一個國家。他對美國的治理,採用的就是企業治理方式,一切圍繞美國的經濟利益、經濟效益出發。有利的,就做,不利的,堅決不幹。退出巴黎氣候協定,就是最典型的案例之一。所以,政治在特朗普的眼裡,真的也不算。

也正因為如此,雖然特朗普在民眾中的口碑不是太好,但是,他在經濟方面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卻讓美國經濟出現了更好的復甦狀態。而隨著加息次數的不斷增多,美國對國際資金的吸引力也將越來越大,對其他國家、尤其是新興市場國家,是相當不利的。這就是一名玩企業的總統留給其他國家的東西,也是最難處的方面之一。


譚浩俊


特朗普治下的美國,不僅媒體普遍不看好,美國民眾也不看好,國際社會更不看好。特朗普實施的一系列內政外交政策,尤其是貿易保護主義,遭到包括美國鐵桿盟友英法德等國家在內的世界各國的反對,只能讓美國經濟“自給自足”“自產自銷”,把美國帶入死衚衕,讓美國走上孤家寡人的道路。


特朗普上臺一年多來,美國經濟好轉了嗎?出現良好發展態勢了嗎?這既可能是假象,也可能是短暫的。即使美國經濟有點起色,但這是特朗普的功勞嗎?特朗普有這麼神奇?如果特朗普讓美國經濟好起來了,為啥美國民眾不喜歡他?特朗普不斷創造美國總統不受歡迎的歷史紀錄?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特朗普的政績如何,不能靠特朗普自吹自擂,而應該由美國民眾說了算。


特朗普厚顏無恥,在執政500天時竟然說,他目前取得的成績是美國所有總統中最好的。母豬聽到這話,也許也會笑話,這話也許只有特朗普才能說出來。特朗普瘋瘋癲癲、反覆無常、出爾反爾,在位一天就是美國民眾不幸的一天。前段時間美國國會70多名議員要求彈劾特朗普,現在應該是彈劾特朗普的時候了,特朗普在位時間越久,對美國經濟、美國民眾和世界經濟、國際社會的傷害越大。


毛開雲

說句實話美國謀體對特郎普各種吐槽,因為美國已習慣了政治精英代言資本家利益這個模式,一下子跑來這個滿嘴跑火車的政治素人,大家當時也是各種不看好,只是這個看似不著調的美國總統,卻是個情商智商一流的高手,不靠譜的他卻做出許多靠譜的事,把共和黨收拾的服服貼貼的,又不按常理出牌,一出手石破天驚,世界風雲變幻,但有一點就是,主動權牢牢地把握在老特手裡,你看他翻手為雲,覆手為雨,詭計百出,但是他切實實在在為美國經濟做出了實事,幹出了前人幹不出的大事,實事,美國經濟自然信心爆棚,有了良好開端,所以我只能說特郎普絕對是人才,是不是大才還有待觀察,國人千萬不可小看他,看似不可譜,但有一點,對美國來說,特郎普,特靠譜:


19488299962水皮調蝦

國家經濟出現增長乏力的時候,右翼保守勢力,民族主義者上臺執政是西方民主國家的規律,通過貿易保護主義和排擠外國企業獲得國內經濟快速增長並不是什麼新鮮事。墨索里尼,希特勒,都是這樣上臺的,而且上臺後都取得了快速增長,迅速扭轉國家經濟狀況,自然支持率非常高,。這樣比喻,不是刻意醜化美國總統。而是他上臺的背景,執政的手段,政治理念,經濟的表現和人民的反應都十分相似。而美國主流媒體反對他也是基於這個事實規律。這樣做將迅速惡化美國的國際環境,導致美國成為公敵,造成惡性結果。應為這種增長的內動力不是合作共贏,而是單邊主義零和博弈,對外就是威脅+戰爭。當年希特勒用向全英法美蘇開戰為要挾提出利益主張,最後是世界大戰。特郎普以向全世界展開貿易戰為要挾,提出利益要求,最後導致世界貿易戰。同的時間,相似的人,相似的做法,相似的結果。這不是什麼高深的道理,這是發生過無數次的事實。將特朗普必做這些歷史罪人,也不是中國政府說的,都是美國媒體自己說的


Roy203294014

據我混跡youtube多年的經驗來看(看視頻、看評論,並與黑中國人的老美論戰),美國人普遍認為媒體就是應該為金主(華爾街與傳媒大亨們)服務的,所以當媒體發假新聞、選擇性報道或有目的性的報道時,他們會理所當然的認為這很正常。反而不圖錢財為真相不偏不倚說實話的的媒體,在他們眼裡才是不可理解的異類!再說這特朗普,他的激進做法與殺雞取卵無異,雖然短期內對美國有幫助,但長期來講完全就是在毀掉美國的國際地位、盟友、信譽度。而且特朗普這麼做也不見得完全是為美國人考慮,更多的其實是為他個人產業,例如他以總統的身份一直在輿論造勢操縱美股漲跌。美國中產階級罵他、資本家人旗下的媒體也都罵他,但唯獨窮人不罵他,因為窮人還都盼著他攪亂美國好翻身呢,所以你覺得這樣的總統能幹長嗎?


Loveliness1314

可以適當的理解為某些集團暫居了主流媒體,可是沒想美國公民有自己的想法沒跟著媒體思維和忽悠走,就選出了這個特朗普。而特朗普以及他的治郎團們也確實聰明,採取了一些看似荒唐和瘋狂的既得利益政策以及改革。沒想高明之處就是採取了既得利益政策,那麼他的執政成果必然立刻顯現。這樣一來他的政治成果會非常好看(數據層面)。既得利益政策必然帶來一大群既得利益者。前期的主流媒體自己也是有壓力的畢竟他自身也是在自由競爭中,為了爭取自己不被邊緣化,變成非主流。同時也想分的一份既得利益。他們也不得不改口。畢竟數據擺在那裡。而一系列成功的改革實實在在獲得了既得利益,使本來該走入低谷和腐朽之路的美國突然發力回到了大哥位置(經濟數據),這個多邊國際時代從來就是強者的遊戲,誰強誰就有話語權,越有話語權特朗普及他的團隊就越想著法子撈取更多既得利益,越撈取既得利益美國數據就越好看,數據越好話語權就約多,這樣一來美國在一大群國家中就再次脫引而出,並且超越的距離越拉越大。這就好比本來的老皇帝走了,留下一個年幼的小皇帝和一個迂腐的垂簾聽政的太后。太后本來掌握著原有的利益集團並拿著話語權。可沒想被小皇帝一下奪取了權力。沒了權力之後話語權自然就沒了。小皇帝又實施了一切既得利益的改革。顛覆了原來的集團,培養了新的一批追隨著。以及好看的政治數據。這樣的數據直接影響普通群眾和新的既得利益集團們擁護特朗普,這樣老的集團為了生存也不得不追隨小皇帝。那麼接下來故事大家就不陌生了,新的王朝開始了....說得太多了不知道我講清楚了沒有!


劉三6870

看到這個標題,我想到一個題外話,就是我感覺通過現在的這些手段獲得的好處不會持續很久。因為美國現在的手段可以說是以透支美國的信用和未來為代價的,他現在以經營企業的理念治理國家,比如提高關稅保護本國商品。其本意是好的,想為本國的國民牟取更多的福利和好處,一切以本國的利益為中心。但是現在是全球化社會,每個國家的經濟發展都不可能獨善其身,更何況美國是世界上唯一的一個超級大國,他的發展更不可能只依靠自己,並且只顧自己的利益而不顧其他國家的利益。

所以我認為美國現在經濟的繁榮極有可能是暫時的,除非現在的幾個主要經濟體國家向美國的關稅打壓進行妥協,任由美國壓榨自己國家的經濟,像上世紀美國對日本那樣。

以上只是我個人觀點,歡迎大家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