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首個商用標準“落定” 12大運營商佈局進度如何

運營商值此重要時刻,全球各大運營商自然也不會錯過,紛紛表態將順應行業局勢的發展,積極開創5G產業新局面,5G技術的商用翻開了全新的一頁。那麼,截止目前,全球各大主流運營商在5G領域的佈局情況究竟如何?

1、中國移動

在三大運營商中,中國移動是5G部署最早的一家。自2013年我國政府發起成立IMT-2020(5G)推進組之時中國移動便參與其中,成為推進組中唯一一家運營商。2014年,中國移動便已經公開表示將支持5G項目發展。同時,中國移動加強了在5G標準制定、技術驗證、產業鏈構建和產品成熟等方面的工作,因此在5G佈局時序方面,領先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

區域部署方面,中國移動部署範圍廣,城市眾多。中國移動宣佈將建設世界上最大規模的端到端互通成果,涉及基站、終端芯片和測試儀表等環節的9個廠商。從2017年開始,中國移動已經先後在廣州、杭州、蘇州、武漢、上海等5個城市開展了場外測試,每個城市預計將建成100個5G基站。同時,下一批5G應用和示範城市還包括北京、雄安、天津、福州、重慶等12個。

終端層面上,中國移動合作伙伴數量多,產業鏈環節分佈廣泛。中國移動聯合了全球20家終端企業合作伙伴共同啟動了“5G終端先行者計劃”,其中包括高通、華為、聯發科技、紫光展銳、英特爾和三星等6家主流芯片企業,還包括OPPO、vivo、小米、三星、聯想、HTC、海信、TCL等10家主流終端企業,以及Qorvo、Skyworks、Taiyo Yuden和飛驤科技等4家元器件企業。另外,中國移動還表示將於2018年底前推出首批符合中國移動需求的5G芯片,2019年上半年發佈首批5G預商用終端,包括數據類終端,智能手機等產品。

2、中國聯通

在5G技術部署領域,中國聯通稍顯謹慎,因此在時序上也略有遲滯。由於中國聯通前期對3G網絡進行了超強度的投入,延宕了抓住4G時代的契機,因此中國聯通現在還主要發展4G,與中國移動相比在5G的佈局方面更為小心緩慢。

在部署時序方面,2016年9月,中國聯通提出5G雲網絡架構;2016年10月,中國聯通對外宣佈了5G規劃時間表,並計劃在2016年完成5G端到端網絡架構的關鍵佈局,完成5G Open lab的建設;2017年完成5G無線、網絡、傳輸及安全關鍵性實驗室驗證。同時基於5G Open lab完成5G實驗室環境建設;2018年,完成5G關鍵技術實驗室驗證,同時也完成聯通5G建設方案;規劃在2019年完成5G外場組網驗證;2020年實現聯通5G網絡商用。

在區域部署方面,中國聯通已經確定兩批16個試點城市。2018年1月,中國聯通向工信部遞交了申請,計劃在北京、天津、上海、深圳、杭州、南京和雄安等7個城市進行5G試驗。2018年4月26日又宣佈除了上述7個首批試點城市之外,增加新的9個城市,構成新的試點城市。不過,這16個試點城市也各有側重,試點城市運營內容更加多元化,將加快推進5G研發進程,爭取在2020年實現5G規模商用。中國聯通還表示準備把2G、3G資源用於現有4G網絡和今後5G網絡的建設,使得網絡厚度、網絡能力有大幅提升。

3、中國電信

與其他兩家運營商不同,中國電信在5G佈局上力求後發制人。雖然與中國移動、中國聯通相比,中國電信在5G佈局方面略顯遲緩,但經過幾年的追趕,中國電信也提升了自己5G佈局的速度,在區域佈局和佈局時序方面也已迎頭趕上,與其他兩家運營商呈現齊頭並進的態勢。同時,中國電信利用4.5G作為5G技術的過渡。2016年7月,中國電信正式發佈了“天翼4G+”品牌,該品牌下的終端採用4.5G網絡技術,為5G的到來起到了過渡的作用。

中國電信5G區域部署呈現“6+6”佈局。目前,中國電信5G試點城市暫定為“6+6”模式,其中包括之前已經確定的雄安、深圳、上海、蘇州、成都、蘭州六個城市。此外,中國電信還將根據國家相關部委要求繼續擴大試點範圍,再增設6個城市。在5G終端層面,中國電信5G終端將具備沉浸式體驗、多場景、多制式、多形態等特徵。其中,顯示、芯片工藝、CPU/GPU與AI等都將是關鍵技術,包括芯片工藝在內,5G終端的開發與創新仍將與業界各方攜手合作。2017年,中國電信公佈了其5G發展路標,即將在2020年實現重點城市、重點區域的規模部署,通過小規模外場試驗到預商用、商用階段,中國電信做出了三年的規劃期。

4、亞太電信

自2014年起,亞太電信集團就成立了5G技術研發團隊,研發包括終端、電信等無線通訊技術,企望在2020年水到渠成。過去的三年間,亞太電信也都一直在努力實現基站及網絡技術的佈局和落地。而近日,亞太電信也正式宣佈了最新成果,已提前至6月初完成了原定第二季度建設25000個基站計劃,並同步引入5G設計規範,年底前再擴增3000個,同樣支持5G服務,這也意味著亞太電信5G佈局進入快車道。

同時,2018年下半年的營運規劃,亞太電信也表示除持續建設LTE網絡,強化2600MHz頻譜的使用效率外,也將專注各類應用服務發展,如物聯網及相關Pre 5G應用,並將逐步導入各種5G關鍵性技術,搭配既有4G LTE網絡、優化亞太電信整體網絡品質,也將導入國際創新新技術,期望在4G/5G並行的狀況下,提前創造5G價值鏈。

5、美國電話電報公司(AT&T)

從2016年第二季度開始,AT&T就已聯合Ericsson及Intel在AT&T私立實驗室開展了5G網絡解決方案的研究工作,並在2016年夏季進行了5G網絡試驗及場測,早期測試主要集中在高頻釐米波頻率--15GHz和28GHz。2017年初,AT&T也通過5G試驗網絡為奧斯汀的一些固定場所提供了5G無線連接服務。

或許是看到了中國三大運營商緊鑼密鼓的部署,今年1月,美國通信巨頭AT&T正式宣佈,將在2018年年底前部署12個美國城市的5G網絡,比預定的規劃大大提前。同時,還將提供支持5G網絡的相關設備,如果一切進展順利,AT&T將成為首家大規模推廣商用5G服務的運營商。

6、美國Verizon

事實上,2015年8月Verizon就已成立了5G技術論壇,Verizon Wireless、阿爾卡特-朗訊、思科、愛立信、英特爾、LG、諾基亞、高通和三星均參與其中。作為美國第一大移動通信運營商,Verizon Wireless是美國四大運營商中技術創新最為激進的一家,在率先商用美國第一張3G和4G LTE網絡後,Verizon在2016年7月也正式宣佈完成了5G技術規範的制定和外場測試,並一路瘋狂推進5G技術的預商用。

2017年2月,Verizon聯手三星共同宣佈在美國新澤西、馬薩諸塞、德克薩斯和華盛頓等5個特區進行了5G技術的商用測試。聯合試驗包括三星的預商用5G解決方案,包括CPE(客戶端設備)、窗口天線和5G無線電和核心網絡解決方案,而Verizon也提供了支持無線上網和IP語音(VoIP)呼叫的固定無線網絡服務。2017年中旬,Verizon 5G網絡試點地區涵蓋了密歇根州安娜堡、亞特蘭大、Bernardsville、新澤西、 Brockton、馬薩諸塞州、達拉斯丹佛、休斯頓邁阿密、薩克拉門託西雅圖和華盛頓特區11個美國地區。

今年1月,Verizon也正式使用了三星公司推出的5G標準設備在加州Sacramento進行了固定無線部署,Sacramento成為了Verizon的首個5G市場,這是該運營商去年11月宣佈的在2018年下半年提供的三到五個5G住宅服務計劃的一環。而在本月早些時候,Verizon再次實現了基於3GPP NR標準的成功戶外數據會話以及成功的多載波聚合技術應用,達到Gbit級別的速度,這將進一步加速Verizon的5G商用步伐。

7、T-Mobile

8、Sprint

不過,在今年2月28日,美國運營商T-Mobile在MWC2018大會上刷新了他們的5G計劃,宣佈2018年將會在全美30個城市部署5G網絡,這些網絡也將配合明年正式推出的5G手機。同樣在今年5月8日,T-Mobile和Sprint也正式宣佈以265億美元的全股票交易進行合併,合併後新公司名稱為「New T-Mobile」,以加強該公司在5G領域的競爭實力。合併之後,New T-Mobile也擁有了更多的網絡頻譜,除過去的600 MHz和700 MHz以外,亦加入了Sprint的800MHz和2.5GHz,極大的促進了該公司在5G網絡發展與取得固網寬帶市場商機。

而本月,繼T-Mobile實驗室成功完成美國首個使用3GPP 5G NR規範完成的雙向空口5G數據傳輸之後,諾基亞和T-Mobile宣佈實現了5G空口雙向數據傳輸,此次測試是通過在28GHz頻段使用諾基亞3GPP高容量5G解決方案以及用戶設備模擬器進行,T-Mobile的5G商用部署也正進一步加速。

9、KT Corp

從2016年開始,韓國電信KT Corp已開始進行在多個冬奧會場館的5G網絡測試。今年2月的韓國平昌冬奧會上,KT Corp就初步實現了5G網絡的試用,為現場成千上萬的設備提供5G高速網絡服務。今年4月,KT已經進入5G 28GHz試驗網的最後測試階段,並計劃於今年10月實現真正的小規模商用。

10、SK電訊(SK Telecom)

自2016年起,SK電訊就宣佈了5G網絡的部署計劃,並於2017年實現了5個試驗網的部署,同年也正式啟動5G試驗工作,並定下了2020年正式商用的目標,在室外環境中用5G技術試驗端到端解決方案其中包括用毫米波實現設備與網絡間的高頻無線連接、實現LTE、5G和WiGig(60GHz)互通、網絡功能虛擬化、網絡分層與分佈式核心網絡。

2017年12月22日,SK電訊也宣佈在數據通信領域實現了重要的技術里程碑,並採用新非獨立(NSA)5G NR標準,與全球領先的移動通信公司愛立信及高通合作加快韓國5G商用網絡的部署,更多信息還有待進一步披露。

11、NTT DOCOMO

NTT docomo從2014年就開動了5G關鍵技術的試驗,發佈了5G白皮書,闡釋了5G無線接入的關鍵技術。2017年第三屆東京灣全球5G峰會期間,NTT docomo聯合華為首次完成基於3GPP 5G新空口的39GHz高頻技術測試,實現了三方實時4K高清視頻會議;在MWC2017大會上,NTT docomo展示了5G網絡的應用場景;今年5月,NTT docomo在東京啟動了5G試驗,目前也正加速實現5G從測試到商用的進程。

12、德國電信

德國電信和華為在2016年就開始合作進行5G網絡及相關技術的研發。去年8月22日,德國電信首次實現了在商用網絡中成功部署基於最新3GPP標準的5G新空口連接,該5G新空口承載在Sub 6GHz(3.7GHz),可支持移動性、廣覆蓋以及室內覆蓋等場景,速率直達Gbps級,時延低至毫秒級;同時採用5G新空口與4G LTE非獨立組網架構,實現無處不在、實時在線的用戶體驗。

今年2月28日,德國電信在巴塞羅那正式宣佈將在年內啟動下一代5G標準的商用試點。在所有其擁有固網和移動網架構的國家市場推出5G商用測試,首先是德國本土,然後可能是匈牙利和斯洛文尼亞,加快整個歐洲地區的5G商用網絡佈局。

總之,5G商用已近在咫尺,全球各大主要地區的運營商們都在緊鑼密鼓的佈局相關技術及應用,以提前搶佔5G龐大的市場先機。而SA標準的正式落定,也將進一步採用SA路線的運營商(目前僅有中國移動和中國電信)的5G技術商用步伐,NSA與SA雙路線混戰的時代即將來臨。而對於消費者最關心的5G商用日期,編者認為,某些廠商宣稱的2018年底或2019年就可實現商用並不實際,回想4G技術的演進,我們就能發現真正落實到消費者端還需要好幾年的時間,而且由於基站少以及信號等一系列基建和技術問題,初期的體驗比3G還要差,那麼5G應用前期也必然會是這個局面,初期肯定比4G還要差的多。因此,對於消費者端而言,暫時別太期待5G了,4G網絡仍將在未來幾年佔據主導地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