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国家机器 》法:阿尔都塞

《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国家机器 》法:阿尔都塞

研究笔记

论生产条件的再生产 ①

过去我在论及生产活动以生产资料的更新为必要条件时,

有某种东西在我的分

析中只是简略地一带而过,

或只是一条附带的隐线。

现在我要更充分地把它揭示 出

来,

并还归它本身进行研究。

正如马克思所说,

一种社会形态在进行生产活动的同时如不进行生产条件再生

产的话,

就一年也维持不下去。

连小孩都知道这一点。

② 因此,

生产的终极条件是各

种生产条件的再生产。

它可以是" 简单的"

准确说,

是生产的先决条件的 再生产,

可以是一种"

扩大规模"

的 在简单再生产上的扩大 再生产。

让我们暂时将这一差

别忽略不计。

那么,

什么是生产条件再生产呢

在这里我们将进入一个 自从《资本论 》第二卷发表起人们就非常熟悉但恰恰又将

其忽略的领域。

孤立地采取生产的视点甚至单纯的生产实践 本身抽象地相关于生

本文译 自《列宁与哲学 》 纽约 每月评论出版社, ,

英译者是本·

布里威特斯。

这篇文 章

年首次发表于法国《思想 》杂志。

本文由最近研究中抽出的两篇摘要补缀而成。

副标题"

研究笔记"

系作者 自己所加 文中阐述 的观点亦

应看作是讨论的导引。

—原注《马克思致库格曼 》 年 月 日 , 见 《书信选集 》莫斯科 年版 , 第 灭 一一原 注

产过程 的视点看问题,

视点本身就有着一成

不变的显明性 一种经验论类型 的意识形态显

明性。

这两种视点如此结合无间地进入我们的

日常"意识

" ,

以至于要提请大家接受再生 产的

视点,

虽不是完全不可能,

却也是 极 其 困 难

的。

然而,

离开这个视点,

所有一切就不过是

空想 曲解比片面更糟,

甚至在生产的层面也

是这样,

更不用说在纯粹的实践层面了。

让我们试着循序渐进地研究这个问题。

简言之,

一旦承认每一种社会形态都源于

一种 占主导地位的生产方 式,

我 们 就 可 以 断

言,

生产过程使现有的生产力发挥作用,

须在

一定的生产关系之 内,

并受其制约。

随之而来的结论是 为了生存,

也为了能

够进行生产,

每种社会形态都一定会在生产的

同时进行生产条件的再生产。

因此,

就一定得

进行

生产力的再生产,

现存生产关系的再生产。

生产资料的再生产

早在《资本论 》第二卷 中,

马克思就令人信

服地证明,

如果没有生产的物质资料再生产即

生产资料再生产的话,

就不可能有生产活动。

现在,

每个人 包括国家资助其工作的资产阶

级经济学家或那些现代"

宏观经济学"

理论家

们 都认识到了这一点。

就连水平一般的经济学家都知道,

每年应

预先明确需要哪些东西来替补生产中的损耗,

比如原材料、

固定设施 厂房、

生产工具 机

器 等等。

这是最起码的常识。

水平一般的资本

家也同样懂得这一点。

我说一般水平的经济学

家 一般水平的资本家,

是因为他们都采取企

业经营的视点,

仅仅满足于对企业经营的实际

财务核算作一评注。

幸有魁奈 ①首先提出了这个" 显而易见 "的

问题,

也幸有马克思解答了这个问题。

这两位天

才使我们懂得,

不能在企业经营的层面来思考

生产的物质资料再生产,

因为在那个层面上,

这种再生产并不存在于它的实际条件之 中。

企业经营的层面所发生的只是一种物效, ⑧ 它

仅仅给予了一个再生产之必要性的观念,

而绝

对没有提供能加 以推敲的再生 产 的 条 件 和 机

制。

反思一下就足能证 明这一点。

一个资本家

先生,

他的纱厂生产羊毛线,

他必须进行原

材料、

机器设备的"再生产

" 。

但他 自己的 「尸

并不生产这些东西。

它们由澳大利亚牧场

先生和从事机械制造的工程师 先生来生产。

有了他们的产品,

先生才能进行生产条件的

再生产。

而 先生和 先生为了生产 出这些产

品,

也必须进行 自己的生产条件的再生产。

样,

他们的再生产条件也取决于别的资本家的

产品。

以此类推,

没完没了。

无论国 内市场,

还是国际市场,

都是照此进行,

为再生产服

务的 生产资料需求之满足,

取决 于 市 场 供

应。

这一机制导向一条"无尽的链条

" 。

要推敲

它,

就必须循着马克思所阐明的"个球性

"过

程,

特别是要对《资本论 》第二、

第三卷中关 于

第一部类 生产资料的生产 和第二部类 消费

资料的生产 之间资本循环的关系,

以及对剩余

价值的实现问题加 以研究。

我们对此不再作深入的分析。

进行生产,

就必须进行物质条件的再生产这一客观存在的

问题一点即明,

无须冗述。

劳动力的再生产

然而,

有一个问题读者是不会 疏 漏 过 去

的。

我们已经探讨过生产资料的再生产,

但还

没有探讨过生产力的再生产。

劳动力这个概念

把生产力和生产资料区别开来,

而劳动力的再

生产正是刚才我们所忽略了的问题。

我们从对企业经营的观察中,

特别是从对

预计分期偿付和投资的实际金 融 核 算 的 检 验

中,

就已能获得客观存在的再生产的物质过程

① 魁奈 。宁, 礴一 心、社' 确资产阶级

古典经济学家,

重农学派的创始人。

他把剩余价值 研

究从流通领域转到生产领域、 '

第一 个把政治经济学

建立在它的真正的即资本主 义的基础 上"

马 克 思

语。

—译注② 或者说是表面效果

—译注

的大致概念。

但我们现在所进入的领域,

恰恰

是观察企业经营所不能及至、

或不能完全及至

的,

因为劳动力的再生产基本上发生于企业经

营之外。

劳动力再生产是如何得到保证的呢

劳动力再生产是靠给予劳 动 力 物 质 资 料

这些物质资料也需进行 自身的再生产,

即靠

工资来保证的。

工资在每个企业的核算中都 占

有重要地位,

但仅仅是作为" 工资资本" , ① 而

根本不是作为劳动力物质再生产的条件。

无论如何,

事实上工资也还是有其" 功用

"

的。

工资虽仅代表出卖劳动力所产生价值的一

部分,

但它对于劳动力再生产是不可或缺的,

换言之,

它对于恢复雇佣劳动者的劳动力是不

可或缺的 总之,

雇佣劳动者须有钱支付房租和

衣食用费,

他才可能在下一天去上班,

上帝才

能再让他活一天。

另外,

我们还应补充一点

工资对于抚养和教育孩子也是不可或缺的,

产者正是在子女的繁衍中进行着 自身劳动力的

再生产。

应记住 劳动力再生产所需的价值量 工

资,

不仅仅取决于一种"生物学的

"

最低保证工

资 各行业最低保证工资 的需要,

而且还取决

于一种有史可循的最低限需要 马克思注 英国

工人需要啤酒,

而法国无产者需要葡萄酒,

一种历史上经常变动的最低限需要。

我还要指出 , 这个最低限在历史上具有两

重形成的特腻 因为资本家阶级所"认识到

"

工人阶级的历史需要并不能规定这个最低限,

这些需要须经无产阶级的斗 争 两 方 面 的 斗

争 反对延长劳动时间和反对降低工资 加以

强化,

才能规定这个最低限。

然而,

仅有物质条件的保证还不足 以进行

劳动力的再生产。

我说过,

有效的劳动力必须

是" 有技能"的

,

即适于在生产过程的复杂系统

内工作。

生产力的发展和一定时期的生产力所

构成的符合历史发展 的整体生产类型都得 出一

个结 论 必先使劳动力 各自 具有专门的技

术,

然后才是进行劳动力的再生产。

而各种专

门的技术是按照劳动的社会化技术分工的各种

规格及其不同的"职业

"

和"

职位"

来划分的。

在资本主义制度中,

劳动力的多样化技术

的再生产是怎样提供的呢 不同于带有奴隶制

或农奴制特征的社会形态,

在 资 本 主 义 社 会

里,

劳动力技能的再生产靠生产内部的学徒方

式 " 现场"

提供的情况渐渐减少 这是一条趋向

律,

现在它越来越多地靠资本主义教育制度以

及其它组织和机构在生产外部来完成。

童们在学校学到了什么呢 他们在学业

上虽然会差异悬殊,

但毕竟还是 学 会 了 读、

写以及加减乘除之类的许多技法,

他们也学到

了另一些东西,

包括"

科学文化"

或"文学文化

"

的基本知识 这种学习也许是初级的,

也许正

好相反。

这些学习在生产的不同工作中都有着

直接的功用 教育被划分为培养体力劳动者的,

培养技术人员的,

培养工程师的,

最后是培养

高级管理人员的,

等等。

就这样,

他们学到了"专门知识

" 。

在学校,

儿童们除学 习这 些 技 法 和 知 识

外,

还要学习 良好举止的"

规矩" ,

即要学会在

劳动分工 中每个工作者应该保持的仪态。

根据"

先定的" ②工作职责

,

他们须学会遵守品行规

则,

保持公民 良知和职业道德。

所有这些规则

实际意味着对劳动的社会化技术分工的维护,

就其终极意义 讲,

它们是阶级统治所建立的

秩序的规则。

此外,

儿童们还要学会"

讲标准

的法语" ,

学习正确的"

管理"

工人,

即 作为未

来的资本家及其仆从 学会恰当地" 吩咐

"工人

,

也就是说,

用一种合乎理想的正确方式"

对工

人讲话" ,

等等'

对此我将作一个更为科学的阐述 劳动力

再生产不仅要求一种劳动力技能的再生产,

时,

也要求一种对现存秩序的规则附以人 身屈

从的再生 产,

即工人们对统治意识形态的归顺

心理 的再生 产,

以及一种剥削和压迫的代理人

们恰如其分地操纵统 治意识形 态的能 力 的再生

产,

这一切甚至在"话语

"

上都为统治阶级提供

① 马克思给了它一个科学概念 可变资本 一原注② 指社会分工的结构 职能所决定的 一 译 注

了优势。

换言之,

学校 还有教会等另一些 国家机

构,

或军队等另一些 国家机器 教授"

专门知

识" ,

就在形式上保证 了对统 治 意 识 形 态 的 臣

服,

或者说是保证了统治意识形态在实践中的

控制权。

所有那些生产的实施者、

剥削和压迫的

代理人,

更不用说那些"意识形态的专业人员

"

马克思语,

为了"

克尽职守地"

完成他们的任

务,

就一定会在某个方面被统治意识形态所"

染" ,

被剥削者 无产者 与剥削者 资产者,

削者的附庸 经理人员 与统治意识形态的祭司

长 职员 等等等等,

无不如此。

这里揭示 出劳动力再生产的必要条件不仅

是劳动力技能的再生产,

而且是对统治意识形

态臣服 的 再 生 产。

即 使 有 此"不 仅

· ·

一而且 ⋯⋯

" ,

也还不够充分,

因为很明显 为劳动

力技能的再生 产所提供 的准备是 以 意识形 态的

臣服 为形式,

并受其制约的。

这就要承认一种新的实体的有效存在 意

识 形 态。

在这里我想作两点说明。

首先,

我须完成对再生产的分析。

我刚才对生产力再生产 即生产资料再生

产 的形式,

以及劳动力再生产的形式都作了简

洁的概述。

但是我还没有接触到生 产关 系再生 产的问

题。

对于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 方 式 的 理 论 来

说,

这是个至 关重要 的问题。

放过这个问题就

将是一个理论失误 —说得坏点,

就是一个严

重的政治错误。

所以,

我将在此讨论这个问题。

但为了适

从讨论方法的逻辑,

我还要绕个大弯子来谈。

其次,

为了绕这个弯子,

我就要重新提出

我 以前提过的问题 社会是什么

只是对历史唯物主义著名命题的重复 马克思

把每个社会都设想为由"

层面"

或"

级域"

构成的结构。

它有一种特定的分节,

分为下层结构或称经济基础 生产力和生产关

系的"

统一体"

和 上 层 结构。

上层结构包括

两个"

层面"

或"级域

"一个是政治 —法律法律和国家 的 , 另一个是意识形态 不 同的

意识形态,

宗教的、

伦理的、

法律的、

政治的,

等等 的。

这个图象除在理论上有给人启迪的教益外

它揭示了马克思和黑格尔的区别所在,

还有

其重要的理论长处 它使得有可能在它的基本

概念的理论机制之 内来铭记我称之为各 自的作

用力标志的那种东西。

这意味着什么呢

把每个社会结构的图象看作是在一个基础

下层结构 上有两个"

楼层"

的大厦,

很明显是

一个隐喻 更准确地讲,

是一个空间的隐喻

一个地形图 ②的隐喻。

同每一种隐喻一样,

暗示着某种东西,

使某种东西显现出来。

它暗

示并显现什么呢 准确地讲,

就是上面的楼层

如果不刚好座落在基础之上的话,

是不会单独" 矗立

"

在空 中 的。

大厦隐喻的 目的是要着重表现经济基础的" 最终决定作用

" ,

而它所产生的效果就赋予了

经济基础一个作用力的标志。

这个标志由于一

个著名的提法已变得尽人皆知了 上部"

楼层"

即上层结构 发生的事最终是被经济基础所发

生的事决定的。

由这个"

最终的"

作用力标志所决定,

上层

结构的各个"

层面"

都被明确赋予了不同的作用

力标志。

这些标志分为哪几种呢

由于上层结构的各层面都取决于经济基础

的作用力,

因此可 以说,

上层结构各层面没有

最终的决定作用。

如果说它们的决定作用有其

下层结构和上层结构我 曾好几次 ①强调

"

社会整体"

这一马克思

主义概念的革命特性,

以使其与黑格尔的"总

体性"

概念区别开来。

我说过 而且 以下论点也

见《保卫马克思 》和 《阅读 资本论 》 两本书的英文

版分别于 和 年出版'

一原注地形图 源于希 腊字

,

意即"

点"。

地形图表示在一个特定空间 喂儿 种实体各据的

位置 经济 基础 在底下,

之上是上层结构。

—原注

特定方式的话,

也只是在经济基础决定作用的

范畴之 内,

才是符合真实情况的。

对于经济基础的最终决定作用所确定的上

层结构各层面的作用力 或决定作用 标志,

克思主义传统认为有两个方面 上层结构

对于经济基础而言有其"相对独立性

"经

济基础之上的上层结构有一种"

交互作用" 。

因此我们可 以说,

马克思主义的地形图即

大厦 基础和上层结构 的空间隐喻的理论上的

长处在于它所揭示的决定作用 或作用力标志

的问题至关重要,

它表明正是基础最终决定了

整座大厦。

作为结论,

它迫使我们提出"

派生

性"

的作用力类型为上层结构所特有这一理论

问题,

也就是说,

它迫使我们对马克思主义传统

所相提并论的上层结构的相互作用和经济基础

之上上层结构的相对独立性进行思考。

就大厦的空间隐喻来讲,

各个社会结构的

图象的缺陷在于它实际上显然只是隐喻式的,

就是说它止于一种描述的形式。

现在我以为把各要点分别加以说明是可能

并且是可以企及的。

注意 我并不是以此来暗

指由于这个级层隐喻本身就要 求我 们 去超 越

它,

所以我想 要 放 弃 这 个 隐喻。

我是要超越

它,

但不是把它当作陈腐的东西扔掉。

我只想

探寻这个隐喻在一种描述的形式中所给予我们

的东西。

我相信,

有某种东西使事物存在的要素和

再生产基础上的上层结构的性质特征化了,

对此进行一番思索是有可能和有必要的。

虽然

大厦的空间隐喻表明了许多问题的存在,

但却

不能对这些间题作出概念性的答案。

一旦人们

采取再生产的视点,

那么这些问题就会立刻冰

释了。

我的基本命题是 如不采取再生产的视点,

提出 并解答 这些问题就是不可能的。

我将以这一视点对法律、

国家和意识形态

作一简短的分析。

采取再生产视点的同时,

也将从实践和生产的视点来揭露真相。

国 家在《共产党宣言 》和《路易 波拿巴的雾月

十 、日》以及所有马克思、

列宁后期的经典文

章中,

特别是在马克思有关巴黎公社的著作和

列宁的《国家与革命 》中,

都明确认为国家是一

种强制性的 ①机器。

克思主义传统在这一点上是很严格的。

国家是

一种使统治阶级 在 世纪是资产阶级和大地

主 确保它们对工人阶级的统治地 位 的"强制

工具" ② , 而前者能够利用这个工具

迫使后者依附于剩余价值的掠夺过程 即依附

于资本主义剥削。

因此,

国家首先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

称作的 国家机器。

这个术语的含义不仅指 狭

义上的 专门化的机器 联系到法律实践的要

求,

即警察、

法庭、

监狱,

我已认识到专门化

机器的实际存在及其必 要 性,

而且指作为最

后的强制力量直接干预局面的军队 无产阶级

为此经验付出过血的代价、

采取"应变行动

"

时的警察及其特属部队,

还有在这一切之上的

国家首脑、

政府和行政机构。

正如这种形式所呈现的那样,

马克思列宁

主义的国家"

理论"

接触到了实质性要点。

而真

正实质性要点在于没有任何疑问能够须臾否认

所呈现的事实。

国家机器把国家界定为一种实

行强制的力量和在阶级斗争中由资产阶级及其

反对无产阶级的盟友操纵的"为统治阶级利益

服务"

的调解工具。

国家机器的确就是国家,

且对它的基本"功能

"

有着明确的规定。

从描述的理论到理论本身

正象我指出过的那样,

相 对 于 大 厦 隐 喻

下层结构和上层结构 而言,

以上关于国家本

质的说明也还只是局部描述的。

① 一译"

镇压性的"。

—译注② 强调工具性质和结构状态

,

而 。 , 则

还有 " 机构 ", "

器官"之意

强调结构中的功能作用

和效应过程。

下文中的 。 均译为机器。

—译注

我 以后要经常使用"

描述的"这个形容词

为了避免含义模糊,

解释 词 语 就 成 为 必需的

了。

述及大厦隐喻或马克 思 主 义 的国 家"

论" ,

每当我说这些是描述性概念或对 象 的 说

明时,

我本意上一点没有批评的动机。

相反,

我有根据认为伟大的科学发现都必定要经过我

所称作"描述的理论

"这一阶段

它是所有理论

的第一阶段,

至少在与我们相关的范畴 社会

形态科学的范 畴 是 这 样。

就 此 而 论,

人 们

会 —按我的看法,

人们一定要 —正视这个过渡阶段 , 因为它对于理论的发展是必需的 。过渡阶段在我的表达法 中 就 记 作

"

描 述 的 理

论" ,

它在 自身的术语结合中揭示 出 一 种"

盾" 的对应现象

事实上,

由于 " 描述"

形容

词,

术语理论"冲撞

"了某些词语的界限

,

此,

我曾作过提示。

以上解释的确切含义是

描述的理论"

毫无疑问是理论的不可逆转

的开始阶段,

但是,

用描述形式所呈现的

理论恰恰以一种" 矛盾

"的效果来要求理论 自身

的发展,

这样理论就在发展中超越了"

描述"

形式。

让我们转 到 眼 下 的 话 题 —国家 —上来 , 从而进一步澄清上述观念 。在我谈到我们所引证的马克思主义的国家

" 理论"

只是局部描述的理论时,

首先是指这个

描述的" 理论

"

毫无疑义是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

的开始 其次是指这个开始为我们规定了实质

性要点,

也就是说规定了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

每一个后期发展的原则。

进一步讲,

我所 以认为 马克思主义的 描

述的国家理论是正确的,

皆因其涉及的国度中

绝大多数事实完全可以符合这个理论对它的对

象所下的定义。

例如,

把国家看作是存在于强制

性国家机器中的阶级国家的定义,

洞察从

年 月大屠杀、

①镇压 巴黎公社、

年 月的" 流血星期 日

" 、 ② 镇压抵抗运动、

③ 夏 龙 惨 案

等等直到单纯的审查制度的 镇痛剂式 干涉,

比如禁止狄德罗的小说《修女 》的出版及雅蒂·

昂·

弗朗柯一出戏的演出等等 一 系 列 历 史 事

实,

指出所有这类事实在各种形态的压迫制度

中,

不论压迫制度存在于哪个国度,

都能观察

得到 这个定义还揭露各种直接或间接的剥削

形式以及对人民大众的灭绝方式 各种帝国主

义的战争 这个定义也使 人 们 看到在狡桧的

日常统治下面 以政治民主制度的形式出现的那

种东西,

列宁沿用马克思的说法,

把它叫做资

产阶级专政。

然而,

描述的国家理论在整个国家理论的

构成中仅代表一个阶段,

而这个理论本身则要

求这一阶段的"更替

" 。

刚才谈及的国家定义把

强制的事实与国家联系在一起,

把国家当做强

制性的国家机器,

如果说这种联系的确为我们

提供了证明和认识这些事实的方法的话,

那么

很清楚,

这种"

相互关系"

就导致了一种非常特

殊的明显性。

对此我在 后面将有所论述,

我要

说 , "是的,

就是这么回事,

这 的确是真的" ④

在国家定义中,

事实的积累会成倍地增加

例证。

但是这不会使国家定义 或者说科学的

国家理论 真正有所发展。

因此,

每个描述的

理论都有"阻碍

"

理论发展的危险,

而发展才是

根本。

所以我认为,

为了把描述的理论发展成为

理论本身,

即为了进一步理解国家在其功能作

用中的机制,

有必要在国家作为国家机器这个

经典定义之上作些补充。

马克思主 义国家理论的精曲

让我首先说明一个要点 国家 及其在国

家机器中的存在方式 如不作为国家权力的功

能,

便没有丝毫意义。

全部政治性的阶级斗争

都围绕着国家而展开。

我的意思指有时是某个

年 月 一 日,

巴黎无产阶级 举行起义,

图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

起 义遭到残酷镇 压,

一万

多工人被屠杀。 "

这是现代社会中两大对立阶级间的

第一次伟大战斗" 马克思语

—译注②

"月

"

应为 月。

年 月 日彼得堡 万工人

到冬宫和平请愿,

遭到沙皇军队的屠 杀,

一千多 人

被打死,

二千多人受伤。

从此,

这一天 被 称 为"

血星期 日" 。

—译注③ 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军 占领法国期 间

,

法国人民 的

抵抗运动。

—译注④ 见后

"

论意识形态" 。

—原注

阶级拥有 即夺取并掌握 国家政权,

有时则是

阶级间或阶级的部分间的联盟共同拥有国家政

权。

这个说明使我不得不把国家政权 维护或

拥有 划分为两个方面 一是政治性阶级斗争

的 目的,

另一是 国家机器。

我们知道,

国家机器 可 以 沿 留 不 灭。

世纪的法国资产阶级革命, 、

年 月和 月 日的政局激变 ①、

年法兰

西第二帝国的崩溃和 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的倒台,

或是 一 年小资产阶级的政治

起义等等都可 引以为证,

国家机器从来不会受

到影响或限制,

它可以经受得住危及国家政权

的政治事变。

甚至象 年"

十月革命"那样的社会革

命,

在无产阶级和少数农民联合夺取国家政权

以后,

大部分国家机器仍然保留了下来。

列宁

曾一再重申这个事实。

把国家政权同国家机器相区别的主张看作

关于国家的"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部分是合理

的。

在马克思《路易·

波拿巴的雾月十八 日》和

《法兰西阶级斗争 》 双

以后的著作中都有过明确的陈述。

以此要点来概括"马克思 主 义 的 国家 理

论" , 就会看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总是 申明

国家是强制性的国家机器 国家政权和

国家机器一定要区别开来 阶级斗争的 目

的是针对国家政权的,

所以掌握国家政权的阶

级 或阶级间的联盟,

或阶级部分 间的联盟 就

利用国家机器的功能作用来实现他们阶级的 目

的 , 无产阶级一定要夺取国家政权,

以便

打碎现存的资产阶级国家机器,

代之以全然不

同的无产阶级国家机器,

这是第一阶段。

在此

之后,

就开始走上一个更为彻底的历程,

即国

家消亡 废除国家政权和国家机器 的历程。

在以上陈述的背景下,

我原打算对关于国

家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

所作的补充就已经显得

话多了。

然而在我看来,

即使有这些补充,

个理论也还是局部描述的,

尽管它的确包含了

许多复杂的互有差异的原理, ,

但要理解这些原

理的功能和作用则有待于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国家愈识形态机器

对关于国家的"

马克思主义理论"

所要补充

的是另外一些东西。

在这里我们必须小心地进入一个领域。

实在我们之前,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就已经

进入这个领域了,

但是他们没有把理论在形式

上加以系统化,

决定性的理论进展仅只在他们

的经验之谈和陈述的步骤中暗示出来,

而 且他

们的经验和方法主要限于政治实践的领域。

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政治实践中,

们把实际的国家看得比"

马克思主义的国家理

论"

所下的国家定义更为复杂,

即使这个定义

有了发展,

象我刚才所表明的,

他们也还是这

样认为。

他们在实践中认识到了这种复杂性,

但在理论上却没有对此进行相应的论述。

我试图为这个相应的理论勾勒一个大致的

轮廓。

为此,

我提出下列命题。

为了发展国家理论,

不仅必须注意国 家政

权和 国家机器的区别,

而且还要注意另一类明

显支持 强制性 国家机器的实体。

一定不要把

这类实体同 强制性 国家机器混淆起来。

我把

这类实体叫做意识形态国家机器。

什么是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呢

意识形态国家机器不能与 强制性 国家机

器棍为一谈。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

国家机器

包括政府、

行政机构、

军队、

警察、

法庭、

狱等等。

我将把它们合称为强·

制性 的 国 家 机

器。 " 强制性的

"

暗示上述国家机器是靠暴力发

挥其功能作用的 —至少在终极意义上是如此① 月

,

戴高乐出任总理,

之后推出新宪法。

日疑为 月 日之误,

戴高乐当选总统。

—译注① 据我所知

,

我现在所走的路以前只有葛兰 西一人走

过。

他有一个"

令人惊异的"观念

,

认为国家不能被

缩简为 强制性 国家机器。

他提出国家还包括一定

数量的"

市民社会"

机构、

如教会、

学校、

工会等

等。

令人遗憾的是,

葛兰西没能把这些 机 构 系 统

化,

有关文字仅是一些精辟却不完 整 的 笔 记。

见 葛兰西《狱中笔记选 》" ,

,

第、 、

一 页 另见"

给塔蒂亚

娜·

舒希特的信 收于 《狱' , 弓言》

,

年,

第峨 页,

英 译 本 待译。

—原注

因为强制也可以采取非人身伤害的形式 比如

行政强制。

我把一定数量的实体叫做意识形态的国家

机器。

它们以各具特点的、

专门化的机构为形

式,

直接显现于观察者面前。

我依据经验提出

这些实体的一览表,

它们显然要受到详细的考

察、

检验、

更正和重新编排。

申明这种需要本

身就涵括了所有保留意见。

因此,

我们现在就

可 以把下列机构看作是意识形态国家机器 它

们的排列顺序没有任何特殊的意义

—宗教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 各种教会系统 ,

—教育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 各种公立的和私立的学校系统 ,

—家庭意识形态国家机器,①

—法律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 ②

—政治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 政治系统,

包括各个党派,

—工会意识形态 国家机器,

—传播媒介意识形态国家机器 出版、

广播、

电视等等

—文化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 文学、

术、

体育比赛等等。

我说过,

意识形态国家机器不能与 强制

的 国家机器混为一谈。

那么,

是什么构成了

它们之间的区别呢

第一,

很明显,

仅有一个 强制性 国家机

器,

但却有许多意识形态国家机 器。③ 甚至只

可推测这个"许多

"

的存在,

因为构成意识形态

国家机器多元性的单位因素作为一个实体不是

随处可见的。

第二,

一元化的 强制性 国家机器完全属

于公有的范畴 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则相反,

是一个显而易见的散状系统,

它的较大部分属

于私 有的范畴。

教堂、

党派、

工会、

家庭、

些学校、

大多数报纸、

各种文化投机事业等等

都是私有的。

对第一点人们可 以放过不论,

但一定会有

人对第二点的提法提出疑问。

他们会说凭什么

我认为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大部分机构不具有

公有的地位,

而仅仅是私有的呢 作为一个自

觉的马克思主义者,

葛兰西 ④已经 反驳过这个

异议 了。

公有和私有的区别是资产阶级法律 内

部的区别,

这在 从属 领域 中是有确实根据

的,

因为资产阶级法律恰在这个领域 中行使"

威" 。 ⑤而国家领域却不存在这种区别

,

因 为国

家是"

凌驾于法律之上 的" ,

国家是统治阶级的

国家,

它既不是公有也不是私有的,

而 恰恰

相反,

正是国家决定了一 切公有和私有之 间的

区别。

以意识形态 国家机器为研究起点,

也会

得 出同样看法。

我们意识到的那些机构是"公

有"

还是"

私有"

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它们如何

发挥作用。

作为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私有机构

是能够圆满地发挥其功能作用的。

对任何一种

意识形态国家机器进行严密的理性分析都可以

证实这一点。

现在该谈到实质问题了。

意识形态国家机

器与强制性国家机器的基本差别是 强制性国

家机器"

用暴力手段"

发挥其功能作用,

意识形

态国家机器 则" 以意识形态方式

"

发挥其功能作

用。

我将修正一下关于这个差别的提法,

以便

把问题说清楚。

每一种国家机器,

无论是强制

的,

还是意识形态的,

都是既用暴力手段也用

意识形态方式来发挥其功能作用的。

然而有一

个非常重要的区别可 以完全避免意识形态国家

① 家庭除有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功能外,

当然还有别

的功能。

它涉及劳动力的再生产。

在不同的生产方

式中,

它既是生产单位,

又是消费单位 一一原注

② 法律既属于强制性国家机器, 也 属于意识形态国家

机器。

—原注⑧ 原文中强制性国家机器是单数 它是个一兀化的整

体,

而意识形 态国家机器是复数 具有多 , 。 的 特

点。

—译注④ 一 意大利共产党创始

人和领导人之一。

他的理论和革命实践 受 到 各 种"马克思主义者

"

的推崇。

著作有 《葛兰 西政治 著作

选 》 两卷、

《狱中笔记选 》和 《狱中书信 》。

一 译注

⑧"

从属的领域"指从属于国家的领域

,

即葛狡西所谓

的"

市民社会" 。

与市民社 会相对的是"

政治社 会"

法律在政治社 会中实行强制, 而 在 节民社 会中则行

使"

权威" 。

—译注

机器与 强制性 国家机器的混淆。

强制性 国家机器首先并且主要是使用强

制手段 包括人身强制 来发挥其功能作用,

次才是使用意识形态方式。

这是事实。

绝对没

有纯粹的强制性机器 例如,

军队和警察行使

自己的职能也要利用意识形态方法。

因为它能

保证 内部团结,

并能担保他们向外界宣扬的"

身价值" 。

形式相同,

但要颠倒一下 意识形态国家

机器首先并且主要是利用意识形态方式来发挥

其功能作用的,

其次才是使用强制手段,

虽然

在终极意义上讲,

它只是淡化的、

隐蔽的,

至是象征性的。

绝对没有纯粹的意识 形 态 机

器 学校和教堂就使用处罚、

开除、

免职等各

有所适的方法,

既"

惩戒"

教师和牧师,

也惩戒

学生和教徒。

家庭的真相与此相同, · ·

⋯文化的

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真相也与此相 同 尤其是

审查制度,

以下就不一一列举。

强制手段和意识形态方式决定了国家机器

的双重 首要的和其次的 功能。

这个双重功能

属于 强制性 国家机器也好,

属于意识形态国

家机器也好,

都能说 明两类国家机器相互影响

所构成帅那种区别非常明显但又界限微妙 或者说默契 的结合体

有必要对此再作补充么

日常生活给我们提供了无数有关事例,

但是如

果我们不满足于单纯的观察而 想 更 进 一 步 的

话,

就必须周密地研究这些事例。

以上论述仍然是在引导我们去了解是什么

构成了意识形态国家机器表面上彼此迥异之个

体的单位元素。

如果意识形态国家机器首先并

且主要是利用意识形态方式起功能作用的话,

那么正是这一功能把它们的多样性统一起来。

至于它们用以起作用的那个意识形态,

事实上

总要被统一于统治意识形 态之下,

尽管它与统

治意识形态之间存在着差异和矛盾。

这个统治

意识形态就是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

鉴于"

治阶级"

原则上掌握国家政权 公开地,

但更经

常的是采取阶级间或阶级部分间联盟的方式,

并且拥有由自己任意支配的 强制性 国家机器

这个事实,

我们就会承认,

上述统治阶级在意

识形态国家机器中握有主动权,

以至在终极意

义上讲,

统治意识形态是被统治阶级实现于意

识形态国家机器之中的,

准确地说,

是实现于

它的对立面中的。

在 强制性 国家机器中利用

法律和法令行事与通过意识形态国家机器中统

治意识形态这个 中介" 行事 " 自然是大不相同

的。

我们必须深入研究二者差异的细节 —但是 , 这个差异掩盖不了二者深层的同一性 。 据我

·

所知,

任何一个阶级如果不在掌握政权的同

时把意识形态 国家机器里 于 自己 的控制之下并

在其 中行使 自己的霸权的话,

那 么 它的统治就

不会持久。

我仅举一个例子来证明这一点 列

宁对教育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 革命 化 特 别 关

心,

就是想使其能够为已经掌握政权的苏维埃

无产阶级服务,

以保障无产阶级专政将来的巩

固并向社会主义过渡。①

从上述说明可以了解到 意识形态国家机

器不只可以是标志领地 的 界 桩,

而 且 也 可 以

是阶级斗争一常常是激烈 的 阶 级 斗 争一的 场

所。

②掌权阶级 或阶级联盟 在意识形态国家

在 年的一篇伤感的文章里,

克鲁普斯卡娅记叙

了列宁的工作和她所认为的列宁的失误。

—原注在此我只是对意识形态国家机器中的阶级 牛争作了

些简述,

显然并没有详论阶级斗争问题。

要探讨这个间题,

必须牢记两个原则

第一个原则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 》序言中

作了论述"在考察这些变革〔社会革命 〕时

,

必须时

刻把下面两者区别开来 一种是生产的经济条件方

面所发生的物质的、

可以用自然科学的精确性指明

的变革,

一种是人们借以意识到这个 冲突并力求把

它克服的那些法律的、

政治的、

宗教的、

艺术的〔美

学的 〕或哲学的,

简言之,

意识形态的形式。 " 《马

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二卷,

人民出版社 年版,

第 页,

引文中的小括号为译者根据原注中的引文

所加。

阶级斗争就是这样在意识形态的形式中表现

和排演 指无产阶级在斗争中锻炼 自己,

积累经验

资产阶级亦是如此。

—译注 的,

在意识形态国

家机器中也同样如是。

但是,

阶级 牛争远不止在这

些形式中展开,

被剥削阶级的斗争之所以在意 识形

态国家机器中排演并且掉转意识形态武器来反对掌

权阶级,

就是因为阶级 斗争是要超出这些形式的。

由此而 引出第二个原则 阶级斗争要超出意识

形态国家机器的形式,

是因为斗争的根源不在意识

形态之中,

而在于存在着剥削关系并构成了阶级关

系基础的下层结构和生产关系中。

—原注

机器中不能象在 强制性 国家机器中那样轻易

地制定法律,

这不只是 因为该统治阶级能够在

意识形态国家机器中长期保持 其 强 有 力 的 地

位,

而且也 因为被剥削阶级能够找到各种方法

和时机 或利用统治阶级 内部的矛盾,

或在论

战中击败他们的论点 在意识形态国家机器中

进行抵抗。

现在让我作个小结。

如果我提出的命题是可以成立的,

我就将

借此溯及马克思主义经典国家理论,

并使它的

一个要点更为准确。

我认为把国家政权和国家

机器区别开来是十分必要的。

而且我还认为,

国家机器包括两类机构单位 代表强制性国家

机器的机构单位和代表意识形态国家机器不同

个体的机构单位。

如果上述得到认可,

那么随之而来的就是

下列问题的提出 究竟什么是意识形态国家机

器的作用范围 根据什么说它们是重要的 换

言之,

这些意识形态国家机器不靠强制而靠意

识形态起作用,

那么其功能相应指的是什么

论生产关系的再生产在上面很长篇幅中悬而未 释 的 中 心 问题

是 生产关系的再生产是如何得到保障的 现

在我可 以对此作出回答了。

如果用地形图语言 下、

上层结构 来讲,

会说 生产关系再生产在极大程度上 ①是靠法

律一政治的和意识形态的上层结构来保障的。

但是,

我认为问题的本质在于对这种描述

性语言的超越。

所以我宁愿说 生产关系再生

产在极大程度上是靠 统治阶级 在国家机器

强制性国家机器和意识形态国家机器 中行使

国家权力来保障的。

一定要注意我 刚才所谈的内容,

它现在集

于下列三种具有特征的形式之 中

所有国家机器都是既靠强制也靠意识形

态起作用的。

区别在于 强制性 国家机器首先

并且主要是使用强制手段,

而意识形态国家机

器首先并且主要是利用意识形态方式。

强制性 国家机器构成一个有组织的整

体,

它的各个部分集附于一个指令机关,

即一

个掌握国家权力的统治阶级的政治代理人所利

用的、

专搞阶级 斗争的谋划机关 , 而意识形态

国家机器则是个多元复合体,

它们彼此各异,

"

相对独立" ,

并能为对立面提供一个资本主义

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阶级斗争的夭然战场。

两种斗争的冲突 ② 以有限或极端的方式显示其

效果,

在阶级 斗争的其它从属形式 中也是如此。

强制性 国家机器的一致性是靠掌权阶

级的代理人领导之下的、

执行掌权阶级阶级 牛

争政策的一元化集权组织来保证的 , 而各不相

同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一致性通常是在对抗

的局面中,

靠统治意识形态即统治阶级的意识

形态来保证的。

只有把这些特征考虑在内,

才有可能以下

面的方式,

即根据"

劳动分工"

的种类,

陈述生

产关系的再生产。

强制性国家机器的任务,

就它是一个镇压

机构来说,

本质上就在于用武力 人身伤害或

其它手段 来保证生产关系 说到底是剥 削关

系 再生产的政治条件。

国家机器不仅为 自身

的再生产 资本主义国家包括政治统治集团、

军事统治集团等等 不遗余力,

更重要的是,

它还用强制手段 从最残酷的人身施暴、

纯粹

的行政命令和禁令,

直到公开和隐蔽的审查制

度 来保证意识形态国家机器运作的政治条件。

其实,

在特殊意义上讲,

恰恰是意识形态国

家机器主要保证了生产关系的再生产。

而弧制

性国家机器则为它提供了一面"

挡箭牌" 。

统治

意识形态 即掌握国家权力的统治阶级意 识形

态 沉重地集中作用于意识形态国家机器中。

① 极大程度上 因为生产关系再生产 首先是依靠商品

生产和流通的物质性过程米进行的。

但是不应忽略

在上述过程中显现出的无所不在的意识形态关系

—原注② 这两种斗争在性质上是针锋相对的

,

如维护现政权

推翻现政权、

剥削 反剥削,

在形式上各仃一套 方法

与手段。

—译注。 因为强制性国家机器和意识形态国家机器都是为川'

部分的再生产服务的。

—原注

的调解作用在强制性国家机器与意识形态国家

机器之间,

在不 同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之间确

保了一种 有时象牙齿咬合般的" 和谐关系

" 。

这样就导致了下面的假设 多样性的意识

形态国家机器是在它们各自分担的生产关系再

生产的任务中发挥功能作用的。

的确,

我们 已经列举过相当数量的、

存在

于 当代资本主 义社会形态中的意识形态国家机

器 教育机器、

宗教机器、

家庭机器、

政治机

器、

工会机器、

传播媒介机器、 "

文化"

机器等等。

但是,

在 以"

农奴制"

生产方式 通常称为

封建生产方式 为特征的社会形态中,

一些最

早的著名古代国家 更不用说君主专制国家了

就 已经有了单一的强制性国家机器,

它们与我

们今天所熟悉的强制性国家机器在形式上非常

相近。

然而,

那时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数量

比现在要少,

而且它们各自的类型也与现在不

同。

例如在中世纪,

教会 宗教的意识形态国

家机器 集许多功能于一身。

到今天,

这些功

能已经发展成若干个互有差异的意识形态国家

机器了。

新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与我们所引证

的过去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是有联系的,

特别

是在教育和文化的功能方面。

过去与教会并列

的是家庭意识形态国家机器,

它所扮演角色之

重要与它在资本主义社会形态中的作用不可同

日而语。

尽管如此,

教会和家庭并不是过去仅

有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

那时还有一种政治的

意识形态国家机器 象三级会议,

国会,

作为

现代政党前身的不同政治派别和社团,

以及 自

治公社其后是"

自治城市"的整个政治系统 和

一种有势力的"

原始工会"

我 冒昧用了个不合

时代的术语 意识形态国家机器,

即有势力的商

人或银行家组成的行会和技工公会等等。

甚至

出版和传播媒介在那时也有了 无 可 置 疑 的 发

展,

戏剧艺术也是如此。

最初,

这些都是教会

无可争议的一部分,

但到后来,

就逐渐从教会

中独立 出来了。

我对前资本主义时期所作 的 广 泛 研 究 表

明 这个时期毫无疑问存在着一个 占支配地位

的 意识 形 态 国家机器 —教会。

它不仅具有宗

教的功能,

而且还将教育功能和大部分传播功

能以及"

文化"功能集于一身

从 世纪到

世纪,

所有以宗教改革的冲突为开端的意识形

态斗争都归入反教权和反教规的斗争之中,

决不是偶然的。

因为进行意识形态斗争正是 占

支配地位的宗教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功能。

法国革命的首要 目标和革命的成功不仅在

于把国家政权从封建贵族手中转至 以商人、

本家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手中,

并打碎了前者的

强制性国家机器而代之 以新的强制性国家机器

如国民 自卫军,

而且还在于冲击了头号意识

形态国家机器一教会。

随后,

教会变成了民间机

构,

其财产被没收,

新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造

物接替了宗教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支配地位。

自然,

这一切都不是无缘无故发生的,

教协议 ①、

波旁王朝复辟 ⑧以及 贯 穿 世 纪

的工业资产阶级与地主贵族阶级之间的长期阶

级斗争就是明证。

早先是教会使各种职能 日臻

完善,

其后,

资产阶级则是利用学校来完善它

们。

因为只有把这些职能置于 自 己 的控 制 之

下,

资产阶级才能够建立霸权。

资产阶级在法

国大革命初期设立的新的政治的、

议会民主制

的、

意识形态的国家机器,

后来经过长期激烈

的斗争又得以恢复 在 年恢复了几个月, ③

在法兰西第二帝国覆亡后恢复了数十年 ④,

是因为资产阶级要利用它们,

而利用它们又正

是为了进行反对教会的斗争并从教会手中夺取

意识形态的职能,

换言之,

既是为了确保 自己

的政治霸权,

也是为了确保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的再生产所必需的意识形态霸权。

因此,

尽管根据并不充分,

我相信我还是

可以继续展开下述命题的。

我认为,

通过暴力

形式的政治性阶级斗争和反对原先占支配地位

的意识形态 国家机器的意识形态阶级斗争,

产阶级在资本主义社会的成熟期,

把教 育的意

指 年拿破仑为争取天主教徒的支持,

与罗马教

皇签订的协议书。

—译注年一 年为波旁 王朝复辟时期

一一 爷注

指法兰西第二共和国 。 弓 一。 一 译之

指法兰西第三共和 国 一。

—一

译注

①②③④

识形 态 国家机器放到了支配地位。

这是一个"似非而是

"

的命题。

众所周知,

资产阶级一直想方设法借助意识形态表象来描

述 自己和 自己所剥削的那些阶级。

在这种表象

中,

占支配地位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似乎的确

不是学校,

而是政治意识形态国家机器,

即把普

选权和党派斗争结合在一起的议会民主制度。

但是,

历史 甚至仅就法国近代史而言 可

以证明,

资产阶级过去能够并且现在也能够迁

就那些与议会民主制时期不一样的政治的意识

形态国家机器,

比如在法兰西第一和第二帝国

时期、

①君主立宪制 路易十八和查理十世 时

期、

议会君主制 路易·

菲利普 时期和总统

选举制 戴高乐 时 期。

②在 英 国,

这一点更

为明显。

按资产阶级观点,

英国革命特别"成

功" ,

不象法国的资产阶级不得不 同意由农民和

平民在"革命 日

"

夺取政权 部分原因在于小贵

族阶级的愚蠢,

并为此付出了高昂的代价 而

英国的资产阶级则能够与贵族阶级"妥协

" ,

与它长期"分享

"国家权力

,

共同使用国家机器

统治阶级中所有心怀善念的人们共享太平。

在德国,

这一点可 以说是触 目惊心了。

由于德

国的政治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很是落后,

帝国的

容克地主阶级 以稗斯麦为代表 及其军队和警

察便为它提供保护并配备了领导班子。

因此可

以说,

帝国主义资产阶级在"

断送"

魏玛共和

国 ③并委身于纳粹主义之前,

就 已经把 自己的

彻底毁灭载入史册了。

所以我有充分的理 由认为,

在政治的意识

形态国家机器这个前台布景背后,

资产阶级所

安置的头号 即占支配地位的 意识形态国家机

器实际上代替了原先 占支配地位的意识形态国

家机器一教会一的功能。

甚至还可 以补充说

学校一家庭联合体代替了教会一家庭联合体。

为什么资本主义社会中教育的意识形态国

家机器实际上 占有支配地位,

而且它又是怎样

发挥作用的呢 以下四点足 以说明 这个问题

无论哪 一种意识形态国家机器都致力于

同一 目的 生产关系的再生产,

即资本主义剥

有叮关系的再生产。

各个意识形态国家机器都利用与其相适

的方法来达到这个单一 目的。

政治机器的方法

是使个人臣服于政治的国家意识形态,

即臣服

于" 间接的"

议会制的 或" 直接的

"

公民投票

或法西斯主义的"民主

"意识形态

传播媒介

机器则利用 出版、

广播和电视这些传播 几具按

日常服量向每个公民灌输民族主义、

沙文主义、

自由主义、

道德说教等等。

文化机器的方式与

此相 同 根据沙文主义观点,

体育比赛的作用

头等重要。

而宗教机器的方法是在布 道 和 其

它 如生 日、

婚丧等 一些大仪式中捉醒人们

人如果不爱他的邻舍到那人打了他右脸他再仲

出左脸的程度,

那他就不过是一把尘上罢' 。

家庭机器等等就无需冗述了。

这是个不时被 前统治阶级的、

无产者

及其组织的 反对声所干扰的音乐会,

而且这

个音乐 会只有一个乐谱 当权统治阶级的乐 普。

它把早在基督教之前就创造了希腊奇迹和罗 马

伟业的伟大祖先的人本主义绝妙主题和有利害

寓意的、

特殊的和一般的民族主义、

道德说教

以及经济主义 ④的主题合并到乐 曲之中。

在这个音乐会上,

的确有一个起支配作

用的角色。

这就是学校意识形态 国家机 器。

管它不事喧嚣,

几乎没有人留意到它的乐声。

学校接纳各个阶级的学龄儿童。

在校期间,

这些儿童最"

受挤对" ,

他们受着家庭国家机器

和教育国家机器的两面挤压。

学校无论使用旧

方法还是使用新方法,

都旨在强迫学生接受适

量的、

统治意识形态隐匿其中的 " 专 门 知 识"

① 法兰西第一帝国 一 是拿破仑一世建立 的

法国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君主制国家 法兰西 第二

帝国 一 是法国史上第二个资产阶级 什主

制国家,

路易·

波拿巴为帝。

—译注② 路易十八 一 年在位 查理 ' 一在位

路易·

菲利普 一 年在位,

称"七月王朝

" 。

戴高乐 一 年 〔法兰西第五

共和国第一届总统。

总统选举制延续至今。

一译注③ 年建立的德意志共和 国

,

是资产阶级一容克地

主专政的国家。

年希特勒 上台 后,

共 和 国 结

束。

—译注④ 国际工人运动中一种以迫求眼前经济利益为 特 征的机会主义思潮

—译注

法文、

算术、

博物学、

科学知识和文学,

者干脆就是提纯的统治意识形态 伦理学、

民教育和哲学。

一大批孩子在大约十 六 岁 时

就被驱赶"到生产中来

" ,

成为工人和小农民。

另一批人 则继续在学校教育中度过少年时代,

成绩或好或坏,

总还有点进步 可他们还是 中

途落伍,

只成为低级或中级技术人员、

白领工

人、

低级和 中级行政人员以及形形色色的小资

产阶级。

最后一批人到达了终点。

有的成为半

雇佣型的知识分子,

有的则象"

作为集体劳动

者的知识分子"一样

,

成为剥削的实行者 资本

家、

经理人员 和压迫的实施者 军人、

警察、

政治家、

行政官员等等 以及专业的意识形态

工作者 各式各样的僧侣,

可以确信他们中的

大多数都是"

俗人" 。 ①

在阶级社会中,

上述每一批人都要完成各

自的任务,

而为他们提供的意识形态也正是与

他们各自的任务相适应的。

比如对被剥削者,

就提供一种"经济高度发达的

" 、 "做好本职工

作的" 、 "

言行合乎道德 的" 、 "

履 行 公 民 职 责

的" 、 "

发扬民族精神的"和不关心政治的意识

对剥削的实行者则提供一种向工人发号施令并

对他们大谈" 人际关系"

的能力 对压迫的实施

者要提供一种维护秩序和强迫"无条件服从

"

能力,

或是一种巧妙应付政治领袖的言论所造

成的煽动性后果的能力 对专业意识形态工作

者却要提供一种利用推崇、

蔑视、

欺诈、

煽动

的方法对人类意识的不 同层面加以分别处理的

能力,

以使其适应伦理道德、

乐善好施、 "

超验

存在" 、

民族精神和法国的国际作用等等滥调。

当然,

象谦逊节制、

听天 由命、

温 良顺从,

以及象愤世嫉俗、

目空一切、

骄横傲慢、

厚颜

无耻、

自高 自大,

甚至象礼貌的谈吐和狡诈的

辞令这些相互比照的德行,

很多见教于家庭、

教堂、

军队、

圣经、

电影、

甚至足球场,

但是,

没有一个意识形态 国家机器能象学校那样使资

本主义社会的全体儿童一天八小时、

一星期五

天或六天来做义务 还有不少是免费的 听众。

各种类型的专门知识无不隐含着统治阶级

的意识形态。

正是靠传授这些专门知识的学徒

制度,

资本主义社会生 产关 系 即被剥削者同

剥削者的关系 的再生产才得以大量进行。

个资本主义制度赖以生存的机制自然要被一种

普遍流行的学校观念所掩盖 因为这种观念是

占统治地位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基本形式之

一,

所 以才会普遍流行,

它把学校看成是清除

了意识形态影响的中立环境。

在那儿, "

父母"

他们是孩子的占有者 把孩子托付给教师,

教师也尊重孩子们的"

良心"

与"

自由" ,

并且 以

自己为榜样,

为他们展现了通向成年人的 自由、

道德和责任的途径。

在此我要向另一些教师们致歉,

因为他们

在恶劣的条件下,

仍试图掉转他们在所"

教授"

的历史和学问中找到的不多武器来反对坑害他

们的意识形态、

制度和实践。

他们也是一种英

雄。

但是他们人数很少,

而大多数人甚至尚未

开始怀疑制度强加给他们的"工作

"

制度比他

们强大得多,

并且把他们挤压变 形,

或 者 更

糟,

他们用最先进的发现 著名的新方法,

用 自己的全部心血和独创精神来进行"

工作" 。

他们毫无疑虑,

致使他们把热忱贡献于维护和

培养学校的意识形态表象。

而这个表象使今 日

之学校对于当代人来讲就如同几世纪前的教会

对于我们的祖先来讲一样,

是" 天赋的

" 、

有不

可或缺之效用的,

甚至是于人类有益的。

事实上,

教会作为占支配地位的意识形态

国家机器的角色今天已为学校所代替。

学校与

家庭的合作一如过去教会与家庭的合作。

我们

现在可 以断言 一种史无前例的深层危机 目前

正动摇着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教育系统,

它虽象

以往一样 如《共产党宣言 》中就已宣告的 连带

着一种动摇家庭系统的危机,

但这次则开始显

露出政治的涵义,

因为学校 和学校一家庭联

合体 构成了 占支配地位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

这个机器在生产关系再生产中又起着决定性作

用,

而世界范围内的阶级 斗争已经威胁到决定

这一切存在的生产方式了。

待续

① 就他们所从事工作的性质 功能 即维护现存秩序

而言。

—译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