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迷茫,都源於想太多

你的迷茫,都源於想太多

圖|來源網絡

01

/

昨天中午趁午休時間跑出去剪了個頭發。理髮店在居民區內,但也不難找,中午時間人不多,進去之前我很擔心被推銷,按照我3個月剪一次頭髮,每次只把長度剪斷,不燙不染不做護理的慣例,辦卡對我沒有任何吸引力。

剛進去的時候,理髮師給我登記了基本信息,就讓我先去洗頭了。剪髮之前只是問了我的基本要求,期間並無過多的推銷。

這倒讓我很好奇。我開始試探著問髮型師,是不是可以給一些髮型的建議,如果換個造型是不是會更好一些。

沒想到髮型師告訴我這個看個人需求,喜歡什麼樣的造型,他們最多給一些建議。居然沒有推銷我燙髮或者染髮,我又很好奇。

我告訴髮型師由於工作壓力大,頭髮掉的很多,有一次去理髮,那家店的理髮師還告訴我頭頂有禿的跡象,讓我做一個頭皮護理。

髮型師抓了抓我的頭髮,撥來撥去看了一下,說並沒有,髮量很正常,頭頂也沒有禿,只是頭路一直二八開,所以分路的地方會略稀疏一些,而且這個季節脫髮確實會比較厲害,非常正常。

我又開始發問:“照這樣的掉髮速度,到年紀大一點了會不會禿啊?我看到一些六十多歲的老太太頭頂都露出來的,很恐怖啊,我可不想這樣。”

髮型師笑了笑,告訴我,首先,到了六十多歲是三十多年以後的事情了,根本不用去考慮這麼久以後的事情,那是庸人自擾。

其次,我的頭上已經長出很多小頭髮了,正常的話掉的頭髮以後都會長出來,這叫新陳代謝,沒什麼好擔心的。髮型師告訴我即使像他自己的父親那樣得了斑禿,經過一段時間的身體調理,也會長出新頭髮。

最後理髮師告訴我一些頭髮護理的小技巧,讓我別想太多,別太把自己當回事,這樣會很累。

你的迷茫,都源於想太多

圖|來源網絡

出來後我覺得一身輕鬆,原本每天都擔心自己頭髮掉的厲害,擔心自己會不會有一天變成一個禿子,會不會老了蘋果肌下垂,眼袋耷拉,結果自生煩惱。現在發現很多事情都是自己想象出來的。

其實很多煩惱都是我們想出來的,想太多就把時間浪費在很多無意義的事情上,更無法正視自己。不如不去想,順應一切。

02

/

之前有個小夥伴在後臺看到我寫的文章後,覺得結婚生孩子這些事情實在令她難以想象。沒有結婚前她覺得一個人生活的非常自由,除了工作,業餘時間想幹嘛就幹嘛。

不想幹嘛的時候就在家裡宅著,想玩的時候可以找閨蜜,想讀書的時候可以抱著一本小說到深夜,還可以隨時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

她的問題是因為父母和親戚的催促,剛找了個男朋友,但還未到談婚論嫁的程度,她已經開始擔心未來會不會被家庭羈絆,總是會被孩子牽扯,忙的沒有自己的獨立生活。

她告訴我有一次晚上出門遛狗,看見路上好幾個有孩子的女人都在遛娃,髮型凌亂,穿衣風格也土不拉幾的,根本沒顧上自己的形象,卻不停的拉拉孩子的衣服,摸摸孩子的頭,很擔心將來自己也會變成這樣的女人。

我告訴她真是她想太多了,結婚生子真是沒有那麼恐怖,雖然這些過程經歷的時候都是你預想不到的,但也正是無法預想,人生才會變得可期可待,充滿精彩。如果什麼事情都是你設想好的那樣,按照你設想好的路線進行,到後來你會發現真的很無趣。

你的迷茫,都源於想太多

圖|來源網絡

我告訴這位小夥伴,不要想太多,到了什麼年紀就會發生什麼事情,盡力去經驗就好了。其實生活的坑,都是自己給自己挖的,很多人迷茫就是因為想太多,從而束縛了自己前進的腳步,讓我們失去了行動的勇氣。

與其對外來充滿恐懼,不如把每一天過好,走一步算一步,每一步都要算數。不要多想,走出去了,你才會發現另外一個世界。

03

/

村上春樹在《當我談跑步時我談些什麼》中說過:“每每有人問我:跑步時,你思考什麼?提這種問題的人,大體都沒有長期跑步的經歷。遇到這樣的提問,我便陷入深深的思考:我在跑步時,究竟思量了些什麼?老實說,在跑步時思考過什麼,我壓根兒想不起來。”

確實人的大腦自帶彈幕系統,從小到大我們都會受周圍的環境、家人、朋友的影響,導致成年後我們做很多事情,腦袋中的彈幕系統會自發的啟動。

比如你高考發揮失常,沒有考中第一志願,而是進了一個普通的二本普通的專業,這時候家長就會直接開始發問,為什麼沒有考好,這樣的學校以後怎麼出去找工作,這種專業現在已經爛大街了,以後出去拿什麼跟別人競爭呢。

而親朋好友更是會旁敲側擊的告訴你,某某家的孩子考上了重點大學,專業又是最熱門的,現在畢業出來幾家公司都搶著要,年薪就有20萬。

於是你開始陷入沉思,為什麼會考入這種學校,接著開始覺得學校環境不好,學習氛圍也很糟糕,周圍的同學都很傻逼,自己今後會不會沒前途。越想越不喜歡這個學校,最後乾脆自暴自棄。

往往很多時候我們的人生就被這種自導自演的彈幕劇情改變,在醒來時才發現原來是自己想太多,但為時已晚。

你的迷茫,都源於想太多

圖|來源網絡

其實,想太多真的是一種病,怎麼治呢?

首先,我們要做的就是“行動”

想不如做,在很多成功人士的字典裡,成功的秘訣沒有其他,就是“行動”二字。

比如你想學開車,趕緊找個駕照開始學,不要去考慮現在考駕照難不難,學習有多辛苦,更不要去考慮二十年之後有無人駕駛車輛,是不是可以不用學開車了。

唯一要做的就是,趕緊學,因為二十年後的事情誰也不知道。

第二,寫下來。

如果腦袋中的想法太多怎麼辦?那就把自己想到的問題都先寫下來,然後再去一個一個的解決。

比如我最近遇到了很多運營方面的問題,但運營的問題一大堆,有文案的,有推廣的,有渠道的,有數據分析的……,我並不是停留在想當中,因為這些問題我想破頭也想不明白,我把他們統統列出來,接著開始著手解決問題。

第三,專注做當下的事

很多人想太多是因為確實事情太多,但如果永遠處於事情太多的狀態就有問題了。最好的辦法就是專注於當下的事。

把計劃分割成非常小的細節,每一塊再安排到每個時間節點上,比如上午半小時時間就是寫方案,這半小時不能做其他事情,等手頭事情完成才允許自己做其他事情。

這樣比同時處理很多事情,腦袋中又在思考其他事情要高效太多了。

你只有過好了當下,才有資格談未來,你也只有放下你那些想太多的執念,才能真正走出迷茫期。

確實活著的每一天都會充滿很多未知的想法,而我們到達一個人生驛站前,總會期待那裡是否有自己想要的樣子。是不是我們可以把這些“想太多”化作行動,讓自己腳踏實地的去追求前方的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