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的流量沒了!今年的618比以往更冷清,電商已經見頂了?

50%的流量沒了!今年的618比以往更冷清,電商已經見頂了?

“今年618流量下滑得出乎意料。相比去年同期,店鋪流量下跌了50%,不知道別人家怎麼樣。”一位快消品品牌的電商負責人向億邦動力爆料。

618年中大戰,電商經理人們一邊埋頭準備“二選一”的答卷,一邊又不得不正視另一大難題:大平臺的流量增長遭遇瓶頸。

這兩大問題都是各大品牌必須要闖的“鬼門關”。大家也都心知肚明,單純靠吃電商平臺流量紅利、攻城掠地的時代已經一去不返了。

不過,今年流量的情況更加不容樂觀。

“該花的錢都花了,該上的位置也上了,但流量還是不及預期。目前還沒有感受到618大促節點帶來的流量優勢。”一位眼鏡品牌的電商負責人非常無奈,“流量都去哪兒了?”

50%的流量沒了!今年的618比以往更冷清,電商已經見頂了?

“失蹤”的流量

“618”和“雙11”好比電商圈的雙子星。在經受了這兩顆雙子星多年的歷練洗禮後,電商“老炮兒”們面臨大促時,開始變得麻木。

一位有著多年從業經歷的電商經理人表示,平臺大促時間拉長,提前消費用戶,稀釋了消費者的購買力和精力。同時,像“超級品牌日”這樣的日常促銷活動增多,力度也在加大,和大型促銷活動的差異變小,618吸引消費者的注意變得越來越難。

“今年618的流量狀況不太樂觀,我們沒有感受到熱度,銷量基本和平常一樣。不知道別的品類實際情況如何,有沒有出現井噴的情況。”上述人士補充道。

同時,淘寶C店店主的日子似乎也並不好過。618主陣地設在天貓,有多位淘寶C店店主發帖表示,從5月29日開始,店鋪流量就在持續下滑,最嚴重的情況,店鋪銷量和流量直降三分之二。

“618的流量可能更多的給了天貓活動商家。為了要流量資源位,甚至是在虧本賣產品,但流量還是上不去。我們也不清楚,流量都去哪了。從目前下降的情況和活動週期來看,可能在7月下旬才能恢復。”一位淘寶C店店主無奈說道。

618 流量下滑的狀況,甚至讓某商家悲觀判斷:618的形勢讓人對今年的雙11也很難抱有希望。

被分噬的流量

在去年,京東首次亮出了618成績單,截至2017年6月18日24點,京東“618購物節”18天的累計下單金額達到1199億元。同時,天貓也聯合多個品牌,集體發佈海報秀618增長率以及銷售額。兩虎相爭,劍拔弩張。

不可忽略的是,線下零售商家們對電商大促節日的參與熱情也在不斷升高。例如物美、大潤發、銀泰、世紀聯華等多個商超百貨玩家,都開始主動或被動地加入“蹭節”大軍。從商家們的廣告來看,不乏“全場五折”等對消費者極具吸引力的促銷方式。“真正的誘惑轉移到線下了。”有消費者調侃道。

50%的流量沒了!今年的618比以往更冷清,電商已經見頂了?

50%的流量沒了!今年的618比以往更冷清,電商已經見頂了?

如果新的增量市場真的隱藏在社交網絡和下沉渠道中,傳統電商平臺又該如何應對和挖掘新的增長方式?商家不斷抱怨和反映流量差,是否代表著電商大促吸引力在不斷降低?在這背後,是消費者購買意願下降?還是消費主力人群正在發生變化,從而帶來的連鎖反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