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道的力量 ————永遠留住食材的本真

味道的力量 ————永遠留住食材的本真

在結束春節期間系列組文《味道的力量》之際,真趕上央視《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第三集宴》播出,飲食文化的歷史感、莊重感、儀式感、美感穿透人心,孔子曰:膾不厭細。食不厭精,自隋唐以來,飲食食譜就已經大行其道,宋朝鼎盛,明清又有新的發展,現代人五味雜陳,不知道怎麼吃,吃什麼了,集成、繼承、創新、發展,營養健康、知書達禮、尊重大自然食材,是當下飲食文化的內涵。高端大氣上檔次的宴席,固然秀色可餐,但是美食在民間,美味在平實中,家常飯食永遠是追夢逐遠的烙印。

中國飲食文化博大精深,中外兼收幷蓄,及內斂又外露。美食家周惠民介紹說,19世紀以後,洋人從海上絲綢之路來華經商,也不斷將其食物介紹到中國,讓胡食更加多元,卻多了個“番菜”的名稱。以至於現在有本幫菜、外幫菜、西餐三種別名菜系之說。在上海大都匯,濃油赤醬是本幫菜的主打特色,清淡是外幫菜的特點。

還是這個周惠民撰文說,烹小鮮與治大國,老子的話,將政治比作烹調,順其自然,食材的本真,烹得可吃,調得好吃,調味簡單,一鹽一醋,亮亮堂堂,文火燉煮,不翻騰,不攪合,減少人為干預,這樣順應自然的烹調理念自然沒錯,用到治國一樣清楚明白。中國飲食的背後是哲學,蘊含極高的境界。

這個周惠民還在2017年5月《世界博覽》撰文《何不食肉糜》,肉糜不是肉醬,而是稀飯加肉末,同時傳達一個信息,中國歷史故事,往往都堆積到一個人身上,層疊堆加,自圓其說,形成完整的故事,使人倍加相信,譬如說晉惠帝何不食肉糜之說。

晉惠帝司馬衷曾經在華林園裡遊玩,聽到蛤蟆咕呱咕呱的叫聲,就對侍從們說:“這叫喚的東西是官家的還是私人的?”侍從們說:“這叫喚的東西在官家地就是官家的,在私人地就是私人的。”到了天下災荒的年歲,百姓餓死,司馬衷竟然問:“他們為什麼不吃肉粥呢?”可見他的昏聵痴頑到了什麼樣子。

今天我們來探討飲食,實際上是對飲食作為一種文化來發掘整理和傳播。顧文豪《舌尖上的文明史》寫到,不論是對昨日世界的喚起,還是探尋時世變遷的深因,食物,都不再是簡單的果腹之物,相反,它全面參與到了個人記憶與整體社會的塑造過程中。

味道已不是過去一小群貴族和歐洲皇室、阿拔斯王朝或中國皇家文化的專利,也不是當今前沿美食家的特權。美食體現了一個族群的世界觀與審美觀。食物及其質地不僅事關味道,更與人類自由息息相關,我們採集、加工、買賣及其料理食物的方式不僅是一種必要的工業,更是生活的藝術,可以展現生命的意義。

傳統與創新,飲食與健康,繁雜與簡約,饕餮與平衡,極致與中庸,都是美食、飲食的內涵和外延,味蕾與快感,創新與發展,主食工業化與手工製作,一直從舌尖傳導在精神層面的美感、快感、辛福感,尋求食材的來源、製作的精良,呈現的美輪美奐,達成健康的體魄和道德精神禮教的完美結合。

飲食、美食從中國的“吃了嗎”到“吃什麼象什麼”,從果腹、吃飽,到吃好吃精吃細,到追求原生態和本真,週而復始,這裡麵包含中國的哲學思想,天人合一,恆念物力,簡約為本,包容並蓄,感恩饋贈,自我修養,和睦團結等等。

但是縱觀中國美食、飲食和農耕文明、糧食安全,無不是從數量到質量的演變,任何時候都不忘初心,飽時不忘飢時,多是不忘少時,追求美食與美味、極致與簡約、健康與膳食、數量與質量、華麗與本真、傳統與創新的完美平衡。美食折射一個民族的生產方式演變,更展示人類繁衍和走向文明的進程,塑造精神世界的自我和群體融合,戮力尋求真善美。

味道的力量是什麼?是文化的力量,它從千年走來,從野蠻走向文明,厚重的歷史滄桑感,和高雅的審美情趣;是生活的原動力,一日三餐折射老百姓的平常生活,是那麼熨帖,那麼鮮活。

味道的力量給予我們,是保持一個不忘初心的心態,保持食材的本真,簡約不奢侈,節約不浪費,汲取家庭美德力量,體悟父輩的艱辛,迴歸民族和家庭的根系。

( 孫曉明)

作者系中國糧食經濟學會、中國糧食行業協會理事

通聯地址:山東省泰安市糧食局直屬分局(泰安市東嶽大街221號)

聯繫電話:13465386789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