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道的力量

味道的力量

————开篇的话:戊戌狗年春节到了,千万中华儿女回归家庭,就是寻找年味,寻找儿时妈妈菜的味道,找寻嗅觉的原始本真,这是亘古不变的永恒,记住家的味道,尽管世事变迁,记住娘的饭食,尽管食材变了,但是不变的是人性、人心、人意,和那浓浓的亲情、爱情、友情——一世情。

《齐鲁晚报》刊载《食物里的人生》一文,文中说在《谈吃与画饼充饥》中,张爱玲怀念她的童年:“小时候在天津常吃鸭舌小萝卜汤,学会了咬住鸭舌头根上的一只小扁骨头,往外一抽抽出来,像拔鞋拔。与豆大的鸭脑子比起来,鸭子真是长舌妇,怪不得它们人矮声高,‘咖咖咖咖’叫的那么响。汤里的鸭舌头淡白色,非常清腴嫩滑”。一个人的一辈子,也是与食物忠诚相伴的的一辈子。

中国的饮食文化博大精深,中外兼收并蓄,学者周惠民介绍说,19世纪以后,洋人从海路来华经商,也不断将其食物介绍到中国,让胡食更加多元,却多了个“番菜”的名称。以至于现在有本帮菜、外帮菜、西餐三种别名菜系之说。

还是这个周惠民撰文说,烹小鲜与治大国,老子的话,将政治比作烹调,顺其自然,食材的本真,烹得可吃,调得好吃,调味简单,一盐一醋,亮亮堂堂,文火炖煮,不翻腾,不搅合,减少人为干预,这样顺应自然的烹调理念自然没错,用到治国一样清楚明白。中国饮食的背后是哲学,蕴含极高的境界。

这个周惠民还在2017年5月《世界博览》撰文《何不食肉糜》,肉糜不是肉酱,而是稀饭加肉末,同时传达一个信息,中国历史故事,往往都堆积到一个人身上,层叠堆加,自圆其说,形成完整的故事,使人倍加相信,譬如说晋惠帝何不食肉糜之说。

顾文豪《舌尖上的文明史》写到,不论是对昨日世界的唤起,还是探寻时世变迁的深因,食物,都不再是简单的果腹之物,相反,它全面参与到了个人记忆与整体社会的塑造过程中。

美国耶鲁大学历史系前主任、教授保罗.弗里德曼主编的《食物:味道的历史》一书,着力探讨的正是食物如何参与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在这部由十位专家学者共同参与编撰的著作中,贯穿全书的主旨并非是通常的饕餮赏鉴,而是思考食物在人类文明史中所扮演的角色。编撰者相信,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区的人们采集、加工、以及料理食物的方式,既反映出不同族群的世界观与审美观,也充分折射出人类文明的变迁。

弗里德曼说,味道已不是过去一小群贵族和欧洲皇室、阿拔斯王朝或中国皇家文化的专利,也不是当今前沿美食家的特权。美食体现了一个族群的世界观与审美观。食物及其质地不仅事关味道,更与人类自由息息相关,我们采集、加工、买卖及其料理食物的方式不仅是一种必要的工业,更是生活的艺术,可以展现生命的意义。

我们有以下零碎的感念,人类社会是传统和创新的历史,饮食的过往和现在、一直将来也概莫能外,传统与创新,饮食与健康,繁杂与简约,饕餮与平衡,极致与中庸,都是美食、饮食的内涵和外延。

味蕾与快感,创新与发展,主食工业化与手工制作,一直从舌尖传导在精神层面的美感、快感、辛福感,寻求食材的来源、制作的精良,呈现的美轮美奂,达成健康的体魄和道德精神礼教的完美结合,饮食、美食从中国的“吃了吗”到“吃什么象什么”,从果腹、吃饱,到吃好吃精吃细,到追求原生态和本真,周而复始,这里面包含中国的哲学思想,天人合一,恒念物力,简约为本,包容并蓄,感恩馈赠,自我修养,和睦团结等等。

但是纵观中国美食、饮食和农耕文明、粮食安全,无不是从数量到质量的演变,任何时候都不忘初心,饱时不忘饥时,多是不忘少时,追求美食与美味、极致与简约、健康与膳食、数量与质量、华丽与本真、传统与创新的完美平衡。美食折射一个民族的生产方式演变,更展示人类繁衍和走向文明的进程,塑造精神世界的自我和群体融合,戮力寻求真善美。

美食或主食伴随人们一辈子,儿时初尝的味道,往往伴随人们一生,在某时某刻某地,一旦闻到此种味道,将唤起童年的记忆。吃什么是什么,吃什么象什么,甚至一个人常吃什么,往往面相都有改变。

探讨味道的历史,得出的结论是保持食材的本真,保守祖宗留下来的传统技法,秉持食物里的人生哲理,不忘初心,顺其自然的烹调,道法自然,不折腾,不攫取,不奢华、不铺张,随其自然,顺应万物,最美的味道是平常味,最好的美食在平实中,最初的味道影响人的一生。

(孙晓明)

作者系中国粮食经济学会、中国粮食行业协会理事

作者单位:山东省泰安市粮食局直属分局(泰安市东岳大街221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