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想衣裳花想容(一)活用典故例谈 提高作文表现力

云想衣裳花想容

——活用典故例谈

语文新课程把学习古诗文,继承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从量上看,《课程标准》要求1—6年级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段),7—9年级学生背诵80篇(段),合计240篇(段)(含中国现当代和外国优秀诗文)。从质上看,四个学段的要求渐次提高。第一学段,要求“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第二学段,要求“体验情感,领悟内容”。第三学段,要求“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第四学段,要求“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理解基本内容”。这好像蚕吃桑叶一样,“积累”是吃进,“感悟”是消化,“运用”是吸收(长精神)和吐丝(创新新产品)。这六个字概括了分阶段质的要求。有了这合乎规律的“质”“量”要求,教学又达到了这个要求,那么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便有了基础保障。

但是,受各级考试的影响,我们的古诗文教学质量上限似乎到能够应付默写和理解词句的程度就止步了。这无疑是“考什么就教什么,考到什么程度就教到什么程度”的传统教学观的反映。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这种观念、这种做法显然已经不合时宜了。况且没有“运用”的“积累”和“感悟”是浅层次的、格式化的、封闭的,“运用”促进“积累”的增加和更新,“运用”促进“感悟”更加深刻。所以古诗文教学效益还有更为广阔的提高空间。为了指导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尝试活用诗文典故,从而飘逸馨香的文化气息,折射璀璨的创造之光,本文特奉名家经验,以求实效。

一、未成曲调先有情——拟命佳题

文章的标题好比眼睛,往往集中而强烈地反映出全篇的主题。好的标题确切、简洁、形象、生动,具有先声夺人、窥斑见豹的效果。当然,文学性强的标题也可以与主题没有关系。明引或暗用典故作标题,都要起到吸引眼球,不卒读不罢手的作用。

叶至善的《卧看牵牛织女星》,直接引用杜牧《秋夕》诗末句为题,巧妙地揭示了说明对象,并透露出一股闲适自在的气息,使人在回味亦真亦幻的牛朗织女的爱情传说中,愉快地去了解该文传播的天文知识。琼瑶的《几度夕阳红》让人想起了《三国演义》卷首词,想起历史变迁,人事沧桑,小说中主人公爱情的几多磨难、缠绵悱恻。《吾家有女初长成》,古朴而有韵致,浸透了现代母亲周乃珊对女儿的疼爱、欣赏、尊重的感情。千多年前“杨家有女初长成”的杨玉环天生丽质,终不免“长恨歌”一曲,其人生怎能与今日之年轻人同日而语?彭荆风的《驿路梨花》之题,摘引陆游诗句“驿路梨花处处开”,使“梨花”的含义虚实相生,令人遐想,溢美不禁。

二、头未梳成不许看——落笔要巧

万事开头难,作文亦然。佳作之落笔必见其巧。用典开头,新颖别致,妙趣横生,引人入胜。

或引出对象,激发兴趣。前述叶至善的科普小品,开头即引用《秋夕》全诗:“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既照应了题目,又引出说明对象,诗意盎然。而陈从周《说“屏”》一文开头引用了前两句,通过赞美“其情境真够令人销魂的了”,引出说明对象“屏”,并表明对屏的一贯向往之情。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陈先生却是先“乐之”再“好之”后“知之”,要品尝屏的闲滋味和探求文化休憩的作用了。周建人的《蜘蛛》一文,开头也引用了一首民间流传的谜诗:“南阳诸葛亮,稳坐中军帐。排起八卦阵,单捉飞来将。”这是多么富有形象和兴味啊!恐怕每个人特别是孩子们都愿意接着读下去了解蜘蛛的知识吧。

或开门见山,提出论点,给读者一个深刻的印象。历史学家顾颉刚的《怀疑与学问》以程颐和张载的名言开头:“学者先要会疑。”“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指出做学问的人必须要有怀疑的精神,旗帜鲜明,观点明确。(未完待续)

云想衣裳花想容(一)活用典故例谈 提高作文表现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