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好家門口的每一所學校」沙河四小:特色教育為學生插上“夢想翅膀”

「办好家门口的每一所学校」沙河四小:特色教育为学生插上“梦想翅膀”

「办好家门口的每一所学校」沙河四小:特色教育为学生插上“梦想翅膀”

“同學們,下午好,校園廣播又跟大家見面了。今天我們的主題是朗讀者,先來聽聽這首詩……”下午2∶50,在九原區沙河第四小學的校園裡,學生們熟悉的校園電視臺開始了每天的播音。伴著播音員悅耳的聲音,班級裡的學生時而認真聆聽,時而跟著輕輕吟誦。

“校園電視臺是我們學校打造的特色陣地,這是我們學校探索一個特色、發展特色教育中的一項內容。圍繞養成教育、高效課堂和特色教育,我們以此來培養學生全面的發展。”沙河第四小學校長李美枝這樣描述著學校的發展。

「办好家门口的每一所学校」沙河四小:特色教育为学生插上“梦想翅膀”

養成教育 彰顯德育成果

位於九原區西腦包村的沙河第四小學,是一所城鄉接合部學校。學校裡80%左右的學生是外來務工人員的子女。每天為生計忙碌的家長,在家庭教育中給予孩子的陪伴較少,因此,學校的孩子們在愛、品德修養、學習能力等方面需要更多的關愛與養成。於是,養成教育成為學校德育工作的重點。

這項以“體驗成功,感受快樂”為主題的校園之星評價活動,從學生的文明禮儀、課堂學習情況、紀律衛生、特長髮展等方面評價學生,讓學生在每日學習、生活、活動中規範自己的行為,在點滴中成長。“在學校,我們是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為指南,並結合板報、班會、校園電視臺、升旗儀式等載體,根據年段確定主題內容,對學生進行品德、禮儀、安全等教育,發揮德育的育人功能。”李美枝表示。

教學改革 提升課堂實效

從2013 年開始,清晨一誦、午間一寫、每晚一讀、每週一課的“四個一”活動在學校蓬勃開展。每天清晨,20 分鐘的經典誦讀課上,孩子們讀詩、誦詩、吟詩、唱詩、畫詩……每一天的學習生活從詩意中開始。每週的課外閱讀、課前讀書交流、親子共讀等系列主題讀書活動,為學生們營造了濃厚的讀書氛圍。經典浸潤、讀書成長,讓書香飄滿整個校園。

今年3 月,沙河四小被確立為包頭市基於課程標準教學實驗校,學校以“生本教育”思想為指導,通過聽課、評課、研課、磨課改變課堂生態,把“教學評”一致性教學改革實踐在課堂上,達到提高課堂效率的目的。為此,學校還成立了語文、數學、英語領銜工作室,引導市級、區級骨幹教師帶頭讀書學習,帶頭教學改革,帶頭幫助青年教師成長,並通過培訓學習、理論研討、課例研究、教學實踐,以教學研討為陣地、以課題研究為載體、結合多種活動形式幫助青年教師從教學研中成長,讓教改後的課堂更高效、實效。

體育+特色教育 打造學校品牌

在每學期開學之初,沙河四小的每一名學生都會收到學校發的一份興趣調查表。調查表上啦啦操、主持、二胡等23 項興趣科目羅列在表上,學生根據自己的愛好選擇一項科目進行學習。每週五下午,廣受學生歡迎的特色課程—— 學校少年宮活動時間到了。活動課的鈴聲還未打響,學生們已經迫不及待地朝著自己選擇好的興趣活動教室跑去。學生們在興趣教室製作手工、演奏樂器、學科學知識,特色課程的開設讓學生玩得不亦樂乎。

除了特色課程的開展,在體育教育中,沙河四小因地制宜,確定了以足球、跳繩及新型運動項目軟式棒壘為內容的“一校多品”特色運動項目。課間、體育課上,學生們跳著創編完成的足球操、跳繩操,在跳躍中感受著運動帶來的樂趣。

“現在,我們學校的師生正在學習、訓練軟式棒壘這項新型運動項目。下一步,我們將在每個班級開設這門課程,打造‘一校一品’大課間,讓在四小就讀的孩子們不僅有一個健康體魄,還能全面發展。”李美枝表示。

來源 | 《包頭教育》 尹甜甜

審核 | 張劍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