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難選擇:“資管新規”發佈的歷史背景

三難選擇:“資管新規”發佈的歷史背景

2018年4月27日,經國務院批准,央行、銀保監會、證監會、外管局聯合印發《關於規範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這個涉及100萬億資產管理市場的新規並將過渡期延展到2020年底。為何在這樣一個時間段政府鐵了心的去整治資本市場,而不是在2008年經濟危機出現的時候呢?其實有其歷史必然性的。

一、從國際、國內“三難選擇”談起

在宏觀經濟學中的一個著名的經濟鐵律,就是“三難選擇”。所謂三難選擇,就是指在一個開放市場中,政府對於貨幣政策的自主性、匯率穩定、資本的自由流動,三個方面只能取其二,不可能三者全部兼顧。也就是說,你選擇貨幣政策的自主性與匯率穩定,就必須放棄資本的自由流動,實現資本管制制度。

我們可以拿中美兩國為例,美國為了方便在世界各地“擼羊毛”,肯定會選擇貨幣政策的自主性與資本的自由流動,同時美國必須放棄固定匯率制度,實行浮動匯率制度。而中國則不同,中國是一個經濟對外依賴程度比較大的國家,最不喜歡匯率的波動浮動過大,因為只要匯率波動幅度大,對於本國的進出口都會造成很大的影響。中國選擇貨幣政策的自主性與固定匯率制度,同時放棄了資本的自由流動,也就是實行資本管制政策。站在整個世界經濟發展史上看,也是如此。以二戰後的世界為例,為了促進世界貿易與分工,必須實行固定匯率制度,同時要加強貨幣政策的自主性,以此二者為根基,必須放棄資本的自由流動,所以在二戰後,各個資本主義國家紛紛實行資本管制制度。

其實,放在整個世界經濟的視野思考問題存在三難選擇,在一個經濟體內部同樣存在三難選擇。因為,經濟活動本身也是一種選擇活動,你選擇甲方案,付出的代價就是不能選擇乙方案。我們拿中國為例,中國在促增長、保就業與防範金融風險三者中必須選其二,無法同時兼顧,甚至企圖在三者中選擇一定的權重比例實現三贏也是不可能的。

二、2008年經濟危機後中國的“三難選擇”

具體我們還是要從2008年經濟危機開始談起。美國“次貸危機”迅速波及全球之後,中國也未能倖免。為了防止經濟硬著陸,中國政府迅速出臺後來在經濟學界爭議很大的4萬億經濟刺激計劃,目的就是了促增長、保就業,客觀來說,當時出臺4萬億經濟刺激計劃非常有必要,否則的話,中國經濟就有硬著陸、出現系統性風險的危險。也就是說,中國為了實現“促增長”與“保就業”實行大水漫灌的擴張貨幣政策。這就有點逆世界潮流,因為在當時的世界,各國都在忙著去槓桿,而只有中國在加槓桿,這才出現了中國後來漫長去槓桿的痛苦過程。為何中國要逆世界潮流加槓桿呢?因為中國經濟的三難選擇更難:你選擇其中任何一個目標都會與其他兩個目標形成衝突。

過去幾年中國採取擴張性貨幣政策,事實上已經影響到就業。因為中國四萬億經濟刺激計劃主要投向是基礎設施建設、以及房地產。而這些資本密集型產業是無法容納過多的就業人員的。而中國面臨的另外一個現實是,中國的就業問題並非最迫切的問題,因為中國就業問題的核心在於農民工的就業問題,而農民工市場目前仍然處於供小於求的情景。退一步想,如果真正出現供大於求,由於農民的最差結果也就是返鄉尋找新的就業機會,也不會出現社會問題。 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政府放鬆了對金融的管制,忽視了對於社會就業問題的重視度。

三、當下的重點就是防範金融風險

在促增長與保就業問題基本不是最核心問題的時候,防範金融風險也就變得至關重要。這也就是中國選擇2017-2018年度出臺“資管新規”的背景。

如果要防範金融風險,就應該減緩信貸擴張速度,加強對影子銀行與地方債務的監管,這也是“資管新規”要處理的核心內容。同時要注意到的是,過於激進的金融改革,很可能傷害實體經濟,必須採用漸進的方法過渡。中國的金融體系以銀行為主,銀行的傳統客戶又是以製造業企業為主。由於央行對於各股份制商業銀行與地方城商行的投資限制,對方紛紛通過基金子公司、券商、信託等通道實現間接投資,這也就出現大量的影子銀行。中國金融圈客觀存在的事實為,中國存在大量影子銀行長期為實體經濟輸血已經積攢的豐富的風控經驗,並且這種輸血的效果還不錯。如果一下子對影子銀行卡的太死,實體企業將會因失血過多而死,對於金融市場改革希望“畢其功於一役”的方法時不可取的,這也是政府把“資管新規”的過渡期延長到2020年底的一個客觀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