闔閭城建造有什麼講究?伍子胥告訴你

闔閭城建造有什麼講究?伍子胥告訴你

目前江蘇常州市的闔閭城遺址包含了闔閭大城和闔閭小城,是春秋中期的吳國的古城遺址。大家都瞭解,中國人講究對稱美,在建築構造上更是如此。那子曰就來講講伍子胥建造闔閭城時的故事吧!

闔閭城建造有什麼講究?伍子胥告訴你

吳王闔閭元年,問伍子胥吳國今後應該怎麼發展,如何才能制霸一方?伍子胥沒有高談闊論,眼角垂淚道:“我只是楚國的一個流放囚犯,父兄含冤而死,屍骨未寒,我能被大王收留簡直非常幸運了,哪裡敢枉言你們吳國的政事呢?”

闔閭說:“要不是有你伍子胥的幫助,寡人現在可能還屈居人下,有了你才有了現在的我,現在要大展宏圖了,你怎麼能打退堂鼓呢?難道是因為寡人的吳國人稀地薄,不足為你施展拳腳嗎?”

伍子胥連忙否定道:“吳國謀士那麼多,臣一個客居謀士,怎敢凌駕在吳國眾多謀臣之上呢?況臣的大仇未報,家不平何以平天下?”

闔閭聽明白了,便說:“他們每一個比你強,你就再不要推辭了,等國事稍定,寡人為你報仇!”聽到闔閭這樣說,伍子胥才為吳國做了一個長遠的規劃。

闔閭城建造有什麼講究?伍子胥告訴你

第一步,就是要修建都城。

伍子胥解釋道:“一國之都,哪能像個大集市一樣雜亂無章?國都就要有國都的樣子,這樣才能從近制遠管理好國家!立城郭,設守備,實倉廩,治兵庫,斯則其術也。”吳王闔閭說:“好,修國都這件事,寡人交於你。”

公元前514年,伍子胥奉吳王之命,建造國都闔閭大城。

吳國以前的國都是梅里,城池較小,周圍僅有三百零三步,一旦有強敵入侵,吳王就得馬上放棄國都,躲到樹林子裡觀望,等敵人走了再出來。

隨著吳國的壯大,興建一座能夠駐兵屯糧得大型城池勢在必行,這樣才能永葆千秋大業。

闔閭城建造有什麼講究?伍子胥告訴你

古人在修建城池時,一講實用,因地制宜;二講氣派,能夠鎮得住人;三講吉祥,以期帶來好運。

從地理上看,吳國地處東南,非常偏僻,北邊有齊國,南邊有越國,西邊是楚國,東邊是大海,三面臨敵,一面臨海,萬一有敵人攻進來,沒有能守得住的堅固城堡是絕對不行的。所以,大城不僅要大,還要利於防守,牢不可破。

伍子胥在詢問了很多知曉天文地理的人,他觀看地形的高低,嘗試水的鹹淡,應證了“相土嘗水,象天法地”後,才在姑蘇山東北圈好地開工建闔閭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