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業單位、企業養老待遇如何,並軌之後呢?

玩轉智能


兩種企業的待遇及差別,前面很多人反覆介紹過,我就不說了。作為圈裡人,我只談並軌後差異。很多人只看到並軌的表面,說的特起勁,但不瞭解並軌後的實質。

實質上,事業單位改制並軌後,雖然退休金到當地社保局領取,貌似同地方企業養老制度相同,但改制企業與地方企業的內部養老制度完全不同。

地方企業基本上實行的都是“五險一金”制度,以後生育保險與基本醫療保險合併後,還要改稱為“四險一金”;而改制企業大部分實施的是“五險二金”,或者“五險二金一補”養老制度。即增加了意外傷害保險,企業年金,商業補充醫療保險。

企業年金作為基本養老保險的補充,由企業另外儲存一定數額的資金,退休後發給職工。這項制度在2004年就在一些地方試行,2018年2月1日在全國推廣,但是屬於企業行為,由企業自主自願實施。改制企業基本實施了年金制度,而大部分地方國企效益欠佳,難以啟動,民企私企就更免談了。

事業單位雖然改制並軌,但整體上退休金基本不受影響,個別效益好的企業,由於年金高,退休工資還增加了呢。



企業趣談

2014年10月份企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並軌成功,並且設置十年過渡期,從2014年10月份到2024年10月份,在這期間退休的人員屬於中人;

事業單位中人退休按著2014年9月份標準老辦法計發退休金;具體計發辦法如下圖所示:

影響中人退休金的主要因素跟個人的崗位工資,薪級工資,以及工作年限直接掛鉤;

我認識一位小學教師,在職時候每個月可以開工資7200元,2017年7月份退休後,每個月可以領取4500元退休金

2017年退休也是按著2014年9月份標準計算退休金,這就出現晚退休幾年退休金反而少的原因,當補發部分兌現後退休金對中人最大的補償;

企業退休人員採用社會統籌和個人賬戶相結合的方式計發退休金;

影響我們企業退休人員退休金跟繳費基數和繳費年限有直接的關係。

繳費基數越高,每個月繳費越多 ,這樣個人賬戶養老金就越多;

繳費年限越長,基礎養老金就越多;

所以我們企業職工如果想領取更多的退休金,可以從繳費基數,繳費年限上面下功夫;

最後總結:

到2024年10月份過渡期結束後,採用統一養老保險制度,從而退休金相差懸殊問題會有效得到改善。

其實領取多少退休金,也不如有一個健康身體;

關於退休金計發,還有那些不同的觀點;


舉一反三

事業單位,企業養老金並軌前,本來老辦法是都是由單位發養老金,而由於搞市場經濟.,有的企業中途倒閉,這種企業由單位發養老金的辦法不適用了,於是政府成立一個機構社保局代為企業收發養老金,因為企業繳納養老保險千差萬別,有企業效益好的,按規定繳足了養老保險,同時還繳了企業年金,他們的養老金比事業單位還高,當然大部分企業由於有多得不如現得的思想,盡按最低檔繳養老保險,當然養老金就低,還有下崗職工,只交15年,與繳42年的比較也就是人家的三分之一,現在事業與企業開始並軌,也就是事業包括公務員也開始自己繳納養老保險,不過事業繳保險比規範,個人繳12,單位繳28,合繳4O,由單位扣繳,雖然並軌,但還是實行事業與企業收支兩條線,免得企業說事業吃了他們的養老金,雖然並軌但有個過渡期,因為現在退休前面沒繳費沒辦法按新算法算養老金,現在主要表現是有大批企業低養老金人員,認為並軌是企業和事業拿同樣的養老金,什麼少的加上去多的減下來,這是不可能的,因為並軌後這是要休現多繳多得,少繳少得,不繳沒有的原則,有的人說你事業沒繳不是也拿了嗎?是拿了呀,他是由單位拿的呀,你回單位拿養老金也不用繳呀,現在政府紿你單位代為收發,你確賴上政府了。每日罵不公平。要公平你叫你孩子考上個事業單位或公務員不就公平了,事業公務員人數也就佔總人口6O分之一,你家五代之內能考上一個就沒吃虧。


陳早華

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的退休金高於企業人員的退休金,這是禿頭上的蝨子,明擺著的,這是毋庸置疑的。雖然已經並軌但是差距並沒有縮小。企業退休人員據說有近1億,加上受到影響的家庭人員,怎麼也有3億多人,因此,這個問題值得高度重視。1、考試與招聘。退休公職人員在談到這個問題時總是振振有詞“我是考進來的”。言外之意,我的退休金理當高於企業。這有兩個問題要分清。一是,改革開放前和以後一段時間是沒有考試錄用這個做法的。二是,在機關事業實行考錄的時候,有的企業早就實行了招聘。你能說“考錄”就一定高於“招聘”?2、企業年薪與機關工資。有人說,企業工資實行年薪,工資遠高於機關事業單位。所以企業退休金少一些也是應該的。這不是實事求是的說法。極少數壟斷企業的人員工資高於機關事業單位這只是極其個別的現象。3、並軌與接軌。改革開放以來“與國際接軌”的說法越來越多。外國的月亮又“圓”起來了!既然這樣,退休金的改革為什麼不能借鑑國外的經驗?況且我們還是社會主義制度,提倡“無貴賤之分”!希望那些“居廟堂之高”者拿出勇氣,讓這個被世人所詬病的退休雙軌制早日壽終正寢!


徐老5471

並不是真真的並軌,兩者退休工資還存很大差異,所謂並軌只是事業單位退休人員不在原單位領養老金了,改在了和企業退休職工在一個機構領取,所以是假並軌,從企業退休最可憐,機關人員是在為國家工作,企業職工不知道為誰幹了一輩子,一片藍天,一塊土地,分成三六九等,可悲,可嘆,可恨卻無奈


rm知否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file_sign": "a5de8e2bb060b7e72f43cff1cdb849ce\

鍾建峰

企業職工與行政事業單位職工,退休工資差具相差近一陪,由於在職時行政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工資比企業職工就高,這是改革開放後'拉大了差巨,由於行政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是腦力勞動,企業職工是體力勞動,所以工資拉開了差巨,養老保險並軌後,是指企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都繳養老保險,2o16年以前行政事單位工作人員不繳養老保險,所以教並軌制,以後企事業單位退體人員工資增長都是統一的。


86131193229

事業單位、企業養老待遇如何,並軌之後呢?

\n

{!-- PGC_VIDEO:{"status": 0, "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434a0000a0ab6e90763a\

天笑講職場

謝邀,事業單位,企業養老的侍遇是有差距的,隨著時間推移,事業和企業並軌後,這種差距將越來越縮小。我是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今年55歲了,馬上面臨退休,從人社局瞭解到,我們就是屬於中人中辦法,退休工資待遇以2014年的時間計算。具體多少等退了在告之。


熱愛生活148175001

謝謝我來回答。特別要告訴企業的人,特別是一般中小企業的人。第一,不要期望並軌給中小企業加退休金,不要期望公務員事業的退休金減少,人家多與少與企業無關的。第二,並軌不等於退休金來源並軌,也不等於計算方式並軌,也不等於拿到手相同。並軌就是都在社保發,各發各的池子,各按各的算法,各繳各的比例,各得各的收入,多的還是多,少的還是少。區別過去他們不繳養老金的,現在繳了而已,但歸根結底都是財政的錢。可以理解為共同富裕不等於同時富裕,更不等於同等富裕,這是一個道理。第三,並軌並不是搞平均主義,不是說退休之後大家差不多,這是拿的少的人的一廂情願而已。想想眾多的優秀企業,比如BAT,華為,京東等等,亦或是大國企,雖然不是公務員事業單位,但他們的在職收入以及退休金都是中小企業和公務員事業的人望塵莫及的。第四,要致富靠勞動、靠自己,不要指望拉低別人,滿足自己的不良心態。公平永遠是相對的,絕對的公平才是最大的不公平。鼓勵差異才能激發創造力,想讓自己過的更好,現在就要努力奮鬥。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