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你見過的鋼筆字帖中,你認為誰寫得最好?

蜀鄙樵

硬筆書法興起的時間不長,不到一百年的時間吧!最早搞硬筆書法的應該是鄧散木先生。當代靠搞硬筆書法出名的出沈鴻根、龐中華、田英章、盧中南等。其中我認為最出色的當屬沈鴻根先生。他的硬筆行書從王羲之法帖出,可以說是取法最高,他的硬筆行書在當代可以說是首屈一指的。



沈鴻根,別號與筆名:江鳥,1943年12月26日出生,當代硬筆書法家。

曾任《寫字》雜誌副總編,上海中華書畫協會副會長,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上海市書法家協會硬筆書法家聯誼會首任會長,《硬筆書法天地》網站高級顧問。


曾多次擔任全國乃至國際書法大展評委主任,並應邀到各大學講學和東渡日本傳藝。


古風書法

【我認為楷書最好的是田英章,行楷最好的是吳玉生。】

田英章老師的楷書,取法歐楷,結體嚴謹,遒勁有力,自然規範,非常值得硬筆書法愛好者去臨習,而客觀來講,田老師的行書,由於中宮收得太緊,加之虛連較長,書寫速度較快,整體並非整潔的風格,受爭議自然比較大了。



而吳玉生老師擅於行楷,吳老師的行楷,雅俗共賞,無論單個字,還是通篇文章,效果都出彩,吳老師的行楷風格很明顯:筆畫簡潔,虛連較少,撇寫得較長,但撇的回鋒短促有力,而短橫多為點來代替,如“都”等等。


就想寫一手好字的硬筆愛好者來說,學吳玉生老師的字是很多愛好者的風潮,網絡上很多實用硬筆書法大佬,明顯都學過吳玉生老師的字。我建議,喜歡吳玉生老師的朋友們,可以買下吳玉生老師的《紅樓夢詩詞》,如下圖:

目前,兩位老師的行書,我都在學,我很感謝兩位老師寫出這麼優秀的作品!


一筆一紙一個人

鋼筆書法自上個世紀八十年代興起以來,就受到了廣泛的歡迎,因為鋼筆的方便,鋼筆字的書寫實用,很快就擁有了許多喜愛者。

八十年代,鋼筆字帖首推龐中華,那時的中國家庭評論每個家庭都有基本龐中華字帖,龐中華的字帖數以億計。

後來,又湧現了大批的硬筆書法名家,各有所長,練習者也合有所愛。我列舉一些我見過的鋼筆字帖。(排名並不分先後)

第一,盧中南

盧中南的硬筆字有毛筆字的基礎,且他的毛筆字相當有功力,所以硬筆字出來也是清新脫俗的,尤其是他的毛筆小楷很是精彩。硬筆字也取古法。

第二,田英章


有人說過,田英章的硬筆字並沒有刻意去寫,他也是有深厚的毛筆底子,硬筆字是毛筆字的轉化而來,所以他的字非常規範,漂亮,目前已佔據了字帖市場的半壁江山。

第三,吳玉生

吳玉生的字帖,側重於行楷,很多人在學習他的行楷字,他的行楷字具有很高的水平,字帖也很常見。

另外,還有李放鳴,荊霄鵬等人的字帖,都很實用,講解也非常地詳細,都可以用來學習。

至於,誰好誰次,這又是個見仁見智的問題了,對於愛好者來說,喜歡誰的字就學誰的字。

對於鋼筆字帖,你有什麼見解呢?歡迎留言,我是鐵匠的頭髮!


鐵匠的頭髮

自民國以來,隨著硬筆工具的引入,硬筆書法也逐步在我們中國大地上開花結果,至今優秀的書法家層出不窮。硬筆書法非常出色者大有人在。就近現當代主要有:

楷書:龐中華、劉惠浦(魏晉書風)、謝非墨、趙彥良(魏碑)、孫光松、“八隻眼組合”,丁謙、王學文。




行書:駱恆光、王正良、任平、江鳥。


草書:馬明


隸書:崔學路





篆書:樊中嶽。






翰墨書道

我見過的硬筆字中,從綜合來看,吳玉生的字最好,我年輕時接受最多的是龐中華的字,因為只有他的字帖,別人好也不知道,但練練感覺學不好,其實也是功夫不夠吧,為了高考哪有空練他?

吳玉生的楷書行書非常適用,寫得好看又快,所以還是可以學的,但從書法藝術來講,還是學前人小楷為上…

而田楷則是如日中天,毛筆好,硬筆遜之,只是名氣大,對初學者非常適用,所以受眾較廣,但我覺得初學可學其毛筆,而硬筆則不如學吳的…

盧中南也是現代歐楷名家,也寫硬筆字,但主要精力在毛筆上,所以硬筆字研究的就沒毛筆更精深了,也是學其毛筆而不學其硬筆為上…

現在又湧現了一批中青年硬筆書法家,功力極強,寫得規距,如印刷體一般,令人佩服佩服再佩服,真有把打印機廢掉的信心……

但是,可但是,以掙錢為目的寫硬筆字,都是耍流氓,入門而言,上面這些人的字帖都挺好的,都可以學,然後就應該以前人小楷字帖為師,那才叫藝術,那才叫書法,和前人的字相比,現代的書法家都是小丑,根本不可相提並論,這是一個市場經濟的時代,誰有實力,誰叫得歡實,誰就是書法家,沒聽過有人號稱是超過王羲之的書法家了嗎?快出名了吧?

當藝術也進入市場經濟效益的時代時,一切藝術就都打了折扣了,所以學習書法還是看前人才靠譜,現代人心浮氣躁,無以安心,所以也很難再出羲獻歐柳了,
現代的書壇,真是群魔亂舞,學張芝懷素的字韻沒學到,學瘋裝傻倒學得象了,本是定海神針的中書協,卻成了醜書的大雄寶殿,大手一揮,亂七八糟……





蘇主席現在大興復古之風,讓書法走進課堂,但諸多困難豈是一人可改?希望借了國家振興國學之氣,真正讓書法實現雅俗共賞之路,還大中華書法藝術一個春天…


玉鄉大哥1

我認為鋼筆字最好的還是龐中華,可能是年齡的原因,我們的那個時代,人手一本龐中華字帖,雖然不一定每個人都練,但是一定擁有,學生的標配。

現在不一樣,現在都寫田楷,都寫司馬彥的字,龐中華的字帖被束之高閣,說那是印刷體,時至今日,我認為龐中華的字還是最好看,最上眼,最有藝術性兼時用性的好書法。



龐體字非常地標準,規範,它雖然是硬筆字,但是看得出來,從筆畫和結構上,它是吻合毛筆書法的基本原則的,作為入門練習,龐中華楷書,行書字帖,無疑是最佳選擇。

龐中華字瀟灑飄逸,非常地舒展,應該是適合大眾化審美囗味。此一時,彼一時,今天的龐中華字帖已是昨日黃花,不受待見,現代人都是口味重,己經少有習學龐中華書法。


本人也是毛筆書法愛好者,下附臨寫,拋磚引玉,敬請批評指正,謝謝!


旭日餘輝4

“碧波蓮、清秋月、晶似雪、傲王孫”

……有一個叫“蜀鄙樵”的老頭兒,他有一個別名叫“書暢”


蜀鄙樵是一個自戀狂,自從有了智能手機後,常把自己的字拍下來,放大、縮小,再放大、縮小,如是再三,反覆把玩,痴迷得如那喀索斯一樣,險些收了他的老命。

(Narcissus,那喀索斯,西方神話中的美少年,林中獵人,與林中仙女echo,厄科相戀,厄科是個美麗溫柔的姑娘,歌聲優美動聽。後來那喀索斯劈腿,厄科沒日沒夜地呼喚,日漸消瘦,消瘦得最後只剩下回聲,整個人都消失了。眾神於是施法懲罰那喀索斯,讓他在河邊迷戀自己在水中美麗的倒影而無法離開,他死後,化為了水仙花。英語單詞echo就是回聲的意思,narcissus就是水仙花的意思)。

蜀鄙樵那個老頭還是一個自大狂,竟認為自己的硬筆行書堪稱“剛柔相濟,圓轉流暢,兼具古樸靈動之美,瀟灑倜儻,如玉山之傾倒,嫵媚多姿,猶貴妃之回眸。古樸剛勁得酣暢淋漓,圓轉流暢得酣暢淋漓,靈動瀟灑得酣暢淋漓,總之一句話,好一個字了得”,於是乎給自己封了一個封號曰:“書暢”。

玩笑、調侃就此打住,還是說點正經的。

兒時始終不理解“字如其人”的意思,人有高矮胖瘦,有美醜雅俗,字怎麼可能如其人呢?成年後才明白,“字如其人”的意義是指從一個人的字中,是可以看出他的個人修為的,主要是精神層面,而與高矮胖瘦無關。

真正要把字寫好是有難度的,因為是“規定動作”,每一個字的樣子是特定的,你必須那樣寫,不容許自由發揮,就猶如戴著枷鎖、鐐銬跳舞一樣,還要求你跳得剛勁而靈動,而且必須一揮而就,不可能塗抹、更改,這是需要勤練和天賦的。有“畫鬼容易畫人難”之說,為什麼呢,因為畫人是規定動作,人的相貌體態也是特定的,畫鬼是可以隨心所欲的。你看有些大名鼎鼎的畫家,其畫上題字常可以用醜陋來形容,就是這個道理。

最能表現書法之美者,非行書莫屬。楷書常剛勁有餘而靈動不足,趙孟頫算是這方面做得最好的了。草書的致命弱點是常難於辨認,即便是專業人士,有時也未必能認全,字都認不出,何談欣賞。藝術字嚴格說來是不能歸入書法的,至於那些設計出來的所謂“簽名” ,常常是不見其人,就不識其“簽名”,不具備審美的價值。

不揣冒昧,在此斗膽說幾句關於兩個書法屆大V的閒話,是非曲直,自有公斷。

啟功先生的字,大家都說好,我也說很好,真的很好。但我認為老先生是書法屆的“匠人”,可稱為“巨匠”。稱“書法家”,似有不妥。

大約十年前,看了一個電視節目,其中介紹了北京某某摩寫啟功先生的字出售,生意不錯 ,云云。當時有點懵,後來仔細一想,也就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啟功先生的字,其實就是用軟筆寫的仿宋字,是屬於藝術字一類的,其可模仿,也就不難理解了。

悟性較好者,用硬筆學寫仿宋字,在勤學苦練的前提下,三月可成,然後用軟筆學寫,當然也要勤學不止,一年可成。有興趣者,不妨試試。

龐中華的字大家都說好,確實好,特別是楷書,為人們提供了學習書法的良好範本。但其行書,常現滯澀,流暢度不夠,要成為藝術精品,還有一段路要走。

先父1938年手書族譜首頁



蜀鄙樵手書《秋瑾 贈雪蓮》截圖


蜀鄙樵

但只說硬筆字帖的話,我小時候接觸並練習過的有:

龐中華、司馬彥、司馬東、姬明、吳玉生、田英章、任平、司馬武當、李放鳴等,還練習過一些忘記了名字,就不提了。再往後便完全拋棄了硬筆字帖,扔扔留留,從一本《啟功書法集》開始,到如今身邊只剩下了毛筆碑帖。

龐中華老師的硬筆字,我練習時的感覺是總覺的少點火候的樣子,有些彆扭,比其它幾位勝出的地方是全面和系統。

司馬父子的話,練習時,缺的意思多點,與其它幾位比也沒有突出的地方,不提也罷。


姬明,一位年少因意外而身殘志堅的悲劇人物,全身上下只有手和頭可以動,殘疾後因龐中華字帖開始習字,是我的同縣老鄉,在我高三時離世,他的硬筆書法可圈可點,挺不錯的,喜歡的朋友可以看看,估計現在很難買到他的字帖了。

至於任平與司馬武當兩位,我以前有過一本硬筆書法獲獎編著的書籍,上邊所有人的字我幾乎臨了一遍。

李放鳴的話,我有過一本行草書字帖,他的硬筆字有點踏馬飛燕的意思,練了一段時間後,因為不喜歡那種風格,就拋棄了。



吳玉生、田英章兩位的話,一個硬筆行書挺不錯,另一位硬筆楷書挺好,硬筆行書就有些“飄逸”了些,有點散。但他們二人的硬筆字帖算是我最後接觸的硬筆字帖了。從當年學生時代的眼光來看,比之以上幾位要好些。



2不2二哥

我比較喜歡龐中華,雖然較難練,但一年多了一直在堅持練習,只是十不及其一二,拙作如下,求指點


樂天112280791


沒有最好,各具風格,各有千秋。


楷書寫的好的有:田英章、盧中南、龐中華、荊霄鵬、趙賀新、王昌齡等等高手


行書寫的好的有:田英章、吳玉生、荊霄鵬、唐玉慶、王昌齡等等高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