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教育,就是拼爹的

真正的教育,就是拼爹的

英國有個紀錄片,叫《56UP》。

導演選擇了14個不同階層的孩子,

進行跟蹤拍攝,每七年記錄一次,

從7歲開始,14歲,21歲,28歲,35歲,42歲,49歲,一直到56歲。

在短短的100多分鐘裡,14個人的真實一生就過完了。

14個人有14個故事,卻只有一個劇本——

你有什麼樣的家庭,你就接受什麼樣的教育,然後你就有什麼樣的人生。

這個紀錄片會讓人看得非常難受,

因為,它揭示了我們不願細思的真相:

真正的教育,就是拼爹的。

1

真正的豪門,豪的是教育

最近在《媽媽是超人》第三季裡,

黃聖依5歲的兒子安迪秀了一把英語。

因為要參加面試,

黃聖依帶著安迪回到上海的姥姥家。

為了檢驗安迪的臨場反應能力,

學霸姥姥化身考官,

對安迪開始進行多學科輔導。

真正的教育,就是拼爹的

雖然安迪因為睏意來襲,

有點小情緒,

但整個問答環節,

卻沉著冷靜,

學霸體質漸露。

特別是祖孫倆飈英語的橋段,

讓人眼前一亮。

學霸姥姥曾經留學美國,

英語自然是小菜一碟。

可讓人沒想到的是,

五歲半的安迪和姥姥對話竟然毫不遜色,

雖然嘴上說著“我不會”,

可一張口,

卻對姥姥的提問對答如流。

姥姥指著各色水果食物問“What is this”,安迪“banana”、

“ strawberry”、“egg”……

看著說英語跟吃家常便飯一樣的安迪,

想起平時身邊孩子們學的啞巴英語,

忍不住就心塞。

這也讓人再一次對“豪門”有了新定義,

原來他們更“豪”的是對孩子的教育。

真正的教育,就是拼爹的

很多人好奇,

為什麼別人家的孩子總是養得這麼好?

朋友說了一句扎心的話,

看看人家姥姥這英語。

別說姥姥這一代,

年輕父母也沒幾個能把英語說得溜溜的。

所謂有其父必有其子,

說到底其實就是言傳身教。

特別是英語這種東西,

一要有好方法,

二要有環境。

孩子的教育,

說到底拼的是父母的用心。

2

沒有無用的教育,只有必備的剛需

知乎上有過一個熱門話題,

在哪一刻,

你感受到了人與人之間的差距?

我在記憶裡搜索了一下,

印象最深的是第一次出國。

那是我上高二暑假參加的一個夏令營,

也是第一次一個人出國,

內心充滿了忐忑。

在夏令營上,

我遇見了一個印象深刻的女孩。

剛開始的時候,

她不太起眼,

總是跟在隊伍最後,

沒什麼朋友,也完全沒有存在感。

直到有一天,幾個同學迷路,

哼哼唧唧問不出方向,

有人甚至直接哭了出來。

這時候,女孩突然從隊伍裡走了出來,

朝著一個白人小夥子微微一笑,

口吐蓮花般地問:

“Excuse me. I'm afraid I got lost. Can you show me the way to 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女孩當時說英語的自信模樣和臉上陽光般的笑容,

我至今記憶猶新。

真正的教育,就是拼爹的

那一瞬間,

我腦海裡浮現出一句話,

原來人與人之間的差距竟然這麼大。

從那以後,

無論是對自己,

還是對孩子,

我都把英語教育當做一種剛需。

畢竟自己受過的打擊,

不希望孩子再受一次。

楊絳曾在《最賢的妻,最才的女》裡說過:

英語是看世界的窗口。

多一種語言能力,

就多一種可能。

而看見這種能力的重要性,

需要的是父母的眼光和格局,

當然還有適當的教育方式。

在今天這個時代,

英語早已成為一種必備技能。

大到升學求職,

小到出國旅行,

不學只有一個結果:被淘汰。

3

拼爹拼的不是錢,是眼光和視野

說起讓孩子學英語,

很多人都有種誤解,

要花很多錢,更要花費很多精力,

覺得是一件特別費勁的事兒。

過去,我也這麼覺得。

鄰居家的家長週末早出晚歸,

帶著孩子去上英語課,

來回路上浪費很長時間,

而且費用也不菲。

以前,我也嘗試過,

效果並不理想。

孩子上外教課是感覺新鮮,

也有了語言環境,

可是,學習的內容經常是一知半解。

一問,因為文化差異和孩子的詞彙基礎有限,外教老師的很多表達孩子不容易理解,

遇到語法句型相關的內容孩子就卡殼了。

後來,鄰居給我推薦一種中西結合的教育方式,非常有效。

真正的教育,就是拼爹的

中國老師生動講解詞彙、語法句型等基礎知識和考試重難點,孩子聽得懂理解快,外教老師負責培養孩子的聽說能力和閱讀能力。

我試聽了一下,的確比以往單純的中國教師或者外教好很多:

●一方面,孩子不會跟著外教老師去費勁理解語法點,減少溝通障礙,時間都用在聽說練習和原版閱讀上,跟著外教學習原汁原味的地道表達。

●另一方面,不用擔心只上中教課,缺少純正英文環境,

浸泡時間不夠,學成中式英語。

回頭再看,帶孩子學英語,

拼的不是錢,是家長的眼光和視野。

4

英語這麼學,簡直爽到爆

實際上,在孩子的英語教育上家長是完全可以偷懶的。

互聯網時代,

完全可以通過其他途徑給自身減負,

比如選擇在線教育。

朋友推薦了這樣一家英語在線教育平臺——學而思網校。

學而思網校開創的AE(Amazing English),

也就是“中教+外教”的教學形式,

可以幫孩子英語既考得好,

也說得好:

中教老師負責講解詞彙、句型語法和寫作技巧點撥,

系統輸入基礎知識,

幫孩子奠定良好的英文基礎。

外教老師則負責帶著孩子們練習聽說,

在實踐中教會孩子們運用所學知識。

真正的教育,就是拼爹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