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中,這三顆地雷你踩了嗎?


婚姻中,我們有很多不合理的期待。比如:我們惡意地對對方,卻希望對方特別包容和特別溫柔的對我們。


婚姻登記處有一個離婚的辦理服務,很多婚姻破裂的兩個人在這裡辦理離婚手續。

離婚的原因有很多,有些是性格不合。

性格不合裡包含著很多內容。

有些人可能到最後也不知道什麼叫性格不合,也不知道為什麼好好的婚姻變成了這樣子?

-1-

婚姻中的兩人可能很少去反省,自己為婚姻貢獻了什麼?或者,我們對婚姻的破壞有多少?

誰來為婚姻負責?

對於大多數來說,要想去承擔婚姻的責任,需要很強大的內心力量。內心脆弱無力的人,可能會去查找別人的過失,指責別人。

列夫·托爾斯泰說過:“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我覺得,這句話應該反過來說:“幸福的婚姻,各有各的精彩,不幸的婚姻,總有一些規律可循。”

那麼,不幸的婚姻中有哪些規律可循呢?

在婚姻過程中,我們經歷了一些什麼,這段經歷給到婚姻中的雙方一些怎樣的體會?接著,根據這些體會再去不斷地調整婚姻的狀態,最終兩個人走向兩個不同的方向:一個方向是婚姻比較和諧的狀態,另一個方向則是婚姻破裂。

我們是怎樣把婚姻弄破的?

理智上,每一個步入婚姻的人都抱著幸福美滿的願望,包括在婚禮現場,我們會得到很多親朋好友的祝福:白頭偕老,早生貴子,婚姻幸福等等。

然而,我們不知道的是,人的內心中還有一部分無意識力量,正在牽扯著我們,影響著我們。

所以,從理智上說婚姻,我們總能講出很多的道理,這個道理聽起來都非常正確。可惜,再多的道理似乎都沒辦法去維繫我們的婚姻,因為我們人類相對來說是講感受的。

從感受的層面去理解婚姻的走向,得出的結論可能會更客觀一些,更深入一些,更真實一些。

婚姻中,這三顆地雷你踩了嗎?

你的不安全感

把婚姻變成了戰場

王女士把婚姻變成了戰場,兩個人變成了在戰場上對打的雙方。

在步入婚姻之前,其實,王女士就在尋找一個對手,這個對手要對她老實聽話,其它方面都不太重要。

為什麼王女士要挑選一個老實聽話的人做丈夫呢?

目的是為了便於掌控,對兩人關係的掌控,對未來生活的掌控。

王女士想要掌控的感覺如此強烈,這主要是源於內心的恐懼,這種恐懼是:害怕對方離開,害怕被對方拋棄。

王女士選擇的結婚對象是一個老實人,老實人代表的是什麼呢?代表的是他不能有太多自己的想法,守規矩,大多數時候順從別人的想法和意願。

結婚的時候,媽媽就告訴她,“男人沒有一個好東西,你要牢牢掌握家裡的經濟大權,家裡的很多事情應該由你來做主,要用方法讓對方來聽從你的安排。”因此,老實的丈夫被王女士控制住了。

在婚姻的過程中,老實的丈夫沒有太多的經濟支配權,一發工資必須馬上上交,所有的東西都要看王女士的臉色,時間上沒有自由的支配權,下班必須回家。

只有在這種情形下,王女士才能感覺到婚姻是安全的。

安全是安全,但是王女士在對理想化男性的欣賞中,覺得在婚姻中缺少了一點東西。為了應對內心的恐懼,她選擇了一個老實的男人來滿足。實際上,她的內心中還有更多的需求,她需要一個特別強大的男人來支持,給予她一種被照顧的感覺。而這種被照顧的感覺,在母親的婚姻中似乎沒有得到。

一方面,王女士要牢牢地掌控一切,另一方面,心裡又有特別失落的地方。在剛開始選擇老實人時,心裡有對老實人的一種鄙視,認為老實男人的很多能力不足,對丈夫的行為方式充滿著惡意的攻擊和不屑。這樣,她很難對丈夫完成一種男性的欣賞。

在婚姻中,王女士一開始就是防備著對方的。對方好像是一個隨時隨地可能都會對她造成傷害的人。

有一些人有這樣不可理的期待:自己對別人是惡意的,卻渴望別人對我們是特別寬容和特別溫柔的。

這種不合理的期待,大多數是我們在幼年時期,和嚴苛的父母在互動被虐的過程中,幻想出的一個理想父母形象。不管我做了什麼,對方都可以包容我,接納我,按照我的意願做事情,這是一種無所不能的自戀幻想。她需要掌控另一個人的人生。

婚姻中,這三顆地雷你踩了嗎?

當王女士的丈夫開始有自己的想法時,王女士會特別慌張。

她的丈夫在這種被掌控的婚姻裡會覺得特別委屈,會疑惑:為什麼我的人生不能有一種自己的感覺?

在婚姻中的這種委屈,老實的丈夫會用各式各樣的方式去表現,比如:瞞著王女士藏私房錢,有一些自己的自由支配時間。

當然,謊言總有被拆穿的一天。當王女士發現丈夫欺騙了她時,她會對丈夫進行惡意攻擊,甚至會涉及到丈夫的家人。

王女士的唯一願望是,你必須聽我的。當丈夫瞞著她做一些事情時,她會感覺自己失控了,這種失控的感覺她無法承受。當她無法承受這種失控的感覺時,她會非常憤怒,指責對方,或不斷地攻擊,把攻擊升級到更激烈的層面。

所以,你會經常看到這樣的場景,丈夫坐在旁邊悶不出聲,妻子指著丈夫的鼻子罵。

所有的人都是有自尊的,都渴望被對方尊重,妻子對丈夫打壓的太厲害,丈夫被壓抑的東西就會轉化成一種非常強大的力量爆發出來。

終於,某一天,丈夫忍無可忍,拍案而起,非常憤怒地告訴王女士:“這種婚姻實在太糟糕了,我情願什麼都不要,也不要和你這樣的女人待在一起。”

王女士實現了潛意識中的心願:丈夫會離開她。

王女士對婚姻所有的看法,都是從媽媽的婚姻中所經驗到的。

王女士的媽媽是一個很強勢的人,爸爸經常不在家。對於童年時期的王女士來說,最無法承受的是被分開和被拋棄。

幼年時,王女士爸爸的缺失,會讓王女士感覺到深深的恐懼,同時,自己也會被別人取笑,會感到羞恥感。因此,王女士會把對方當成對手,把婚姻變成了一個戰場。

婚姻中,這三顆地雷你踩了嗎?

你的低價值感

把家變成了賽場

戰場上的婚姻,可能更多的是一種你死我活的狀態。

賽場上競爭的婚姻,更多的是追求價值的體驗。

林女士就很典型的把婚姻變成了體驗她自己價值的場所。

林女士和丈夫是同學,兩人在談戀愛期間,林女士對丈夫照顧有加。結婚後,家裡的事都被林女士安排的非常妥帖,她的丈夫漸漸地變成了一個對家裡的事情不用太過操心的人。當然,有時候,林女士也會有很多的抱怨,比如:家裡的燈壞了,抽水馬桶壞了。這些丈夫好像幫不上什麼忙,往往還是自己想辦法搞定。

妻子把家裡的事打理的井井有條,丈夫則把全身心放在了事業上,工作也頗有成就。

在派對上,林女士表現的很慌張,感覺自己被邊緣化了。她看到了丈夫的朋友裡有很多非常有權貴的人,在當晚的派對上,她找不到自己的存在感。後來,她再也不願意去參加丈夫的聚會了。

不僅如此,她還發現,丈夫身邊圍著很多人,自己對丈夫而言好像不是那麼重要了,好像所有的東西丈夫都可以用錢來搞定。

這時,林女士的心裡開始產生了一種非常強烈的失落感。她不停地抱怨丈夫對家裡的事不管不問。於是,丈夫決定請保姆來幫忙幹活,可是那些保姆進家門後,又都被她趕走了。

她需要這個家,這個家是她價值感的來源。

為什麼林女士的婚姻是這樣的?

這可以追溯到她的原生家庭。

在家裡,林女士是大姐姐,後面有兩個妹妹和一個弟弟。她剛出生的時候,父母希望她是一個男孩,也就是說,她一出生的價值就被剝奪了。在家裡,她得到價值感認同的方式,就是照顧好自己的弟弟妹妹,尤其是弟弟。

家裡重男輕女,對弟弟,她既羨慕又嫉妒,但這種嫉妒是不能表達出來的,被她深深地壓抑在心裡。所以,在和丈夫組織的家庭中,她也無意識的用一種競爭的方式來相處,比較誰對這個家的貢獻更大。

當他丈夫的價值被肯定的時候,林女士慌了。因為丈夫的價值感激發了她自己的無價值感。沒有價值也就意味著,在家庭裡她沒有存在的位置,這也是原始的兄弟姐妹之爭對她產生的影響。

在很多家庭中,都會充滿著這種暗流,但這個暗流沒有被林女士意識到。

曾經我做過一個極度追求自己價值的女性個案。

案例中的女人發現自己的丈夫,事業越做越好,好像對方不需要自己的時候,她做了一件很出格的事情:去稅務所舉報自己的丈夫偷稅漏水。

後來她的丈夫啷噹入獄,入獄後,她開始去探監。這樣,她心裡才安心,才會覺得丈夫不會離開自己,感覺自己是丈夫唯一能依靠的人,自己的價值對丈夫很重要。

最後,她的丈夫知道了這一切,非常憤怒,拒絕和她相處。

當然,這是一個非常極端的個案。

婚姻中,這三顆地雷你踩了嗎?

圖片來源網絡

需要絕對公平

這是菜市場買菜的邏輯

第三種婚姻,就像一個菜市場。

我們都知道,在菜市場,菜販子想盡辦法把菜賣貴,買菜的人則希望買到物美價廉的菜。搬到婚姻關係中,就是兩人會經常計較得失,追求付出和獲得的公平。

實際上,兩個人都經常覺得不太公平。

他們在婚姻中,財務是獨立的,獨立的財務有時會產生一些衝突。

例如,兩人分工明確,丈夫負擔家裡的房貸或房租費,子女的教育投資等。妻子負擔家裡日常的生活開支等。一段時間裡,兩人相安無事。

如果有一天,某一方忽然工作不順利或遇到坎坷的時候,可能就無法盡到責任了。這時,某一方內心會有特別多的恐慌和愧疚。另一方則會有更多的計較,兩個人就像做生意一樣,彼此進行著一種公平交易的婚姻關係。

關係中的兩人都不願意佔對方的便宜。更多的以自己為中心,把自己當成一個獨立的存在者,缺少真正有效的情感上的互動。

或者某一天,其中一方的經濟收入增強了,另一方會特別恐慌,因為自己沒有能力去和對方達到公平。這樣,就免不得了產生爭吵。

這種情況有點像林女士家庭。丈夫的經濟收入提高了,想把家裡的房子變得更大一點。林女士不願意,她覺得現在住的房子還不錯,如果變大了,林女士就會覺得對方好像做了很多,為了公平起見,自己好像也要做的更多一點才行,否則自己就佔了對方的便宜。

當時,她沒有直接對丈夫表達這一點,只是說:“房子我覺得還可以住,挺好的。”

有了錢之後,林女士的丈夫沒辦法把自己的生活過的更好,最後,肯定會有價值衝突在裡面。

而且,平衡一旦打破,未來會怎樣,誰都很難說,關係中的雙方會有不信任產生。菜市場的菜販和顧客之間,彼此的關係也是不信任的。

因為不信任,所以,才要建立一個特別公平的規則,就像在菜市場討價還價一樣,這種體驗不會很美好,有時會有一些惡意在裡面。

婚姻中,這三顆地雷你踩了嗎?

圖片來源網絡

-2-

婚姻是最好的容器。

我們心裡渴望的很多東西,如:愛,創傷等,都有可能在親密對象那得到療愈。

但有時候,婚姻不是一個容器,是一面鏡子,照出了我們內心很多不願意去面對的事情或不好的體驗。當這些東西出來之後,我們可能會不太願意去接受,往往用惡意的欺騙和謊言來掩蓋。

如果說,談戀愛是兩個孩子間的過家家,十分有趣且熱鬧。那我認為,婚姻就是兩個成熟的人玩的一個遊戲。兩個成熟的人,知道怎樣維持一個和諧的婚姻狀態,婚姻中的兩個人也都能感受到幸福。

婚姻是成熟人之間的一種合作,既然是合作,那彼此都要有價值,也都要有投入。如果你否定了對方的價值,那麼在合作中,你一定會覺得自己吃虧了,對對方也會產生很多的不滿。

婚姻有時可以檢驗出我們的自戀和自以為是。

我們會渴望親密關係,但這不能幫我們解決所有的問題。有時,我們猜中了開頭,忽略了過程,得到了一個不想要的結局。

我們對自己不是很瞭解,或我們內心有一部分是我們不願意真實去面對的,我們會更多的希望對方能做一個完全包容我們的人,在這種包容的環境下,我們再也不用去體驗恐慌和挫敗了。這也是我們對婚姻的一個不合理的期待。

你不願意長大,憑什麼要別人來等你。

我們可以因為愛,進入婚姻。重點是,你有沒有愛。

婚姻中,這三顆地雷你踩了嗎?

胡慎之心理

By:胡慎之

(向日葵心理諮詢中心創辦人、知名關係心理學家、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

暢銷出版書籍有《陪孩子度過生命第一個三年》、《父母的教養,孩子的成長》、《變形記——十天變成一個好孩子》、《別對我說謊——微表情讀心術》、《童心密碼》等等,同時也是《婚姻與家庭》《羊城晚報》《新快報》《信息時報》等多家雜誌報社特約撰稿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