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鴻禕堪稱商業奇才,但360為何無法像BAT一樣成為巨頭?

夢隱晨

周鴻禕確實是一代互聯網奇才!作為“奇虎360”的董事長,他的影響力在互聯網行業也是特別大,他也是不折不扣的一代互聯網大佬!



其實在之前pc時代,基本上每部電腦上都有“360殺毒”,因為“360殺毒”的出現改變了殺毒行業的格局!之前的瑞星、金山殺毒都需要付費,而360免費殺毒的橫空出世一下子打破之前的殺毒產業的現狀,基本上一下子讓瑞星和金山殺毒的市場佔有率下降很多!360基本上壟斷了電腦上殺毒的業務,佔領了pc殺毒的市場!隨後,他利用殺毒佔領了市場以後就開始逐步開展互聯網相關的業務,如“360安全瀏覽器”,“360導航”,“360搜索”等等,不斷擴大業務規模!也對老百姓的生活有很大的影響,帶來了很多的便利!


2011年3月30日,周鴻禕帶領奇虎360在美國紐交所上市,開盤當日其股票開盤價為27美元,收盤34美元,比14.5美元定價大漲134%,周鴻禕身價達到5.8億美元!也算是相當有成績!

而印象中最深刻的一件事情就是“3Q大戰”!

2010年9月27日,周鴻禕的360推出隱私保護器,稱QQ偷窺用戶隱私!隨後又推出“QQ保鏢”可屏蔽QQ彈窗和廣告等功能,360與騰訊之間由此展開一場軟件紛爭,甚至騰訊公司出了一個“艱難的決定”,讓用戶二選一,當時騰訊被罵的體無完膚!當然,二者各退一步,和平解決了當時的紛爭!

隨著移動互聯網的普及,現在互聯網的用戶更多的選擇終端是手機,而電腦市場越來越低!隨著這一波的改變,騰訊和阿里巴巴搶佔先機,充分利用移動互聯的優勢,打造騰訊和阿里帝國!

但是作為在電腦上的擁有很大市場的360,一下子迷失了,一下子找不到定位!最嚴重的是沒有找到一個合適的軟件,打入移動互聯網終端!所以,這麼幾年過去了,360的市場並沒有取得太大的進展!沒有取得與之前電腦終端相匹配的成績,這給360帶來了很大的挑戰!!

包括後面收購酷派,也是想打入手機終端,但成效很小!包括現在打造360手機,在手機發展異常迅速的今天,面對華為小米vivo等手機的圍剿,想要突出重圍難上加難!所以現在也是不溫不火!

周鴻禕這幾年轉變了思路,也在尋找新的途徑去扭轉現在尷尬的局面!如果突破好了,可能再次有成果,如果沒有突破好也會逐步淡出視野!

所以,周鴻禕趕上了一個好的時代,但現在又沒有把握住新的時代!這是他的侷限!希望他還能夠突出重圍!





忠肝義膽嶽老三

在這個造神運動興起,言稱“中國喬布斯”、“誰會是下一個馬雲”的時代裡,互聯網巨頭的創業故事令多少熱血青年激動不已。雖說國內這麼多人才在互聯網的各個細分領域前赴後繼,誕生了一批又一批的大小巨頭,但是在A股至今都沒有一家真正稱的上巨頭的互聯網企業,無論是第一梯隊BAT還是第二梯隊的網易京東。而360的這次迴歸A股,則彌補了這片空白。

那麼為什麼360做不到像BAT一樣成為互聯網行業的第一梯隊呢?因為360產品變現的難度比BAT大的多。行業的天花板就是這樣,與企業管理者多麼英明偉岸沒有任何關係。

360靠提供免費的互聯網安全產品發家,2008年,360推出免費殺毒軟件,把瑞星、金山等老牌收費殺毒軟件幹趴下了,崛起為國內網絡安全領域的龍頭老大。根據艾瑞諮詢發佈的2016年中國安全防護類軟件市場排名,360在這一領域市場份額穩固。

360目前的主要安全產品包括360安全衛士、360殺毒、360手機衛士等。

好了,免費提供安全產品,吸引了大批用戶,對於互聯網企業來說,用戶流量就是錢啊。好了,現在賺錢吧,將流量變現。於是360又開發了360搜索、360瀏覽器、360導航、360手機助手幾個產品,將業務拓展至互聯網廣告及服務業務、互聯網增值服務(主要是遊戲)、智能硬件業務等業務領域,來獲取收益。

所以,360比不了BAT是產品的天然屬性所限制,與管理者的能力高低無關。任何戰術上的努力都無法挽救戰略上的失敗,選擇大於努力。


麵包財經

人為之後就是命,周鴻禕成在360,但受其限制也是360,這就是命,當年如果沒有360就不會有周鴻禕今天,但是因為這個起家的核心業務做的太好了,而限制了360的戰略外延,事實上360的創新都是基於周邊業務的創新,沒有跨界創新的。



360基本無法成為BAT這類的巨頭了,因為周鴻禕年紀也不小了,所展示的才華也有限了,橫空出世一樣的如同張一鳴這種,年輕奇才,創一支全新的社交化自媒體機率是特別小的了,周鴻禕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投資新人上,而不是自己創新上。


互聯網創業投資不懂營銷怎麼辦?創業交流好方法好方向請關注孫洪鶴:創業脫口秀短視頻原創自媒體,新零售品牌營銷專家,每天都更新原創短視頻。

孫洪鶴

周鴻禕,有沒有可能成,並肩阿里和騰訊的巨頭?其實一切皆有可能。



360安全衛士的根基,暫時難以撼動。360的瀏覽器和搜索,在PC端的份額也逐步擴大。格局基本如此。


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成為所有互聯網企業的中心。360手機安全衛士,360手機助手,360清理大師,360魯大師,360省電王,360安全換機,360瀏覽器,360你財富,360借條,花椒視頻等等。已經形成了產品矩陣。


也就是說在安全和應用商店分發,形成了穩固的一極。應用商店分發是一個異常慘烈的領域。騰訊的應用寶,小米華為蘋果,利用每年銷售數億的手機硬件,強行接入應用分發。360意識到這一點,但介入時機和實力相差太大。只佔據了一小塊手機硬件,佔據了一小部分中低端市場。


但是聰明和天才的360周鴻禕,似乎和湖北老鄉,小米雷軍一樣,學著雷軍搞了,360兒童衛士,360兒童手環,360攝像頭,360路由器。口碑都還不錯,比如我買過360的無線路由器F2,連續兩年,信號強勁,從來沒有掉過一次線,比美國的網件好太多。



360不是沒有機會,最關鍵的核心就是要形成生態平臺,然而,不能給十幾億網民,帶來生態級別的利益和好處。是沒法調動數十億級別的資源的。然而360的周鴻禕和今日頭條的張一鳴,其實都已經發現了,能夠撬動10億級別資源的鑰匙。如果,他們真看透了,就有成為巨頭的極大可能。咱們拭目以待吧。


賺錢獵手1959

作為360的用戶談談對360和qq的故事,從而假裝探討一下360為什麼沒有成為巨頭,(^_^)。



PC互聯網時代的屏幕右下角是擁擠的,但無論如何擁擠,用戶總會為殺毒軟件們保留一席之地。因為蠕蟲、木馬流行的年代,“安全”是PC互聯網時代的剛需。“安全”的競爭是激烈的,殺毒軟件換了一波又一波。同時“安全”的盈利似乎也是困難的,除了赤果果的向用戶收費,一直沒有合適的盈利模式出現。2005年,360異軍突起,也做起了“安全”。其時,創立360的

周鴻禕已是一個棄“流氓”,舍搜索,辭雅虎,披著天使投資人外衣的互聯網資深鬥士了。他深知安全市場痛點,承諾360殺毒永久免費,周鴻禕踐行了承諾,同時將瀏覽器等一系列產品使用體驗做到了極致,最終撥雲見月,贏得了廣大用戶的擁戴。

360的產品跟qq的產品其實並沒有多大的相似性,但互聯網的競爭邏輯不是產品,是用戶。不數年(2010年),靜靜守在屏幕右下角的360瀏覽器用戶數已飆至3億,在用戶數這個指標上,已坐上了中國互聯網公司第二把交椅的位置,儼然具備了與qq叫板的資格。

於是2010年底,3q大戰拉開序幕。



這是新興互聯網企業對守成互聯網企業發起的一次衝擊。數年後紅衣教主回顧戰況說,這是一場雙方都不願意發生的戰爭。而小馬哥回顧戰況說,騰訊在這場戰爭中沒有損失。這兩句話揭示了戰果,在騰訊祭出殺招逼用戶“二選一”的時候,勝利的天平便傾向了qq,360在這場戰爭中暴露了野心,樹立的強敵,損失了用戶,亂了戰略陣腳,最終雖然穩守住了電腦安全的市場份額,但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到來的時候卻未得要領,泯然眾人矣。所以這絕對是周鴻禕後悔莫及的戰爭。



這場詭異的大戰簡直就是美國和日本在80年代經濟一哥之爭的翻版。製造業“第二”的日本向製造業“第一”的美國發起衝擊,對美貿易順差增長,傾銷工業產品,大肆收購美國資產。美國祭出殺招“廣場協定”引爆日本房地產泡沫,打亂了日本的經濟發展節奏。最終,日本雖然穩守了其製造業強國地位,但卻失落了“二十年”甚至更多,在整個IT互聯網時代少有建樹,一蹶不振至今,繼續在移動互聯網時代迷失。




好了,回到問題。你問周鴻禕堪稱商業奇才,為何360沒有成為BAT那樣的巨頭?因為BAT之所以成為巨頭,是因為它們在許多次與360類似的對手較量中挺住並勝出,在許多次企業存亡攸關的決策中作出了正確的抉擇,少一次,它們都不是BAT,輸一次,可能就是成了360了。

淘寶當年大戰ebay,輸了就沒有今天阿里巴巴了。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到來的時候,馬雲決定“無線優先”、“all in無線”,沒有這個正確的抉擇,沒有作出這個抉擇的魄力,節奏稍微慢半拍,都沒有後來在美國紐交所上市時的風光無限。


木白財經

一直以來,周鴻禕都是一個挑戰者、顛覆者,還很有趣。最近獲得了2017十大經濟年度人物,他在演講時非常風趣地說:

心情很複雜,我不知道為什麼會得獎,當他們通知我得獎我很意外。

雖說非常顛覆,是商業奇才,也是中國安全領域的第一,但並不被大家視為巨頭。於是問題就來了:為什麼360無法像BAT一樣成為巨頭?

1.小富靠勤,大富靠命

有一個很有名的問題:如果讓馬雲重新來一遍,他還能做出阿里巴巴這麼優秀的成績嗎?

所以說,不論你有多強,運氣也是實力的一部分。最能說明這一點的,就是馬化騰當年準備賣掉QQ的那一幕:當時馬化騰準備把QQ賣給搜狐,因為不賺錢。但沒賣成功,因為別人出價太便宜,於是只好自己運營。誰知道一來二去,QQ就做起來了,做成了如今這樣一個重量級的社交入口。

這就是運氣,選擇比努力更重要,就是如此。

周鴻禕確實強大,不論他在大學期間的表現,還是他在工作時的表現,還是他創立3721,或者進入雅虎時的優異表現,或者創立360時的顛覆性,都足以證明他的強大。著名媒體人萬能的大熊格局很高,而他也常說在周鴻禕身上學到了很多有用的思維方式。

但你強歸強,能做多大,不止是強的問題,還有選擇的問題。你選擇的方向足夠大,你選擇的方向有足夠的盈利空間,才可能成為一個真正的巨頭。

2.競爭激烈

其競爭的巔峰,就是當年的3Q大戰,當時騰訊和360幾乎就是要魚死網破。

你以為巨頭這麼好超越麼?

3.360其實也是巨頭

換個角度,誰說360不是巨頭呢?

在安全領域,360是妥妥的巨頭。今年比特幣病毒橫行時,360也發揮了巨頭的表現——安裝了360的電腦,沒有發生中毒事件。

而且,今年360完成了一件大事,就是迴歸A股。這種對於國家、社會的責任感,毫無疑問是一個巨頭級別的表現。

老周在最近獲獎的時候也非常感慨,“過去很多中國優秀的公司可能都到海外上市,但中國今天已經發展到這麼大的規模,並有一個與之相稱的資本市場,未來會有更多優秀的公司登陸中國的資本市場。”

而且,360作為一家安全公司,更多的是扮演幕後保護者的角色,不像BAT那樣是每日必用,所以相對而言不夠熟悉。畢竟像華為這麼大的企業,也還沒有被稱為巨頭呢。。。


而將來的人工智能時代,或許360還能作為一個顛覆者,畢竟這是周鴻禕一直以來的特點,讓我們拭目以待。


萬能船長

全世界的有名的殺毒軟件很多,但是能靠殺毒掙大錢的極少,可以說360已經做得很不錯了。至於騰訊,馬化騰最困難的時候想賣了qq,就是因為空有流量但是找不到變現方式,後來通過qq賬號直接登錄網遊在網遊裡來變現才實現了爆炸式的發展,但是即使如360這樣的殺毒龍頭跟社交軟件的依賴度也相差太遠。雖然360有6億多用戶,但是這6億的用戶粘性比騰訊的社交軟件差太多了,所以3q大戰的時候馬化騰敢逼用戶“二選一”,因為他知道360可以不用但你總不能不用qq。

至於阿里巴巴,它本身就是電子商務平臺,變現非常容易。要說商業奇才,我覺得馬雲對商業局勢的判斷比周鴻禕強的多,比如新零售和雲計算都是馬雲先開始做,做大了以後其他人看到有錢可賺才來做的,論商業奇才馬雲是數一數二的。


宜互聯網觀察

因為在移動互聯網的後期,360發展的並不理想。

雖然pc時代,360讓人看到了很足的想象空間,且移動互聯網剛開始,360也拿到了船票,就是當時裝機量非常可觀的360手機衛士,但是後來隨著山寨機日趨減少,手機對360衛士已經不再需要了。

還有一點,就是360手機衛士,後來漸漸臃腫,佔用很大內存,而且看上去像不正經的流氓軟件,可有可無的地位,都讓它受人厭惡。

後來可能紅衣教主也很焦慮,四處投資,搞直播平臺,做手機,做攝像頭,以及向人工智能方面發展,可是都不理想。只能說時也命也。

360的未來是有想象空間,紅衣教主還不老嘛,但是到底怎麼發展,可能周鴻禕也在困惑,畢竟上市的時候只喊大安全,搞得像只剩下大安全可以繼續吹似得。


壞壞9738



陽光下嫩草上的露珠

談到周鴻禕,在移動互聯網時代你現在還能想起什麼,手機,安全,瀏覽器。免費,這就是我想到的。

360的安全軟件,更多的人只是把它當作一個工具,你知道360安全衛士是可以登陸賬號的,但是這有什麼用呢?我就是圖個心安,清理垃圾消消毒,我並不想用其他功能。同樣的,在PC端,360的瀏覽器做的還是很好的。

到了移動端,在早些年山寨機橫行的時候,各家的手機系統不完善,很少有專門的安全軟件,有時候從電腦上傳輸文件還需要通過數據線連接電腦,360通過PC上的安全軟件名氣和各種廣告,如下圖:

這還是好的,有的甚至是手機危險漏洞什麼的,更嚇人,當然各家都這樣。

通過這種方式獲得了一匹下載量。當然還有瀏覽器。

後來各家的系統都很完善,都有了自己的安全中心,自帶的瀏覽器也很好用,所以360就用的少了,同樣的還有360的應用市場,也是被手機自帶的應用商店代替了。

360手機除了性價比,很少拿得出東西來,而性價比都是過去式了,一味的性價比對企業發展不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