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這麼細怎麼能裝的下支架?那怎麼樣才能裝下心臟血管支架呢?

血管支架的運用提供患者開刀外的另一個選擇,與開刀相比,破壞性與風險都較低,但只是治標的方式,並不是治本之道。

血管這麼細怎麼能裝的下支架?那怎麼樣才能裝下心臟血管支架呢?

圖片編碼:P12149

為克服此缺失,醫界後來在氣球外加上網狀金屬物質,撐住血管後再取出氣球,留下金屬支架在血管內腔撐住狹窄的病灶。心臟血管支架的臨床使用已有約20年之久。

血管支架可直接撐住血管,理論上可以克服血管再狹窄的缺失,但臨床運用上卻發現,即使裝了支架仍然無法完全避免血管再狹窄的問題。

當血管細胞被撐開後,內皮細胞也會產生反應,血管平滑肌細胞也會增生,往支架的網狀空間中生長出新的血管組織,再次造成血管管腔的狹窄。雖然再狹窄的機率比以往的氣球擴張術來得低,但仍會造成臨床上的困擾。

分「一般支架」與「塗藥支架」

目前臨床上應用的血管支架可分為「一般支架」與「塗藥支架」兩大類。一般支架純粹是將血管撐開,半年內約有20~30會有再狹窄的機率,為了克服血管再狹窄的情形,之後則有塗藥支架問世。塗藥支架藉由藥物的作用,可以抑制細胞增生,降低血管再狹窄的機率,使用塗藥支架一年後,血管再狹窄的機率少於1成。

血管支架雖然可以將血管狹窄處撐開,但置放支架後,因血流對外來物質產生反應,血小板會形成血栓,堵住支架,血栓的形成還會隨著時間而微幅增加,且早期塗藥支架的血栓問題引起廣泛的注意。

由於採取血管支架置放術後,會有血栓的問題,患者術後必須服用抗血栓藥物,以降低支架血栓的形成。早期認為使用阿斯匹靈可以預防血栓形成,後來發現光服用阿斯匹靈並不夠,必須再加上其他抗血小板的藥物,利用兩者藥物的不同作用機轉,才能達到抑制血栓形成的目的。

血管這麼細怎麼能裝的下支架?那怎麼樣才能裝下心臟血管支架呢?

圖片編碼:P12062

臨床上,若採用一般的血管支架,抗血小板藥物時間是3個月,但臨床上會建議患者延長服藥時間到半年以上但若採用塗藥支架,服藥時間要更長,但建議可延長到1年以上的時間。一般支架與塗藥支架除了手術後血管再狹窄的機率不同、血栓形成的風險有異外,費用也有差別。若

非所有的血管狹窄都可用

很遺憾的說,心臟組織無法再生,一旦已經壞死,即是不可逆的傷害,且超過12小時,因組織在血流缺氧後再灌注,反而可能造成心臟的傷害。

血管這麼細怎麼能裝的下支架?那怎麼樣才能裝下心臟血管支架呢?

圖片編碼:P12103

目前的研究都顯示,若是主幹血管狹窄,置放支架的長期預後並不比冠狀動脈繞道手術來得理想,尤其是左主幹分支部有狹窄病灶或合併多條血管狹窄者。畢竟置放血管支架只是處理病灶,但繞道手術則是直接提供一條血流通路。雖然有些病人害怕開刀,不太願意接受冠狀動脈繞道手術,但開刀即使有短期風險,例如麻醉等,但只要手術成功,可減少重複血管重建術的機會,這是冠狀動脈繞道手術的優勢。

血管這麼細怎麼能裝的下支架?那怎麼樣才能裝下心臟血管支架呢?

圖片編碼:P12101

除非有特殊狀況,一般裝置支架的數量不宜太多,如果3條血管都有狹窄的現象,開刀是比較建議的處置方式。因為支架只是將狹窄的血管撐開,並沒有改變疾病的本質,且需要裝設的支架太多,相對地提高支架的血栓風險,再加上有多處狹窄,不易完整重建病人血管,日後發生再狹窄的機率也會比較高。

術後需要注意的要點

除了服用抗血栓藥物之外,患者術後還要注意飲食控制,並維持健康的生活習慣,少吃油炸食物、不要抽菸、多運動,若有糖尿病等心血管疾病相關的危險因子,必須好好控制,否則可能增加再狹窄的機率。

血管這麼細怎麼能裝的下支架?那怎麼樣才能裝下心臟血管支架呢?

圖片編碼:P12O75

有些患者經常感到胸悶,置放支架後,因血流量較高,患者的症狀得以獲得緩解,這類支架置放的效益不是直接降低死亡率,而是改善患者的生活品質。

如何改善患者的症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