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人的背後,是為了人才還是“去庫存”還是……

如今的一線城市,居高不下的房價,日益上漲的房租,加上這兩年的經濟不甚樂觀,種種原因,很多人不得不離開自己曾經奮鬥過的一線城市。猶如看到的一個題目說“逃離北上廣好像與自己的初戀不得不分開”一樣的痛苦。

01

各大城市搶人大戰愈演愈烈!

自去年開始,二線城市密集推出各種搶人政策,優惠落戶、現金補貼……以南京、武漢、鄭州、西安等為代表的強二線城市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如本科生直接落戶、大學生買房八折等。

搶人的背後,是為了人才還是“去庫存”還是……

臨近一年一度的高校畢業季,搶人的烽火再起。送房子、送戶口,簡化各類手續辦理流程,新興城市想盡辦法招攬人才。其實,這也不算是新鮮事,不過是以往“搶人大戰”的加強版。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也被動的加入其中,放寬落戶政策,瞄準高端人才引進。

搶人大戰背後,是城市與城市間、省份與省份間的競逐。不同的是,一線城市要守城,“新一線”和二線城市則要利用後發優勢反超,這是一場事關城市未來的流量戰爭。很多人離開一線城市是為了子女教育,北京的戶口真的是千金難買,沒有戶口,意味著買車,買房資格受限制,同樣子女也無法上到好的學校,正常的參加高考。

02

西安進入強勢搶人

西安正是瞄準了這一點,自去年3月推出“史上最寬鬆”的落戶政策以來,共吸引了超過55萬人落戶。其中,僅今年以來落戶的人數就超過30萬人,規模超過任何一個國內城市。

搶人的背後,是為了人才還是“去庫存”還是……

網上有這樣的一個段子很火:一小夥清明節去西安走親戚,在火車站被警察攔住,警察問:“你是西安人嗎?”小夥:“不是,我來走親戚的。”警察:“帶回派出所,符合親友投靠落戶條件。”另外一小夥旅遊,去西安火車站轉車,又被警察攔住,警察問:“你什麼學歷?”小夥:“本科。”警察手一揮:“帶回派出所,辦學歷落戶,火車票錢報銷。”這還沒完,一小夥在西安街上閒逛,又碰到了警察,警察問:“你是西安人嗎?”“好了別鬧了,我是本地的。”警察:“帶回派出所,讓外地的大學同學來派出所接你,然後同學落戶。”可以說,西安這次在搶人大戰中熱情的讓人可怕!

再看看西安的房價,2017年3月至今,西安共三次出臺落戶新政,最近一次出臺於2018年2月1日。新政在此前大幅降低落戶門檻的基礎上,進一步簡化流程,最短落戶週期被壓縮到兩天。這一時間點值得關注。政策出臺時已臨近春節(2月16日),購房行為趨於冷淡。但春節過後,這部分新落戶的需求可能集中釋放,從而為節後的“一房難求”提供解釋。

03

強勢搶人背後,還有飛漲的房價

強勢搶人的背後,是一點就燃,一燃就一飛沖天的房價。中國人自古以來,骨子裡就滲透著,有房才是家,落戶在哪意味著長久的生活在哪裡,既然落戶了就要先安個家。房價與需求有直接的關係,當供給不夠,房價自然上漲。

搶人的背後,是為了人才還是“去庫存”還是……

從數據上來看,四月初僅僅一週西安住宅均價就上漲了7.1%,100平,如果是120萬的話,一週就漲價8萬多,算下來,一天漲一萬多!

在西安售樓部,可以說是人頭攢動,極度瘋狂。看起來,彷彿一波普漲又要來臨。這樣怪異的情況,不僅僅是在西安發生,許多的二三線,三四線小城市,都出現不同程度的房價背離。有人認為,罪魁禍首還是搶人。因為搶人制造了新需求,借人才之名行賣房之實。

據克而瑞統計,2017年西安住宅成交均價為9603元/平方米,同比上漲28%。在較為熱門的曲江新區、經濟技術開發區和高新技術開發區,個別項目漲幅超過了50%。相比成都、鄭州等中西部省會城市,西安的房價水平仍被認為“低估”。

這場火熱的“搶人大戰”背後,有分析說,熱衷於這波人才爭奪戰的二線城市恰好也是去年以來國內房地產調控的熱點城市,這些人才政策很大程度上不是為了吸引人才,而是為吸引購房者,給樓市限購曲線鬆綁,是變相的樓市調控政策。

同樣出大招的武漢也在其中,據數據顯示,2017年30.1萬名大學畢業生留在武漢創業就業,全年新增落戶大學生14.2萬人,是2016年的7倍多。而日均約390名新增大學生落戶的人口流入量,也帶火了武漢“樓市”。武漢市一位房產中介從業者表示,現在留在武漢的大學生越來越多,他們本身就是購房剛需。儘管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武漢2017年11月新房價格環比10月份持平,與2016年同期相比,僅上漲0.1%,但武漢樓市依舊火爆。

重慶大學建設管理與房地產學院教授馬智利認為,當下二線城市的人才引進策略確實可能實現一箭雙鵰的目的:“一方面能解決城市產業升級的需求,另一方面也能擴大購房人群,有利於補充因限購導致的市場需求急劇萎縮,避免引起房地產市場大起大落。”確實地方財政吃緊,引進人才重新激活了房地產這隻“夜壺”來解燃眉之急。

04

“搶人大戰”背後是人口紅利的衰減

搶人的背後,是為了人才還是“去庫存”還是……

上文一直提到房子,難道上面出臺政策僅僅是因為這點嗎?是絕對不可能的,之所以要“搶人”,正是因為“人”變得稀缺了,而更深層次的原因在於全國範圍內人口紅利的衰減。現在,物價房價上漲飛速,養孩子越來越貴,人們的生育意願逐年下降。可以說,我們將告別人口紅利時代。

2016年,全國65歲以上的老人所佔比重已經達到10.8%。而當前參與“人才爭奪戰”的一二線城市的不少地方均已呈現出高於全國平均水平的人口老齡化特徵:2016年,北京65歲以上老年人佔比超過24%,上海為20.6%,廣州為11.9%,南京為11%,武漢為13.7%,成都為14.5%。

伴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到來,未來,“幹活的年輕人”越來越少,不幹活的老人越來越多。有前瞻性的城市高層們,造就意識到這個嚴重的問題,所以,能夠吸引年輕人的城市,才是有希望的地方。

05

年輕人應該如何做選擇

所以人才新政所吸引的人口流入,在一定程度上確實緩解了限購等調控政策對樓市帶來的不利影響,不過新政所提出的優惠都是針對有住房需求的應屆畢業生以及高科技人才等,不應當被視為樓市調控政策的鬆綁。

這些城市更青睞的是年輕人,和高端人才,未來不管是國家之間、地區之間還是城市之間,在發展競爭中,人才是最寶貴、最稀缺的第一資源。誰擁有了數量充足的、結構合理的、質量一流的人才隊伍,誰就在未來的發展中搶佔了先機、搶佔了制高點,也就贏得了未來。

我們在選擇城市的時候,一定不要盲目,結合自身,目光要放長遠些,不僅要整體考慮該城市是否有適合自己發展的工作崗位,同時也要關注在崗位不合適的情況下,是否具備足夠的調整空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