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不生产假货?这可能只是一种“偏见”

镜鉴的话

得益于优良的工艺和精美的设计,欧洲制造打响了众多令消费者趋之若鹜的品牌。但因此便认为欧洲是假货的净土,不加分辨买买买,无异于一种天真的“偏见”和“迷信”。

拥有100多年历史、在五大洲市场占据40% —60%份额、年销售额达数十亿美元的立顿茶,不但堪称英国的“茶业老大”,也被视为全球最大的茶叶品牌。然而令人出乎意料的是,山寨版的立顿茶也充斥着英国本土市场。

山寨立顿是怎么被发现的呢?

英国广播公司拍了一部名叫《假英国》的纪录片,专门曝光英国国内形形色色的假货和无奇不有的骗术。《假英国》迄今已播出数十集,揭露的假货数量之丰富,品种之繁多,令人瞠目。同时,英国政府还发动了一场旨在打击假冒产品的特别行为,在被查抄的假冒商品中,立顿红茶的假货率“高居榜首”,达到67%,其次是阿迪达斯和耐克品牌的体育服装,其假货比例分别为27%和 26%,此外,假路易威登手袋和假劳力士表也分别占18%和16%。

欧洲不生产假货?这可能只是一种“偏见”

欧洲不生产假货?这可能只是一种“偏见”

《假英国》纪录片封面。

在市场经济发展成熟的英国,造假售假如此盛行,这难免令人大跌眼镜。这些假货一经曝光,瞬间颠覆了很多人的观念,使人意识到假货在世界各地已经无孔不入,成为祸患人类的共同危害。

其实,造假不只出现在英国,英伦以外的其他欧洲国家也概莫能外。

今年1月,法国海关在塞纳—马恩省查获一家药妆造假工厂。两年多来,该生产商一直“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明面上生产自有品牌,暗地里造假生产其他法国知名品牌的药妆商品,并向海外出口。“这是前所未有的事件,不仅是因为生产商有双重业务,更因为造假地点就在法国本土。”法国海关在公告里强调。

欧洲不生产假货?这可能只是一种“偏见”

2017年1月,法国海关查获塞纳—马恩省的一家药妆造假工厂。图片来自法国海关

法国本土造假早已不是新鲜事。2012年,法国警方在巴黎和里昂摧毁了一个“爱马仕”造假窝点,抓捕犯罪团伙12人,此案因品牌的高知名度引起广泛关注。据悉,该造假工厂分工明确,拥有供应商、生产商和销售商组成的完整链条,形成了组织严密的国际犯罪集团。

欧洲不生产假货?这可能只是一种“偏见”

2005年全球进口假冒和盗版商品价值总额1760亿欧元,占全球贸易额的1.9%,2013年全球进口假冒和盗版商品价值总额4050亿欧元,占全球贸易额的2.5%,8年间增长130%。图片来自Paris Match

2014年,联合国预防犯罪和刑事司法委员会将造假列为全球第二大犯罪收入来源,足以引起警惕。2016年4月,经合组织在巴黎发布题为《假冒与盗版商品贸易:对经济的影响》的报告,对2011年至2013年间全球50万份海关稽查案件进行了分析。报告称,全球造假行动猖獗,A货市场疯狂增长。包具、药品、烟草、珠宝、服饰、化妆品等,各行各业,无一幸免。报告显示,2013年,全球进口假冒和盗版商品达到4600亿美元,占全球进口贸易总额的2.5%,几乎与奥地利的GDP相当。受假冒伪劣品冲击最严重的国家中,排名前4位的分别为美国、意大利、法国、瑞士,前两位国家占比分别为20%、15%,法国和瑞士各占12%。仿冒商品最多的品牌为耐克运动鞋、雷朋眼镜、路易威登皮包及劳力士手表。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数据只涉及双边贸易,不包含各国国内消费和网购。

欧洲不生产假货?这可能只是一种“偏见”

图为2014年欧洲海关稽查的假冒商品列表。按涉案金额排序,前三名分别为手表、成衣、香水和化妆品。图片来自Paris Match

为啥假货屡禁不止?

假货在全球泛滥,根本原因是商家贪财逐利和消费者的虚荣心作祟使然,同时,一些国家市场监管不到位、法律不健全、量刑过轻甚至制度设计本身存在诸多弊端,也给造假者留了后门。制假售假利润空间巨大,在某些行业甚至一本万利,庞大的经济利益使不法之徒铤而走险,在欧洲国家屡禁不止。2013年,时任英国贸易标准协会负责人的安迪·福斯特曾感叹道:“哪里有巨大的经济利益,哪里就有肆无忌惮的造假者,这是商家们摆脱不了的诱惑。”

从消费者角度看,不少人确因不明就里上当受骗。英国有75%的受访者称,他们将假货当成了新出正品购买。不过,也有不少人是对假冒奢侈品趋之若鹜。奢侈品牌价格昂贵,令普通人望而怯步,出于攀比炫耀的心理,假冒品便应运而生。对这些消费者来说,以尽可能少的钱买到原本无法企及的高档奢侈品,既能获得心理上的满足,也是出于省钱的成本考虑。据统计,有超过一半的英国人认为购买假货是错误行为,但许多人却表示仍会购买, “因为真货的价格实在让人无法承受”。

此外,也有英国媒体分析称,经济因素似乎并不是促使一些人热衷购买假货的唯一动因。在一些人看来,假货同时也是流行文化趋势的副产品,购买一个知名品牌的山寨版手包,相当于获得了品牌之外的独特价值。

制假售假损害谁的利益?

假的终究是假的。制假售假会给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还使一部分人丢掉工作饭碗。同时,作为无辜的“躺枪者”,那些被假冒的品牌公司也不得不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品牌、声誉和利润被窃取和蚕食。据欧盟方面估计,英国假冒产品使该国经济每年损失3000万英镑,并流失14800个就业岗位。在法国,假冒盗版对经济造成的冲击更大。法国每年因此失去4万个就业岗位,企业每年损失近60亿欧元,奢侈品行业首当其冲。此外,部分假冒伪劣品如药品、护肤品等对健康造成的损害更是无法估量。

一家意大利知名市场调查和商业研究机构的数据显示,2008年—2014年,根据通过意大利查没的商品统计,全球仿冒意大利品牌的商品以每小时2640件的速度在生产,获取利润高达98亿欧元,相当于剥夺了意大利88000个工作岗位。这家机构的专家表示,相对于进口假冒伪劣商品,意大利国内的一些黑工厂更具隐蔽性。

欧洲不生产假货?这可能只是一种“偏见”

欧洲不生产假货?这可能只是一种“偏见”

2017年5月,佛罗伦萨税务警察在行动中查获意大利本地企业生产的仿冒产品。图片来自意大利《民族报》网站

是不是该用行动还击?

面对这一现状,意大利一直在加大打击力度,除海关加大搜查和检验进口商品外,意大利对境内的仿冒企业和黑工厂也出了重拳。2016年4月,意大利税务警察和那布勒斯地方反黑手党行动组以及地方司法警察采取联合行动,查封那布勒斯附近7家非法工厂和仓库,27套生产设备,查没仿冒产品40万件,主要仿冒商品品牌是芬迪、Hogan和古奇。2017年5月,佛罗伦萨地方税警突击检查一家仿冒工厂,逮捕了两名本地主犯,14人接受调查,查扣仿冒品55000件,从皮包到钱包、领带一应俱全,铺满了2450平米的仓库,普拉达、古奇、爱马仕、香奈尔均是他们的仿冒对象。类似行动主要集中在意大利中南部,突查行动的频率相当高。

欧洲不生产假货?这可能只是一种“偏见”

2017年4月,意大利税务警察在南部城市卡塔尼亚查获仿冒品共6000件,图为警察展示查获的部分仿冒品。图片来自西西里日报网站

随着互联网使用范围越来越广,网络平台逐渐成为假冒伪劣产品的重要集散地。意大利第一大报纸《晚邮报》根据世界经济论坛安全问题研究员斯特罗帕及其团队的一项独立研究报告指出,社交平台Instagram上销售的奢侈品品牌产品有五分之一是假货,仿冒最多的是香奈尔、路易威登、普拉达、芬迪还有古奇、宝格丽、巴宝莉、迪奥等。

面对这些网络销售的仿冒品,奢侈品牌企业也坐不住了。2012年起,菲拉格慕强力打假,在世界各地与警方合作查没10万件以上仿冒品,查封非法销售仿冒其产品的网站千余个;2014年秋,菲拉格慕在其生产的左脚女鞋鞋底部嵌入了芯片,2015年这个技术推广到了其它产品。羽绒服奢侈品牌Moncler于4年前专门设立一个部门以保护自己的产品,至今已阻止超过20万次仿冒其产品的网上拍卖活动。同时,技术手段应运而生,意大利一家公司设计了品牌认证系统,通过该公司网站和手机APP可以随时查询品牌的产地来辨别真伪。据该公司负责人介绍,该系统目前已有包括中文在内的9个语言版本,已有来自世界各地150个国家超过100万人次使用该系统识别商品的数字标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