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徽匠系列寻访」徽派竹刻大师洪建华:做到极致才能专业

站在“竹溪堂”的门口,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青砖、黑瓦、马头墙,古朴的木门,移步其中,琳琅满目的竹木雕作品有序地摆放着,这些作品既秉承了明、清时期的艺术风格,又有时代的创新和发展,创造出它们的就是黄山市徽州竹木雕刻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工美行业艺术大师洪建华。

「大国徽匠系列寻访」徽派竹刻大师洪建华:做到极致才能专业

「大国徽匠系列寻访」徽派竹刻大师洪建华:做到极致才能专业

16岁起投笔捉刀,秉承徽派传统雕刻工艺,从事竹刻工艺至今。洪建华雕刻捉刀稳健、行刀刚劲,作品构思巧妙、古朴典雅、文风厚重;其镂空雕刻层次分明、工刻至多能达到十五层工,枝叶灵动、人物逼真、形似神传。故宫博物院竹木牙角专家刘静称其恢复了濒临绝迹的深浮雕竹刻技艺。

“专注并做到极致才能专业”,这是洪建华的座右铭。秉持专注并做到极致才能专业的雕凿钻研精神,匠心筑梦,洪建华立足徽州竹木雕刻事业,坚持 “爱岗敬业、精益求精、勇于创新、追求卓越、力求完美”的工匠精神,并把工匠精神渗入到每件作品的每道工序,他的竹雕艺术品大体分两类:一类为竹面雕:如笔筒;一类为立体圆雕即竹根,雕刻人物鸟兽等立体形象。

「大国徽匠系列寻访」徽派竹刻大师洪建华:做到极致才能专业

「大国徽匠系列寻访」徽派竹刻大师洪建华:做到极致才能专业

在谈及为何传承这门技艺时,洪建华说:“从小我就在牌坊底下长大,每天放学回家,就在牌坊底下打铜板啊之类的,夏天午睡都是在牌坊底下的青石板上。时间一长自己也渐渐爱上了这些牌坊上雕刻精美的图案和花纹。”

洪建华研究雕刻,最初遭到了家里的反对。因为他们觉得这个东西刻出来没有市场赚不了养家钱。可是洪建华不这么认为:“我喜爱这个,我并不是为钱才学的,我学这个东西,心里感觉到很快乐。”提起创业初期的艰辛,他和爱人当时租的房子只有十几平米,除了一个卧室就是厨房了,工作室干脆就设在卧室里面。炎热的夏天来了,他们就直接在地上睡觉,而到了下雨天,整个屋子都漏雨,房间里就摆满了盆用来接雨。

「大国徽匠系列寻访」徽派竹刻大师洪建华:做到极致才能专业

「大国徽匠系列寻访」徽派竹刻大师洪建华:做到极致才能专业

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洪建华专注着自己的技艺,一开始是临摹古人的作品,然后是在传统技法上的创新。他说,你在雕刻的时候,你必须去和竹子对话,你必须融入自己的构思里去,学着去琢磨再深入体会地去刻它。在雕一个人物时,我就是他,他就是我。专注并做到极致才能专业,洪建华通过实践及研究,集众家之长,创造出高浮雕、多层次镂空雕、高浮雕拼接镶嵌技艺等技法。

随着洪建华的第一件作品——“八仙过海”的笔筒卖了300元,这也更加坚定了他雕刻的决心。之后“商旅图”、“西厢记”、“圣人泛舟”、“游春图”、“农家乐”等作品横空出世,并收获了广泛的赞誉。

「大国徽匠系列寻访」徽派竹刻大师洪建华:做到极致才能专业

「大国徽匠系列寻访」徽派竹刻大师洪建华:做到极致才能专业

数十年来,洪建华参加省级、国家级各项技能比赛和作品大展,均技冠群雄,屡获殊荣,取得一等奖(金奖)百余次的骄人成绩。2012年入选深圳第十一届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进行技艺展示,在北京、韩国首尔、香港、台湾、澳门、合肥等地均举办过个人展。

「大国徽匠系列寻访」徽派竹刻大师洪建华:做到极致才能专业

洪建华不光是优秀的竹木雕刻大师,也是徽雕技传承的带头人。其实在技艺传承方面洪建华也面临了很多手工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共同的问题:现代人的浮躁缺乏敬师敬艺精神。洪建华:“这门手艺没有三年的基本功学不会的,他必须放掉一切,舍弃一些东西,来学这个雕刻。所以(专心)学这门手艺的人就越来越少。”洪建华说,他的工作室在挑选徒弟的时候都要先给报名的人三个月时间考虑清楚,因为一旦进了工作室学艺,就至少是三年的时间。因此,只有那些真正爱好竹雕的人才会被留下来。

洪建华带着对徽州竹雕事业的热爱与敬畏,用恳恳善心守护绵长久远的徽韵遗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