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川讀本:2017.7.27“走”進群眾心裡——宜川縣委宣傳部下里塬村扶貧工作小記

宜川讀本:2017.7.27“走”進群眾心裡——宜川縣委宣傳部下里塬村扶貧工作小記

宜川讀本:2017.7.27“走”進群眾心裡——宜川縣委宣傳部下里塬村扶貧工作小記

駐村工作隊在貧困戶家中瞭解情況

通訊員 楊媛

涼拌黃瓜、西紅柿辣椒……下午三點多,宜川縣委宣傳部駐下里塬村脫貧攻堅工作隊才吃上了今天的第一頓飯。從早上7點多開始,走訪貧困戶、宣傳扶貧政策、制定產業脫貧計劃、完善檔案資料……駐村工作隊幾乎閒不下來。該工作隊是縣委宣傳部按照全縣脫貧攻堅工作部署要求,由精心挑選的三名黨員幹部組成,於2017年5月正式進駐下里塬村開展精準扶貧工作。

“撲下身子,放下架子,把困難群眾的事情當做自家的事情,切實把扶貧工作抓好、抓實、抓出成效。”臨行前,縣委宣傳部部長霍愛英對駐村工作隊提出了要求。

面對時間緊、任務重的脫貧攻堅工作,駐村工作隊群策群力幫扶,真心實意付出,用實際行動為下里塬村脫貧攻堅推出“私人訂製”。英旺鄉下里塬村地處宜川縣西部稍林區,全村共有下里塬一隊、下里塬二隊、圪岔溝、椿樹溝四個村民小組,共130戶463口人,全村貧困戶共11戶27人,主要產業為玉米,耕地面積1960畝,種植面積1650畝。

工作隊自駐村以來,為下里塬村制定了科學可行的發展規劃和年度幫扶計劃,加大項目協調和爭取力度,切實為村級發展作實事、解難題。2017年,全村栽植油用牡丹1100畝、種植紅高粱60畝、栽植風景樹160畝。

“‘扶貧先扶志’,各級幫扶是外因,脫貧關鍵靠自己。”“我們駐村工作隊要做的,就是打牢思想基礎,加強政策宣傳,轉變村民觀念,引導村民擺脫愚昧落後、‘等靠要’思想,樹立我想幹、我要富的觀念。”明確了工作思路,駐村工作隊一邊走訪貧困戶,一邊學習文件,深入開展入戶宣講活動,發放“明白卡”和惠民宣傳手冊,撰寫工作日誌,同時,駐村工作隊還要見縫插針宣傳黨的惠民政策,利用晚上休息時間,組織貧困戶在村支部召開座談會,重點講解與貧困戶利益密切相關的新的扶貧脫貧政策。在座談會上,駐村工作隊與貧困戶們促膝長談、暢所欲言,進一步堅定村民共同努力、共同致富的信心和決心。“村民們的信心扶起來了,有什麼困難我們也會和工作隊溝通,相信只要大家齊心協力,就一定能如期脫貧。”下里塬村村支書說。

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改善生產生活條件就是駐村工作隊心頭的一件大事。自駐村以來,駐村工作隊積極與各部門單位協調,建設河南灘生產路1公里,投資73.4萬元;栽植行道樹100棵,投資1.5萬元;加固護岸、擋土牆120米,投資8.06萬元;新建涼亭1座,投資4萬元;維修改造圪岔溝供水池,新建13戶自來水入戶管道;下里塬一組、二組和椿樹溝更換水管道2600米,更換86戶村民的井蓋、閥門等用水設施;新建圪岔溝廣場1個,投資63125萬元;投資691208萬元,修建過水橋3座,總長39米;為村裡新建英旺街標準化衛生室一個,落實健康扶貧政策7戶;投資274869萬元,安裝太陽能路燈40盞。同時,宣傳部花費1萬元維修下里塬村脫貧攻堅指揮部,並製作各類政策宣傳展板,部裡還花費600餘元維修村部的照明及用電設施。

脫貧依靠產業發展,這是駐村工作隊和英旺鄉黨委、政府的共識。結合全村實際情況,駐村工作隊和英旺鄉為下里塬村貧困戶制定了產業脫貧計劃。全村養殖中蜂234箱,包括7戶貧困戶,每箱補貼500元;村內試種火龍果100畝,涉及貧困戶2戶,每年每畝補貼1000元;成立了二蛋兔業養殖專業合作社,目前養殖種兔560只,其中包括2戶貧困戶共養殖290只;全村栽植油用牡丹1100畝,統一流轉給宜壺農產品開發公司,涉及貧困戶5戶,每畝流轉費400元。

七月的下里塬村,處處湧動著一股決戰脫貧攻堅的熱潮。田間地頭,隨處可以看見駐村工作隊和鎮村幹部走村入戶為貧困戶解決困難、出謀劃策的身影;村民的飲水工程、道路建設等基礎設施初見成效,合作社、致富能手成為農民脫貧致富的“引擎”,全村11戶27名貧困戶信心十足地奮戰在脫貧路上。

王灣村靠產業和搬遷脫貧

通訊員 武小麗

宜川讀本:2017.7.27“走”進群眾心裡——宜川縣委宣傳部下里塬村扶貧工作小記

張玉成展示自家棚裡的番茄

宜川讀本:2017.7.27“走”進群眾心裡——宜川縣委宣傳部下里塬村扶貧工作小記

王灣大棚基地

王灣村的改變只是宜川縣丹州街道辦扶貧工作的一個縮影。開展扶貧工作以來,丹州街道辦始終把產業轉型培育發展、易地搬遷安置這兩項核心工作,作為脫貧攻堅的關鍵,全鎮391戶扶貧對象通過“支部+公司+農戶”的模式,建成瓜菜大棚扶貧基地3個315棚,栽植牡丹、高粱700畝,入股分紅104戶;建成搬遷或危改274戶,確保每戶貧困戶群眾至少都有一項致富產業和一套安全住房。

盛夏7月,瓜果飄香,宜川縣丹州街道辦王灣村的生態休閒採摘園也正式開園。這裡的110座弓棚種植了各種高品質的瓜果蔬菜,每過晌午,來納涼採摘的人絡繹不絕。沒有人能想到,曾經窮得連外出打工的村裡人都不願回來的王灣村,今日成了縣城市民的“菜籃子”,村民的“撈金地”。

該村地處縣城10公里南小川,多年的收入僅依靠種植玉米,產業單一,收入微薄。2015年宜川縣精準扶貧工作開始,丹州街道辦同駐村包扶工作隊根據該村的實際情況,在多方論證調研的基礎上,提出了“大棚主導,瓜果輔助,畜牧支撐”的發展思路。2016年,32座弓棚投入種植,可觀的收入讓全村人看到了希望。今年又新建了110座高標準的鋼架結構弓棚,隨著大棚產業的發展壯大,王灣村將徹底脫貧致富。

該村的貧困戶張玉成原本僅靠十來畝玉米為生,現在一邊種大棚蔬菜,一邊將原來的玉米地改種為高粱、油用牡丹等高收入農作物。產業結構的調整,讓他對今年的收入信心滿滿。

“我分得四個棚,種了些菜,現在開始賣了,棚、菜、水電都不用掏錢,賣了就是純收入,這日子有盼頭,咱也有心勁,今年能掙個五六萬元就太好啦。”張玉成高興地說。

目前,該村已形成集休閒、觀光、採摘、垂釣於一體的休閒農業基地,相關配套的系列設施正在加緊進行中。下一步將和旅遊產業對接,從而多角度、多領域增加農民收入。民有所依,住有所居,是所有人的夢想。因為貧窮,該村的村民大多居住在靠山的土窯洞或棚戶房裡。日前,在白家莊舊村旁,規劃中的一排排平房正在加緊建設中,房頂上大大的豎立著“王灣生態民俗新村”幾個大字。村民楊水合天天都要過來看看,這裡將有他的一套房子。

楊水合一家四口人,妻子生病,兩個孩子都在上學。二十多年來,一家人擠在不到二十平方米的泥坯房裡,傢俱、床一放,活動的地方不到五平方米。“娃娃唸書,家裡就種點玉米也賣不上錢,就靠我進城打零工,沒錢幹不了別的,更沒辦法蓋房子。”說起曾經的生活,楊水合一臉無奈,“現在政府給我們分大棚、蓋房子,按人口我家能分到四間房子,我自己出的錢不到一萬塊,這是自古以來都沒有的好事,真的是趕上好政策了。”說到不久就要住新房了,他一臉笑意。

該村的包片幹部,丹州街道辦副主任鄭欲介紹道:“王灣民俗新村是針對王灣行政村裡危窯危房的群眾實施的整體搬遷工程,規劃設計了48院可安置50戶150人,其中覆蓋了26戶的貧困戶。解決了全村的安全住房問題。這裡靠近公路沿線和大棚基地,方便群眾生活生產,現在主體工程已完成,預計今年十月份可入住。”

該村的改變只是宜川縣丹州街道辦扶貧工作的一個縮影,扶貧工作以來,丹州街道辦始終把產業轉型培育發展、易地搬遷安置這兩項核心工作,作為檢驗脫貧攻堅成效的關鍵,舉鎮之力,抓實見效。截至目前,全鎮391戶扶貧對象通過“支部+公司+農戶”的模式,建成瓜菜大棚扶貧基地3個315棚,栽植牡丹、高粱700畝,入股分紅104戶;建成搬遷或危改274戶,確保每戶貧困戶群眾至少都有一項致富產業和一套安全住房。

英旺鄉:推進產業轉型 培育特色產業

通訊員 楊大江

宜川讀本:2017.7.27“走”進群眾心裡——宜川縣委宣傳部下里塬村扶貧工作小記

雙廟溝千頭規模肉牛繁育基地

宜川讀本:2017.7.27“走”進群眾心裡——宜川縣委宣傳部下里塬村扶貧工作小記

辛守奇正在田間查看柴胡的長勢

7月的一天,早飯剛過,60多歲的英旺鄉龍泉村黨支部書記辛守奇頂著烈日像往常一樣走向河對岸的柴胡地。他站在開滿黃花已經齊腰的柴胡地裡,拔出一棵拿在手裡仔細端詳起來。

“你們看,這根塊已經不小了,預計到10月份就可以挖了。”辛守奇對我們說。

龍泉村地處英旺川道最西端,多年來以種植玉米和烤煙為主,玉米經濟效益低下,烤煙因指標限制人均不足0.5畝,村民的人均農業收入遠低於全縣平均水平。如何帶領群眾儘快脫貧致富成了辛守奇最看重的大事。

2016年春,已經年過花甲的辛守奇獨自跑到河北省安國市考察藥材種植,希望給村民們尋找一項新的增收產業。通過考察論證,最終他給村民們帶回了180畝的柴胡種子。然而不到三個月的時間,180畝的柴胡地便只剩下了40多畝。當時好多老百姓對種植柴胡信心不足,種子撒下去時間不長,一些人就氣憤把地翻開,重新種成了玉米。“但是我不怨大家,畢竟柴胡的種植週期長,群眾看不到眼前效益。既然如此,我就自己種,先行示範,看看效果如何。”辛守奇笑著說。

如今眼看著去年種的柴胡馬上就要收穫了,已經與廠家簽訂收購合同的辛守奇很有自信,“我們就按每畝最低的100公斤計算,一公斤50元,一畝地收入也在5000元以上,雖然柴胡的生長週期是兩年,但第一年是在玉米地裡套種,所以一畝地怎麼算一年收入也可以超過3000元。示範成功後,明年我們將馬上在全村進行推廣。”

正是有像辛守奇這樣一批敢於實踐,勇於創新的農村致富帶頭人,近年來,英旺鄉在推動川道貧困地區的農業產業轉型升級中才會不斷突破老觀念培育新產業,形成了特色農業產業發展的新高地。

英旺鄉川道地處宜川縣西部稍林區,歷史上這裡草木茂盛,人跡罕至,上世紀三、四十年代以後由來自華北、陝北的移民進行開發,惡劣的自然環境加之較晚的農業開發,導致該地長時間形成了以玉米種植為主導產業的粗放單一型的農業發展模式。2015年精準扶貧工作啟動後,該鄉川道的五個行政村全部被列為貧困村,成為宜川縣為數不多的貧困連片區之一。在這一背景下,該鄉堅持立足實際,以國家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指引,重點圍繞川道產業轉型為核心,力求實現川道產業由過去的粗放單一到集約多元和該區域扶貧的“輸血”向“造血”的重大轉變。

兩年多來,在產業轉型的道路上,該鄉科學論證,大膽實踐,成果豐碩。全鄉先後發展油用牡丹2500畝、香紫蘇3100畝、雪桃2100畝、油葵1600畝。2017年該鄉把產業轉型與脫貧攻堅結合起來,並提出“鄉有主導產業、戶有脫貧項目、人有增收技能”的總目標,並在去年的基礎上發展了紅纓高粱2000畝、蜜蜂養殖1200箱、設施果蔬200畝、飼草玉米1000畝,並在接下來計劃發展圈養羊子25戶5000只,在下里塬村引進並打造一個近200畝的火龍果生產基地。僅僅兩年多時間,英旺鄉便完成了由粗放單一的種植業向集約多元的現代設施農業的重大轉變。

該鄉的茹坪村旺桃苑是一個集設施農業和觀光旅遊於一體的脫貧產業基地,到目前為止該基地已投資300餘萬元,初步建成了特色水果栽培區、綠色蔬菜種植區和優良品種繁育區三個示範板塊。在發展上,該園區按照“合作社+農戶”的產業發展模式,以“政府扶持、合作社投資、貧困戶參與、共同經營、四六分紅”的合作運營方式帶動附近30戶群眾參與發展。

來自北底村的貧困戶張文軍正是這30戶中的一員,他的日常工作就是具體負責兩個草莓溫室大棚的管理,而他的工資則是按照他管理的這兩個大棚最終的收益與合作社進行四六成分紅。種了十幾年大棚蔬菜的張文軍有自己的想法,來這兒一方面是為了掙錢,另一方面則是為了學習草莓的種植技術,學成後他計劃轉型發展溫室草莓種植。

而距離旺桃苑十幾公里處的雙廟溝千頭規模肉牛繁育基地同樣採取“公司+基地+農戶”的運營模式,“我們在這兒建養殖基地的目的就是看中了這裡豐富的草料資源,今年我們在附近村裡一次性就發展了1000畝的飼草玉米,帶動50戶群眾進行產業轉型。”基地負責人李延安說。

正是經過不斷的探索和實踐,該鄉變自身劣勢為優勢,通過川道的產業轉型升級,扶貧脫貧,不斷刷新著追趕超越的新目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