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防晒,知道这些就够了

大多数人提及“学术”就拼命摇头,仿佛看到老学究得意地向他扔去裹脚布,好头疼。

虽然“术语”一词也实在令人讨厌,所谓谈术语必懵逼,术语真不是个好东西。

但是臭骂归臭骂,它也有着性感的一面。

比如,懂点行业、产品术语,剁起手来是不是就方便些了?是不是就不用再盲目地屈服于导购的专业话术?是不是就不必再固守小白角色而任人宰割了?好歹能知道对方有没有在唬你的嘛。

下面,一起手拉手走进防晒领域参观防晒术语。

关于防晒,知道这些就够了

1.防晒防日光,因此不必有“月光会不会把皮肤晒黑?”之类的隐忧,同样,灯光的穿透力也极其有限。防晒的目的不仅仅是防晒黑,还防晒伤和防光老化。

2.防日光防的是紫外线(VA),但紫外线又包括长波(UVA)、中波(UVB)和短波(UVC)这三款紫外线。

3.防紫外线主要是防长波和中波紫外线。

这是由于,UVA穿透力极强,能穿透玻璃薄衫,穿透真皮层,损伤深层皮肤,破坏胶原蛋白,产生皱纹和幼纹,令皮肤松弛衰老。

关于防晒,知道这些就够了

UVB穿透力次之,只能抵达表皮层,所以能灼伤表皮、晒红晒伤。由于黑色素细胞在表皮与真皮之间的基底层活动,所以UVB对晒黑也有贡献。

至于UVC,几乎被臭氧层拦截了,所以防晒就不必操心了。

4.防UVB的能力即防晒指数(SPF),也就是产品防晒红的能力。

通常,SPF=涂防晒后出现的晒伤红斑时间÷未涂防晒出现的晒伤红斑时间。如果裸皮10分钟晒红,涂SPF15的防晒霜后,意味着晒红需要耗时150分钟。SPF4-6为中度防晒,6-8为强防晒,8-15为高强防晒,大于15为超强防晒。

5.防UVA的能力即防护指数(PFA),也就是产品防晒黑的能力。常用PA表示,两者意义相同。只不过PA用“+”表示强度,PFA用数字表示强度,两者可换算。PFA在2-4为PA+,4-8为PA++,8以上为PA+++。+号越多防晒能力越强。

6.有没有既抵抗UVA,又抵抗UVB的呢?有,这就是广谱防晒霜——Board Spectrum。

关于防晒,知道这些就够了

7.只标SPF,是不是只能抵抗UVB,不能抵抗UVA呢?

不定,各国标准不一。美国的防晒霜一般都是全波段,包括UVB和UVA,所以只标SPF。亚洲的防晒霜一般会额外标出PA+,欧洲部分国家用UVA外面画个圈表示,表明这款产品的PA值至少是SPF的三分之一,如果SPF标注50,那意味着PA值至少3个“+”。

8.化学和物理防晒剂有什么区别?

化学防晒剂是用以吸收、防护紫外线的有机化学物质,它先吸收紫外线然后再将之转化成低状态的能力释放出去,从而避免对皮肤的直接伤害,质地轻薄有刺激,透明水润。而物理防晒剂是采用物理原理来阻挡、反射紫外线的物质,把紫外线反弹出去,质地厚重无刺激,轻微泛白。

9.防水性能对于防晒有何意义?

具备抗水抗汗功能是防晒霜的一项经典属性,分为耐水和防水。

耐水(water resistant)是在水中40分钟内保证防晒力;防水(water proof),在水中80分钟内保证防晒力。

一般抗水性越好的防晒霜,越难清洁。高防水的一般要用卸妆油卸妆,然后再用洗面奶清洗。

差不多了,就这些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