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睡後收入,你有睡後收入麼?

最近朋友圈有個異常火爆的詞——“睡後收入”,不要想歪,這是很正能量的詞語。

范冰冰弟弟範丞丞發了個“付費60元可看高清照片”的微博,結果8萬人買賬,一夜醒來到手480萬;上海一創業公司瀕臨倒閉,正在各大股東為缺錢愁得抓耳撓腮之際,一清潔工阿姨隨手拿出600萬融資,只因她是上海世博拆遷戶,有八套房產,僅房產各種收益每年就200多萬,家中悶得慌才出來找工作。

什麼是睡後收入,你有睡後收入麼?

什麼是睡後收入?

為何沒睡後收入就是隱形貧困?

睡後收入,字面意思,就連呼嚕呼嚕睡著覺也能掙錢,真正的財富自由。其實就是不需要花費多少時間和精力,就可以自動獲得的收入,睡覺的時候還在賺錢,你的收入不隨你停止工作而終止,也稱為“被動收入”;與之相反,“主動收入”就是依靠死工資生存,平時上班工作,一旦你停止幹活,收入也隨即停止。

伴隨著睡後收入的話題頻頻被熱議,網上也出現了不少調侃。有人說:“覺得稅後收入都是個問題,更別說‘睡後收入’了,簡直是不存在的。”很多人說:“我現在每天一覺醒來又還房貸又還信用卡的,‘睡後收入’沒有,‘睡後債務’倒是不少!耐人尋味的回答有:“睡後收入”,取決於我睡了誰……

什麼是睡後收入,你有睡後收入麼?

沒有“睡後收入”的人,基本上屬於“隱形貧困”群體,驢屎蛋子外邊光,偶爾還伴隨月經式的焦慮症。表面上看起來很富有,實際上卻非常窮;外表光鮮靚麗,背後卻烏煙瘴氣;看上去錦衣玉食,實際上卻連大蒜都要一瓣一瓣算著吃。

靠賣PPT模板為主,斜槓思維發展為輔即可年入百萬的大神阿文,精通課程開發、攝影、H5設計,身兼多職,斜槓越多,收入越多。錢花的越來越多,人變的越來越優秀,生活越來越好,掙得也越來越多。花在提升自我上面的錢越多,階層就會越高,見識也越廣,整個人生會進入一個良性循環的狀態。

思維決定格局,格局決定階層,階層決定成就

富人與窮人最大的差別是思維,富人之所以富,是因為富人會思考致富,有創造性發散思維,而不是僅靠“出賣體力”致富。他們會研究各種賺錢的方法,而不是隻靠工資賺錢。

老闆和員工的最本質區別是什麼?

一個是用錢去買員工的時間,一個是犧牲時間去賺老闆的錢。

馮小剛電影《1942》裡,地主和長工都破產了,兩人外出逃荒。

什麼是睡後收入,你有睡後收入麼?

地主對長工說:“我知道咋從一個窮人變成財主,不出十年,你大爺我還是東家。”

而長工對他說:“東家,到時候我還是給你當長工。”

“窮人”的思維:若干年後,地主還是地主,你大爺還是你大爺。而地主的思維很超前,見識、格局、心態統統超過長工一大截。

網上有流傳關於比爾蓋茨的故事:如果有一百美金掉到地上,他是不會彎腰去撿的,不是因為世界首富看不起那點錢,而是因為在他彎腰撿起的那幾秒鐘,所創造的價值要高出這一百美金百倍不止。

你以為你和別人差的是錢,其實最大的差距是思維。陳舊的思想是我們最大的債務,及時轉變思維,把自己放空歸零,多渠道拓展“睡後收入”來源才是王道。

“睡後收入”來源主要有哪些?

1.知識產權

2.收租

投資房地產,不啻是另外一種獲得“睡後收入”最快捷的手段。以最具代表性的北京房產為例,十年前北京三環附近的房子,價值差不多100萬。而現在它們價值1000萬,十年間,穩妥妥的賺了900萬,如果選擇只租不賣,每月差不多還有15000元的租金收益。

3.理財

購買基金,股票等理財產品。最具代表性的非比特幣莫屬了,2013年剛開始時比特幣的價值是13美元,隨後曾一路高漲至與黃金持平(1242美元),年末時811美元,其增長率達到了6000%以上。當然,理財有風險,買幣需謹慎。

4.投資收入

這裡投資不同於之前說的理財,投資多為一級市場,像BAT和TMD的股權投資,而理財大都是二級市場產品。運氣好的話,購買股權也創造了不少億萬富豪。

本文作者李光鬥:中國品牌第一人、中央電視臺品牌顧問、著名品牌戰略專家、品牌競爭力學派創始人、中國電子商務協會互聯網金融委員會首席顧問、華盛智業李光鬥品牌營銷機構創始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