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我是媽媽、女人還是女孩?”

女人:“我是媽媽、女人還是女孩?”

女人:“我是媽媽、女人還是女孩?”

女人:“我是媽媽、女人還是女孩?”

總會有人說婚後分不清楚自己的身份了,到底是一個媽媽,還是一個女人還是女孩?還記得你們當初的少女心嗎?

關於我是媽媽、女人還是女孩這三者之間,沒有做過具體的比例分配,但是會隨著不同情境不斷地轉化比例關係,目前看來是非常成功的,夫妻關係極好,生活非常幸福。

當然有很大部分來自自身的改變,同時也有先生的改變。

這其中我把握幾個選擇:第一,不管什麼時候,請不要失去自我,作為女人,首先要愛自己,對自己好才能愛家庭;這個自我不是“我執”,而是對於自身優點的持續性發揚光大,比如我喜歡讀書,喜歡健身,喜歡樂善好施,喜歡做義工。。這些亮點都不會因為有了婚姻而改變,而是一直保持著、持續著;也可以稱之為保持自己的人格魅力。

女人:“我是媽媽、女人還是女孩?”

在中國的婚姻中,一旦有了問題反醒的必然是女人,各種女人角色沒演好的文章層出不窮,我就奇了怪了,憑什麼女人非要活成男人想要的那種,男人怎麼就不能變成女人想要的那種,女人當媽也不是,當女兒也不是,當什麼都不行,其實就是:男人素來喜新厭舊,一但厭了,不管你是什麼,在他們眼裡都是錯。

女人們必須拿捏好這三者之間的比例。

女人:“我是媽媽、女人還是女孩?”

我的女孩兒心性一直在,想當初戀愛的時候,咱也沒做媽也不沒啥,吸引他的不正是當初那個你麼?所以這個存在,會讓你在婚姻中懂得示弱、懂得適當地撒嬌、懂得激起他對你的保護欲,讓他的責任感由內心發出;

PS:其實我的內心非常強大第三,對於任何一方的付出,都要懂得真正的感恩,這世上沒有誰必須是誰的誰,也沒有一方一定要對另外一方好的說法,只有我們換位思考了,真心付出了,夫妻之間才會榜樣的力量。

可有意思的是,為何有的對方感悟不到,接受不到呢?這有可能就是“過度”了,比如一方付出特別多,對方覺得理所當然,另一方心裡難免就會有怨氣,有抱怨,那這時就需要智慧地去處理這個“度”,讓對方既能感受到,又能發自內心願意一起付出。

最後想說的是,婚姻最初的選擇,請不要將就;因為伴隨著時間的推移,精神的合拍,人品的重要必定是佔很大分量的;而婚姻的經營,確實需要智慧,我們要做的不是去改變他人,而是改變自己(沒在和外在),修整自己的一個過程。

請記住,婚姻是一個求同存異,相互包容的過程。多看對方的優點,少說負能量、傷感情的話,給他人溫暖的同時,也是給予自己幸福。願大家且行且珍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