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市3000点破关,历史或将重现,中国股市真的不需要散户吗?

寻找中国股市最好的护城河

我们看重护城河是为了能在漫漫岁月与纷繁变化中寻得一个不变的坚实基础。护城河是企业基业长青的基础之一。但没有什么东西是永恒的。即使在我们短暂的投资生涯中也是如此。无论多么牢靠的护城河都可能慢慢变浅或者慢慢干涸,甚至很快。因为现在世界的变化越来越快了。企业和人是一样的,很多时候无法预判未来的变化,连应对有时候也不容易。所以,我一直很希望能找到那种能最大限度地应对变化的护城河。它可以不太需要人们一直去挖深或者加宽,在岁月与时代变迁中有自己的一套。我认为它比较接近我心目中的最好的护城河。

那么,所以什么才是最好的护城河?这一直是我思考的问题之一。

中国股市3000点破关,历史或将重现,中国股市真的不需要散户吗?

物质条件

具体的、物质的东西只是门槛,不太算护城河,或者只是极浅的护城河。例如庞大的资金,只要利益足够,资金不是问题。规模或者渠道其实都是如此。渠道对应的是巴菲特说的网络经济,这方面我们身边都有足够的例子。互联网的兴起重塑了渠道,有多少在传统渠道获得优势的企业一下子遭遇到了巨大的危机,甚至一蹶不振。那么技术呢?技术在某些行业算,但依然不是太好的护城河,因为科技变迁的速度在加快。甚至在很多行业,即使掌握更先进的技术也一再失败的案例时有发生。例如之前文章谈过的上世纪90年代的硬盘行业。

无形资产

无形的一些东西,例如品牌、转换成本、自然禀赋呢?这些相对物质条件是不错的护城河。但依然不够好,建立一个良好的品牌的成本在降低。信息的极大丰富和渠道的多样化,导致人群关注点碎片化,同时多样化细分的需求也使得更针对性的品牌建设成为可能。因此,近年来很多品牌的影响力在降低。特别是二线品牌。

转换成本也是一样,信息爆炸的时代,关注度自然会发散。转换成本也可能会下降。例如家电品牌,以前可能会直接看牌子买。现在搞不好会上网查查参数对比之后在几个牌子间选择。如果从占领心智的角度看也是如此,占领心智的时间可能没以前那么长了。

自然禀赋可能是不错的护城河。例如茅台,涪陵榨菜,自然禀赋很难发生改变。能酿茅台酒的地方只有茅台镇。能生产合适的大头菜的地方也不多。但后者更危险一些,技术的变化可能使得自然禀赋护城河变浅。至于茅台,情况肯定更加复杂,他的护城河并不仅仅是自然禀赋。但依然存在着一种可能——有一天人们的偏好发生了比较根本的改变。这种概率虽然可能很小,但并不是没有。对自然禀赋挑战最大的还是科技的进步。所以,它依旧不是最好的护城河。

背后的东西

单一的物质基础或者无形资产比较难构成稳固的护城河,自然禀赋除外。但结合条件看则有所不同。例如低成本不是太好的护城河,但低成本+稳定盈利+极大的规模,可能就是不错的护城河。这个具体例子代表的企业就是申洲国际。在纺织行业树立了自己牢固的护城河。

单一的技术也不一定是好的护城河,但技术实力+迭代速度+强大渠道销售可能就是不错的护城河。代表企业例如华为。还有很多例子,不一一列举。为什么这些企业能做到结合?

我觉得很大的原因要归功于一个良好的管理能力,而良好的管理能力背后更本质的是企业文化。


股市如人生,炒股即做人

贪婪、恐惧、多疑、浮躁,人性的弱点都在股市中暴露无遗。可以说,炒股的过程就是锻炼人性的过程。当你的性格变得勇敢、冷静、专 注、不悔时,你就达到了成功的顶峰。王国维说,人生有三种境界,分别用古人的三句诗词来形容,我看放在股市也挺合适。

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 楼,望尽天涯路。初入股市的股民新鲜好奇,谦虚好学,大部分希望通过自己的小聪明,使自己的资金保值增值。开始因为什么也不懂,所以小心翼翼,偶尔赚几个 小钱,也赚得糊里糊涂,于是下定决心,一定要搞明白这股市涨落的规律,做第二个巴菲特、杨百万!

第二境界: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终于看懂了K线图,明白了成交量,知道了波浪理论,但好运气却不再光顾。每日盯着电脑屏幕数波浪,查找各种技术指标,追涨杀跌,博取差价。有时也能刀 口舔血赚一把,更多的是亡命奔逃,伤痕累累。有的人天天打听小道消息、市场传闻,听著名股评家推荐所谓黑马,可是买了就套,卖了就涨,着急又上火,资金渐 少事小,连人也瘦了三圈。


中国股市现在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

是跌入3000点之下?是机构市,还是操纵市?

2015年上半年是牛市,毫无疑问。但现在是什么市?大多数都迷茫了。因为2015年下半年开启的暴跌宣告熊市的到来。那是否意味着熊市来临了呢?没人确定。因为啊,许多专家,包括李大霄之类的,整天在说牛市又来了,整的小散户一愣一愣的。还有的人则是专门唱空,整天熊市不离口。到底该听谁的呢?

照我说,小散户要想不亏钱,得有自己的判断呐!怎么判断呢?最简单的还是市盈率这个指标!

中国股市3000点破关,历史或将重现,中国股市真的不需要散户吗?

上图是A股上证指数和深成指历年来市盈率走势图。可以发现,2007年,2009年,2015年都是一个市盈率的顶峰。

2007年上证最高市盈率都有70倍了,太疯狂了。

2009年上证最高市盈率30倍,也是非常高的一个估值了。

2015年上证市盈率最高22倍左右,处于合理水平的偏高水平,但深成指市盈率高达62倍,比2009年的水平还高。2009年之后,A股经历了6年大熊市,这次,会有多久的调整?

这就是股市最本质的运行规律,很难偏离。一旦偏离,后续的调整时间也会很久。

现在A股市盈率,上证是16.6倍,还算合理。深成指是44倍,明显还是很高的,2012年最低时不到20倍的市盈率,才造就了大底和后面的大牛市。

所以,通过简单的市盈率分析,我们可以基本判断,中小板创业板大概率未来几年很难有牛市了,必须要经历估值的调整。而如今IPO速度加快,监管不断加码,正是对中小创挤泡沫的动作。不要以为只有楼市在挤泡沫,中小创同样如此。

对于目前的市场,我们究竟该如何投资呢?这是个很大的问题。以上的分析基本可以判断中小创不是太靠谱,因为估值太高了,而近期银行股中字头的不断活跃,似乎又在告诉你市场的真谛。到底该不该跟着市场走呢,还是坚持自己的以往观点,其实真的不用太过于纠结,关键是认清楚自己。


庄股在熊市或者是震荡市的表现,一般比非庄股好,所以,希望大家多关注这类股票,庄股的特征是很明显的,就是毛毛虫K线,没拉升之前,低吸拿着,耐心等涨即可,拉升的千万不要去追,风险就在拉升期。

本人总结了中长庄股操作模式,形成自己的123战法,用于中长庄股的操作,仅供各位参考,不喜勿喷,谢谢!123战法,看周K线,即1波吸筹,2波洗盘,3波拉升,接下来以福建金森为例,把本人的思路跟大家聊聊。

如下图所示,下图为福建金森的周K图,先从周K来看,一波吸筹,二波洗盘,三波拉升,形态做的很漂亮很完美。

中国股市3000点破关,历史或将重现,中国股市真的不需要散户吗?

1波吸筹,个股经过长期的下跌,随着卖盘的枯竭,主力开始偷偷摸摸的进场,通过一波拉升,实现筹码的收集,1波吸筹指的就是底部开始的一波涨幅,显著特点是成交量明显放大,一般时间10周以上吧,如上图标示的黄色1段,日K图放大如下:

中国股市3000点破关,历史或将重现,中国股市真的不需要散户吗?

吸筹阶段的特点:

A,阳K线多,阴K线少,有些人也叫阳长阴短;

B,量能明显放大,堆量明显;

C,K线呈小阴小阳K多,而且一般阳K的成交量大,阴K的相对小一些。

D,一般上影线比较多。

这个阶段很关键,主力吸筹,主力手里拿着筹码,才是我们考虑介入的根本。

2波洗盘:洗盘的特征就是清洗浮筹,意志不坚着,通过长时间的洗盘,成交量逐步萎缩;我们可以看福建金森的洗盘日K图:

中国股市3000点破关,历史或将重现,中国股市真的不需要散户吗?

洗盘结束的标志:均线形成多头趋势,量能放大上攻,细节如下图所示:

中国股市3000点破关,历史或将重现,中国股市真的不需要散户吗?

3波拉升:拉升的过程,放量拉升,就是主力派发筹码的过程,可能是边拉升边派发,也可能是拉升到一定高度以后,横盘或者缓慢下跌派发。我们可以看福建金森拉升日K图:

中国股市3000点破关,历史或将重现,中国股市真的不需要散户吗?


下面实战图解庄家出货手法:

下面我们来看看分时图的出货形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开盘大量,分时冲高回落都是出货表现。

中国股市3000点破关,历史或将重现,中国股市真的不需要散户吗?

中国股市3000点破关,历史或将重现,中国股市真的不需要散户吗?

二、是分时振幅很大,但是涨幅却不成比例,当然成交量也很大。分时是庄家一定会掌控的如果有拉升计划,所以分时出现大幅的波动有杀跌拉起的情况多是庄家出货造成的。

中国股市3000点破关,历史或将重现,中国股市真的不需要散户吗?

三、就是低开盘中突然拉升到高位回落出现大量,这是庄家故意低开然别人买点便宜货,盘中突然拉升再次吸引跟风盘回落出货,大家一定明白回落的收盘价是不利于股价上涨的,如果是真的拉升股价收盘应该在高位,但是有时庄家也这样洗盘这里不多说了。

中国股市3000点破关,历史或将重现,中国股市真的不需要散户吗?

出货的目的及动机

1、出货的目的就是主力把股价拉升到一定的空间,然后通过一定的手段把低位的筹码在高位转移给其它人主要是不明真相的散户,到达最终获利的目的。主力出货一旦完毕就说明主力此次操盘结束,该股票要经过下跌之后才会有新的主力重新吸筹操作。所以散户最怕的就是买到了主力出货股,进入了鬼子的圈套。

2、出货的动机。出货的动机有很多种,概括起来有这么几类:

A、按正常操作到达了既定的获利出货空间,正常的主力获利空间为一倍以上从建仓成本开始计算,有一少部分主力拉升60%就出货,也有的主力长期做多可能会拉升好几倍。

B、由于个股出现利空或即将会有某种利空出现,主力会采取提前微利、保本甚至亏损出局。

C、由于该股拉升空间过大,已经炒了好几波了,未来不具备有足够的拉升空间而提前短期获利出货。

D、由于公司业绩下滑或严重被高估而提前出货。

E、由于政策利空、经济危机等宏观因素的影响的提前出货。

F、由于主力资金链断裂、操盘不当、或主力资金实力不够强大而被迫提前出货。

G、由于受到其它不明资金的干扰、威胁或操盘机密的泄露而提前出货。


交易体会

没有充分的理由决不可买股票(买入时应该充满自信而不是犹犹豫豫),个股买入价位应该是配合大盘波段低点而决定,除非经验老到,事先做好计划是非常必要的。

风险:

耐心:顶尖交易员都厌恶风险,他们耐心等待最有利的风险/报酬关系。如同比尔.利普舒茨说的,“如果交易员能够减少50%的交易次数,通常都可以赚更多的钱”。优秀交易员都很有耐心,因为他们不担心错失机会。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心态-----机会永远都存在。

资金:

交易资金的来源可能影响操作风格,尤其是在承担风险的程度上。运气:顶尖交易员都会把自己摆在一个能够接受好运的位置。即尽量提高自己的胜算。戴维.凯特与比尔.利普舒茨都强调一点,每年只有少数几笔交易能够创造重大获利。当他们感觉某个部位具有极高的获利潜能,就会“扯足幸运的风帆”,扩大部位规模,不要过早结束部位。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有胆量押下庞大的赌注。

渐进的交易:

顶尖交易员采用渐进的交易手法,慢慢累积获利------不要贸然承担风险,不要尝试挥出全垒打。他们理解,明天仍然能够进场交易的重要性,远超过今天的获利。因此,他们绝对不允许连续亏损迫使自己退出市场。

舒适界限:顶尖交易员会把风险设定在自己的“舒适界限”内。如果发现风险太高,他们会缩小部位规模或采用价差交易。惟有留在舒适界限内,思绪才会清晰,决策才会客观,交易绩效也才会因此而提升。我的体会:买入价与止损价的差距与操作者的水平成正比(即水平越高,止损位置越是舒适),关键是买入价位最好是当日见分晓的“胜负手”,买入后收盘就应该知道是赢定了还是判断错误及早出局。我的做法是没有90%的胜算决不进场,潜在空间与潜在最大损失比至少为3:1。短线没有10%的空间,中线没有20%的理论空间就是刀口舔血,因为要考虑到提前出局。(不可能每次都卖在最高价)

损失:承认错误:

顶尖交易员不怕承认错误。承认错误无损于自我或自尊。他们知道,判断错误是交易过程中必然发生的现象。通过认赔而重新取得清晰的思考与专注能力。事实上许多受伤者都提到如何从亏损中学习。菲尔.弗林甚至说“学习如何热爱小额亏损”。

出场:

顶尖交易员会预先规划他们准备接受的损失,他们有坚决的自律在预定的停损价位出场。对于伯纳德.奥佩帝特来说,如果预期发生的事件没有发生,或预期发生的事情已经发生,他就出场。对于比尔.利普舒茨来说,如果损失超过他愿意接受的程度,他就出场。换言之,出场位置取决于某个痛苦水准,一旦痛苦程度超过这个水准,也代表自己超出舒适界限。

我的体会:

每次交易最大损失我定为3%,即只要股价跌破买入价的3%以下,除非是极有把握的大底部,我都会认赔出来。因为我的买入价位非常讲究,买入要求当日决不能被套(95%的成功率),因此我有这个机会及早的认赔出局。买入价位跌下3%对我来说已经是非常的失败,通常应该是买入即涨,或尾盘价买入当日不套。

从下至上的分析:

了解所有的玩家,留意他们的言行。所谓玩家,是指具备不可忽视的影响力的人。了解他们为了本身的利益,应该说些什么话,或者他们说的话可能带来什么利益。动机是什么?隐藏的议题是什么?只要涉及利益关系,任何谈话都不可轻信。对于每一个利益集团,他们希望发生的最佳,次佳与第三种结果是什么每个利益集团操纵事件发展的着力点与影响力在哪里。每个集团对于每个结果反应将如何?如果某人这样做了,其他人的反应和后续的发展可能如何?

动态分析:

任何事件背后都必定有一个故事,你必须了解这个故事。

必须了解对手的想法,以及我与他的想法差异究竟在哪?

对待持仓部位:

保持开放的心态与客观的立场来对待未平仓的部位。

当你尝试用客观的角度评估未平仓的股票时,情绪总会产生干扰。对于一个优秀的交易员来说,如何控制“心”的能力,其重要性远超过如何运用“脑”。欺骗自己是在市场上发生亏损的主要理由。

如何面对损失和处理获利:

承受压力和恐惧,这是很重要的经验。面对一个新的价格,你问自己一个问题:假设还没有建立仓位,是否愿意在这个价格买进?答案是否定的话,那你就卖出。迅速认赔而让获利部位继续发展。建立仓位的根据是否正确。

资金管理:

任何单笔交易中,你能够承担的最大风险金额是多少?

一旦建立仓位后,我最多准备承担多大的百分比的损失?

分散投资的策略:

如果个别部位都承担相同的市场风险,就不能提供分散投资的效益。个别部位的规模必须类似,如果九个部位规模都是100美元,第十个是10000美元,这类的分散投资没有太大的意义。个别部位的价格波动率应该类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