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寒之城》文戲看到睡著,武戲看到高潮,塞隆打得太好

這部講述冷戰時期間諜搏殺的電影本來可以接近《逃離德黑蘭》的水準,但是文戲凌亂、磨嘰,頻頻讓人走神,毀掉了所有可能性。但查理茲·塞隆的超級努力和比較真實的動作場面又讓人慾罷不能,心驚膽戰,可謂文戲看到睡著,武戲看到高潮。

故事的主線講述一份西方臥底東德的間諜名單丟失,綽號小望遠鏡的間諜必須撤退,由洛林·布勞頓(塞隆飾演)執行查找和拯救任務。

《極寒之城》文戲看到睡著,武戲看到高潮,塞隆打得太好

導演採取了倒敘手法,就像電影《薩利機長》,不時吊一吊觀眾的胃口,但是《薩利機長》的臨危不亂很難用鏡頭表現,發動機遭遇飛鳥撞擊熄火、迫降這個過程只有專業人士才清楚有多危險,所以倒敘、質問起到了線索的作用。

間諜遭遇雙料間諜出賣也會有疑點,可是驚險程度比較容易鏡頭呈現,倒敘方式有明顯的減弱節奏的作用。加上雙料間諜大衛·珀西瓦爾的戲份過多,KGB的追捕不夠嚴密,一場緊張的救人大戲遲遲不能展開。直到小望遠鏡開始出逃,本片才漸入佳境。

在此之前,洛林·布勞頓與KGB的遭遇已經呈現了塞隆對動作的挑戰,她當然不能與馬特·達蒙這樣的男演員比,可說實話,塞隆沒有那麼身手矯捷的動作更真實。小望遠鏡出逃這場戲,塞隆發揮得更為搶眼,讓人無比敬佩。

自從《魔力女戰士》《瘋狂的麥克斯4》,塞隆在動作戲上毫不畏懼,盡心盡力,時常看得人揪心不已。她為什麼選擇如此吃力、毀形象的角色,除了熱愛表演,可能沒有其他理由。在純演技上,她早已通過《總有驕陽》《女魔頭》《決不讓步》證明了自己。某種程度上,塞隆在我心目中的形象已經超過了凱特·布蘭切特。太酷了!

電影在洛林·布勞頓消滅大衛·珀西瓦爾,拿回名單後,設計了一個反轉。這個反轉的確出人意料,正當觀眾期待著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的故事時,動作戲的漏洞將這一切努力化為烏有——被四五個特工近距離包圍,也沒有策應,還能從容拔槍,毫髮無損,殺出重圍,又成神劇了。

其實這個結尾可以不要,無損本片的魅力。而且大衛·珀西瓦爾死之前說的話,足夠說明編劇對冷戰雙方的嘲諷,在很多人以為柏林牆倒掉是某種勝利的時候,他們不知道的是,看不見的戰爭仍將繼續。

《極寒之城》拍成這樣有些可惜,塞隆是最大的贏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