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多成绩一般的高考能超常发挥,学霸却低于平时水平?

网友一:

很多的学霸,高中三年都成绩拔尖,自然会承担来自各方面的压力。据我所知,很多顶尖中学都有指标:比如冲一个状元多少钱,考一个北大多少钱。指标的背后就是高额的奖金诱惑,不仅班主任,年级组,甚至考生本人都有。大战还未来临,就重压在身,势必会影响到考试。

题路顺还好,一旦不顺利,就容易患得患失。刘翔2008年奥运会怎么伤退的?一样的道理,就是因为当时的舆论是刘翔非拿金牌不可,就加大了训练量,一下子把伤给搞复发了。相反,很多成绩中上等的,往往轻装上阵,反而会考得很好。

为什么很多成绩一般的高考能超常发挥,学霸却低于平时水平?

网友二:

不是每个学生都能在高考中爆发,爆发的其实都是隐形的实力选手。他们其实在模拟考中成绩也不错,只是比前几名稍逊色,至于为什么逊色,其中的一个重大原因是,模拟考不能很好的考出他们的真实水平。

众所周知,模拟考的试题质量远没有高考真题高,难度把握不当,题目走极端,特别偏难怪题不少。这对于一些喜欢研究高难度题目的学生,可以大显身手,但对于没有这方面训练,只针对了高考题型和基础的学生,显然考不出高分。

所谓厚积薄发,高考能让真正优秀的学生脱颖而出。

为什么很多成绩一般的高考能超常发挥,学霸却低于平时水平?

网友三:

全国卷之后,这个尤其明显。实际上,每个地方的命题风格是不一样的,一位浙江的名师跟我讲:全国卷的考生,最好不要做我们浙江卷,包括上海卷和江苏卷,“包邮区”的卷子,命题思维,导向,考察重点和其它地方有很大差异。为什么很多人吐槽葛军?因为他的出题思路比较诡异,考察的方式比较灵活。

因此,地方上的命题,也有自己的固定风格,这种考题出来的优秀学生,未必百分百契合全国卷,或者遇到葛军出山这样的特殊情况,往往会直接短路。越是优秀的学生,对这种打击的承受力越差,平时考试都是一马平川,忽然遇到一个小题做不出来,会立马乱了分寸,没有大局观。中上档的学生反而豁达,敢于放弃,追求整体,以至于完成度较高。

为什么很多成绩一般的高考能超常发挥,学霸却低于平时水平?

网友四:

高考,状态决定一切;高考,赢在状态。越到考前,精神状态的影响越大,而到了考前几天、一天的时候,水平已经定型,对考试产生影响的只有状态。

那些平时成绩位居前列的学生,会有高处不胜寒的压力,生怕成绩下降,更怕发挥不出水平。越是这样想越紧张,焦虑情绪弥漫开来,整个状态很差。最直接的,睡眠会受影响,考场发挥必然不理想。

而跟在第一梯队后面的同学,压力会小很多,他们有条件做到轻装上阵,对考试充满信心。如果其中的一些能够自信从容,面对考卷有一种兴奋感,那必然能激发他尽可能调动作答积极性。于是,平时有难度的题目也会迎刃而解,同时失误大为减少,这样的状态考出来的自然是让人欢喜的成绩。

为什么很多成绩一般的高考能超常发挥,学霸却低于平时水平?

网友五:

成绩一般能突然爆发,两种可能,第一平时在积累,量变自然质变;第二平时不努力,突然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于是开足马力立刻就爆发了。因为每个人都有学习的潜能。当你问这个问题时说明了你渴望爆发,那就全力以赴吧!

学霸之所以为学霸说明平时就在努力,更重要的是学霸们承载的压力巨大,得失心较大,背负太大压力容易发挥失常。

网友六;

自己亲身经历:96年高考数学卷,150的总分,最后一题当时以竞赛的方法解的题(压轴题到底多少分不记得了,约二十分)回头检查的时候反应过来了,但已不够时间重新做了。估分的时候,我自己估计,最后一题如果算错了的话,分在125左右吧,如果算对了的话,分在145左右(具体多少不肯定了,反正就是差最后一题的分数)

结果是真的少了那道题的分。还好,没有影响到高考的录取,可以坦然地当故事讲述了。

为什么很多成绩一般的高考能超常发挥,学霸却低于平时水平?

切记:

高考英语成绩决定是否上985大学,如果你想去有外国人、大学生的地点,看上面图右下角,找到水印提示的地方,那里有美国人、留学生,这里会伦敦腔的朋友非常多,一起去交流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