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隊活動丨何傑:“中國夢”的踐行者——講述爸媽的中國故事

班队活动丨何杰:“中国梦”的践行者——讲述爸妈的中国故事

主題解析

“愛國”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公民層面的要求,“愛國”應該成為每個中國人的基本價值觀。經過研究,我們認為,“愛國”可以分為四個維度:愛國之情、愛國之識、愛國之志、愛國之行。

“愛國”的核心是“愛”,因此首先屬於情感層面。愛國主義教育若不想陷入空洞說教,必須注意情境營造,調動學生的情感體驗,使之從情感上認同與熱愛國家。因此,“愛國”主題班會,必須在情感體驗的激發上做足功課。

學生到了高中以後,則應在樸素的“愛”的情感基礎上增加理性思考。如果沒有對事物的理性認知,樸素的情感往往會因為各種因素而改變。長期以來,愛國主義教育只停留在樸素的情感層面,沒有引導受教育者理性認識國家現狀,受教育者一直處於被灌輸而缺少理性思考,是導致愛國主義教育實效性不強的重要原因。這涉及引導學生愛國之識的問題,是認識層面的要求。

“愛國”情感與理性認識結合,進而形成愛國之志。愛國之志屬於理想信念層面的要求。樹立“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志向是中學生愛國之志的具體內涵,這對激發學生學習動力有巨大作用。

“愛國”最終應該落實到行動。因此,評判愛國主義教育的落實情況,要根據學生在學習、公益活動、社會實踐中的表現來進行,即有“愛國之行”。這是行動層面的要求。

本次主題班會,主要解決“情”“識”“志”的問題,即通過激發情感、提升認識來樹立愛國之志,並在今後進一步落實到行動中。

背景分析

愛國主義教育的方式與渠道很多。本次班會力求探索新的教育方式——通過挖掘身邊的教育資源,使學生能夠從身邊的人與事中汲取正能量。

我所帶高一(10)班學生的家長來自各行各業,整體素質較高。作為“六五後”一代,他們經歷了中國改革開放至今的全過程,並且以其勤奮而卓有成效的工作為中國三十年來的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是“中國夢”的踐行者。但他們的孩子卻未見得知曉其父母工作的意義。

同時,由於年齡尚小,他們也並不理解“中國夢”的真正含義,在他們看來,“中國夢”還只是政治說教的名詞。因此,引導學生從身邊的人與事——主要是家長身上做深入挖掘,使其認識父母的工作在實踐“中國夢”中的意義,認識到自己的成長離不開眾多人的默默奉獻,使國家的概念具體化,成為本次愛國主義教育主題班會的重要策略。

本次班會以學生採訪父母后寫作文、班會上宣講典型案例的方式進行。學生在採訪父母的過程中,體會父母為國家默默奉獻的精神,體會他們為國效力的自豪感,本質上是學生體驗德美的過程。學生再通過作文、宣講等方式深入闡釋父母的奉獻精神,本質上是育美的過程。

班會目標

通過對家長工作價值的闡釋,使學生理解“中國夢”是每個中國人踐行的成果,提升學生對國家發展與個人生活關係的認識。具體目標有三個:

1

激發愛國之情

心靈受到感染,體會、理解父母為國奉獻的精神,增強自豪感;

2

提升愛國之識

通過認識父母工作對國家發展的意義,理解國家發展與個人的關係;

3

增強愛國之志

認識到每個人都是“中國夢”的踐行者,未來的踐行者將是我們自己,樹立愛國之志,樹立“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志向。

前期準備

1. 在班會正式召開之前一個月,我給每位家長髮信,請求他們配合我的工作,接受孩子的採訪。學生根據採訪寫一篇作文,題目為《“中國夢”的踐行者》。從學生上交的作文看,家長們對這個活動非常支持,他們都認真與孩子進行了長時間的溝通,使作文內容非常充實,保證了班會質量。

2. 作文收集上來以後,我認真批閱,並且選取典型案例,最終形成七個案例與大家分享,構成班會的主體。

3. 設計開場視頻與總結視頻。開場視頻主要闡釋“中國夢”的含義,並且展現全班三十位學生家長的工作場景和工作意義。總結視頻指出二十年後的中國發展前景,指出當下中國面臨的問題,並對學生提出期望,期待他們立下愛國之志。

班會過程

01

開場視頻:“中國夢”的闡釋

習近平同志指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歷史告訴我們,每個人的前途命運都與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命運緊密相連。國家好,民族好,大家才會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一項光榮而艱鉅的事業,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國人共同為之努力。”……

班會以PPT自動播放視頻的形式開始,首先呈現了習近平同志關於“中國夢”的闡釋,然後用豐富的素材,展現了近代以來一代又一代中國人為實現“中國夢”而努力的故事,並指出:“‘中國夢’的實現,離不開每一箇中國人的努力。而我們的爸爸媽媽,更成為這三十年發展的主力軍。他們用自己的行動,踐行著中國夢想。”最後,呈現全班三十位學生家長的工作剪影與簡要點評。

設計意圖

營造情境,使學生理解“中國夢”的內涵;全面展現並使學生了解其他同學家長的工作意義,增強學生的自豪感,同時為後面的環節做好鋪墊。

02

學生分享:講述爸媽的中國故事

七名學生講述了他們爸爸媽媽的“中國夢”踐行故事:徐理江的媽媽——“外企人的心懷”,楊慕華的爸爸——“金融人的自豪”,管蔭塵的爸爸——“石油人的艱難”,張譯文的爸爸媽媽——“三峽夢的實現”,賈璇的爸爸媽媽——“軍隊魂的傳承”,王宇晨的爸爸——“航天人的自豪”,周雯昕的姥爺——“工程師的風骨”。

下面節選其中三名學生的發言。

石油人的艱難

我的父親是一名石油工作者。從2000年開始,他被派往海外工作。……他去的第一個國家是蘇丹。

眾所周知,蘇丹不是一個安定的國家,尤其是在南蘇丹。可是蘇丹石油貯藏的主要集中地正在南部。那時正是中國這條巨龍騰飛之始,中國對於能源的需求是巨大的。我的父親就是在這樣一個大背景下作為一名普通的工程師,跟隨項目組來到這個陌生的國家……

我的父親當時是一線常駐人員,需要在最惡劣的時期堅守營地。……18個月過去,我的父親在熱帶雨林的生活終於結束了。隨之結束的,還有一個六十萬噸油田的一期建設工程。這麼高難度的工程,在國際上,25個月能完成就很優秀了。也許其他國家在技術、經驗上優於我們,但我們中國人更能吃苦。別人幹不了的時候,我們能幹;別人能幹的時候,我們幹得更快。這是中國人勤勞的品格,是我們最值得驕傲的,而我知道,這讓我感到驕傲的,也包括我的父親。

我的父親因表現優秀被公司培訓做海外項目管理,然後被調往阿爾及利亞。……撒哈拉沙漠的環境是極惡劣的,晚上溫度降到零下,要生爐子,白天地表卻高達80攝氏度……在這樣的環境中,我的父親工作了三年。

三年過去,油田終於建成了。這個油田提供了阿爾及利亞南方四省的主要能源,使得石油真正成了當地的支柱產業。三年堅守,沒有任何一個人能保證中國成功。外國人不信,甚至項目組內也沒有人敢肯定。但最後我們確實成功了,是一步步的摸索,更是永不放棄的堅守。我問父親,為什麼他們在沒有勝算的情況下能做到不離不棄。他告訴我說:“因為不能丟臉,不能丟自己的臉,更不能丟中國人的臉!”於是我得以知道,在為自己和國之尊嚴而堅守的人中,有一個是我的父親……

中國近些年的變化可謂天翻地覆,從前的國際項目招投標會上很少能見到中國的身影,就算有,也只能充當配角。而在今天的國際舞臺上,中國已經成為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我們的技術成熟,我們的經驗豐富,我們誠信厚道,我們勤勞能幹,我們還有許許多多的優勢。我的父親說,坐在國際談判桌上,代表的就是中國的利益。他還常感嘆:“中國這十年的變化太大了!”是啊,變化是很大,尤其對於我的父親來說。十年了,他一直在海外,他作為中國的代表,從不被信任、被歧視,到被認可、被接受,再到現在的被信賴、被尊重,中國走過的路,每一步都在他的身上映射出來。正是千千萬萬個像他一樣的人,一直懷揣信念和夢想,走出了中國的發展之路……

班主任點評:當我們享受私家車的快捷方便時,當我們在家裡享受熱水淋浴的舒適時,我們應該明白,我們的高品質生活是靠像蔭塵爸爸這樣的人艱難工作換來的。我們應該對這些海外石油人充滿敬意。

中國發展離不開能源,中國會有更多像蔭塵爸爸這樣的人走出國門,到世界各個艱苦的地方工作。這是國家發展的戰略。而這個戰略的實現,就要靠像蔭塵爸爸一樣的人的艱難工作。

我一直認可魯迅先生所說的,中國從來不缺少埋頭苦幹的人、拼命硬幹的人,我想蔭塵爸爸的工作經歷可以證明這一點。

三峽夢的實現

我的父親從事財務工作,雖然沒有直接參與三峽工程的建設,但是每個階段的工作中都有他的身影。前期籌集資金、預估風險,保證工程建設的正常進行;建設過程中通過會計核算,準確反映每部分工作的成本與投資;建設完成後還要向社會反映工程的總價,為三峽的建設營造良好的輿論環境。

從批准建設三峽工程開始,反對和質疑的聲音一直沒有消失。三峽集團也曾一度承受了很大的壓力。父親頂著壓力默默地工作,只是預算和評估更為精準仔細。

我的母親是一名工程師,從事三峽機電專業的工作。電站的機電工作是一項十分複雜的系統工程,前後一共有幾十個環節,除了需要專業基礎,更需要強烈的責任意識。母親是一個非常細心且耐心的人,她始終懷著熱忱對待每一項工作。二十年來,她所管理的項目從未出過差錯……

三峽工程從最初的設想、勘察、規劃、論證到正式開工,經歷了75年。從1994年正式開工,到2012年落成,三峽人經歷了18年奮鬥。十多年來父母與三峽親密接觸,他們心裡有如同看見孩子羽翼漸豐的幸福,但同時又覺得自己太渺小,太微不足道。

一個偉大的夢想是由無數件平凡的小事構成的。“中國夢”是一個非常遠大的目標,我的父母只是這汪洋大海中的一滴水。在他們自己看來,他們只是忠於職守,將工作任務盡力做好,從沒有想過謀求什麼宏偉的東西。如今三峽工程建成,幾代人的夢在他們手中實現,他們心裡有些不敢置信的欣喜,多少年的付出終於得到回報。但是他們明白這不是終點,他們還不能止步……

我父母都是很渺小的個體,不是大手一揮就能夠改變國家命運的人物,但他們卻擁有讓國家甚至世界變得更美好的信念。這樣的信念將他們聯繫在一起,將看似遙不可及的願望一點點變為現實……

班主任點評:我請譯文來發言,是想和大家分享基礎設施工程對中國發展的深遠意義。

如果沒有水電,我們的生活幾乎無法正常運轉。這就是三峽對整個中國的意義。像譯文的爸爸媽媽這樣的三峽人,保證了我們的日常生活。

正如譯文剛才所說“十多年來父母與三峽親密接觸,他們心裡有如同看見孩子羽翼漸豐的幸福”,這是所有三峽人、水電人的幸福。雖然他們覺得自己很渺小,但在我看來,他們是偉大的一群人。

航天人的自豪

我的父親畢業至今的22年間,一直從事航天軍工科研工作,這在我眼裡既神秘又神聖。

國防科研工作沒有捷徑可走。雖然父親沒有明說,但是我卻早就有了深刻的感受。記得小時候父親出差,一走就是一個多月;記得許多個週六日父親都要去完成一些緊急的任務;記得無數個凌晨父親匆匆趕去機場,又在隔天的深夜搭晚班機飛回北京……好像父親很少能有悠閒輕鬆的時刻,更沒有時間和家人一起旅行度假。這種關乎國防建設的工作就是這樣,忙碌、緊張、強度大。當然,父親還說“完成任務是硬指標,試驗成功是硬道理”,在困難面前沒有退縮的理由。我覺得,這種“高大上”的工作貌似穩定,但更多的是責任與使命……

父親說,作為航天人,“國家利益高於一切”是他們秉承的核心價值觀,在工作中他們將周恩來總理提出的“嚴肅認真、周到細緻、穩妥可靠、萬無一失”的要求作為工作指南。他們對待具體工作體現出“四特”精神: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特別能攻關、特別能奉獻。聽到這些,我表現出了明顯的訝異。父親說,這就是他們這個行業需要的,也是國家裝備發展需要的。仔細想想,確實是這樣……

我詢問父親這些年工作上的變化。父親說感受頗多。這20年來,我國軍工技術發展迅猛,已從原來模仿蘇聯到現在具備了自主研發和創新發展的能力,武器裝備的性能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我想,父親確實是值得自豪的。……或許是因為工作的性質,我覺得父親真的是在踐行著“中國夢”。雖然父親沒有這麼說,可我知道,他是在工作中自覺或不自覺地為實現“中國夢”做著自己的努力。

這讓我對“中國夢”的認識改變了不少。原先覺得“中國夢”就是領導人提出的口號,對於個人,沒什麼機會踐行。可現在我覺得“中國夢”就在我身邊,把工作完成好,就是為國家的發展作貢獻。每個人都是“中國夢”的踐行者,只要你有這份心,有自己的行動。它的存在讓我們不再那麼憤世嫉俗,學會用理性的眼光看待當下社會存在的問題,驅使著我們著眼於自己能為別人做的、能為這個社會做的,讓我們著眼於未來,而不是一味批評現狀。著手去行動,哪怕再小,也是踐行者。

班主任點評:真正的人才並不在聚光燈下,而在沙漠中、在實驗場。我一直很佩服軍工人、航天人,在他們身上最能體現中國精神。“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特別能攻關、特別能奉獻”,正是這四個“特別”保證了中國六十五年的和平,讓曾經欺侮我國的列強再不敢肆意妄為。除了敬意,我們沒有別的感情可以奉獻給像宇晨爸爸這樣的軍工人和航天人。

設計意圖

選取典型事例,深入闡釋“中國夢”踐行者的行動,通過學生分享與教師點評,集中傳遞“中國夢”的內涵,使學生在理性認識上有所提升。

03

班會總結:前景展望與激勵立志

⒈ 教師總結

什麼是“愛國”?有人說,做好自己的事情就是愛國。這話對了一半,做好自己的事情是愛國的體現,但如果沒有愛國之心和為國家奉獻的精神,你也不可能做好自己的事情,也只能是過自己的小日子而已。

有人說,我認為真正愛這個國度,並非要天天把“愛國”兩個字掛在嘴邊。這話看似正確,但禁不起推敲。沒有誰整天把“愛國”放在嘴邊,相反現在倒是誰提“愛國”,有時反而要受人攻擊。

還有人說,愛國,就要不時鞭策政府,讓其更賣力地為這個國度和人民奮鬥。我想說的是,我們當然應該監督政府,但不等於政府和我們是對立的。對於我們這些青年學生來說,首先要做的是為社會作出自己的貢獻,不能只想著批評別人,只想著監督別人而忘了自己的責任。

今天我們聽了這些故事(其實還有很多故事),這些故事的主人公就是你們的父母,他們在用自己的精神與行動踐行著“中國夢”。他們的行動就是踏踏實實地工作,雖然偶爾會抱怨,但他們一直在擔當。

一些媒體總喜歡渲染悲情,抓住現在中國的問題無限放大,把中國說得一團糟。這些人真應該讀讀魯迅先生的《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文中所說的中國脊樑一直存在,這就是你們的父母,未來也會是你們……

⒉ 展望與激勵

用視頻文字的形式,向學生描繪二十年後,中國的美好圖景,同時也指出我國發展所面臨的嚴峻挑戰,最後激勵學生:爸爸媽媽已經和正在踐行著中國夢,未來的踐行者將是我們……讓我們共同努力,為中華崛起而讀書!

設計意圖

在分享、點評的基礎上,再度營造情境,引導學生思考,以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感體驗。

班會創新點

01

正確理解“愛國”的意義

一說“愛國”,往往被認為是宏大敘事,這與“國家”這個概念的宏大性有關係。宏大敘事亦有其必要,但教育更多強調從小事入手、潤物細無聲,尤其是“愛國”這一教育主題,如果不落到實處,很容易知行脫離,使學生意識不到國家與個人的正確關係,從而陷入“社會不公、國家落後、我很悲涼”這一怪圈中。此次班會強調國家發展是每個人努力工作的結果,強調國家發展與個人生活的關係,這是教育理念上的創新點。

02

挖掘身邊教育資源

本次班會採用的教育方式是:“挖掘身邊的教育資源,使學生能夠從身邊的人與事中汲取正能量。”“身邊教育資源”,這裡主要指家長資源。學生在班會召開前一個月採訪家長並根據採訪寫一篇作文,是整個班會成功的基礎,也是學生參與班會的保障。每個學生通過與家長的交流,既體會到了屬於家長自己的“中國夢”踐行故事,又認識到“愛國”並非空洞大道理,而是具體的實際行動。

平時,家長沒有太多機會與孩子溝通,更很少有機會談自己的工作。班會前期的採訪創造了一個親子溝通交流的機會,增進了親子間的理解。這是這次活動收穫的額外成果。

實踐者說

這次班會,我們力圖告訴學生,我們現有的生活,不只是一個家庭的努力成果,而是整個中國發展的結果,它是一個又一箇中國人共同努力的成果。“愛國”不是空洞的口號,而是充滿感恩之心的理性認識與實實在在的行動。

我們通過對家長這一身邊資源的開發,使學生深切體會“中國夢”的實現是靠每個人踐行而成的。他們在為父母驕傲的同時,也感受到了國家的意義。

作為高中學生,絕不能是一群只會過日子的人。我們對他們的教育,除了學業講授、紀律約束和生涯指導外,還要關注他們的精神世界,用崇高、理性與情懷激發他們的成長動力。而這一切,又必須基於我們教師自己的理想信念。

我們都生活在現實生活中,不可避免地感受到工作和生活的壓力,體驗到社會不公和人生迷茫,因此在工作和生活中難免有倦怠、不滿。但作為身擔國家賦予的教育責任的教師,我們應該認識到我們職業的價值與使命。

END

欄目:班隊活動

班队活动丨何杰:“中国梦”的践行者——讲述爸妈的中国故事
班队活动丨何杰:“中国梦”的践行者——讲述爸妈的中国故事班队活动丨何杰:“中国梦”的践行者——讲述爸妈的中国故事
班队活动丨何杰:“中国梦”的践行者——讲述爸妈的中国故事班队活动丨何杰:“中国梦”的践行者——讲述爸妈的中国故事
班队活动丨何杰:“中国梦”的践行者——讲述爸妈的中国故事

班主任雜誌

ID:banzhurenzazhishe

班队活动丨何杰:“中国梦”的践行者——讲述爸妈的中国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