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不是真的能慢下來?

教育,是不是真的能慢下来?

再次得知那個女孩的消息,已是兩年後了。

那天,在辦公室裡收到她父親發來的報喜短信,說她已經保送上知名大學,圓了自己的文學夢。我邊與同事分享喜訊邊感嘆:“多麼慶幸啊,她可以在另一個城市實現夢想。”

“樹挪死,人挪活。”一位同事接過話,隨即大家相視一笑。

那如果她未曾挪動呢,結果會是怎樣?突然間,我彷彿意識到了什麼,怎麼也笑不起來了。

思緒不禁飄回到三年前。

教育,是不是真的能慢下来?

高一軍訓結束時,我讓學生選出自己最敬佩的軍訓標兵。全班50個學生,29人選擇了身材嬌小、其貌不揚的她。

我問學生為什麼選她,學生說:“她是我班站軍姿標兵,給班級帶來了榮譽。”“她真誠熱情,幾乎對同學有求必應。”“她做事井井有條,毫不慌亂。”“她多才多藝,英語和繪畫特別好。”……剛入學時,她給我和學生們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

誰知開學第一週,她就給了我當頭棒喝。我問:“你的數學作業呢?”她埋著頭不說話,半晌後才慢慢回答一句:“中午補完交給您。”

“你的化學、物理作業呢?”“有兩次沒有交了吧?”她不吱聲,只是漲紅著臉。“不會嗎?”她搖搖頭。開學一個月後,她似乎就這樣“慢”了下來。

教育,是不是真的能慢下来?

我決定跟她父母好好溝通一下。

她父親是知名的大學教授,母親是醫生。

聽完我的講述,她父親搖著頭說:“這個孩子在家告訴我們作業已經做完了,每天吃飯花一個半小時,看電視一個小時,十點鐘要準時睡覺……唉!”

“她就是懶,就是慢,不願意做的事情從來都是找藉口。”母親毫不留情地批評。兩人你一言我一語,似乎要把積蓄的不滿全部發洩出來。

我趕忙調停:“那為什麼她會以年級第一的成績考進來呢?”他們給出的答案是:孩子比較聰明,對有興趣的科目會學得特別好。當然,她說喜歡這個學校的氛圍。

“你喜歡這個學校哪些地方啊?”我笑盈盈地問她。

“舒服的文化味和對興趣的保護。”她也甜甜地回應。

“要保持平衡哦。”一句鼓勵結束了我們之間最舒服的一次談話。

接下來的觀察中,果然如其父母所言,文科是她的強項,理化則不溫不火,平衡則無從談起。期中考試,她考了全年級第120名。得知成績後,她大哭一場。我找她聊天,她埋著頭告訴我,她一定會趕上來。

其實成績出來後,我也陷入了沉寂。

對於這個學生,不僅僅是她自己、家庭抱有很大的期待,學校也同樣如此。領導找我談話,希望我把握住這棵好“苗子”。

於是,我開始有意識地盯緊她,拼命擠壓她的課餘時間,督促她及時完成各科作業,專門請老師指導她的理化學科,取消她的課外書閱讀時間,協助家長為她制定合理的學習計劃和時間安排……

半學期後,她的成績回到了年級第一。只是,我們之間的笑容沒有了。

教育,是不是真的能慢下来?

“這樣的教育,是她需要的嗎?”我一次次問自己,也想問問她,可是我的腦海裡又一次次浮現出身邊那些焦慮而急迫的眼神,頓然失去了自問和追問的勇氣。“孩子將來一定會感激督促她付出的你。”我這樣自我安慰。

高一下學期,那個曾經活潑熱情的女孩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個面無表情、作業拖沓不交、一有情緒就遲到早退的“刺頭”,她的學習成績也大幅下降。她父母也向我訴苦,為了學習,他們冷戰了一個月。我屢次找她談話,她都默不作聲,搖頭以對。

氣急敗壞之下,我對她怒吼:“我從沒見過像你這樣不上進的女孩子!”

她滿臉淚水地問我:“如果我是您的孩子,您還會這麼說嗎?”

這個鏡頭一直縈繞在我的心頭。會嗎?我想我會的。每一次,我都這麼堅定地告訴自己。

“是什麼讓你變成這樣?”我問她。

“沒有任何快樂可言的學習。”她漠然回應。

這時,我想起了龍應臺的一番話:

教育,是不是真的能慢下来?

孩子,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

你跟別人比成績,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當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義,你就有成就感。當你的工作給你時間,不剝奪你的生活,你就有尊嚴。成就感和尊嚴,給你快樂。

教育,是不是真的能慢下来?

但是這樣的道理,眼前這個尚顯稚嫩的孩子真的明白嗎?我該如何告訴她現在與將來的關係,告訴她為了將來擁有選擇的權利,現在必須抓緊時間學習的道理呢?

教育,是不是真的能慢下来?

一段時間,我也心灰意冷。她的內心似已水潑不進,校園裡看到的永遠是她獨來獨往的身影,課堂上留下的永遠是她埋頭不語的狀態…

那天,她的父母來到學校:“不好意思啊,來向您告別了。孩子給您添了很多麻煩。”

“啊?”我驚訝不已。

“是的,因為工作調動,也是為了她唸書著想,我們決定搬到另一個城市……”

那個臨近的城市,教育上確實可以更加從容、開放。也許,這也是這個孩子生命蛻變的機遇吧。我在心裡默想。

教育,是不是真的能慢下来?

不知不覺,兩年的時間一閃而逝。

看著她父親的短信,驚訝、驚喜、困惑、沮喪,種種感受竟一瞬間充滿了我的內心。

孩子如果依然在這裡唸書,會是這樣的結果嗎?類似這樣的“特殊”孩子,只有離開這樣的土壤,才能開出最美麗自然的花朵嗎?我陷入了沉思。

這個孩子很幸運,改變了環境,就可以很快樂地按照自己的節拍“慢慢”地學習生活,可是這樣幸運的孩子能有幾個呢?

看過一行文字,感觸良多:“誰願意去觀看一堆火柴燃燒?假若你全程觀看,才會知道一堆火柴的舞蹈,是火柴用生命在歌唱。可是,我們卻總是在有意無意間選擇了錯過。”

有幸遇到這樣一個學生,卻沒有能夠去陪她一起觀看她如火柴一般燃燒的求學歲月,這是教育者的遺憾,也是教育環境的遺憾。但如果我們都能明白,一支火柴的緩慢燃燒也是火柴用生命在歌唱,那麼,教育是不是真的可以慢下來?

END

欄目:反思與成長

教育,是不是真的能慢下来?

班主任雜誌

ID:banzhurenzazhishe

教育,是不是真的能慢下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