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認識一個離婚獨自帶孩子的媽媽,她把自己活成了榜樣

我認識一個離婚獨自帶孩子的媽媽,她把自己活成了榜樣

我渴望有獨處的時間,哪怕只是一個晚上的好夢,或者,能有一天孩子不淘氣也好。

各位書友,今天我們要一起共讀的是《不吼不叫》的197-220頁,在共讀的過程中,大家可以思考以下問題:

1.離婚後,怎樣減少對孩子的吼叫?

2.怎樣正確對待“特殊兒童”?

與大多數人一樣,有時候在生活中你可能會覺得一切都失去了控制,不公平,或者別人要求太高,這種感受可能會持續一天、一週、一個月甚至一年。

有時候病痛、疲憊或者悲傷會讓你不想起床,你恨不得逃離這一切,遠遠的躲起來,但你卻仍對孩子盡職盡責,一刻都不得停歇。

但是日子一天天過去,無論它帶給你什麼,你都有明瞭自己的感受和想法的選擇,你都有不對你孩子吼叫的選擇。

本章我們會談到一些特殊情況,也許你無力改變,但卻總是要去面對,這些情景往往會給你帶來很大的壓力,很容易觸發吼叫。

01

離婚和分居

如果你對孩子的吼叫因為離婚而升級,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卻是不能贊同的。當雙方分居或離婚的時候,全家都需要處理很多困難的情感,比如:羞愧、傷痛和憤怒。

離婚的雙方需要支持和撫慰,同時,孩子也需要額外的關注和安撫。因為孩子們需要時間來調整新的規則和日程,新的與父母聯繫的方式,以及適應他們原本認為的牢不可破的家庭破碎的事實。

在分居或離婚的情況下,想要努力減少吼叫,可以試試以下幾點。

做好心理準備:當孩子從另一方家長那裡回來時,很可能會挑戰你的底線,你需要做好心理準備來適應他的這些變化。

要有切合實際的期望,並且要有耐心:吼叫只會拉大你們之間的距離,這時候可以給孩子一個擁抱,或是一些合理的空間,讓他與你重新建立連接。

保持聯繫:當孩子不在你身邊時,你們可以互發短信互道晚安,或者在他的書包裡準備一份小驚喜。要知道他越有安全感,情緒就會越平穩,也就越少惹你發火。

不要過多詢問孩子在另一個家的生活:如果孩子覺得自己被審問或被利用,就會怒火上升,容易出現不良行為。

我認識一個離婚獨自帶孩子的媽媽,她把自己活成了榜樣

02

單親家庭的挑戰

對大多數人來說,做單親父母並不是一個理想的處境,往往伴隨著分離、伴侶去世,意外懷孕等問題帶來的損失與傷痛。

有些單親父母之後會找到新的伴侶,有些則始終獨立承擔洋芋的責任,以下是作為單身父母可能遭遇的情況以及解決方案:

當壓力增加,找不到人可以傾訴的時候:你可以走出房間,聽點音樂,並做深呼吸。

當你的孩子經常爭吵,兄弟姐妹變成彼此憤怒和負面情緒的攻擊對象時:你可以安排和每個孩子單獨相處的時間,傾聽孩子的感受。

你不確定該設定怎樣的規矩和限制,以及該讓孩子承擔什麼後果時:你可以與其他同齡孩子的家長交換信息,通過開家庭會議來讓大家明白你的期望和需求。

03

養育有殘疾、發育遲緩的孩子或特殊兒童

如果你的孩子有某種問題,比如抑鬱、多動症、語言發育遲緩或者患有某種殘疾,你就很容易感覺孤立無援,壓力上升,控制不住情緒,羞恥感增加。

孩子的這些特殊狀況可能程度不同,但其嚴重性可能會因為生活方式的改變而發生變化。

在理解和接納有基因組成、環境因素、大腦功能以及人與人的互動方式導致的各種複雜行為方面,我們的社會還有一條漫長的路要走。

我認識一個離婚獨自帶孩子的媽媽,她把自己活成了榜樣

你很可能會因為其他人對你孩子行為的看法而倍感壓力,甚至有時會感到絕望,你的孩子的行為可能會令人尷尬和費解。但是你的孩子要比別的孩子需要更多的時間和關注,有的時候你可能會感到自己到了極限。

如果可能,最好在事情已經發展到很困難的程度之前,儘早尋求專業幫助。即便你的文化傳統可能希望家醜不外揚,但是需要幫助並不是什麼羞恥的事。

你應該先找孩子的兒科醫生諮詢一下,給孩子做一個全身的檢查,檢查之後,安排時間與醫生通過電話或當面進行一次私下談話。告訴他你的擔心。

在情況艱難的時候,尋求幫助對你減少吼叫至關重要,獲得更多信息,對孩子的狀況更加了解,都會讓你找到新的方法幫助孩子。你得到的支持也能夠幫助你緩解孤獨感,減輕你的負擔。

身為父母,我們都會犯錯,也都曾經錯失了那些能治癒我們的蛛絲馬跡。孩子長大之後我們回頭去看,都會意識到有些事情如果我們能夠重新來過,絕對不會重蹈覆轍。

但是如果我們有覺知,有更多的知識,更多的勇氣,更多的善意。原諒自己曾經犯過的錯,盡你所能的讓困難局面好轉。這樣就能幫你找回那個失控的自我。

本章思維導圖:

我認識一個離婚獨自帶孩子的媽媽,她把自己活成了榜樣

領讀君說:要是我們能夠保護孩子和我們自己免於所有的傷痛就好了!但是我們不能。我們能做的就是盡力控制好困難的局面,不要讓自己失去平衡,吼叫毫無用處,只會讓你感覺更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