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人為什麼被稱為棒子?有兩種說法,第二種更搞笑

韓國人為什麼被稱為棒子?有兩種說法,第二種更搞笑

拿著棒子練武的高麗人

我們先說第一種說法,這種說法好多人都聽過。甲午戰爭後,日本開始對中國進行滲透性侵略殖民,老早就開始慢慢向中國東北大規模移民,到918之後,日本越來越猖獗。而此時的朝鮮半島已經被日本合併,日本人為了加大對中國東北的控制,就抽調了好多大韓民國的人來華協助管理。

這些韓國人也非常開心,他們接受了日本“日韓同宗”的洗腦理念,自認為和日本人更親密,所以幹起壞事來比日本人更認真。但是日本人對韓國人雖然嘴上說是同一個祖宗,但是發自內心還是不信任他們,別說槍支,連警棍都不給他們配,但是要嚇唬人,必須要有所武裝吧,韓國人沒辦法,就自己找來家裡洗衣服用的棒槌,武裝自己。

韓國人為什麼被稱為棒子?有兩種說法,第二種更搞笑

韓國人用棒子追打中國平民

自從有了棒子,這些韓國警察就開始囂張了,沒事就到大街上轉,看誰不順眼,一群韓國人一擁而上,用棒子一頓猛打。好多人被打死,打傷的更是不計其數。剛開始還有反抗的,後來這些棒子太兇了,人們遇到他們就躲得遠遠的,背後都叫他們“高麗棒子”。當然,韓國人打中國人打得狠是非常出名的,他們打人的鏡頭經常被西方人拍下來,西方人其實也經常稱呼韓國人為“棒子”。這個說法,比較普遍,相信好多人都聽過。

韓國人為什麼被稱為棒子?有兩種說法,第二種更搞笑

西方人拍下來的棒子大人真實照片

我們接下來再說第二種。第二種說法,好多人認為他們的棒子稱號是拜乾隆皇帝所賜。光說棒子,大家應該沒什麼感覺,但是要說到棒槌,好多人都應該知道,北方好多地方的方言裡把傻瓜就叫棒槌,形容這人是個二愣子。這就要講到一個朝鮮國王來朝見乾隆的故事。清朝在乾隆之前確實看起來很強,那時候的朝鮮很崇拜清朝,經常來進貢朝拜,總擔心自己會被中國遺棄。

他們每次來中國朝拜,都帶好多禮物,畢恭畢敬。當然,每次朝拜都希望得到乾隆的賞賜和封號。當時乾隆在紫禁城宴請朝鮮國王,吃飯前,有人端來一盆加了蒜末和花瓣的熱水來給朝鮮國王洗手,加大蒜主要是為了消毒和增加香味。但是這朝鮮國王以為這洗手水是開胃的湯。就端著盆子開心地猛灌,一口氣喝了好多,喝了幾大口之後,還不停地稱讚:“好湯啊,真香!”席間的乾隆和大臣們看了,哈哈大笑。乾隆忍不住指著朝鮮國王說:“這真是個棒槌”,如果翻譯成陝西話:“喔揍似個瓜皮,瓷錘”。但是朝鮮國王聽了,不僅不覺得尷尬,反而以為乾隆誇他,又賜給他新封號了,趕緊跪下來謝恩。從此,韓國人的棒子稱號傳得沸沸揚揚。

韓國人為什麼被稱為棒子?有兩種說法,第二種更搞笑

來清朝朝拜的朝鮮人

這兩種說法都不一定準確,如果不準確,希望大家莫當真,就當是個笑話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