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內部一盤散沙罪在蔣介石

蔣介石自稱是孫中山先生的繼承者,把孫中山捧為國父,在臺灣建立紀念館高高地供起來。其實在他作為孫中山部屬的將近20年時間裡,並不總是完全心甘情願接受後者領導,有時候竟還表現出明顯的討價還價乃至扯皮推諉情形。

國民黨內部一盤散沙罪在蔣介石

蔣中正

蔣介石8歲時父親去世,他和弟弟妹妹跟著母親王採玉生活,對母親形成了特別的依戀情節。但是王老太太疼愛弟弟甚於蔣介石,甚至在弟弟3歲夭折之後一直持續著這種情感狀態,蔣介石對此很苦悶。可能想要的太多,所以總感覺缺愛,走入社會後,他很在意別人是否真正以真心待他。這可以看成他的一個性格缺陷。

在母親的支持下,蔣介石青年時在奉化和寧波等多地求學。受日語老師影響產生了赴日留學的渴望。1906年,他19歲時終於第一次到了日本。但同年底前即回國。原因是他想學軍事,而清廷與日本政府有協議,不準中國學生自費學習軍事,只招收國家保送的學生。此次他雖然不能入學,但卻結識了陳其美。這可以說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相遇。正是在陳其美的影響下,他加入同盟會,成為一名革命者。

國民黨內部一盤散沙罪在蔣介石

陳其美

辛亥革命時期,蔣介石在杭州光復中表現突出,被陳委任為滬軍第五團團長。陳其美對蔣介石信任有加,二人亦師亦友。蔣介石感於陳的知遇之恩和高度信任,甘於為其所驅馳。1912年1月14日,蔣派人暗殺了與陳其美有隙的革命志士陶成章,被怕流亡日本。後來的幾年間他都配合陳其美開展革命鬥爭。

陳其美是孫中山的左膀右臂。但是陳在世時,蔣介石和孫中山的關係並不密切。1916年5月18日,袁世凱臨死前大半個月派人刺死陳其美,並拋屍門外。蔣介石親理後事,奉其歸葬陳的家鄉吳興。

國民黨內部一盤散沙罪在蔣介石

蔣介石與孫中山

陳其美去世後,蔣介石和孫中山建立了直接聯繫。孫中山給予了蔣介石充分的倚重和信任,並把他視為軍事上的強力助手。可是蔣介石卻並不滿足,他總是感覺到孫中山不信任他,沒有給他應有的職位。因此,在1924年之前的長達七八年時間裡,蔣介石對孫中山一直若即若離,欲迎還拒,對於孫中山所交辦的任務並不積極,動輒任性使氣,任意開小差,隨便就回家鄉去逛山水走親戚,其間創下了14次辭職記錄,任職時間最長也不過半年,最短一次只有一天,辭職的理由大多是“不見信”、“不見諒”於總座。原因主要是因為孫中山覺得蔣介石資歷尚淺,給他的多是一些參謀、幕僚類職務,未能令其獨當一面,無法符合蔣介石的預期。當然,這段時間蔣介石也有一次慷慨赴義的表現,就是在“永豐艦”事件中,孫中山多有性命之虞,但蔣介石不顧安危追隨左右,進一步取得了孫的信任。可見他也還是能踏上步子的。蔣介石幫助孫中山好好幹活,是從1924年1月,被任命為黃埔軍校籌委會委員長進而被委任為校長開始的,因為他覺得這才算是沒有沒有辜負他的傑出才幹。可惜此時距離孫中山先生逝世,也僅僅剩一年時間了。

國民黨內部一盤散沙罪在蔣介石

溪口風景

國民黨失敗的原因有很多,但最主要的應該是組織的渙散。可是從蔣介石身上就表現出這麼濃重的個性主義色彩,不服從指揮調度,任性使氣,怎們能保證比他資歷還老的那些大佬們日後完全聽從他的指揮呢?上行下效,有果必有因,歷史就是如此。


分享到:


相關文章: